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孝文皇帝前十一年(公元前169年)
夏,六月,梁怀王揖薨,无子。……后岁余,贾谊亦死,死时年三十三矣。
少年倜傥廊庙才,
壮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
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
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惜长沙傅,
空白汨罗步尘埃。
这首诗是毛泽东写的。毛泽东没把哪位古人放在眼里,能这么评价贾谊,确实让人有点意外。
贾谊有才,而且是高才大才,不过,把中国历史捋一遍,有才的那是相当的多,关键是贾谊遇到了明君还是没有发挥才干,这就让后世感慨良多了。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时也运也,这是谁都没有办法的。
司马迁把贾谊和屈原放在一起,汉文帝知道了,是会不高兴的,屈原遇到的是超级蠢货楚怀王。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则没有提屈原,《资治通鉴》是讲政治的,屈原一玩文学的,对不起,一边去。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里,把贾谊和唐代的陆贽、宋代的苏轼放在一起作了个对比研究,有点意思。
他认为“贾谊、陆贽、苏轼之三子者,迹相类也”。
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陆贽哥哥,苏大哥大伙儿都熟悉,我就不介绍了。
陆贽字敬舆,出生望族,传说给刘邦做谋士的陆贾就是他的N辈爷爷,陆贽也有才,十八岁考中进士,做过县官,也是少年得志,也有机会亲近君王,也有事功,最后也是被谗言害得做太子的宾客,贬到老少边穷地区。
陆贽参政时,藩镇跋扈,朝政紊乱,叛军攻陷长安,朱泚僭称帝。陆贽随唐德宗避难于奉天(今陕西乾县),作为德宗的谋士和大秘书,参赞机要,起草诏书,号称“内相”。一次,皇帝要颁发宽赦叛军的诏书,陆贽拿来一看,官样文章,不能打动人心,于是自己重新起草。据说,陆贽起草的圣旨传达下去,叛军听了,啥也别说了,眼泪哗哗的。
王夫之认为,“辅少主、婴孤城、仗节守义,以不丧其贞者,贽不如谊”。贾谊关于教育太子的建议,改进风俗的思想,这是高明过陆贽的,尤其是梁怀王从马上摔死,贾谊不食至死,这是陆贽不能比的,陆贽虽然也忠于皇帝,那个时代忠于皇帝是最起码的要求,但要到殉死的水平,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反过来说,“出入纷错之中,调御轻重之势,斟酌张弛以出险而经远也,谊不如贽”。也就是说,品质和精神高度,贾谊强过陆贽,至于政治斗争的协调、折冲能力,陆贽要高贾谊很多。
贾谊少年气盛,但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对党的忠贞是没得说,但是,才略要差一些。“本有余而末不足”,用以前“又红又专”的标准看,贾谊红的多点,陆贽专的多点。王夫之还特别指出,贾谊提出的“制匈奴、削诸侯,其三表五饵之术,是婴稚之巧也”,幼稚,不足与论衡天下。如果王夫之说得有道理的话,那么,文帝不用贾谊也没有什么不对,让他做皇室子弟的家庭老师也完全正确,后人替贾谊抱屈也有些自作多情。
说到苏轼,王夫之一点都不客气。他说苏轼“酒肉也,佚游也,情夺其性者久矣。宠禄也,祸福也,利胜其命者深矣。志役于雕虫之技,以耸天下而矜其慧。学不出于揣摩之术,以荧天下而雠其能”。
苏轼是性情中人,有些自矜其才,如果以政治家的标准衡量,确实要差一截。所以,王夫之认为苏轼自比贾谊、陆贽有点没羞没臊。何况苏轼喝高了,还自比孟子老子以及佛祖呢。王夫之最后定性说:“绛、灌之非谊曰:‘擅权纷乱。’于谊为诬,于轼允当之矣。”
王夫之的人才比较学研究又放开视野。“王安石之于谊,似矣,而谊正。谊之于方正学,似矣,而正学醇。”方正学就是方孝孺,贾谊见机于宗室诸侯反叛于前,方孝孺秉忠不屈于祸乱之后,确实也有一比。
王夫之的评价,对政治干才看得较重,而文学才华则“淫邪也勿论矣”。他最后总结道:“故抗言天下者,人主弗用而不足惜。”
在中国传统的政治中,文人士大夫意气飞扬,慷慨激昂,比较容易;因事纳忠,经营四海就不那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