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52500000008

第8章 引子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尽有一些属于普遍性的、共同性的主题,一经灵心善感的诗人吟咏挥毫,进行精湛的艺术加工,最易引起读者的共鸣。那些情真意深、字字出自肺腑的佳句,往往如刀刻石一般铭刻在读者的心上。这其中“爱情”和“死亡”曾被公认为文学中所谓的“永恒的主题”。以前在外国文学的教学和研究中,这样的主题,从未被认为有什么讨论的价值,也没有人轻易地去碰撞它们,因为总有那么一点“超阶级的人性论”的味道。其实,在这两个特定的题材下,中西诗人的笔端不知写出多少不朽的传世名篇,名家、大家不知留给我们多少珍贵的遗产。这第一个“爱情禁区”,近年来早已被突破,不多赘言。我这里要谈的是另一个禁区,确切一点来说,即是诗人失去热爱的亲友以后的哀伤情怀的抒发,因之而写成伤逝和悼亡的作品。

哀悼逝者的诗歌,在中西文学中是屡见不鲜的,对待这个特殊主题的不同态度反映着中西诗人不同的生死观、人生观,以及抒发感情的不同艺术方式。同一时代、同一国家民族的作品,在这几个方面也可以不尽相同。但是从宏观论之,由于东西方各有独自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传统习俗、文化修养,对待这个主题就有不同的艺术倾向。这就是拙文写作的缘起,在这里只作一次粗浅的探索。因题目太大,为了避免“假大空”,我还拟做一点具体的纵的和横的剖析。

这里先谈谈西方的伤逝悼亡诗篇。

欧洲文学作品涉及这个题材的故事,感人最深的,我认为莫过于古希腊神话中那个音乐家俄耳甫斯(Orpheus)丧失妻子欧律狄刻(Eurydice)的悲剧了。俄耳甫斯从祖父阿波罗(Apollo)那里得到了金琴,因而他有着上天赋予的无与伦比的弹琴的绝技。他的母亲又是史诗女神卡利俄珀(Calliope),所以他写诗的天才也是极高的。他的妻子被毒蛇咬后中毒而死。俄耳甫斯守着妻子的坟墓,终日以泪洗面。直到他有一天实在忍受不住,就手提金琴走到阴间地府,用他的琴弦弹拨出哀痛欲绝的悲曲,以至感动了铁石心肠的冥王和王后。他们开恩答应把妻子送还给他,但附带有一个条件,即在妻子欧律狄刻跟他走回到阳间的路上,他绝对不能回头看妻子。俄耳甫斯当然万分感激,欣然同意了。冥府通往阳间的道路十分崎岖难行,而欧律狄刻被蛇咬伤的足踝一瘸一拐,急得俄耳甫斯一面催她快走,一面直往前行。欧律狄刻不解何意,在后面紧紧呼唤着他的名字,以为他不再爱她了。“不许回头看”这个律条是多么苛刻啊!他走了一段路,忽然听不见她的声音了,就忘其所以地回头看看。啊!眼前的欧律狄刻忽然变成一团淡淡的白影子,一下子消失于黑暗之中。她又回到冥府中去了。俄耳甫斯第二次失去了她。他的痛苦更胜于前。人间再美,他已了无生趣,而又求死不得。最后,因为有几次有妇女向他求爱,他一一拒绝了,惹起她们恼羞成怒,竟把他杀死,并把他的四肢斫断,这他才真的到了冥府,满足了他与欧律狄刻团聚在一起、永远不分开的心愿。地府虽然黑暗,在他看来却比人间光明欢乐得多呢!

