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对面有一个小公园,每天下午五六点钟我都会去里面散步,或一人独行,或和爱人孩子一起。公园中散布的大都是附近的居民,老人孩子居多,渐渐地,对其中很多人都已经面熟,尽管并不认识。其中,有一个30岁左右的年轻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不是由于其独特的长相和怪异的行为,而是他常年如一日地坚持一个行为——每天慢跑半小时,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有一天再次看到准时出现在公园中锻炼的他,我忍不住对爱人说:“此人这么自律,有这等毅力,在现实工作中也一定有着不俗的表现。”
几天后的一次短暂交流证实了我的推断,通过闲谈得知,他是一家外资企业的高级客户总监,位置重要,收入不菲。
这正应了那句话“牛人,必然有其不同凡响之处。”自律,堪称是那些令人尊敬人士的一个共同特质。
村上春树,每天坚持长跑一个小时,多少年如一日,风雨无阻。这样的坚持,强身健体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他锻炼的其实是自己的耐力。
中国台湾作家林清玄,每天对自己的硬性要求是写3000字,不为发表付梓,只为练笔。在这位年近六十的作家看来,写字是个匀速前进的工作,长期的积累,才会带来突破,他不会放纵自己,哪怕一天,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文字生命才会常青。
曾国藩在教子方面有自己极其严格的一套方法,他对儿子曾纪泽的要求是,每天写一万字的楷书,不可有一日懈怠。我们知道,如今在电脑上敲打一万字,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当时可是一个研磨写字的时代,每天写一万个端端正正的楷书,需要花费多大的耐心和工夫可想而知。写字这件事情提高的不但是书法造诣,更加磨炼了人格、耐力及气度。根据历史记载,曾纪泽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培养,成为国家的栋梁。
人如果能够长期坚持某些纪律,在某些方面保持自律,他们就值得被尊重。因为,放纵、破坏很容易,而纪律、坚持则需要强大的内力,这是一种自我管理能力的体现。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首推修身,即自我修炼,自我管理。不错,管理别人是容易的,看到别人的问题是容易的,但最难管理的是自己,最难的是看到自己的问题,改正自己的问题。
一个好的管理者首先要管理好自己。正如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所说,“让自身成效不高的管理者管好他们的同事与下属,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为“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要身体力行的,如果管理者不懂得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到卓有成效,就会给其他人树立错误的榜样”。
因此,管理者在管理他人之前,先要学会管理自己。自我管理是管理的起点。
在现实生活中,笔者发现,有很多管理者一旦在名片上印上了管理人员的头衔之后,他们的眼睛就开始时刻紧盯员工,在他们看来,所谓管理者,就是去管理员工,让他们按管理者的意愿做事。只要部门、团队工作中出现了问题,那肯定就是别人的错,于是开始埋怨、批评员工,反正都是别人的错。实际上我们说,管理者的职责不只是用来管理员工,还有一个很大的方面,就是去管理自己。
万科董事长王石是一个善于管理自己的领导者,对此,冯仑曾在一片文章中写道:
我经常跟王石出去爬山,他用了5年多的时间,把七大洲最高峰都爬完了。也到过南极点、北极点,对于当时已经年过五十的人来说,做到这些很不简单。那他是怎么样来做这件事呢?我发现在山上我们和他最大的区别在于他能管理自己。
比如他说几点进帐篷他就几点进帐篷。为保持能量,食物再难吃他也吃,而我觉得不好吃就会宁愿挨饿。比如在山上应该下午5时睡觉,一聊高兴了8时才睡,第二天肯定爬不了山。他在珠峰7000多米的时候,不管别人说风景多好,他都克制自己不出帐篷,因为动一次能量就损耗一次。当时跟他一起爬的还有另一个朋友大刘。大刘属于兴奋型的,8000米以下时你在电视直播里看到的都是大刘的镜头,他老跟记者说话,结果到8000米时就打退堂鼓了,他知道自己体力不行了。
王石能以业余运动员身份爬上去,管理自己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他每次都认真做好爬山的准备工作,比如涂防晒油,要求涂两层,他一定涂两层,而且涂得特别厚。
王石对自己非常负责任,时时管理自己。他说不做什么就是不做什么。管理自己也就是自律,是一种重要的品质。我们看到很多企业的领导者之所以失败,很多都是因为放纵自己,比如战略上过于多样化,组织系统人脉控制也管理不好。王石的公司里,没有一个朋友、战友。所以据我观察,他的伟大之处就是管理自己。
不错,伟大就是管理自己,作为一个管理者,如果你连自己都管理不好,那么你也就失去了管理别人的资格与能力。所以说,一个具备卓越领导力的管理者,乃至一个伟大的管理者,他们首先要能够管理好自己。
管理者,越好地管理自己,就越有可能去影响别人。领导力大师麦克斯威尔以以下三点来说明管理自我是多么重要:
如果我不能管理自己,别人就不会跟随我。
如果我不能管理自己,别人就不会尊重我。
如果我不能管理自己,别人就不会与我合作。
