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第一次兴师北伐,魏主曹睿遣驸马夏侯楙调关中诸路军马,前来迎敌。魏延献策说:“夏侯桥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楙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去。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此亦是韩信暗渡陈仓之计的新用。如敌方主将是司马懿则未必得手,而主将是夏侯楙,此人怯而无谋,此计可瞒过他,行之是可能成功的。而一生未曾冒险又不尽信人的孔明却以“非万全之策”而否定了。魏延也因此以“己才用之不尽”而叹恨。
二、不利于人才的成长。
由于孔明总是担心别人把事情搞坏了,事事都要亲管,其下属只能跟着他的羽毛扇摆动团团转。既然大小事孔明都要抓,其下属也就用不着去动脑筋,也没有机会去独当一面以锻炼自己,这就不利于人才的成长。蜀中人才短缺,这未曾不是原因之一。
三、没有把事情做好。
要使北伐取胜,必须群策群力,如光靠一人操劳,他纵有天大的本领也难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孔明由于不能充分发挥“众智”、“众力”的作用,其六出祁山劳而无功是必然的事。对于他本人来说,正如司马懿所料:“食少事烦,其能久乎?”礻韦只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留下千古遗恨而已!
唐玄宗下放权力
唐玄宗刚做皇帝,对大臣们以礼相待,对先朝故老,尤其注意姚崇、宋璟。每次在便殿引见时,总要起身相迎,走的时候,还送到平台。其他的大臣,受到的优宠都赶不上他们。到了李林甫以宗室近屋的身份被皇上任用,对他的恩意优厚,但礼遇却渐渐轻慢下来。
姚崇任宰相时,曾经在玄宗面前按升阶次序进用一个郎吏。玄宗扭头只看殿宇,根本不理他。姚崇再三进言,希望玄宗批示一下,但是玄宗始终不答复一声。姚崇越发惶恐,急忙退出。
高力士上前奏道:“陛下刚开始继承帝业,宰臣请示的事情就应该当面回答可否。姚崇向您请示,您却不理睬,宦臣们必然因此害怕恐惧。”
玄宗说:“我既然把政事交给姚崇,大的事情应当禀奏,由我与他共同决断。进一个小官,姚崇自己不能做主,而来麻烦我吗?”姚崇回到中书省,正惶恐不安。高力士来告其事,说明了玄宗的意思,姚崇才解了恐惧,心情欣喜起来。
听到这事的大臣,都认为皇上英明大度,深得任人之道。
唐玄宗虽然在晚年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相,但他为政的初中期任用了姚崇、宋璟等一代名相,保持了唐王朝的繁荣。
唐玄宗任人的最大特点是下放权力,不仅对姚崇如此,对李林甫、杨国忠也如此,他只过问大事。这种用人方法,若用了贤相则有利,若用了奸相就会坏事,会造成奸相专权。李林甫为相19年,把持朝政,很多国家大事在他家中商量,玄宗甚至不知道朝中大多数官员都是李林甫的死党。
作为领导,下放一定权力是充分信任部下的表现,有些事没必要事必躬亲,但要避免大权旁落,让小人有机可趋,坏了大事。
忙碌的陈经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某电脑公司业务部的陈经理,奉派到国外出差十天。陈经理平时做事就很仔细,什么事都要事必躬亲。虽然他手下有好几个人,但他从不将责任性的工作交给他们去做,因为陈经理认为:“他们做事会没有效率。”
就因为这样,很难想像陈经理不在的十天,公司会发生什么事。
陈经理在出差前将能处理的事情全部处理完,然后才动身出国。但因为在国外遇到一些问题,原来计划十天的行程,不得不延长了一个多月。
在这一个多月里,陈经理一直担心那些“不值得信赖的下属们”,所以利用工作之余,不断地打国际电话、发邮件和他们联络,但是陈经理又觉得这些间接手段总是没有当面说得清楚。他想:在他回国时,公司已经大乱了吧?
