李宜鹏
《我去援疆——河南援疆干部诗选》这本精美的册子,汇集了河南援疆干部创作的部分诗歌,里面的诗也许粗糙,也许结构、行文等还有缺陷,但蕴含的慷慨、激动、相思、感悟等诗情,真挚感人。
河南援疆150多名干部,绝大多数是年逾不惑的中青年汉子,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从文的很少,许多人之前甚至从未写过诗,为什么援疆之后,突然诗情勃发呢?这个现象恰恰说明了诗歌的源泉所在。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那么,艺术中的精灵——诗歌,它的灵感来源哪里呢?援疆干部诗选,给出了答案。环境的巨变产生诗。从中原熟悉的阡陌纵横、惠风和畅,猛然面对新疆陌生的大漠孤烟、苍茫戈壁,心灵的激荡喷涌出诗——生当中原郎,安得报庙堂。披星建边邑,界碑锁行囊。离乡的游子吟唱诗。白发苍苍的双亲,温暖的家,旅途中的游子走得越远,那份牵挂就越浓。
哈密距离郑州2500公里,大多数干部援疆三年,2500公里的遥迢路途,三年的漫长时光,空间和时间转化为诗——子夜天山独立北,寒风明月谁人醉?孤灯入梦望尧山,春风可否回家园?壮美的事业最入诗。
19省市对口支援新疆,是一项“国策”,它的意义,不仅仅是支援新疆发展的问题,更关乎中国的长治久安,关乎中华民族的未来走向。援疆干部投身的是一项千秋伟业,对祖国的责任感,个人的荣誉感,融化为诗——身后是父老乡亲的嘱托,面前是向我招手的胡杨;我是黄河岸边的一棵小草,为了给戈壁添绿来到边疆。当然,新疆苍茫辽阔的山川,本身就是美丽的诗歌;新环境下的感慨,也是诗歌的不竭源泉。诗言志。平淡的生活出不了绚烂的诗歌,卑小的心灵出不了真诚的诗歌,短视的目光更出不了博大的诗歌。而河南援疆干部因机缘和经历的奇丽,其报国的豪情,思乡的柔情,歌颂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感悟生活和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都贯穿着艺术创作中最珍贵的一个情:真情。唯其情真,翻看这本诗集,仿佛在检阅一颗颗滚烫的赤子之心,吟唱着援疆大业中的动人诗篇。诗入画。好的诗歌本身就是美好的一幅画,《河南援疆干部诗选》还真的把画搬上了书籍,一首诗,配一幅摄影作品,都是援疆干部的作品,相得益彰。在阅读诗歌的同时,不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诗的意境,也把哈密的自然风光浏览了一遍。援疆干部在陌生、艰苦的环境里,工作和生活都不容易。然而,在做好援疆工作的同时,能拿出来这本抒发援疆情怀的诗集,可谓工作、思想双丰收。仅从这一点来说,援疆干部之歌,就是励志之歌,就是奉献之歌!
(作者系河南援疆干部,援疆期间任哈密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