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明朝:科举制的鼎盛时期
自从元朝灭亡、明王朝开始建立后,科举制度进入它的鼎盛时期。明朝以前,学校仅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路径之一。然而到了明朝,进学校读书却成了科举的必由之路。在明朝,殆因考的人数更加多了,就分成几次来考试,因此,科举考试分为三个等级:殿试、会试和乡试。乡试常常每隔三年在各省城进行一次,又名为大比,参加乡试的考生叫秀才,乡试考中后叫做举人,第一名叫解元,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会试举行时间是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地点在吏部,又称为礼闱,参加会试的考生都是举人,考中后就称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员;殿试是在举行会试的当年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主要考策问,这些参加殿试考生称为贡士,考中后就称进士。殿试录取分三甲:第三甲赐予同进士出身,第二甲赐予进士出身,第一甲赐予进士及第。其中第一甲共录取三名,状元是第一名,榜眼为第二名,探花为第三名,合起来称作三鼎甲。榜眼和探花授予儒林院编修,状元授予翰林院修撰。其他各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试时主要考论诏、奏议、诗赋,同时挑选擅长文学书法的授庶吉士,余下的分别授予知县、主事(即各部职员)等。所谓翰林院,就是唐代设置的学士院,也称翰林学士院。明代是翰林院发展的黄金时期。明制进士及第以后,还该留在中央政府读书几年,由一个中央的老前辈进士官员来教,要到这些进士读满三年,再加一次考试,成绩好的方可进入翰林院,也称明代翰林。但此种读书的制度,不久也名不符实了,科举分成了两层,下层是秀才、举人,没法当大官;上层是进士与翰林,也没做小官的。
明代的科举考试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当时应考人数大大增加,录取标准总成问题,所以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以上各种考试就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的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而且句法要求排偶,字数有规定的限制,结构有规定的程式,又称为时文、时艺、制艺、八比文。八股文危害非常大,严重限制了人们的思想,它既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同时将科举考试制自身引向了绝路。
2.2.4清朝:科举制的灭亡时期
清朝的科举制和明代大体相同,然而它贯彻的是一种民族歧视政策,统治者把科举制当做一种愚民政策。规定满人享有种种特权,考试时只考翻译一篇,称为翻译科,做官也不一定通过科举途径。尽管后来改成满人与汉人同试,但是真正参加考试的人依然是汉族人最多。而且,科举考试的内容,仍然采取明时的八股文,用以禁锢士大夫的思想。之后科举制的因其本身的弊端和缺陷,其舞弊行为愈演愈烈,成为历史进步的障碍,尽管清朝统治者严厉处分科场舞弊行为,仍无济于事,最终只有走上被消灭这条道路。
2.2.5科举制度的社会利弊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文官考试制度,它通过选士的途径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作用,其中既有有利于社会的一面,也有不利于社会的一面。
(一)科举制度的利
(1)科举制是中国古代比较科学的选拔人才的制度,体现了公平、公正和合理的原则
秦朝以前,都是实行的“世卿世禄”制,按照血缘关系来继承王位,汉代的察举制,缺乏严密的考核方法和科学的评价体系,难以达到选贤的目的。后又有九品中正制,一个人当官与否必须由九品中正官推荐,所以人为因素较多,不科学。而隋唐以来的科举制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择优录用,考生考试的内容一致,试卷批阅的标准统一,最后统一公示成绩,这种方式体现了录用人才公平、公正的原则。科举制为了防止营私舞弊、弄虚作假,在考试的方法上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对主考官实行“锁院”制度,与外界隔绝,以避免发生行贿受贿等事件;对考生考卷实行“弥封”、“誊录”。而且随着科举制的发展,选贤的范围不断扩大,生在寒门百姓家中的贫民子弟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考生不论财富、年龄、声望都可以入仕。
(2)科举制使中国古代文化得到了传承与发展,推动了民间读书之风
首先,作为考试内容,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古代文化知识,一个当官的连最基本的文化知识都不具备,何谈治国之道。这样一来,中国古代的文化得到传承。而且,科举发展和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文化,没有科举就没有中国的灿烂文化,古代的唐诗、宋词如今还令人赞叹不已。所以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次,在古代,一个人要想光宗耀祖,必须要中状元、登龙门才行,渐渐地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风气,找到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于是天下人为求功名寒窗苦读,读书之风日渐盛行,至今对我国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3)科举制体现了明确的制度性,为当今教育起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首先,从考试的内容来看,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又所不同,但都对每一朝代考试的内容做了明确的规定,而且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进士科主要围绕着儒家思想的内容来考。其次,从考试的规则来看,凡是考试违规作弊者,都有相关的惩罚措施,而且建立了考试回避制度。例如应试举子与主考官有某种亲属关系者,必须回避,另设考场;大臣子弟应考,最后录取要由皇帝裁决等等。然后,从考试的年限也做了明确的规定。乡试是每隔三年举行一次,会试则在乡试后的第二年举行,和殿试在同一年举行。今天的高考,学位考试正是其缩影形式。所有这些,对当今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二)科举制度的弊
(1)科举考试的内容单一,形式僵化,严重束缚了社会思想文化的进步