这个故事虽是散文叙事体裁,但由于它诗意盎然,且后世诗人常引用这个典故来形容丧妻的痛苦,如弥尔顿的《给亡妻》十四行诗就借用了它,所以我这里暂且破格把它归入于诗篇一类。此诗的思想突出地表现出爱情战胜死亡的观点。死亡原不足畏惧,丧失亲人所尝的到剧烈难堪的痛苦,那才是更可畏惧的。在艺术方面,故事情节构思巧妙,情致哀婉,感人至深。它是西方伤逝悼亡作品中的精品。

但丁《神曲》的内容包罗万象,囊括古今,简直是一部百科全书。现实社会的批判,幻想世界的刻画,对人物的褒贬,莫不具备。其实,据记载,这原是但丁为悼念贝雅特丽丝的早逝而作。但丁与邻女贝雅特丽丝的爱情故事说来也有些荒诞离奇,属于中世纪的近乎神秘的精神之爱。它秘藏于内心深处,甚至不为对方所知,却生死不渝,又借这种精神之恋使诗人的心灵擢升,见闻知识均受启迪而睿悟,从而写出这部惊世之作来。但丁起先写的悼念之作是三十一首抒情诗,用散文连成一个整体,取名《新生》。但丁因处于新旧世纪之交,未能摆脱中世纪的“艺术为神服务”的观点,他诗中的人物形象常带有“神化”的色彩。

《神曲》从狭义的缘起来说,是为贝雅特丽丝而作,但这首为伤逝而作作品有以下几点不同于这类题材的一般作品:第一,但丁与贝雅特丽丝毫无关系,甚至彼此没什么来往。但丁仅在她九岁时初次看见她,竟暗中对她钟情,她的形象有如“小天使”飞来栖息在但丁的心灵深处。再过九年,他重又看见她,爱情就主宰了他的整个的心。这是但丁的一次意义深远的生活经历。其实,这只是一种单相思,贝雅特丽丝并不知道。贝雅特丽丝死后,但丁的心上发生那样的震撼,她是连做梦也不会梦到的。这是一种始终不变心的骑士般的忠贞。第二,沉浸在悲哀中的但丁,在《神曲》中,把贝雅特丽丝描写成上帝派来拯救他的灵魂的天使,又像人间的慈母、姐妹、恋人这三合一的形象,充满了精神之美和使人高贵的精神力量。她托付维吉尔引导但丁游历了地狱、炼狱之后,又亲自引导他登上天国,传递他以神的意旨。宗教的象征意义和神秘色彩较浓厚。第三,善人上天堂,恶人下地狱,赏罚严明。天国是个纯净光明的世界,是给善人以幸福和欢悦的地方,色调鲜明愉快。说哀思倒不如说已把伤逝心情升华到了更高更愉快的境界,结局是圆满的,故云“神圣的喜剧”。读者读到这样的作品感到生不足喜,死不足忧,不但哀伤之感一扫而空,而且会让超脱尘世的旨趣占满胸间,增添了对天国的向往。这是由于基督教教旨的思想影响。死者既是自己亲爱的人,言行是有德操的,必然会死后升天,由短暂的人生一跃而得到永恒的新生。况且自己将来也会升入更高更美的天堂,与所爱的逝者共享幸福。故其丧痛就被这种宗教寄托所削弱,直到逐渐消失。肉体归于尘土,灵魂升入天国,殁者安乐,存者心境平和恬静。这种生死观在中国诗歌中是绝无仅有的。

文艺复兴时期,以俗人和现世为主的人文主义思想发展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怀和注意力增强了。人们渐渐摆脱神的威力,倾向于享受现世的快乐,不再是一味向往虚无缥缈的来世永生。于是诗人笔下的生死观、人生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世纪那种轻视尘世、清苦禁欲、重视“他生他世”的思想就颠倒过来了。于是,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之中,我们读后就有一种迥不相同的感受:莎士比亚不厌其烦地奉劝其友人要珍惜青春,要结婚生子,传宗接代,因为子孙绵延不断,才能对抗得了末日的到来,才能使友人的美在后代身上永存。如十四行诗中的第十二首就明白地说:没有人敌得过时间的镰刀,但别怕:

你死了,你的子孙敌得过他。这是指友人的肉体绵延传代的办法。这种劝告在他的十四行诗中是一贯的,此等诗句,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诗人提出第二个战胜死神的办法是在诗篇中把友人赞扬,诗篇长存宇宙,友人精神永放光芒。如第六十首:

