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理论只有付诸并指导实践,才能显示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导学与导研相结合的大学教学理念,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必须解决好教学的实施问题。本章主要讨论的是教学实施问题。
作为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导学与导研相结合的大学教学,从其理念层面看,着眼于教学观念或教学模式的更新。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探索或研究学习活动为基础,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进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及创新的欲望,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人合作共事的团队精神和对社会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实践层面看,导学与导研相结合的大学教学,是一种互动、交流与沟通的教学模式,为大学教育教学实践的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还是对大学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就现行大学教学改革看,无论是教学理论研究还是教学实践层面,都未曾对足以影响教学改革成败或学生学习质量与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教师引起应有的关注和重视。要么是漠视处于大学教学改革前沿或重要的”当事人“的教师的存在,要么以为教师的作用无足轻重,致使大学教学改革难以取得预期理想的目标。导学与导研相结合的大学教学,力求通过教学方式或教学模式的更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真正实现”教学立足并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目标。
本章从教师”教“的层面,以导学与导研的教学策略为切入点,对导学与导研相结合的大学教学实践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企求探寻提高教学效率的理想路径。
第一节教学策略概述
一、教学策略的基本内涵
“策略”一词泛指计策和谋略。教学策略是指教学活动的实施主体根据自己对教学任务以及教学情景的认识和理解,而对教学活动所采取的程序、方法、形式和手段等的实施策划和谋略。其内涵基本包括如下方面:第一,教学策略主要包括策略理念和策略操作两个层面。教学策略理念是内隐的,操作是外显的、可感的。第二,教学策略属于教学的执行系统,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表现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的调节与控制等的有机统一。教学活动的实施主体在运用具体的教学策略时,要及时进行反省认知,以实现对教学过程的有效指导或调控。第三,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必须从教学场景的整体着眼,要兼顾教学目的、任务、学生的状况及已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运用,绝非一成不变。
教学策略是一定的教学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是教学活动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的灵魂。教学策略集中地反映了教学设计者的教学指导思想和主张。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组合运用的流程总是教学策略选择和运用的体现,最优的教学策略是在特定的教学背景下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的方法论体系。
对教学策略的研究,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主要以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罗伯特·格拉塞教授为代表的一批认知心理学家开始运用“教学策略”一词为标志。这些认知心理学家把最有用、最实效的操作性教育手段和方法授之于全体教师,进而通过现场观察,研究教师教学策略的改变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他们的研究证明,改善和提高教学策略有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自此以后,教学策略的研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教学策略就是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教学策略不是具体的方法规定,而是在一定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情境,合理和优化地处理教学活动过程各要素间的关系而采取的工作方式。包括如何选择和组织各种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如何运用各种教学设备和手段,如何确定师生的行为程序等。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
教学策略,是现代教学论研究的新课题。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这一术语至今,尚无统一的说法。E·D·加涅认为,教学策略是指“管理策略”和“指导策略”两方面;保罗·D·埃金等人则强调,教学策略是“为完成特定目标所设计的指示性教学技术”;D·G·阿姆斯特朗定义为“有系统地安排的教师活动,用以帮助学生达以某一单元所确定的教学目标”。目前我国研究者对教学策略的看法大致有三类:(1)把教学策略看成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的综合性方案。(2)把教学策略作为一种教学思想,主张“教学策略可以看成是一种教学观念或原则,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得以体现”。(3)认为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同义语。上述三种看法,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策略的范畴加以界定,其中一个主要的共同点就是教学策略重点研究“如何教”的问题,是关于有效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教学行为规则与程序的知识[66]。它是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评测等一系列有助于实现最优教学目标的工作方式之总和。作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实施方略,教学策略必须具有指导性、灵活性、最优化等特征。
由于对一些基本关系缺乏清楚的认识,上述一些看法也存在一定的偏颇。对此,张大均教授和余林教授认为,对教学策略的基本含义可作如下表述: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这个表述包含了三层基本意思,即教学策略从属于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的制定依据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教学策略既有观念功能又有操作功能。
对教学策略内涵的应然理解:
著者以为,教学策略是就教师“教”的方法或模式而言,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它与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又不能完全等同。教学策略属于操作形态的东西,“在同一种教学思想指导下,结合不同的背景、教学条件,就会形成不同的教学策略,同一种教学策略也可能来源于不同的教育原理、教学思想,有几种不同的理论基础。”[83]
二、教学策略的基本依据
教学策略不仅仅涉及教学操作层面如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它还体现或反映出一定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教学任务或目标、教学内容等层面的特性。因此,人们在确定教学策略时,既要注重其具体可操作性的层面,又要考虑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理念等内隐层面的因素。
