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维吾尔族祖先从事渔猎、畜牧生活时期就产生了在旷野、山间、草地即兴抒发感情的歌曲,这种歌曲叫作“博雅婉”,意思是“‘旷野’之歌”,后来经不断融合、演变、发展,形成了组曲——木卡姆。
“木卡姆”,也称“马卡姆”“马卡玛”,是阿拉伯文的不同音译,有“曲”“调”“古典音乐”等含意。木卡姆在世界上分布很广。据考证,阿拉伯、波斯、土耳其、印度等国都有木卡姆,但唯独新疆的木卡姆种类最多,尤其在哈密伊吾县维吾尔族群众当中演唱的木卡姆——伊吾木卡姆,成为新疆木卡姆中的一朵奇葩。
有人说,中国的汉民族把历史写在书里,而中国的少数民族却把历史唱在歌里。也有人说,听伊吾木卡姆,就是在阅读一部民族的史诗。但鲜为人知的是,伊吾木卡姆的形成,与一个遭哈密王贬谪的民间艺人——库尔班·乌斯达有密切的关系。伊吾木卡姆的粗犷、豪迈里糅合了悲愤、忧伤的独特唱腔,其实是暗含了库尔班·乌斯达命运的跌宕起伏。
那么库尔班·乌斯达为什么会遭贬谪?这和哈密九世回王沙木胡索特的王后,也就是伯锡尔亲王与福晋迈里巴钮的小女儿有关。王后的哥哥迈哈默特袭爵王位以后,由于身有残疾且无子嗣,身故后王位的继承成了问题。哈密回王家族历代认为自己是“穆罕默德的圣裔”,是有着高贵血统的“白骨头”,而非王族的人都是“黑骨头”。为了维护其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回王家族不与非王族的“黑骨头”通婚。这就类似于我们汉人皇帝说自己是“真命天子”一样,非常讲究门当户对。于是福晋迈里巴钮费尽心机寻找“白骨头”圣裔,最后从天山脚下的一位牧羊老妇处找到了沙木胡索特,并让他怀抱《古兰经》,接受安拉旨意,娶了迈里巴钮的小女儿,继承王位,当了九世回王。
回王每年要给大清朝进贡哈密盛产的哈密瓜,这是历代以来一直沿袭的规制,追根溯源,得从哈密维吾尔首领额贝都拉说起。额贝都拉率先摆脱准噶尔统治,归顺大清朝。清廷为表彰额贝都拉的忠诚与功绩,便册封他为一等札萨克达尔汗,使其成为世袭哈密统治者,并派理藩院郎中布尔赛到哈密编设旗队。布尔赛来到哈密,吃过哈密甜瓜后,深感这甘美脆甜的瓜风味独特,是百果中的珍品,建议额贝都拉设法运往京城让皇上、大臣品尝。大清皇帝和臣子都被哈密瓜的甜美折服,皇上下令以后要年年朝贡。就这样,哈密瓜作为贡品被定了下来。
有史料记载:“哈密年班朝贡每年10月20日以前抵肃州,12月20日以前抵京。沿途各省地方官到境即为应付车马,催令起程,不得有误。”这是对哈密瓜进贡时间的严格要求。在清人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作了这样的介绍:“然贡品亦只熟至六分有奇,途向间封包闭束,瓜气自相郁蒸,至京可熟至八分。”
话说有一年,沙木胡索特准备带着哈密贡瓜进京朝觐。他的王后很不乐意,因为去北京路途迢迢,回王和驼队要从哈密城出发,经黄田、沁城、庙儿沟、明水出疆,然后经马鬃山、内蒙古额齐纳旗、包头、大同,最后才能进京。往返来回得要近半年的时间啊!
回王百般哄劝王后,才踏上朝贡的迢迢路途,这真是“积雪天山摩峻岭,风高瀚海古伊州;玉门关路通西域,回鹘台墩旁碧流;圣世安边开万里,年年瓜贡渡卢沟”啊!