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

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

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

什么都逃不过他那横扫的镰刀。

可是去他的毒手吧!我这诗章

将屹立在未来,永远地把你颂扬。其他如第十七、二十六、三十二首等也表达了这种思想。诗人认为这两种办法全可以战胜死神。另外,在莎士比亚的诗剧中,我们所最常欣赏的名句,《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的那段独白“活下去还是不活:这是个问题”中说:

要不是怕一死就去了没有人回来的

那个从未发现的国土,怕那边

还不知会怎样,因此意志动摇了,

因此就宁愿忍受目前的灾殃,

而不愿投奔另一些未知的苦难?这里哈姆雷特之所以犹豫不决,不是由于懦弱,而是由于对死亡抱有科学的、现实主义的态度。他认为死亡不是睡眠,不是解脱,不能逃避痛苦,也不一定能了结“千百种身体要担受的皮痛肉痛”,所以一想到它就不能不踌躇。这是因为他认为从死亡的国度里还没有人回来诉说过那边的情况。这种生死观无疑是受了人文主义者重视现世、倡导理性的思想的影响。

弥尔顿的《给亡妻》那首十四行诗写得也极缠绵有致,凄婉动人。诗中描写他在幻梦中仿佛看到了亡妻被朱庇特的儿子赦还阳世,身披白纱,面容恬静端丽。诗人重见,惊喜欢忭之情跃然纸上。但当他心中正在犹豫,“是耶非耶,立而望之”的当口,刚想伸开臂膀去拥抱她时,她竟如欧律狄刻似的,像一团苍白的影子那样地消失了。于是诗人陷入了绝望的悲痛之中,此后的漫漫白昼变成了漆黑的长夜。弥尔顿是素以政论论文、政治抒情长诗著称的大诗人。但此首小诗读来婉约清丽,令人联想起纳兰容若的词句:“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青衫湿》)两人的国家、时代、身世和诗风是多么的不同啊,但是其情痴绝处,又何其相似!

18世纪汤姆斯·格雷的《墓畔哀歌》是为他逝世的挚友而写的哀歌。那个时代的英国诗歌原本崇尚理性,以讽刺说理、哲学意味浓厚见长。但此诗痛惜一个默默无闻、没有施展才能和天赋的青年农民之死,凭借大自然在苍茫中的景物,表达了那在“一片肃静盖遍了尘寰”的幽思。露水、朝阳、盘根错节的山毛榉、灌木丛旁的涓涓小溪,都令人无限追怀这个生平从不曾知悉富贵和名誉的微贱的青年。他去了,把整个世界交给了黄昏和诗人。《墓畔哀歌》愤慨世情,忧思深远,为墓园挽歌中最为感人之作。但最后,诗人仍然相信上苍慷慨地报答了友人,使他终于在死后投进了上帝和天父的怀抱。

浪漫主义的诗歌崇尚情感。挽歌题材比较多了。华兹华斯的《我们是七个》写孩子天真的心灵,骨肉间的情谊,是超越了生死的界限的。葬在墓地的骨肉,在小女孩的心中还是与她生活在一起的。小女孩既不知死亡为何物,也就无感于失去他们的哀伤。著名的《露西》组诗中,露西这大自然所创造的最完美无缺的女性的早夭,一方面使诗人悲痛:“她已埋葬入土,啊,只有我心独自哀悼!”(《露西》第二首);但另一方面,诗人却又认为她“已得到了永生,因为她已与山岩石块、树木一起,伴着大地每日的行程,永远不休止”(《露西》第五首)。这也反映了华兹华斯的生死观、宇宙观。他既然热爱大自然,肉体不灭,回归自然,与大地同生。这里还是抱着比较现实、比较唯物的态度,没有灵魂飞升的冥思幻想。龚自珍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也叙述了物质有变化却不消灭的道理,这一点与华兹华斯不谋而合。但是华兹华斯的诗却缺少那层更温厚的护花精神,只道出归于尘土,与大千世界共生不灭而已。

