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草原的过程中,发现和培养了很多英勇善战的勇将,他知人善任,胸怀宽广,注重忠诚信义,因而能得人心,众人愿意归服于他。
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是他的妻子的孛八帖被篾儿乞人掳掠后怀孕而生的,但他仍将术赤看作自己的亲生儿子,不但重用他,还要求其他儿子尊重他。
泰赤乌部的一个将领豁儿阿歹一箭射中了铁木真脖子上的血脉,不久后豁儿阿歹来投。他对铁木真说:“从山上射箭的人就是我。你杀我不过是溅污了像手掌大的一块地皮,倘若放我,赐我一命,赴汤蹈火,我也愿意。”
铁木真不计一箭之仇,收他为郡将——此人后来成了一员名将,在西征中立下赫赫战功。
领导者即使对不喜欢的能干的下属,也应该着眼大局,强忍不快,给下属以发挥的空间,这就是忍的功夫,匹夫见辱,拔剑而起,这是导致失败的根苗,它表现人的器量窄小。
小不忍则乱大谋,忍的最要紧处就是要忍得住,所以忍就是要有一种宽大的胸襟和器量,它其实是以退为进。在关键时刻忍得住忍不住就成了强者和弱者的区别。
要做到忍得下,就要看得透,就要宰相肚里能撑船。
刘基论宰相人选
选拔高级人才的要求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公正无私、气量宽宏,做大事者必须有大量。古人说的“宰相肚里能撑船”就是这个道理。
刘伯温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要谋臣,追随朱元璋打天下,为建立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明朝的开国元勋。
刘伯温在举贤任能上的见识很高,明太祖打算罢免丞相李善长,征求刘伯温的意见。刘伯温认为丞相的职位很重要,国家大事,最大莫过于设置丞相。尽管李善长经常暗中在明太祖面前说刘伯温的坏话,排挤打击他,但刘伯温还是认为李善长是朱元璋的老部下,威望很高,在丞相的位子上能够起到协调诸位大臣和将军的作用,是合适的人选。
明太祖奇怪地问:“李善长几次想陷害你,你还为他说好话。”刘伯温笑了笑说:“换相就像大厦换柱子,必须是栋梁之材才行。如果用几根小木头捆在一起当栋梁,大厦就会倒塌。我主要是为国家着想啊!”
不久后,李善长辞职。明太祖想让杨宪接任丞相位置,就与刘伯温商量。杨宪与刘伯温是好朋友,但刘伯温却不同意。他对明太祖说:“丞相是百官之首,因此选相一定要慎重。杨宪有当丞相的才能,但没有当丞相的气量。当丞相要心如止水,以礼仪为处事的标准,不能有私心。杨宪不是这样的人。”明太祖问:“汪广洋如何?”
刘伯温说:“也不行。他比杨宪心胸更加狭窄。”明太祖又问:“那胡惟庸呢?”