回王走后,王后寂寞无聊,整天提不起精神,闷闷不乐。这般模样当然急坏了侍候的下人。他们绞尽脑汁,向王后出谋:“何不叫艺人来给弹唱歌曲呢?”王后百无聊赖地答应了。于是一个名叫库尔班·乌斯达的民间艺人被请入王府,为王后演唱木卡姆。库尔班·乌斯达多才多艺,拉、跳、弹、唱,样样精通,他歌声优雅,演技娴熟,情节感人,一下子吸引了王后,于是王府日日传来木卡姆悠扬的歌声,逐渐消减了王后对回王的思恋之情。王后开始变得容光焕发,欢心愉悦,下人也轻松了起来。王后曾过得度日如年的日子如今却是光阴似箭。转眼回王回来了,他发现王后更加香艳绝伦,神采宜人,便问何故。王后兴奋地讲述了是库尔班·乌斯达精湛的技艺给自己带来的欢愉。回王听后有些不乐意,起了疑心,心想自己属下的农奴竟敢在王府取悦王后,一个“黑骨头”竟然如此放肆!于是他怒将库尔班·乌斯达发配到专门流放犯人的荒凉之地——淖毛湖。王后吓得不敢吱声,下人们更是噤若寒蝉,唯恐遭遇同库尔班·乌斯达同样的命运。
库尔班·乌斯达来到了荒凉的淖毛湖,过着非人的阶下囚生活。每当夜幕降临,戈壁上牛粪火堆烟雾袅袅,他独自一人徜徉在胡杨林中的时候,就想起昔日王府璀璨的灯光,王后迷人的笑颜,以及艾吉克琴和达甫鼓悠扬的声音……这一切,恍然如梦,惊醒后又痛苦不堪。但库尔班·乌斯达坚强乐观,他始终没有停止歌唱。他用歌声表达着愤怒、忧伤,也用歌声唱出憧憬、希望。他的歌声鼓励了其他的流放人,也吸引了当地的维吾尔族居民。他们以歌为伴,以歌为乐,用木卡姆的声音装点荒凉寂静的戈壁流放生活。
王后喜欢木卡姆,她甚至给回王讲过《十二木卡姆》和阿曼尼莎罕的故事:叶尔羌汗国的国王阿不都·热西提是个开明的君主,懂诗画。相传,有一次他率随从沿着塔里木河河岸,来到卡勒玛克戈壁,白天打猎,晚上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有天晚上,他乔装成农民,以一个投宿者的身份敲开了打柴人马合木提的家门,看到了马合木提13岁的女儿阿曼尼莎罕。应客人的请求,父亲要女儿弹奏弹拨儿。阿曼尼莎罕拿起弹拨儿奏起“盘吉尕”木卡姆,并唱道:“我们的主啊,万分感谢你,你把一个公正的人封为国王,阿不都·热西提汗为弱者穷人遮住炎阳……”她的弹唱异常绝妙,诗歌文笔华美,寓意深刻,阿不都·热西提感到万分惊奇,要求她当场作诗,于是姑娘写道:“胡大(意为老天爷)啊,我面前的这个奴仆把我愚弄,今晚顿觉屋子里荆棘丛生。”阿不都·热西提被她的诗逗笑了,也被姑娘的才华所折服。他深深地爱上了阿曼尼莎罕,当即返回,头戴王冠,带着随从和聘礼,要求阿曼尼莎罕做叶尔羌汗国的王后。阿曼尼莎罕进宫后,经她整理创编的集维吾尔古典音乐之大成的《十二木卡姆》终于得以传承。而这段爱情故事和这位奇女子的事迹随《十二木卡姆》也为后人所传颂。
回王听完了故事,知道王后心中还想着库尔班·乌斯达那个“黑骨头”,黑着脸走了。王后知道,此生库尔班·乌斯达是再也不会回来了。
此后多年,哈密瓜依旧年年朝贡,而库尔班·乌斯达的表演带给回王府和王后的欢愉,却从此不再。
远在淖毛湖的库尔班·乌斯达还在不停地歌唱。他在《热克木卡姆序》中唱道:“爱的秘密,问那些离散两绝望的情人;享受的技巧,问那些掌握着幸运的人。爱情不贞,就是命运对我们的注定,欺骗和背信,问那些缺乏慈爱的人。时间的辛劳使我们消瘦又苍老;美丽的力量,富贵有权的人不懂;穷困的苦楚,流浪者了解得最深。弱者的处境——爱侣们只有等待死亡来临,谁能下死亡的判决,是那残横的暴君。被猜忌的爱侣们所感受的,好人不会知道,要请教我这样的坏人。朋友们!纳瓦依生活在爱的戈壁里,要知道他,去问那里来的旅群。”
几十年过去了,库尔班·乌斯达唱的木卡姆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后又经几代人的传唱、增减与充实,终于形成了不同于哈密木卡姆的一套大曲——伊吾木卡姆。伊吾木卡姆共有12乐章、142首歌曲。乐章之间、歌曲之间无间奏,也没有完整的器乐曲。伴奏的乐器,只有一把哈密艾吉克琴(琴杆上有5~7根不等的钢丝弦,是共鸣弦,起到了琴声的洪亮和音色甜美的效果)和几面达甫鼓。其特点是全由妇女演唱,这可是对伊斯兰宗教戒律十分淡薄的表现。她们在演唱的转换上是那样熟练、融洽、丰富,这是伊吾木卡姆在演唱风格上与全疆所有木卡姆的演唱风格根本不同之处。
云悠悠,水也悠悠。伊吾木卡姆声震天山,哈密瓜依旧闻名遐迩。然而,不论是声名显赫的哈密回王世族,还是默默无闻的民间艺人,都在历史的大河中,尘归尘,土归土,一一逝去了。岁月带不走的,永远是那一串串不绝如缕的熟悉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