为了悼念济慈的早死,拜伦和雪莱都写过悲愤的诗篇。拜伦的《约翰·济慈》、雪莱的《阿童尼》都指出英国的评论界杀人不眨眼,使这朵“年轻的花朵未放苞而即凋残”。但他们都抱着那种深信不疑的想法,认为济慈的诗必然永存,不像济慈本人所说的那样“他的名字是写在水上的”(济慈自题墓志铭)。雪莱在《阿童尼》中就明白地指出……

要是“未来”不敢

遗忘“过去”,他的命运和名声必是一线光明,一种回音,增添到永恒里!对于现实社会压抑诗人的情况,他为之扼腕不平。但在这首诗里,雪莱认为济慈是继荷马、但丁与弥尔顿之后,将登上诗人光辉宝座的诗人。他将万古流芳,“他定是抛下一切忧烦,正享受他那一份深沉而静谧的安恬”(《阿童尼》第七首)。诗人惺惺相惜,以短暂坎坷的劳碌一生为代价换取身后荣名,竟都认为是值得欢庆之事,这是许多中西诗人思想的共通之处。

以上只是从纵的宏观方面略论西方挽歌的特色,其主要思想内容是:第一,宗教色彩浓厚,信仰末日审判之说,善有善报,得登天国。第二,肉体归于尘土,精神永不消灭,这种唯心主义思想比较普遍,生者哀伤逝者,则以此来安慰自己。第三,富于幻想,把“来生彼世”的净土天堂幻想为幸福归宿。第四,相信“寂寞身后名”,安慰死者在世间的侘傺遭遇。

总之,西方的伤逝悼亡之作,由于以上这些精神上的能找到自我安慰的因素,大体来说显得虽有哀伤,但含希望,故能解脱,内心求得宁静安详,每每给读者以哀而不伤、情致温和的实感。

中国的伤逝悼亡作品与西方的主要不同在于:一般说来,宗教影响,无论是佛教、道教、基督教……的思想,反映在抒情诗歌中都比较淡薄,量也比较少,似乎也不太为读者所重视。老庄哲学对于死亡这个主题虽接触较多,但是那种“齐生死寿殇”的超脱思想,称得上伤逝悼亡诗作精品的,毕竟是不多的。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也不过是传说而已。

史称淡泊超逸的诗人陶渊明在《归去来辞》结尾写出“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样达观、超绝凡俗的句子,简直有视死如归的思想了。然而,这也只不过是说说而已,我们读他的《拟挽歌辞三首》,觉察出其情调则与之大相悬殊。如其: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又说: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荒草无人眠,极视正茫茫。又说: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基调低沉,近乎绝望,一反旷达飘逸的风貌。对于死亡,不但不是视之如归,而是非常恐惧,非常担忧,荒坟野冢,白杨萧萧,托体山阿,凄凉况味,倒是富有现实感的呢!

中国抒情诗盛极唐宋,其对于死亡所持的观点,一言以蔽之,即是《长恨歌》中所云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尽管诗中写了什么临邛(音qióng)道士,什么“能以精诚致魂魄”,幻梦相见,天花乱坠,实则诗人自己也知道是自欺欺人之说。幽明相隔,那是无路可通的。元稹的《遣悲怀》悼念贤妻,米盐琐屑,衣服钱财,语皆现实,刻画入微。他也认为死亡是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再相逢是没有可能性的。有的只是“同窅(音yǎo)冥”,至于“他生缘会”是更难相信的了。何等的现实主义的态度啊!丧失亲人,创深痛剧,使存者落入万劫不复的孤寂境地之中。

细观中国的伤逝悼亡诗,它们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人死如灯灭,万难再睹音容,所以中国的伤逝悼亡诗在格调上是低沉悲伤的。譬如我们读到那最有名的潘岳(247—300)的《悼亡诗》,便可印证这种凄怆情怀: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怅怳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那重回旧居,睹物怀人,哀思欲绝;那比喻双栖鸟、比目鱼的彷徨失侣,无法排遣的悲痛,反映了唯物主义的生死观。与此相比,那西方天国来生、万世留名的信念是丝毫无补于这种心灵的空隙的。这是一种与西方诗人在生死观上大不相同的态度。读者读后只能深深地沉浸在与诗人相同的哀伤中,而得不到一丝一毫西方诗人给予的那种精神安慰之感。所以中国诗人对亲友的伤逝悼亡之作,在情感上是更加悲伤,更加沉痛,更加凄楚,更加无法排除的。情胜于理,此其一。

