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官本位”价值观的影响
2.3.1官本位的含义
“官,王者之制禄”、“任官然后爵之”(《周礼·王制》),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官”的涵义。唐代孔颖达注解之:“其诸侯以下及三公至士,总而言之,皆谓之官。官者管也,以管领为名。若指其所主,则谓之职”①。《易经·系辞下》所谓:“百官以治”,说明在古代设官目的就是管治群众、给朝廷君主办事。因此,“官”字就引申为对有政府职务人员之称呼。官既成为社会的总代表,也主管所有社会生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官级成为等级、官职成为人格的官本位意识。在如此意识的指导下,保官和升官当做第一目的,人们形成了这样一种定势思维,即只要当官就会富裕,当官就能出人头地,光耀门楣②。虽然“官本位”这一理念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这个词汇。它是一种形象、浅显、通俗的说法,并套用了经济学中“金本位”的概念。所谓“金本位”是把黄金当成本位货币的一种制度,也就是把黄金当成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和货币的唯一价值尺度。由此可见,“官本位”一词最初出现的本义就是把官位高低、是否当官当成衡量一个人人生价值大小和社会地位高低的基本社会价值尺度。
“官本位”一词很长一段时期只在学术界被使用,2000年10月11日,江泽民指出:“官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位,就什么东西都有了,‘一个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种‘官本位’意识,流传了几千年,至今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仍然有着很深的影响。一些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也自觉不自觉地做了‘官本位’意识的俘虏,于是跑官、买官、卖官的现象出来了,……当前,‘官本位’意识的要害,就是对党和国家的事业不负责,对民族和民族的利益不负责,只对自己或亲属或小集团负责。其危害极大。因此,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官本位’意识,必须狠狠批判和坚决破除。”(《关于改进党的作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官本位’意识,个人主义、主观主义、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根源,必须坚决克服。”这是我国在官方重要文件中首次公开使用这一概念。
关于“官本位”的含义,可谓众说纷纭。目前学界对其界定至少有以下几种观点:(1)群体心理说。池如龙指出官本位本质是官职崇拜,是一种官贵民轻、以官为本的社会群体心理[池如龙.官本位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根源[J].社会科学,1999(2).]。(2)观念说。李向国指出官本位是以官阶高低、官职大小为标准,用来衡量人们人身价值、经济地位及社会政治的社会观念[刘永佶.中国官文化批判[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99.]。《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官本位”是以权力大小、官职高低作为评判事物标准的价值观念[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480.]。(3)意识说。“官本位”一词在《新语词大词典》指一切都以官为准、以官为尊、以官为本、以官为荣、以官职作为评价人的价值的最终和最基本标准的封建意识[韩明安.新语词大词典[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165.]。(4)制度说。官吏制度、荣誉制度和特权制度等。(5)文化说。刘永佶指出“官本位”是一种封建主义文化。(6)价值取向说。戴清亮认为官本位是一种在极端个人主义人生观、历史唯心主义世界观支配下的价值取向,它属封建主义意识形态一颗毒瘤[戴清亮.破除“官本位”[J].学术界,2005(2).]。(7)社会状态说。朱向东等指出“官本位”是集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经济利益、政治体制于一体的社会状态[朱向东,贝清华,刘瑞芳.官本位的词源及涵义探究[J].商业文化,2010(7).]。(8)多含义说。那述宇等认为“官本位”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以官阶的大小与有无作为衡量人的根本标准的价值观念;二是以政治身份区别社会地位的法律制度和政治体制;三是以官吏阶层的利益和意志作为轴心的社会权力结构[那述宇,王明华.从官本位到民本位——民主法制建设的路径与目标[J].湖北社会科学,2002,(6).]。