刘伯温说:“那就更加不行了。当丞相好比驾车,胡惟庸不但驾不好车,恐怕连车猿也得被毁了。”
明太祖见自己提了几个人都被刘伯温否掉了,说:“那只好让你干了。”
刘伯温说:“我这个人也不行。我疾恶太多,又不能胜任繁重的事务,当了丞相会让您失望的。天下哪里会没有贤相呢,您只要悉心去选,总会有的。”
但是明太祖最终没有听刘伯温的话,还是先后任用了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这三个人为丞相,结果不出刘伯温所料,这三个人后来都出事了。
着眼大局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是取得战争胜利的一条规律,而要做到“知彼知己”,就要先了解对方的情况,所以魏、蜀、吴三国都千方百计在敌国安置奸细。魏、蜀两国都曾互使反间计,这些反间计之所以取得成功,都是通过奸细来进行的。三国彼此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是公开的秘密。“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因此发现和清除奸细,各国统帅都十分重视。
不过,对于处理奸细问题,却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如果掉以轻心,易造成失误,冤枉好人,纵了坏人,这就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增强了敌人的势力。
对于处理奸细,曹操是有独特的处理方法的。他破袁绍后,缴获了自己部属与袁绍私通的大批书信,有人劝他对这些人严加处理,他不同意说:“当时袁绍势大,孤也不能自保,何况他人哉。”便命令把这一大批书信焚了。
曹操为何不把这些人严加镇压,而采取如此宽宏大量的措施呢?这是因为曹操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以免造成失误。曹操既已掌握了与敌人私通书信的名单,他对这些人已心中有数,懂得如何对待他们。这样,曹操对他们就掌握了主动权。他现在不处理,以后可慢慢处理。且这些人与敌人私通,其罪有轻有重,不能一概而论。如果都加以镇压,将扩大株连,造成内部混乱。
二是不削弱自己力量。当时,天下未定,正在用人之际,曹操示以宽容,将使这些与敌人私通的人感恩戴德,有可能愧悔前非。
如果把曹操和袁绍两人处理奸细问题加以比较,更觉曹操这种御人术很高明。
许攸因截获曹操催粮书信,知其粮已尽,建议分兵袭许昌,两路击之。这是上策,若绍从之,可获全胜。适审配来书,密告许攸在冀州时纵子侄贪污,袁绍大怒,并主观猜测,说许攸“与曹操有旧,想亦受他财贿,为他作奸细。啜赚吾军耳!”便把他驱逐。
把主观猜疑当作事实。给许攸扣上“奸细”的帽子,许攸确实是冤枉。古往今来,出现的冤案,不正是由主观乱猜造成的么!而袁绍既把许攸当“奸细”又不处理,反把他驱逐,这实是迫他往投曹操。
由于许攸为曹操策划烧粮事,促成,军大败。袁绍如此轻率处理“奸细”,不仅冤枉了好人,自己也倒了大霉。曹操的“焚书信”与之相比,确是明智得多!
历史上还有几个类似的故事。
东汉更始初年,占卜者王郎被赵缪王的儿子林好奇立为天子。
不久汉光武帝刘秀诛杀了王郎,收缴了他的来往信件,获得吏属们与王郎一起诽谤诋毁自己的书信上千封。光武帝未加追查,当着诸位将领的面将它们烧掉。他说:“让那些有不安之心的人安心吧。”南北朝时期,宋国桂阳王刘休范在浔阳起兵作乱。统帅禁军的中领军萧道成捉住刘休范,立即将他斩首。其他的叛军不知道此事,还在冲破官军防线往都城建康进军。宫中传言刘休范已经到了新亭,人们都惶惑不安,到营垒中投递名片的近千人。等到大军一到,才知是萧道成。萧道成拿到那些名片,马上就将它们烧掉了,登上城楼对那些人说:“刘休范父子已被处死,尸首在南岗下面。我是萧道成,你们的名片都已被焚毁了,不要害怕。”这也是学的光武帝的智慧。
萧衍不计前嫌
作为一个政治家,在选拔人才上,总是宽容大度,不计前嫌,揽天下人才为我所用。梁武帝萧衍在南朝历史上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特别是他在早年选拔人才上,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当年梁武帝起兵后,四方广泛响应。有一个叫马仙裨的却总是和萧衍作对,萧衍知道他是个人才,就派人前去劝降。马仙裨不但不投降,还杀了萧衍派去的使者。在两军作战中,马仙裨经常袭扰萧衍的后方。
后来萧衍攻进了建康,抓住了马仙裨。许多人都主张杀了他,萧衍却安慰马仙裨说:“你不要为杀我使者、断我粮道的事担心,当时是各为其主,你做的是对的,我不怪你。只要你今后忠诚于我就行了。”马仙裨大为感动,于是真心投降。
不久,马仙裨的母亲去世,萧衍知道他很贫困,就给了他优厚的丧葬补助。马仙裨为此大哭,对弟弟仲艾说:“多蒙主上再生之恩,尚未报答,如今又受厚恩,你我一定要尽心尽力啊!”大度的王猛王猛是前秦的丞相,他辅佐前秦皇帝苻坚统一了北方,并把前秦治理得国泰民安。王猛在用人方面,最大的特点是着眼大局,不计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