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寿对职业经理人的培训课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内容,看下表:
“职业经理人的收入=能力 持续的学习力”这一等式很直白地揭示了管理人员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而且持续高收入的获得,仅仅有当下的各种知识、技能、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不断地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即学习力,通过不断地虚心学习,才能保持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一份调查资料证明了这种趋势:那些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的CEO们,平均每周要翻阅大概30份杂志或图书,每月能够翻阅近100本杂志、图书,一年翻阅的数量则能达到1000本。“要想人前显贵,必须人后受罪”,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包括那些看上去风光无比的跨国公司领导人和一些知名管理者,因此,你没有理由不谦虚。
我们知道,世界上任何一所著名大学都没有开设过总裁、经理专业,所有能走到这些位置上的人,无不经过虔诚的学习,无不经过无数次的实践,他们之所以能够走上那些更高的位置,关键的一条,是他们的学习力比较突出,并能够把学习力转换为领导能力。
管理者只有通过学习,才会扬长避短,学会借势和顺势。在学习力提升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思维方式、处事能力也跟着水涨船高。
学习,也许改变不了你的起点,但它却有可能改变你的终点。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来临时,平安保险的董事长马明哲曾经很经典地说过:“去年的马明哲领导不了今年的平安。”马明哲的言外之意就是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自己才能与时俱进,永葆领导力,他对自身学习能力的描述给艰难奋进中的平安上下员工以极大的鼓舞,同时也道出管理者要不断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胜任水平,以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的道理。
1.冲破思维的藩篱
人类从来都不缺乏创新与创意:中国的青铜器,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汉穆拉比法典,玛雅的空中花园。然而这些文明的产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可以说并未改变人类总体的命运,只有少数人才能够享受到那些创意的成果。今天,创新更是成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元素,创意是管理者展示自己的一大法宝。
管理工作更多地是一门艺术,它时刻需要进行创新,而管理者不断学习的一个目的也就是为了永葆创意。
要做到创新,就要敢于大胆思索,不迷信任何权威、条条本本、真理主义。能够超越头脑中各种无忧的“牢笼”和“围墙”,任思维天马行空,否则就遑谈创意和创新。
美欧亚咨询公司董事长王辉耀曾谈了自己的一段经历:“我在北美留学时,有一次课后作业要我们写文章。由于以前在国内学习过辩证法,我总认为世间事物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因此,我在文章中,就引用了这个理论做论据,我说:凡事都一分为二。老师看了这句话后,在旁边批道:凡事难道不可以一分为三?一分为四?”
看事情不一定非要是一分为二,管理者一定要具备这样的思维方式。
2.先要学会怎样学习
埃德加·沙因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谈到这一点很多管理者往往会感觉不以为然,他们也许会说:“我从小到大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中度过的,该怎样学习还用你来教吗?”
你别不服气,很多人还真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此处暂且不说学生时代的学习方法,单说在信息爆炸的当今时代,面对海量的信息和新知识、新技能,你究竟该如何去进行有选择、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还真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
我的建议是,你应该针对自己当前的岗位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障碍,对自己进行相应的分析,看自己还欠缺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的针对性地的学习,如此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学习新观念
无论在任何时代,与所处时代脱节的人,无论是超前还是滞后,其人生走向往往都是悲剧性的。所谓“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平凡的人改变自己的环境而不改变自己的心境,圣人改变自己的心境而不转换环境。
它告诫我们的是,任何时候,与其抱怨环境,远不如改变自己对于环境的看法,让自己适应环境并拿出积极的态度。
归根结底一句话——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而观念,则是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的支配其行为的巨大精神力量。莎士比亚说:“事情没有好与坏,只在于你如何看待。”社会时时刻刻发生着变化,此时,你的陈旧的思想观念往往就是阻碍你进步的最大敌人。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转变思维和观念,尤其是一些旧的传统的思维和观念,只有如此,我们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4.学习专业知识
这里所指的专业知识,包含两个层次:
其一,是和自己所在管理部门相关的专业知识,比如你是财务主管,就应该学习财会专业知识;你如果是生产经理,就应该去学习生产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你如果是市场经理,就应该不断去学习市场推广和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等。
第二,则是相应的管理技能,主要是指团队建设、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了相应管理职能部门的专业知识,只是给了你一个进入管理岗位的敲门砖,精通管理技能,才能真正胜任。
在这里,引用苏格拉底讲的一句话:“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人们总是愿意服从那些他们认为最棒的人。”
什么是最棒的人?苏格拉底认为,当人们有病的时候,他们最容易服从的是医生,在轮船上则服从于领航员,在农场里则服从于农场主,因为这些人都是他们各自领域里最有技能的人,都是所在领域里面的专家。
5.学以致用
两千多年前,孔子在《论语》中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是很有讲究的。
“学而时习之”这短短五个字,却为今天管理者总结出了学习的两大真谛:
其一,学习不能离开实践。孔子要学生学的,不仅包括诗书,还包括礼、乐、射、御,以及为人、治国之道。这是面向人生、面向社会的学,其目的就是要付诸实践。“习”当然也包含温习、复习的意思,更重要的是实习、实践。钱穆说:“孔门之学,皆由真修实践来。”同样的道理,管理者也应在实践中学习,实现学以致用。
其二,实践要适时。“学而时习之”中的“时”,指的是“在适当的时候”去实践。这一点说明,如果你在适当的时候去付诸实践,那就能达到学习的目的;在不适当的时候,就是盲目实践,是不会带来好结果的。违反这两个要求,就落入学习的两个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