2.3.2“官本位”意识存在的根源
(1)历史根源
宗族血亲统治是形成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社会基础,它逐渐为“官本位”的孕育和生长提供了温床,“官本位”是中国传统集权制的产物。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日益形成了一个以皇帝为顶端的等级森严的官僚制度和高度集权的专制制度。在这样一个金字塔式的官僚体制结构中,官贵民贱,君尊臣卑,不可逾越,界限分明。从行政运行机制上看,表现为“君权至上”的主要行政决策模式,事无巨细,都取决于上,实行集中行动、集中指挥、集中领导。只要是官,都称之为“老爷”,百姓皆称“奴才”、“贱民”、“草民”、“子民”、“平民”。官为百业之首,以官为荣成为人们对社会职业选择的主导意识,只有步入官场、走向仕途,才能光耀门楣、出人头地,“升官发财”、“当官做老爷”之说正是这种社会心态的真实写照。官本位意识是封建集权制度和官僚制度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同时反过来服务和维护于封建集权制和官僚制[许可,李万业.“官本位”意识:危害及对策[J].理论界,2007(10).]。封建时代人们以官为贵,“官本位”意识浓厚,整个社会都以官为中心。所以,官职的大小既成为判断一个人身份地位、功名成就的主要标志,更成为人们获取物质财富的最佳途径,并形成了社会公认的准则,即“读书做官——做官发财——发财济家”。官员的收入从表面看主要依赖官府发放的俸禄,但实际上其收入来源主要不是俸禄,而是俸禄之外的黑色或灰色收入。官职越大,额外收入就越多,方式越隐秘,来源就越广泛。因此人们常常把“升官”和“发财”两词并用,正如“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现在,尽管我们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可是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太高,薪酬成为人们主要生活来源,职业依旧是人们谋生的唯一手段,只有做了“官”,才能获得特权和利益。而某些从政的公务员不管是掌握行政处置、行政执法权还是拥有人财物的支配权,皆掌握着一定的权力,都为从政人员获得工资以外的私利或额外收益提供了可能。
(2)政治根源
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官僚政治统治之间的彼此依存,这就为官本位的蔓延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稳定的社会前提和条件。封建制度的根本特征是专制、官僚、集权,官本位思想得以巩固和维持的坚实基础是封建官僚政治以及与之形成的传统政治心理。因为大多数“官”都是“封”的,甚而至于是花钱“捐”来、“买”来的。显然,这种“用官之道”导致了人身依附关系,所以,事事以官为中心,从“官”念出发,一切为了当官;眼睛朝“上”,官气十足,门难进,人难见,脸难看,话难听,办事武断,作风霸道,无视百姓疾苦,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甚至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也就是常事了。在“官本位”如此盛行的环境里,人们以当官为荣,以能进入官场为荣,这必将导致高校行政队伍不断膨胀,行政人员与专业教师比例呈畸形发展。
(3)社会文化根源
儒家所主张的“礼治”、“仁治”思想是“官本位”思想由经济、政治向社会文化进行全方位渗透的学理支柱和辅佐工具,它是封建社会历代王朝的强大的理论工具和统治魔方。“官本位”意识作为一种行政文化,既具有本身很强的历史承袭性,更有其独特性,哪怕是社会结构发生彻底性变更,它仍然会潜藏或无形地渗透于其中。时至今日,尽管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阶段,然而以儒家思想重名分、贵秩序、尊权威、严差等、君主要仁政人民须服从、身份衡量远远高于成就衡量、以宗法血亲关系当成维系社会手段、万变不离“礼治”之主旨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行政文化,仍旧影响着当代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这种意识观念正是官本位意识至今发挥作用并能延续的思想基础。而且,传统体制下逐渐养成的“干部”待遇的优惠性、职业的稳定感、“黑色收入”与“灰色收入”,“干部”身份的成就感、荣誉感、优越感,造就了“官本位”意识得以滋生蔓延的温床,让“官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诱惑力。