儒家思想始终在科举考试内容中处于中心地位。明清以来,科举考试主要考八股文,贴经、经义、墨义等儒家经文考试就是科举的主要考试内容。规定科举考试只能以《四书》、《五经》内容命题,考生答卷不能有自己的观点,必须用朱熹注的经书的相关内容来说明问题,决不允许抒发自己的见解,这种堆砌雕琢,与现实社会完全脱节,更禁锢人们的思想,使科举制度完全服务于皇帝专制的需要,是用考试来强化思想统治,巩固封建专制制度。人们为了功名,只能按统治者的要求死背经书,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思想,导致了一代代读书人思想的僵死,没有了自己的创造性,严重束缚了古代知识分子思想文化的进步,更阻碍了社会文化的进步。
(2)科举考试内容中极度缺乏自然科学的知识,严重遏制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梁启超指出:“学术界最大的障碍物自然是八股。八股和一切学问都不相容,而科学尤甚。”[徐梓,王炳照.科举制度的公平追求及其对自身的戕害[J].教育学报,2005(8).]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为儒家经典,重诗赋文学,轻技艺,拒绝接纳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科学,如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这就排斥和阉割了文化的多元化。而且在文官考选中,往往轻视了科技人才的培养,几乎不涉及自然科学的内容。在这种影响下,经科举所选拔出的人才都是些只知封建纲常伦理、诗词文章的文人墨客,培养出来的是一批批封建社会的“卫道士”和满腹诗词文章的“学者”,所以无论如何也培养不出懂自然科学知识的人才,这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阻碍了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的进程。
(3)科举制导致行政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行政成本增加
由于科举考试的内容的僵化与形式的单一,八股取士的结果,导致人才缺乏多元化,选拔出来的行政人员大多“只知袭用前人陈说,少有时务新论,因而思想为之闭塞,见识为之拘限”,所以培养的人才办事效率低下,导致政府的行政成本加剧。而且,到了唐朝,当时科举录取虽有名额,而报名投考则无限制,因而报考人数无限增加,而录取名额也不得不逐步放宽。全国的知识分子,始终是求官者居多,得官者居少,政府无法安插,只有扩大政府的组织范围,导致政府机构的臃肿,从而促使行政效率低下,行政成本增加。
2.2.6科举制度对高校行政化的影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它既是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也是古代的一种人才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演变发展、政治稳定以及古老的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日益发展,科举制度遗留的思想却显现出诸多弊端和局限,严重阻碍了中国的教育发展,特别是对我国高校行政化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1)科举制思想导致高校学术管理行政化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考试选官制度,给中国古代社会造来了根深蒂固的官本位主义,使读书与做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它有利于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为社会下层的人跻身社会上层提供了途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说法体现了这一点,如宋代宰相吕蒙正,中状元之前和妻子住在破窑里,经常无米做饭。所以“中科举就意味着当官”这一说法流传到现在。
高校的学术权力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培养、学位授予以及招生就业等方面的管理权力。现在某些高校的行政机关就如政府机关一样,掌控着各种便利资源和决策权,如高校的各院系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师评聘,教师考核、晋升和项目经费等都由行政部门决定。他们不仅可以决定学校的行政事务,而且还可以干预学术事务,更为严重的是全面的充当学术角色,行政人员摇身一变就成学术人员。以教授、副教授和博士为代表构建的高校学术委员会、校务委员会、工会及教代会,形同虚设,并无实权,因为这些委员会及工会组织机构主要负责人都是由党政主要领导兼任,教授们很少有发言权、决策权。所以高校的教授、学者和教师被“当官”这种名利所诱惑,越来越多的人以一般的教师作为跳板,然后向行政方向靠拢,把追逐权力和依附于权力作为他们的最终归宿。如果在高校要竞选处长、副处长之类职务,绝大多数都是学校的教授、副教授和博士。他们为了走上当“官”之路,放弃自己长久从事的专业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从而放弃学术走上行政道路,导致高校学术管理行政化。
(2)科举制思想导致高校行政机构臃肿,不能各司其职
科举制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自从唐朝以来,考生就不论财富、年龄、门第、声望均可报考。这样,越来越多的贫民子弟就参加科举考试,希望能够通过考试的途径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一个家族的命运。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就是以前科举考试的缩影。现在全国的知识分子受到“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所以求官者甚多,得官者甚少。我国高校也不例外,高校的一些教授、学者和一般教师也从事行政行业,导致行政人员大量增加,机构臃肿。高校本是教育机构、学术机构,应按教育规律、学术规律来运行,但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成了行政机构、官僚机构,科长、处长俨然以官员身份出现在校内,对教师施以行政管理,按行政规则运作,机关干部把自己当成“官”,不是服务者,而是管理者、管人者。教授们要向他们请示汇报,时时还会被拒之门外。所以某些高校行政人员官气十足,失去了为教师、学生服务的本质,不能各司其职。
(3)科举制思想导致高校行政“官场”的腐败
通过科举考试来得选拔人才必须经过乡试、会试和殿试,层层筛选,最后成功的方能入仕。所以经过了十年寒窗的努力,甚感难得,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对“仕途”的追求转化为对仕途经济的追求。因为至仕之途费尽千辛万苦,成功之后必得报偿方为心甘,所以“升官发财”就成了士人耗尽心力的永恒追求。这追求中“升官”是问题的关键,只有升官了才有可能掌握更多可以支配的资源,才有可能“发财”。于是,巴结逢迎、欺上瞒下、结党营私、玩弄权术,成为官场上必须具备的本领,官场之道成为相互倾轧和尔虞我诈的代名词。今天,在高校中仍然残留着这种思想影响着行政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