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既是党纪国法的要求,也是政德建设的体现,更是社会对每一名干部的期盼。群众看干部的政德,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其是否清正廉洁。每个干部对此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良好作风。细数近年来被查处的腐败分子堕落轨迹,究其根本,无一例外地是其放松了道德修养,淡化了党性原则,扭曲了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可以说,清正廉洁就是政德修养的生命线。作为一名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廉政建设这个原则问题上,要时刻保持高尚的操守,自觉抵制诱惑,做到为政以德,为政以廉,既净化身心,又做出表率。如果你是个做官的,一定要为民做主两袖清风,不要以权谋私,仗势欺人。如果你是个经商的,一定要把你的良心放正,童叟无欺,公买公卖。
讨论:
(一)课内讨论
1.“身正”是一切心存善念之人的不二选择。这里的“身正”,指的是什么?
2.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在现实社会中,你认为能做到身正吗?为什么?
(二)课外思考
只有堂堂正正做人,才会让人活得痛快,活得自由。但有人却说,这做人的要诀可从来没有给人以好处。岳飞正吧,可最后却是含冤风波亭;而秦桧奸吧,却能在动荡年代享受荣华富贵。也有人说: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见人可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请问你是怎么来理解这个问题的?
延伸诵读:
【原文】明主之为官职爵禄也,所以进贤材劝有功也。故曰:贤材者处厚禄,任大官;功大者有尊爵,受重赏。官贤者量其能,赋禄者称其功。是以贤者不诬能[1]以事其主,有功者乐进其业,故事成功立。今则不然,不课[2]贤不肖,论有功劳,用诸侯之重,听左右之谒,父兄大臣上请爵禄于上,而下卖之以收财利及以树私党。故财利多者买官以为贵,有左右之交者请谒以成重。功劳之臣不论,官职之迁失谬。是以吏[3]偷官[4]而外交[5],弃事而财亲[6]。是以贤者懈怠而不劝[7],有功者隳[8]而简[9]其业,此亡国之风也。
——《韩非子·八奸》
【注释】
[1]诬能:以不才冒充有才。
[2]课(kè):考核。
[3]吏:古代指低级官员或吏卒。吏实指官府办事人员。官,则是指管理者。
[4]偷官:苟且于官事。
[5]外交:这里指勾结外部势力。
[6]财亲:以财利相结交。
[7]劝:勉励。
[8]隳(huī):通“惰”。这里用为怠惰之意。
[9]简:轻慢。
三、时移事导,不断改革
改革是利国利民、推动历史的动力。
情境一:
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是明朝的一个能干的政治家,他掌握实权以后,就大刀阔斧地在军事、政治、经济几方面作了一番整顿。
那个时候,沿海的倭寇虽然已经解决,但北方的鞑靼贵族还不时侵入内地,成为明王朝的很大威胁。张居正把抗倭名将戚继光调到北方,镇守蓟州(在今河北北部),戚继光从山海关到居庸关的长城上修筑了三千多座堡垒。戚家军号令严明,武器精良,多次击败鞑靼的进攻。鞑靼首领俺答表示愿意和好,要求通商。张居正奏明朝廷,封俺答为顺义王,一面和鞑靼通商往来,一面在边境练兵屯田,加强防备。以后二三十年明朝和鞑靼之间就长期没有发生战争。北方各族人民的生活也安定多了。
当时,黄河年久失修,河水常常泛滥,大批农田被淹,影响农业和运输。张居正任命专治水利的潘季驯督修黄河水利工程。潘季驯修筑堤防,堵塞决口,使黄河不再泛滥,运输通畅,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原来,由于朝政腐败,大地主兼并土地,逃避税收,一些豪强地主越来越富,国库却越来越穷。张居正下令丈量土地,经过清查,查出了一批被皇亲国戚、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这一来,使一些豪强地主受到了抑制,国家的收入也增加了。
在丈量土地之后,张居正又把当时各种名目的赋税和劳役合并起来,折合银两征收,称为“一条鞭法”。经过这种税收改革,防止了一些官吏的营私舞弊,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也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张居正花了十年努力,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使十分腐败的明朝政治有了转机。国家的粮仓存粮充足,足够支用十年。
情境二:
商鞅南门立木
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邻近的魏国就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奋图强。他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或者外来的客人,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的,就封他做官。”秦孝公这样一号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有一个卫国的贵族公孙鞅(就是后来的商鞅)跑到秦国,得到秦孝公的接见。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意农业,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必须有赏有罚。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张。可是秦国的一些贵族和大臣却竭力反对。秦孝公一看反对的人这么多,自己刚刚即位,怕闹出乱子来,就把改革的事暂时搁了下来。
过了两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稳了,就拜商鞅为左庶长(秦国的官名),说:“从今天起,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长拿主意。”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金子。”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
这件事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经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新法令赏罚分明,规定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为标准。贵族没有军功的就没有爵位;多生产粮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为了做买卖和因为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都罚做官府的奴婢。
几年以后,秦国变得强盛起来。由于新法令规定了增产多的可以免除一家的劳役,老百姓一心都务农,积极种田织布,生产得到很大发展。由于新法令规定了将士杀敌立功的可以升官晋级,所以都英勇作战。孝公看卫鞅制订的新法令成效显著,就提升他为大良造(当时一种大官名称),并且派他带兵去攻打魏国。原来十分强盛的魏国,这时候已经衰弱下来,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连都城安邑也被秦军攻占了。魏国只得向秦国求和。卫鞅凯旋,接着,在国内又进一步推行新法令,主要内容有:把国都从雍城(雍,今陕西省凤翔县)迁到东边的咸阳,以便于向中原发展;把全国分成三十一个县,由中央直接委派官吏去进行治理,不称职的县官治罪;废除“井田”制度,鼓励开荒,允许自由买卖土地;统一度量衡等。这些都是发展生产的有力措施,对于巩固和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起了很大的作用。新法令实行了十年以后,秦国变成当时最富强的国家。
商鞅的变法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为后来秦国统一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主题:只有改革创新,才能利国利民、推动历史前进。
经典:
【原文】孝公既用卫鞅[1],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2],疑事无功。而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3];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4]。愚者暗于成事[5],知者见于未萌[6]。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7]。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8];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9],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10],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11];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12]。”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13]。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14]。”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
[1]卫鞅:商鞅为卫国人,故称。下句“恐天下议己”,是说孝公欲从商鞅之言而变法,可是又怕天下议论他,不是说商鞅“恐天下议己”。
[2]疑:犹豫不定。
[3]以上两句的意思是说,超出常人的人本来要被世俗非难的。
[4]敖:通“謷”。嘲笑。《商君书》或作“骜”,或作“訾”。“骜”通“訾”。“訾”,毁谤。
[5]暗:不清楚,不明白。
[6]知:通“智”。未萌:未发露、察觉。
[7]虑:事先谋划、创始。
[8]法:效法。故:指成法。
[9]易民:改变民风民俗。
[10]缘:依照,沿袭。王:成王,统一天下。五伯:即五霸。
[11]制:被制约。
[12]不肖:不成才,没出息。
[13]器:指古代标志名位、爵号的器物。
[14]多:推重,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