2.3.3“官本位”文化及其主要特征
简单地说,所谓“官本位”文化指在社会生活中,不是一切以“民”为本,而是一切以“官”为本。“官本位”文化不仅存在官场内,也存在官场外;不仅存在官员的头脑中,也存在一般群众的头脑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它能有这么深厚强大的影响力,究其主要原因,还是中国官吏过的生活比普通公民舒适得多,拥有太多的特权。人们对官本位行为和现象已习以为常,要办事,首先打听这件事属哪位领导主管,然后再想办法送礼等。如果把那些与公务无关的特权全部取消,人们就不会一边骂当官的还一边想去做官,官场就不再会拥有这么大的诱惑力,那么,“官本位”文化也将真正变成历史。因此,“官本位”文化在当代仍有其滋生空间和深层历史原因,它既是对以人为本意识的断然否定,又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建设亟须推进、市场经济体制还需完善、生产力欠发达的重要体现,也是腐朽封建思想的当代承袭。
“官本位”的主要特征:
(1)以官为本,政策制定以官员利益为中心。当官就有权,有权就有地位,有地位就有资源。“官本位”是一种意识现象,这种现象反映了特殊阶层利益特权的本质。少部分行政官员千方百计谋取自己的特殊利益,把从政看成是捞取个人利益之工具,把党、人民赋予之职权视为既得利益,却从不考虑如何更好地为党、为人民服务。
(2)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注重职级,唯上是从,官贵民贱,上尊下卑。“级别”是展现官本位的最基本方式,故官的“级别”和“官本位”始终紧密相连[林超英,刘志国.“官本位”文化下高校知识创新的两难困境与破解对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4).]。在官本位意识占据人们思想的社会中,官位越高,权力越大,“领导说的就是对的”,“真理”也就越多,说话也就越有分量。反之,位卑言轻,无人理睬。
(3)以官位高低来评判其价值的大小与社会地位的高低。这种“官本位”意识不是按对社会的实际贡献和真才实学来评判当官者的价值,而是把行政级别当成唯一价值标准,通常把地位、职务都细分成一定级别的官阶,同时用这种官阶来确定社会定位高低与尊卑。导致大部分行政人员以追求更高的职位和更大的行政权力作为人生的根本目标。一旦坐上官位,就开始摆官谱、讲官礼、以权谋私、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如此这般都是官本位思想和行为的具体表现。
2.3.4“官本位”现象在我国高校中的表现
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学校属于国家事业性单位,其人事和党政管理等具体工作是按照地方党政机关的管理模式运作的,高校的领导人选和办学经费等方面,必须经过政府主管部门的安排任命或者批准,高校本身没有独立的办学自主权,因此高校的管理模式与“官本位”思想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从而使高校的“官本位”现象也表现出它特有的形式。
(1)党政管理职务官级化
高校的党政管理部门通常被人们称之为“机关部门”,而作为办理日常事务、服务于大学教师和学生的部门是与政府部门,与“官员”的称号紧密联系在一起,不管官大还是官小,都是一种官衔。而且,在我国的高校内部,都明确划定有各种行政级别和职务级别,如院长、副院长、处长、副处长、科长、副科长等等,政府和社会是根据这种级别来给予不同的等级和不同的待遇。职务级别化决定着收益级别化,导致大学的管理人员向高职务竞争,所以长期以来,导致高校的管理部门机构臃肿,层次过多,交叉重叠,权责界限不明确,大小官员众多,而且只能上不能下的特殊现象。因此高校的党政管理职务官级化是“官本位”的一种隐性表现形式。
而且,各级高校除听命各级政府机关之外,其内部的科层化、行政化倾向也越来越严重,行政权力泛化,基本上不受校内教职员工与社会的监督。现在很多高校的职代会、教代会、工代会和党代会等民主决策机构,他们更多的是以行政命令来代替民主决策,以管理代替服务,没有真正的发言权,有名无实,“管”、“卡”、“压”现象严重,所以有的把不合实际需要的上级指示刻板的搬到教育、教学和科研中来,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严重,严重脱离了高校的教育教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成为官本位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