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个管理者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准不是业务能力,而是团队统筹安排和协调指挥的能力,而是借力使力的能力。如果你能正确领导,具备卓越的领导力,当断即断,就能赢得下属衷心的服从,轻而易举地管好他们。对于领导力,要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领导,首先要是能够有效带领大家的人,要敢带头,敢于做意见领袖;
第二,现实中,只要在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的地方,都存在领导,都存在领导力,所不同的是领导别人还是被别人领导的问题;
第三,领导力是说出来的,更是做出来的,它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通过具体事件体现出来的。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基层管理者可能会提出自己的疑问:“基层管理者需要具备领导力吗?”
他们可能还会说:“作为基层主管,我只要按照既有的制度和流程去要求自己,去管理、督促下属,完成任务,不就行了吗?”
这种说辞有其合理之处,因为基层管理者的很大一部分职责就是管理、督促下属去执行,去完成任务,但是要想让员工自动自发地去执行、尽善尽美地去完成任务,那就不仅仅是具备管理能力那么简单了。仅仅依靠严厉的制度、管理者手中的权力、精细的流程、到位的监督,是不足以让越来越追求人性化的员工更加具备敬业精神的。最关键的是需要管理者具备很强的领导力,在下属面前树立起真正的个人权威,如此才能带好下属,让他们自动自发,追求卓越。
领导力并不是只有高级领导者才具有,它可以产生在企业组织内部任何人的身上,只要一个人能够带着自己的团队朝着预定目标前进,并能责成大家完成预定的绩效目标,那就可以认为此人是一个胜任的领导者,在他们身上就存在着领导力。
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建筑工地上,有十几名打零工的工人,他们没有领导,各自为战。开始,大家各自埋头干自己的活,倒也无妨。
有一次,包工头送来了一大车装修材料,交代一句让大家搬上楼后就走了。之后工人们才发现现场并没有搬运工具,如果直接扛上去,显然太吃力,没有人愿意干,大家争论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定论。这时,一个年龄较大的中年人站出来说:“干吧,走,往上搬吧!”
大家一看,发现原来是那个刚被劳教后放出来的人,平时话也不多的样子。说完他就自己带头扛上一包水泥上楼了,大家见状也就跟着搬了起来。结果,不到一个小时,材料就全被搬到楼上了,包工头回来后,看进展顺利,感觉非常满意。
过了一段时间,包工头了解了相关情况后,就让那名中年人做了十几名工人的班长,大家没有人不服,活干得也很不错。后来,大家也在私下议论为什么让他做班长,有人认为他坐过牢,大家都很怕他,能够镇住人。也有人不这么认为,因为他平时跟大家吃住一起,相处很愉快,还带头干活,平时不忙的时候还给大家讲一些他被劳改时的经历。
不可否认,这名被劳教过的中年人,是具备一定的领导力的。究其背后的原因,在笔者看来,他的经历固然是一个因素,但并不是决定因素,他能带领大家一起干活,且能让大家心服口服,关键是他在关键时刻能做决定,能拍板,还能站出来,带头和大家一起干活,这是赢得别人信赖、好感与支持的最重要素质。
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一些潜藏在领导力背后的规律;
第一,领导,首先要是能够有效带领大家的人,要敢带头,敢于做意见领袖;
第二,现实中,只要在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的地方,都存在领导,都存在领导力,所不同的是领导别人还是被别人领导的问题;
第三,领导力是说出来的,更是做出来的,它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通过具体事件体现出来的。
对于自己是否已经具有领导力,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问题来检验:是否能够通过对下属的影响力来解决问题?
你在下属面前是否有权威,他们对你心服口服吗?
面对一些棘手的问题和情况,你是否能够自行处理,而不是求助于上级,请上级拿主意?
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你是否能够果断地负起领导责任?
当部门出了问题,你是否能够赢得平行部门的支持?
你是否能够激励员工,让他们充满干劲地做好本职工作?
面对一些非常情况,你是否能够冷静控制自己的情绪?……
如果你无法就这些问题做出肯定的回答,那么你的领导力还有所欠缺,还需加强修炼。
一个卓越的管理者要提升自己的领导力,需要回答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我是谁?
第二,我为什么在这个地方、这个职位?第三,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第四,如果我离开了这个部门(团队),我能留下什么?
一个管理者如果能回答好这四个问题,就能够实现个人内心的发展。而在个人内心得到了发展之后,才谈得上外在领导力的发展。而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要做到“在其位,谋其政”,首先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胜任的管理者,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加强修炼,提升领导能力。这其实是上一部分内容管理者胜任力的一个延伸。
看到这里,有人或许会问,为何是管理能力在先,而领导能力在后呢?其实,它们并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能够同步得到提升当然更好。不过,对于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来说,领导能力是高于管理能力而存在的,著名领导力大师约翰·麦斯维尔的一句话可以用来解释这一观点,他是这么说的:“只会管理的人总是想解决问题,而领导力专注的是营造动力,这两种手法之间的差别在于如果你永远都在那儿解决问题,而没去营造动力,那你要解决的问题会越变越多。”
麦斯维尔道出了管理者及其领导力的关键词——营造动力。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对于普通员工来说是如此,对管理者来说更是如此。每个人的成功都是30%靠自己,70%靠别人。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和智慧,通过组建一个团队来实现自己的伟大梦想,是管理者领导力的最基本体现。那么,如何才能让别人甘于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呢?这需要管理者具备营造动力的能力,去激励下属为完成各自的任务、部门总体目标乃至整个组织的使命而战。
对管理者而言,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必然是他带领下的整个团队的成功。脱离了团队,即使你取得了非凡的个人成功,它往往也是苍白而没有说服力的。因为,管理者的是否称职绝不是体现在个人的孤军深入、做独胆英雄上,而是带领整个团队共同前进;不是体现在仅仅会用一己之力,而要善于动用众人之力,众人之智。
看你是否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其衡量标准并不是你的能力要有多强,关键是要懂得如何去管理、去协调、去用权,要懂得去信任并借助下属的力量和智慧来达成部门目标,进而体现自己的管理价值。
因此说,衡量一个管理者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准不是业务能力,而是团队统筹安排和协调指挥的能力,而是借力使力的能力。如果你能正确领导,当断即断,就能赢得下属衷心的服从,并轻而易举地管好他们。
2200多年前,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是的,和阿基米德一样,很多管理者需要的也是一个支点;一个有效撬动别人力量和智慧的支点,一个借助团队力量的支点。
这个支点,就是卓越的领导力。
具备了卓越的领导力,你才能四两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