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言语是一种卑贱的东西,一个说话极随便的人,一定没有责任心。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多言不如多知。即使千言万语,也不及一件事实留下的印象那么深刻。多言是虚浮的象征,因为口头慷慨的人,行动一定吝啬。有道德者,绝不泛言;有信义者,必不多言;有才谋者,不必多言。多言取厌,虚言取薄,轻言取侮,保持适当的缄默,别人将以为你是一位有涵养、可信赖的人。
千万不要总是向人宣称:“我要证明什么给你看。”这等于是说:“我比你聪明,我要让你改变看法。”这实在是个挑战,无疑会引起反感,甚至爆发一场冲突。在这种状态下,想改变对方观点根本不可能。三百多年以前,科学家伽利略说过:“你不能教人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去发现。所以,为什么要弄巧成拙?为什么要麻烦自己呢?如果你想证明什么,别让任何人知道。要不着痕迹,很技巧地去做。就像诗人波普所说的:“你在教人的时候,要让人觉得你像若无其事一样。事情要不知不觉地提出来,好像被人遗忘一样。”
晓以变通,不做“腐儒”
精明练达,浑厚温和,是讲处人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待人接物既要有正派方严、宽厚平和的涵养,又要有精明练达、灵活圆通的智慧。这就是古人说的“方其中,圆其外”、方圆结合的处人原则。一个人既能持身方正,又能灵活圆通地对待他人,才能正确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如果只有方正的原则性,没有圆通的灵活性,就不能团结、影响多数人,使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复杂化。
石涛《画语》说:“凡事有经必有权,有法必有化。”经和法是行事应该遵循的原则、法则,权和变是执行原则、法则的时候,要根据情况灵活变通和变化。这些虽然是针对绘画说的,也适用于做其他工作。
社会是复杂的,我们接触的人形形色色,贤愚不等,性格各异。只有冷静的思考,机敏的警觉,洞察世态人情的智慧,随机的变能,才能从容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交往。
《吕氏春秋》中也说过为政治国要因时而变的道理,治理国家要有法度,又不能死守法度,时代变了,法度也要变化。就像医生治病一样,病者万变,药方也应该万变。书中讲了三个故事说明这个道理:
第一个故事:楚国人想渡过水打宋国,先派人设置渡河的标记。水突然暴涨,楚国人不知道,仍按之前设置的标志在夜里渡河,结果淹死一千多人。如果水不涨,他们是可以按照标志顺利渡河的;现在水涨了,他们还是按原来设置的标志渡河,这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第二个故事:有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一把剑从船上掉到水里,立即在船边刻个记号,说:“我的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等船停下以后,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不知道船已移动了,而掉下水的剑是不动的。这种“刻舟求剑”的行为的确愚蠢可笑。
第三个故事:一个人要把一个小孩扔到江里去,小孩吓得哭起来。旁边的人问这个人为什么这样做,他说:“小孩的父亲善于游泳。”他不知道父亲善于游泳、小孩却不一定善于游泳的道理,因此干出这种荒唐的事来。
做任何事情都要根据时势的变化,不断修改行动的计划和方案,否则就会干出像“楚人渡江”、“刻舟求剑”那样的蠢事。在人生道路上,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突发事变和严重的困难。这是对一个人的素质的严峻考验。有的人镇定从容,处变不惊,可以找到应对的妥善办法,从而克服困难,达到胜利的彼岸;有的人则惊慌失措,悲观失望,无所作为,结果只能是陷入困境而无法自拔。
秦末汉初的叔孙通,可算是一个懂得待时而动的聪明人。他原来是秦王朝的待诏博士,后来带一百个门生投靠刘邦,刘邦不喜欢儒生,他专门推荐“斩将搴旗之士”。他的弟子很有怨言。他对弟子们说:“现在是打天下的时候,你们能参加战斗吗?你们耐心等着,我不会忘记你们。”刘邦即帝位以后,废除秦时仪法,结果“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刘邦很恼火。叔孙通看准这个机会,向刘邦建议说:“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于是他邀请鲁国的儒生和他们的弟子共百余人操演皇帝上朝的礼仪。后来正式按这套礼仪举行朝典,没有人再敢喧哗失礼。刘邦非常高兴,说:“吾乃今日为皇帝之贵也”,拜叔孙通为太常,赐五百金。叔孙通又趁机对刘邦说:“我的弟子跟随我很久了,这次和我一起制订、操演上朝的礼仪,希望陛下能重用他们。”结果,他的弟子都得到了“郎”的职位。叔孙通把刘邦赏的五百金也分给众弟子,弟子们皆大欢喜,说:“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叔孙通的行为曾受到一些儒生的批评,的确他为人处世的确有逢迎讨好的庸俗作风。比如他为了讨好刘邦,脱下儒服,换上短装。但他能够识时务,待机而动,这一点对我们是有启发的。司马迁也称赞他“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