第二,在思想上,中国的伤逝悼亡诗往往就事论事,不及其他。有时只局限于写“身边事,儿女情”,比较狭窄而直率,不似西方作品,绵延古今,涉及八荒,如《神曲》、《阿童尼》有那种想象飞腾、寄意遥深的宏旨。我们读苏轼的《江城子》,只写梦忆亡妻“小轩窗,正梳妆”的情景,最后落实到“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荒烟野蔓,年年岁岁,将是使人断肠的长相思。李清照丧夫,当春天来时,她伤叹自己流离漂泊:“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临江仙》)“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但最被人称为绝唱的是她那《声声慢》,写失去亲人而感到的寻寻觅觅、冷清空虚的心情,紧紧围绕个人身世,反反复复抒发,而不及其他。陆游婚姻不如意,母逼其妇唐氏改嫁,不久唐氏积郁而终,陆游忆念,回肠九转。在他七十五岁高龄时,还写下《沈园》这样伤感的诗: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上,犹吊遗踪一泫然!这里只是就事论事,只说到路近城南,怯步怕走,因为怕回忆与亡妻曾在沈园(今浙江绍兴东南)重见情景。他在八十一岁时又写过《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诗,重复写到: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这些都是写日常生活,普通事物,现实主义因素多于浪漫主义。这就更加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易于产生同情。主题集中,不枝不蔓为其特色。这是第二点。

第三,在艺术形式上,中国伤悼诗以短小精练见长,重含蓄而不多外露,喜词尽而意未穷。千言万语浓缩在寥寥数十字的诗词模式中,几乎比比皆是,无须铺陈,有时只是清白如话的素描,便感人肺腑。素以婉约含蓄见长的唐诗人李商隐与妻王氏情笃意深,王氏突然病逝,李商隐万分悲痛。此时,他正从蜀中剑阁之南赴东蜀,从军入节度使幕府。孑然一身,又遇大雪,衣服单薄,倍加思念妻子,写下: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在旅途苦寒之时,渴望妻子寄棉衣来。可是妻亡无家,有谁关心他呢?他在疲乏入睡时,梦见妻子在旧日的鸳机上给他赶制棉衣呢。梦是补偿,是心灵的渴念,是冲破幽明界限的唯一通道,正如元稹所说:“情知梦无益,非梦见何期。”那温馨的夫妻相聚,反衬出散关驿舍的冷落;梦中的欢乐,醒后的凄凉,这里不直书,却留给读者以回旋想象的余地。别家与伤逝,行役的艰辛,仕途的蹭蹬,都在短短二十字中概括了。凝练的功力可以想见。

清代诗人纳兰容若的词婉丽凄清,所作悼亡词缠绵悱恻,极富艺术魅力。试读其《青衫湿》: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共银缸。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冥冥尽意凄凉。把亡妻的性格,她扶病做活,灯畔裁衣,生活琐事,以及诗人在她的死后独宿荒郊的种种担忧,都栩栩如生地描述出来。又如他追忆亡人,但梦中也见不着面,不禁呼天抢地悲叹道:自那番摧折,无衫不泪,几年恩爱,有梦何妨。最苦啼鹃,频催别鹄,赢得更阑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沁园春》)这样和血和泪书成,连对仗都十分工整,如“无衫不泪”,“有梦何妨”,看来似随手拈来,实则千锤百炼,把个人的坎坷与妻子的宽慰,以及今日的苦苦相思都一泻无余了。

近代有一位不大为人所知的词人叫陈曾寿(1878—1949),写过一首词牌为《蝶恋花》的悼亡诗。这首词写中年丧偶的感叹,内容新颖,情调哀怨,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兹介绍如下:万化途中为侣伴,窈窕千春,自许天人眷。来去堂堂非聚散,泪干不道心情换。