出乎意料的,陈经理回国后发现:他的那些下属们的工作完全没有因为他出差而受到任何影响。当他的行程决定延长时,下属们自动自发的心理更加强烈。这些平时依赖经理的下属们,开始各自负起责任去处理事务。碰到难以决定的事情时,大家就互相商量,然后去请示相关主管,结果做得比陈经理在的时候还要好。
陈经理对这种结果很惊讶,他开始明白并不是他的下属做事没有效率,而是他以前没有大胆授权,因为他总觉得时机不到。恰当的授权时机是:1.当下属中有人比你还了解这件事情时;2.当下属中有人处理这件事情比你还老到时;3.当下属中有人比你更适合处理这件事情时;4.当下属中有人处理这件事情比你有经验时;5.当下属去做这件事情比你亲自去做成本更低时。
而最不恰当的授权时机是:在公司刚开始进行大裁员、发生恐慌时,或发生大变革还未稳定下来时,因为那时你的员工的情绪还很不稳定。
别让下属偷懒
一家中小企业的业务领导郑先生是个做事勤快、个性亲切的好好先生,但是这些优点却为身兼领导的他带来困惑,上司、下属、甚至其他部门的同事,全都太依赖他。女职员连一点点计算方面的问题,也非来请教他不可,郑先生也会亲切地做说明。到最后,大家一有问题就来找他,而他也都毫无拒绝地接受了。人都有偷懒的心态,当他们知道郑先生会帮忙帮到底时,就连自己能解决的事情也要来麻烦他。
这样的结果是,下属们永远无法独当一面,而郑先生把下属应该做的事全都揽在自己身上,当然每天都是孤军奋斗、分身乏术。
千万不要企图自己来单独完成所有事情。领导者必须善于与他领导的团队里的每一个聪明的家伙打交道,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并充分激励他们。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那么领导者就会发现,整个世界都已经被抛到了屁股后面,再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领导者会发现:当你清清楚楚地告诉员工该怎么做时,他们照单全收,不多也不少;但是真正做到授权后,让下属发挥自主性自我管理后,他们做了很多事。这就是授权的魅力。
但是,不负责任地下放职权,不仅不会激发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反而会适得其反,引起他们的不满。有的领导者每次向下属交代任务时总是说:“这项工作就拜托你了,开始都由你做主,不必向我请示,只要在月底前告诉我一声就行了。”这种授权法会让下属们感到:“无论我怎么处理,老板都无所谓,可见对这项工作并不重视。就算最后做好了,也没什么意思。老板把这样的工作交给我,不是在小看我吗。”
所以,领导在授权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分工明确,权责相称,有职有权。下达任何命令要具备完整、明确、可行三个要素。
2.合理分工,责任落实。能分派给一个人完成的工作和任务,决不分派给两个人去完成。分给团体的工作要明确负责人,坚持抓主管,由主管抓工作。
3.工作的难度应该比承担工作的人平时表现的能力大些,使其有紧迫感,完成后有成就感。
4.工作内容要合理调配。单调的工作由大家分担,或经常加以调换,或搭配成复杂工作;事务性工作要与技术性工作适当搭配,使人知道甜中有苦,并学到技术;孤独性工作要经常调换,避免把个人从人群中分开,要满足工作中的社交欲望。
5.利用头衔和身份。如重要工作由负责人挂帅;直接听取下属的汇报;鼓励下属克服工作中困难等。
冲破授权的迷雾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授权的时代。关于授权的书,随便都可以在书店里找到一大箱。我们受到的“授权”的熏陶比我们孩童时代受到的谆谆教导还要多。但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我们总是能看到这样的现象:企业的领导者表面上说着信任员工,却在企业里挂打卡钟,要求员工上下班打卡。
不能充分授权,怎么办?领导者需要冲破以下几团授权迷雾:迷雾一:授权会使我失去对任务的控制。
很多领导者之所以对授权特别敏感,是因为害怕失去对任务的控制。一旦失控,后果很可能就无法预料了。
其实,领导者内心真正害怕的不是任务失去控制,而是有些事突然不在领导者的掌控范围之内,这会使领导者感到恐慌。如果领导者真的是害怕任务由于失去控制而无法完成,也依然有办法。但领导者不能把它作为不授权的借口。只要领导者能够保持沟通与协调的顺畅、强化信息流通的效率与效果,任务在完成的过程中,失控的可能性其实是很小的。同时,在安排任务的时候,领导者应该尽可能地把问题、目标、资源等向部属交代清楚,也有助于避免任务失控。
迷雾二:以为自己可以做得比别人好。
有些领导者宁可自己辛苦,也不愿意把工作安排给部下。为什么呢?他们认为,教会部下怎么做,得花上好几个小时;而自己做的话,不到半小时就做好了——有那个闲工夫教他们,还不如自己做更爽快些。
问题是,就这样一直把所有的事情都拿来自己做吗?尽管现在领导者自己亲自动手可以做得比别人好,但是如果领导者能够教会下面的员工,你会惊讶地发现,其实别人也可以做得和你一样好,甚至更好。
迷雾三:授权会削弱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
这是许多领导者非常害怕的事。事实上,授权往往会带来成功的机会。作为一名领导者,他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得益于有效的分工。在某些方面放任不管,会给部下很大的余地去自己作决策。
迷雾四:授权会降低灵活性。
对于一件事而言,事必躬亲确实有利于掌握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可是,对于日理万机的领导者而言,毕竟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做好几件事情。如果强迫自己面面俱到,就很有些勉为其难了。然而,通过授权把具体的工作分派出去,让自己从一个更高的层面来统辖全局,思路往往会更加灵活,同时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那些棘手的问题和突发性的事件。
迷雾五:授权会影响员工的正常工作。
也许领导者会认为,员工们连现有的工作都做不好,怎么可能承担更大的责任呢?乍一听起来,你似乎是位体恤下情的好领导,但不会有人感激你。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如果你的员工在工作能力上乏善可陈,问题很可能就出在你的身上。在自然界,老鹰会把自己的孩子逼向悬崖,以迫使胆怯的雏鹰学会飞行。你也应该问问自己,是不是由于自己的这种“体恤”,让公司养了一群永远也张不开翅膀的雏鹰?
授权有下面几点诀窍:
1.实行例外原则。制度规定的事和各级负责之事,由各级去办,按规定去办。
2.下放权力,搞活基层。
3.抓大事、抓决策。领导的主要责任是掌握政策,用好人才。作为企业领导要集中力量抓好大事,抓好决策,抓好开发。
4.实行管理幅度原理,分工负责。领导的人员不宜过多,要适当减少横向协调工作量,缩小管理跨度,集中精力抓重大问题。
此外,实行领导负责制也是为了集中指挥,加强个人决策权力,防止推诿责任,有利于抓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