只是能够意识到时局的变化还不够,还要懂得采取相应的行动。有时会出现有利的时势、环境和条件,人们只要善于利用,就能取得成功;有时只能看到时势变化的趋势,但没有提供现成的有利条件和机会,这时就要根据时势的变化趋势,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应付时势,坐待时机。只有这样可以做到因时而动、晓以变通的人,才有可能在复杂的社会中取得应有的成就。
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
“大丈夫能屈能伸”,这是一条经千古锤炼而锻造出的古训,多少风云人物英雄豪杰都因善屈善伸而叱咤风云,所向披靡。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路窄处,留一步让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食。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洪应明是从明哲保身、全身远祸的角度谈退让的必要性的。一个人涉身处世,只一味争夺,不知退让,是无法成就大事的。
一个真正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志在高远,不以一时一事的顺利和阻碍为念,也不会为一时的成败所困扰。面对挫折,必然会发奋图强,艰苦奋斗,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功业,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困难正是磨练意志的最好时机,只有经受了困难挫折考验的人,才能成大事。
回首中国千年历史,总结帝王将相几多兴衰成败,不难得出:“能屈能伸”是大丈夫立志成业的精髓要义,是博大精深、包罗万千的大哲理、大智慧。立大志,需以“屈”处世;成大业,要靠“伸”显才。
《周易》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话,是说天道运行强健不息,君子也应该积极奋发向上、永不停息才对。《孟子》中那一段人尽皆知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话,也很好地总结了如何才能走向成功彼岸的道理。
面对挫折、打击、磨难,应该是沉着应对,不能被这些困难所压倒。忍受挫折的一种方法是发奋图强,准备东山再起,而不可由此沉沦。
范雎是战国时魏国人,著名的策士。他擅长辩论,多谋善断,而且胸怀大志,有意开拓一番事业。但是,他出身寒微,无人替他向最高权力阶层引荐,不得已只能先在魏国中大夫须贾的府中任事。
一次,须贾奉魏王之命出使齐国,范雎作为随从一同前往。齐国国君齐襄王早已知道范雎有雄辩之才,因此,范雎到了齐国后,齐襄王便差人携金十斤及美酒赠与范雎,以表示他对智士的敬意。范雎对此深表谢意,却未敢接受齐襄王的赠礼,想不到还是招来了须贾的怀疑。须贾执意认为,齐襄王送礼给范雎,是因为他出卖了魏国的机密。
须贾回国之后,将“范雎受金”的事上告给魏国的相国魏齐。魏齐不辨真假,也不作调查,便动大刑惩罚范雎。范雎在重刑之下,肋骨被打断,牙齿脱落。他蒙冤受屈,申辩不得,只好装死以求免祸。范雎已“死”,魏齐让人用一张破席卷起他的“尸体”,放在厕所之中,然后指使宴会上的宾客,相继便溺加以糟蹋,并说这是警告大家以后不得卖国求荣。
范雎平白无故地受了这么一场肌肤之苦和奇耻大辱,一腔效命魏国的热忱化作了灰烬。他决计离开魏国,另谋一处显身扬名的地方。范雎买通厕所的守者,将他放了出去。
范雎忍辱求全、隐身民间的时候,秦国一个叫王稽的使节来到魏国。王稽私下带着范雎归秦。路上见对面尘土扬起之处一队车骑驱驰而来,范雎藏在车中,王稽说了一些客套话将他应付过去。
听到离去的车马声,范雎这才从车中探出身来,望着渐渐远去的车队背影,心中沉思:“刚才他已经怀疑车中有人,只是决心下慢了,忘记搜索而已。”范雎跳下车,往道旁小径走去。方才走了十多里,只听见身后一阵杂沓而急促的马蹄声响,遣回的骑卒已经赶了上来,将王稽的车马紧紧围住,一阵紧搜慢检,见车中确实没有外来的客宾,方才纵马而去。
范雎装死逃出魏国,得以入秦。入秦后,他充分施展辩才游说秦昭王,最终取得信任。秦昭王采用范雎的谋略,对内加强了秦国的中央集权,对外使用远交近攻的霸业方略,使秦国对关东列国的控制再度加强。秦昭王因此任命范雎为秦国相,封为应侯。
不是有大志就能实现大志。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遭遇,所以要能够忍受失败的痛苦,遭受挫折以后的消沉,要总结经验和教训,努力奋斗,摆脱遭受挫折后的困顿。