噩梦中年拼怨断。一往凄迷,事与浮云幻。乍卸严妆红烛畔,分明只记初相见。短短小词,把夫妇喻为大千世界的人生旅伴,迎娶时“严妆红烛”,永诀时“噩梦”、“怨断”,“来去堂堂”,事如浮云。死别之后,怀念新婚初见的美好时光,怎不令人肠断。她来时的炽热温馨与她去后的凄凉阴冷恰是一个反衬。中国的伤逝悼亡之诗深沉委婉,景中夹情,柔肠蜜意,形诸吟咏,似为西方诗歌所不及。至于像死后还阳为人,化神化鬼来相伴,或登天国,成仙成佛,在彼岸相候,得永恒相聚这样的情节,在中国只有《聊斋》故事、虚诞小说中有,而作者也不过作为寄寓,他自己也未必置信的。在抒情诗中,神鬼仙佛的寓言似乎更不多见,不像西方诗人那样严肃认真,信其必有地对待那迷离恍惚的来生他世,求得灵魂厮守。所以那“永远失去”、“无可弥补”的哀愁就成为中国挽诗悼词的基本情调。这是大有异于西方伤逝悼亡的诗作的。

同类推荐
  • 宋词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宋词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是古典诗词精品丛书之一,宋诗作者约有七千余人,今存作品约二十余万首,无论作者与作品都是唐诗的四倍,这是我国一宗巨大的文学遗产。目前关于宋诗的选本已有数种。兹编是从《宋诗钞》、《宋诗纪事》及诸家诗集中精选的。本编收录最有宋人特色、清新自然和意境深远的诗篇,亦未忽略传统的名作和流播于民间的佳什。愿此编能体现宋诗的基本风貌和我们时代的审美理想,愿读者从中领略到颇具近代意识的诗情画意,从而获得优雅的古典艺术感受并深深地喜爱它们。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博马舍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博马舍

    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够游历世界的各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采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它将帮助青年朋友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学的素养。
  • 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

    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

    三十五年前,我曾到斯达尼斯劳斯河找矿。我手拿着鹤嘴锄,带着淘盘,背着号角,成天跋涉。我走遍了各处,淘洗了不少的含金沙,总想着找到矿藏发笔大财,却总是一无所获。这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区,树木葱茏,气候温和,景色宜人。很多年前,这儿人烟稠密,而现在,人们早已消失殆尽了,富有魅力的极乐园成了一个荒凉冷僻的地方。
  • 当你读懂人生的时候

    当你读懂人生的时候

    本书是一部生活感悟类散文,这是一部在细节中透露真情的书,犹如一曲天籁,荡涤心灵的污垢,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全书分六辑:生命的留声机、人生的菩提、母亲是守护屋角的檐、把爱串成一片星河、人生若只如孩童、梦想不会老。从人生体验到人生感悟,从挚爱亲情到人间大爱,从孩童之心到梦想之心,作者把人生人情人性的体悟用文字呈现出来,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对人生的热爱,读来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能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生活中平凡琐事的乐趣和温情,怡情悦性,情真意切。
热门推荐
  • 妖魔灭仙

    妖魔灭仙

    妖魔苍穹天,乾坤混沌颤。以妖魔之神,练就仙命之路。遥望众仙府,杀出仙魔路。吾欲妖魔,弑神杀仙。血染鸿蒙天道,力荡苍穹仙路
  • 季总裁的独宠新娘

    季总裁的独宠新娘

    一个初中毕业的女学生在社会上奋斗了三年,任劳任怨。那一晚,她救了他,她把他带回来家。她破口大骂,“你就一变态,你这个进化不完全的生命体,基因突变的外星人,幼稚园程度的高中生,先天蒙古症的青蛙头……你怎么不去屎。”......靠,这女人,脑子里想的都是钱,难道钱是她爹嚒。“朱兮珩,说你喜欢我。”“我为什么要喜欢你。”你喜欢我,你是我的。你不喜欢我,你也是我的。只要我喜欢你,你必须是我的。”“你怎么那么霸道。季晨曦,我咒你永远找不到一个真心喜欢你的人,你注定孤独终老。”......
  • 尸人国度