管理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追随力、影响力和自我激励能力。
第一,追随力。好的领导者首先要是一个好的追随者。领导力大师沃伦·本尼斯甚至认为:“领导者就是追随者。”
惠普中国区前总裁孙振耀,在惠普工作23年,先后经历了18位不同风格的上级,这种经历说明,他既是一位成功的领导者,同时又是一位优秀的追随者。他曾经感慨地说:“首先做一个好的追随者,才能做个好领导,等到有一天你做领导的时候,你部门的人也能够这样对你。”
第二,影响力。管理者的一举一动都会对下属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你必须经常修炼并完善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职业素养。管理者要在日常工作的行为和细节上不断修炼自己,有时候,表面上不起眼的小事,却能极大地影响下属的行为。
第三,自我激励能力。工作的根本动力来源于自我激励,作为管理人员,要想激励别人,首先学会自我激励,进而才能把员工自我激励的力量调动起来。如果一位管理者自己工作起来都无精打采,那么他的整个部门、团队也就不会有高涨的士气。如果管理者经常对工作充满牢骚和抱怨,或者对上级有抵触情绪,那么到了员工那里,就会加倍放大这种消极情绪。
对于新手经理人而言,要想管理好自己,笔者认为还有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1.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自我管理,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乔布斯年轻时每天坚持凌晨四点起床,在九点半前把一天的工作做完了。他说:“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中来,而自信则是从自律中来!先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这种自律中不断磨炼出自信。自信是对事情的控制能力。如果你连最基本的时间都控制不了,还谈什么自信?”
每个管理者都会面对时间不够用的问题,看上去,他们每天除了要完成例行工作之外,各种临时性的工作也会时不时地出现(如公司会议、客户拜访、接待客户、媒体约见、临时事务等),如果没有良好的时间管理和规划,很容易疲于应付,顾此失彼,管理者就像是救火队员,哪里“起火”就往哪里去,抓不住工作的重点,其工作成效当然也就不尽如人意。对于这种情况,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将工作计划表和工作分类法相结合,将新的临时工作内容添加到自己的工作计划表中,按照工作分类法的不同等级,去优化分类处理。一天的时间永远只有24个小时,高效率的人能把24小时变成48小时,而低效率的人却能把24小时变成12小时!
2.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约翰·米尔顿说:“一个人如果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欲望和恐惧,那他就胜过国王。”管理者要具备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控制好自己的感情、情绪和行为,使自己以最合理的方式行动。避免情绪失控,如感情冲动、表情异常、言行出格、一反常态等。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等于凡事都无动于衷。该喜不喜,该悲不悲,该怒不怒,没有脾气个性,“一锥子扎不出血来”,那样是麻木不仁。管理者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对于员工的情感、行为能够产生较强的导向作用,是一种感染力和驱动力,更是一种无形胜有形的影响力。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喜怒哀乐要围绕和服从于组织目标,并且要适度,不要丧失理性。
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是管理者重要的意志品质,也是衡量管理者涵养气度的一种标准。
3.管理好自己的优势、劣势
管理者要善于分析总结自己的优势、擅长领域,这样才能摸索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管理方式和行为方式。
每个人的个性各不相同,做事方式也不同,形成的领导方式也不同。比如有人做事雷厉风行,这样的管理者就需要用详细的计划来约束和支撑自己,以免跑得太快,坠入悬崖;有些人,比较保守,行事谨慎,这样的管理者就应多多亲临生产一线和市场前端,感受紧张的节奏和激烈的竞争,以提升自己的胆识和魄力。
同样作为管理者,有人善于倾听,有人则喜欢表达,让别人来倾听自己。对于喜欢听的管理者,在施展自己的领导力时,可多采用下属回报、自己评判的方式;对于喜欢表达的管理者,管理下属时,可多做语言上的沟通,在沟通中发现问题。即使让下属回报,也应多采取语言回报的方式。
所以说,管理方式和领导方式是因个人的性格变化而变换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不必刻意模仿某种管理模式,而应根据自身情况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需先做好自我能力的优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