在受到挫折和困厄时,暂时隐忍,修养身性,冷静地分析一下自己失败的原因,听一听他人的意见,也是忍受挫折的一种方法。圣经中有一句保罗的名言:“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在成长的过程中,苦难只是一个试金石,淬炼出我们内在的深度。忍耐力考验我们的意志,也发掘出内在的潜能和才华。
忍耐不是把自己逼到墙角,而是跳脱现有格局,看到更宽广的未来;不要让自己落到忍无可忍的地步,不断地转换心境,持续地化解内在的紧张,在坚忍不懈的过程中,激发出自己从来都没有发觉到的能力。咬紧牙关,就是一种坚忍的态度,逼迫着我们发挥出真正的力量。
宋代苏洵曾经说过:“一忍可以制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这就是说忍的作用可以抵得过千军万马。
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也就是说想成大业,干大事,就得忍住那些小欲望,或一时一事的干扰。说白了,就是“放长线钓大鱼”,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不为眼前的小是小非缠住手脚,排除各种干扰,创造条件奔向大目标、大事业。“忍小谋大”就是不计一时一事的得失,忍住急功近利的念头,一切都为实现大目标、成就大事业铺平道路;“忍小谋大”,就是不因小失大,不因大而丧失信心,放弃眼前的努力。只有懂得忍耐的人,才是具备成功条件的人,才有可能成就伟业。
以低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
日常工作中不难发现这样的同事,其人虽然思路敏捷,口若悬河,但一说话就令人感到狂妄,因此别人很难接受他的任何观点和建议。这种人多数都是因为喜欢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从而能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反而失掉了他人中的威信。
在心理交往的世界里,那些谦让而豁达的人们总能赢得更多的朋友;相反,那些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别人的人总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最终在交往中使自己走到孤立无援的地步。吕坤在《呻吟语》中骂道:“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把心满气盛、卖弄才华,视为待人处世的大忌。
在交往中,任何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性评价,都在不自觉地强烈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如果他的谈话对手过分地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那么无形之中是对他自尊和自信的一种挑战与轻视,排斥心理乃至敌意也就不自觉地产生了。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因为当我们的朋友表现得比我们优越时,他们就有了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表现得比他还优越,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造成羡慕和嫉妒。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多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没必要针锋相对。退一步别人过去了,自己也可以顺利通过。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又避免了许多麻烦。假如你胸怀鸿鹄之志,可以一心一意去积蓄力量;假如你只想做普通人,可以活得从从容容,逍遥自在。可进可退,两头是路,何乐而不为?
或许您会说这样做过于世故,过于圆滑了吧?您也许要说:“这不是压抑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吗?”其实不然,这里所讲的收敛恰恰是保护个性健康发展,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一条捷径。
有多少人由于年轻气盛,爱出风头而处处碰壁,为了适应社会,不得不磨平棱角,锐气尽殆,最终还是一事无成。有句话不是说“好刀出在刃上”吗?一个人的锋芒也应该在关键时候、必要的时候展露给众人,那时人们自然会承认你确实是一把锋利的宝刀。但不是时不时地拿出来挥舞一番,直杀得别人片甲不留方才甘心。刀刃需要长期的磨砺,只图一时之快,不懂保养,只会令其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