1.教学任务或目标。在确定教学策略时,首当其冲的问题是要考虑教学的任务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通常指的是与学生智力发展相关的认知目标,与学生情绪体验相联系的情感目标和与学生实际能力发展有关的技能目标。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活动及其实施的一种操作性方案,任何一种教学策略都必须以教学任务或教学目标作为其落脚点。一般情况下,教学策略都必须明确教学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及期许达成的目标,并围绕教学任务或教学目标来确定具体的实施策略。
2.根据学生的现实水平。学生的现实水平与学习基础,是确定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任何一种教学策略都是在教学活动中实施的,在某种意义上,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的现实水平,是影响教学活动效果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归根到底,教学策略的根本旨意在于学生的“学”而不在于教师的“教”。虽然在教学策略的形式上,人们对教学策略的理解似乎更多倾向于“教师‘教’的方略”,但从实质上说,教师“怎么教”或“如何教”的问题,最终是指向学生的“学”,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策略要直面学生,更要适合于学生,以使教学活动真正有助于或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因而,在确定教学策略时,必须以学生的现实水平为依据,不能忽视学生的现实基础,更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策略的可行性和可能性。针对学生在学习基础、能力状况或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教师必须从纵向的(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或横向的(同一年级的不同学生之间)两个方面去分析,以“面向主流、合理兼顾”为制定教学策略的基本依照,在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力的发展水平、教学的缓急节奏等要求上做到“适度”,既不使学生因为“吃不了”而放弃努力,也不让学生因“吃不饱”而挫伤积极性。教学设计既要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要与现实水平,又要兼顾到特殊需要学习者的实际,教学活动的难易和教学要求的高低,要定位在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潜在能力上,并视学生接受能力的程度,逐步提高教学活动的进度和教学内容与要求的难度,以使教学真正适合于学生的学,而不只是适合于教师的教。
3.根据教学内容。任何一种教学策略都是建立在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加工和处理基础之上的,离开了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以说,教学内容不同,所选取的教学策略就不一样。教学内容是多种多样的,这不仅由于学科或专业不同,教学内容就会不同;即便是同一学科或专业,教学内容也可能不完全一样,教学重点、难点等也各有不同,所选取的教学策略也可能各不一样。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构思、制定教学策略。
三、几种常见的教学策略简介(引自人教网2005.11.4)
人们通常把教学策略理解为三种基本的类别,即替代性教学策略、生成性教学策略和指导性教学策略。其中,学校教学中适用最广的是指导性教学策略。
(一)生成性教学策略
1.生成性教学策略的基本理念
生成性教学策略是一种倾向于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的理念。这种策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教学意义的生成起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并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既成的知识。学生的学习是知识意义的自主生成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不是接受或记忆现成的知识,而是参与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过程,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与探索并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归纳、生成知识意义。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的意义创造有利的情境、条件和提供帮助。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我们可以把生成性的教学策略理念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给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组织、加工和应用所学知识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身行为的反馈信息来生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第二,强调教学情境对意义生成的作用。生成性教学策略关注和强调知识意义的自主生成,而知识意义的生成又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实现的,因此,不能脱离具体的教学情境而盲目地追求“生成”意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生动、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新的或更为完善的意义。
第三,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生成的关键作用。生成性教学策略在关注并强调情境对于意义生成的重要性的同时,还注重强调教学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通过协作,学习者的思想、智慧可以被整个“学习共同体”成员所共享,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意义的生成。
第四,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在意义生成中的支持作用。生成性教学策略主张,为了支持学习者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信息媒体和教学资料,但媒体主要用来作为学生主动学习、进行会话交流和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而不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辅助手段。
2.生成性教学策略的基本操作
一般认为,生成性教学策略操作层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下列步骤:
(1)教学目标分析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建构或生成知识的意义,是生成性教学策略的基本目标指向。所以,在教学的具体操作上,首当其冲的问题是要明确教学的目标所在,并对预期的教学目标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确定教学的“主题”。
(2)情境创设
教学目标确定下来之后,紧接着的工作就是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生成性教学的实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所以,创设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情境,成为生成性教学操作策略的重要环节。概括来说,生成性教学策略的教学情境应尽可能有利于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建构与意义生成。所以,教学情境的内涵不仅包括教学活动中外在于人的教学设备、教学场景、教学时空等层面,更包括教学活动中内在于人的心理气氛、人际关系等潜隐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