    尸人国度

    核污染与上古血脉混合的变异,让世界出现了尸人,他们有智慧,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拥有辐射,等级越高越是如此……
  • 天才皇女太倾城

    天才皇女太倾城

    她,白天是一个绝世天才,黑夜里是一个冷漠的杀手。因盲目的爱情使她陷入死亡的深渊。没有家和温暖使她性情冷漠、孤独。她,一个皇朝七皇女,深得女王宠爱,尽管是她是一个痴儿。拥有爱和关心使她异常天真无邪。当她成了她,她的性情会不会改变。当她遇见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是无情的拒绝还是温柔的拥抱。1vs5不喜勿入
  • 灰黑界

    灰黑界

    大幕遮天,阴阳难判。日月不显,飞星不现。生者长醒,死者长眠。浮屠剑山,潜龙升渊。这是一个黑暗的世界,实力是唯一的法则,杀戮是常有的状态。碎石破风,镇山填海,捉云弄月,辟地开天。至尊不现世,神将可为王。濒死潜龙,活而出渊,能否搅动风云,解开谜团,重立秩序?
  • 推倒世界重来

    推倒世界重来

    大家好,我是沩岫。三千位面中平凡无奇(?)的一名位面穿梭者,或叫位面拆迁者。怎么说呢,就是把大佬们霍霍后的世界,弄崩的世界,统统粗暴拆掉!![恶意卖个萌]呐,推倒世界再重来是我们的工作,只要下手狠,同事浪不稳。只有手速够快,走位更咳,操作更浪,世界可以崩出节奏感呢~——by榜二沩岫清奇性格,神奇操作的万年老二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揍榜一一顿。夙履人如其名,速率高到位面崩得措不及防。只拆不善后的沩岫被迫充当专属售后保障,把那些连根草都不剩的位面修好。咦,怎么越修越偏……住手!夙履你住手!我刚修好的啊啊啊啊啊不是目标位面的啊!!此时此刻,内心有一串十八连不知当不当讲。【1v1双洁脑洞沙雕风】【另这个想法纯属临时起意,无借鉴】【若有雷同务告知,反正不起眼的小新白嘤嘤嘤嘤嘤嘤】
  • 幽游太真

    幽游太真

    血液能治百病?甚至起始回生?“看”到他人思想还能加以控制?听上去是个黄金霸主,设定这么彪悍,为啥总是躲来藏去?因为对手也很强!有时候没有环境逼你一把,你都不知道自己那么爱就地趴下。吃美食逛美景玩玩你追我赶,这是一个围绕主角进行的冒险故事。
  • 不生气,要争气

    不生气,要争气

    本书通过向读者讲述一个个生动而富有哲理的故事,对这些人生智慧加以形象的解说,有助于读者的理解,让读者在品悟这些智慧的同时,找到放松心灵、消减困惑的答案。在这《气度点亮人生:不生气,要争气》里,我们将和读者一起卸下心灵的负累,重新站在生活最本色的起点,分别从八个方面去认识和解读“气”的前世今生,让读者明白:与其敏感多疑徒生闲气,不如敞开心胸迎接阳光;与其自怨自艾生怨气,不如面对逆境泰然自若;与其斤斤计较生闷气,不如宽容待人豁达处事;与其怒火冲天乱撒气,不如冷静稳重控制情绪;与其失去信心泄了气,不如重振旗鼓另开张;与其艳羡他人空叹气,不如淡然面对攀比和诱惑;
  • 英雄联盟随身召唤

    英雄联盟随身召唤

    李成功突然发现自己最喜欢的网络游戏英雄联盟在世界上消失了,自己身上却莫名有了一个英雄召唤系统。
  • 诸神弃族

    诸神弃族

    他,是诸神遗弃的妖精之王;他,是西北荒漠的领地之主;他,没有耀眼的家世,没有显赫的背景,更加没有什么艳绝的本领;有的,只是满腔的热血和不屈的意志……一个种族,一块领地谱写一段不朽的传奇!诸神弃族,我们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