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进入皇城参观的总计只有四千人,一是大明朝从上到下,从来没组织过这种活动,大家都没有经验,所以控制了准入的民众。二是为了保证安全,每个进入的民众,都必须出示堪合,还要缴纳门票“助饷”,一两银子不算小数目,还要靠秤一一称量,效率十分底下。
天黑后,宫门落锁,太监们一合计,这一天,收到的“助饷”银超过了六千两,看来,还是有不少百姓心系国家的。甚至有太监发现,有的百姓参观完出来后,一边激动的抹眼泪,一边喃喃这辈子值了,把身上所有银子都掏出来助饷了。
朱慈炯很高兴,至少,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弘光元年,大明朝有了些新气象,比如,最让百姓津津乐道的是报纸的兴盛,自从《民报》畅销,各地也开始有新的报纸诞生,比如苏州的《姑苏报》、杭州的《浙报》,南京的报纸更兴盛一些,有家私人的书局刊发了金陵早报,做到了惊人的每日一刊,而民报这时才五日一刊,气的朱慈炯对着黄得胜愤然道:“效率,看看别人家的效率”,要求民报提高工作效率。
更为令人吃惊的是,大明头等风月场所——秦淮河,竟然也推出了一份《百花报》,报纸由多家青楼的东家出资合办,主要的功能就是宣传秦淮的各个美妙佳人。
比如,他们将每年的三月初五定为“百花节”,介时将通过报纸来展示各个俏佳人,并由民众投票选花魁,听起来倒是有点类似后世的选秀节目,连朱慈炯都怀疑,东家里是不是有人也是穿越者。
弘光元年的正月很快过去,二月初九,朱慈炯收到了谍报司的密奏,清军于正月廿二攻破潼关,李自成败退襄阳,东邪密奏,清军已经有回师的迹象。
历史上由于南明朝廷的自身混乱,并没有给清军带来什么妨碍,清军一直追着李自成的屁股打,直到李自成被杀,之后这才掉头南下灭明。
而现在,朱慈炯登基后,派刘良佐、高杰进驻了山东,对已迁都北京的清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李自成此时已如丧家之犬,清军怕是要对自己动手了。
朱慈炯心中有些焦急,召集内阁会商对策。传令各军镇,加紧战备,并下令高杰与刘良佐,不得主动挑衅,严守城池。又下旨各省,招募义勇,赴京备战。
山东济南城
高杰正与部将商议军情。
一络腮胡子的将领拱手道:“大帅,近几天我军与鞑子探马多有交锋,互有死伤,鞑子探马明显增多,看样子大战怕是不远”。
高杰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屋中鸦雀无声,竟是一片沉默。
高杰怒道:“怎么没人说话了,平时争女人抢银子倒是话多的很,恨不得打起来,一议事怎都哑巴了?”
部将李本身道:“鞑子怕是即将南下,我军该当如何,还要大帅定夺”。
这几日,清军也曾派人招降高杰,但高杰没答应,又偷偷把使者给送走了。自己曾是李自成部将,要说再改投满清,只要自己愿意,当个三姓家奴丝毫没有心理上的负担。但听说投降了满清,汉人将领天生低人一等,自己堂堂男子汉,自然不愿意寄人篱下。
高杰缓缓道:“皇上对我不薄,自当勤于国事,南京已经来了行文,令我等严守城池,不得主动挑衅。”又交代了一应防守事宜。
众将纷纷抱拳称是,领命而去。
一场议事就这样匆匆结束,高杰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安,现在自己有兵四万余人,按说人不少了,但从来没和清军打过,总觉得有些七上八下。
想了一会,招来了个书吏,自己口述,命其写了封信给刘良佐,大致是说介时若是清军南下,两军相互照应云云。书吏写完了信,高杰也不看,直接挥手给亲兵命其送出去,自己则回后院找新纳的小妾去了。
三月,清军由多铎率领从北直隶南下进入山东。
高杰原本想与刘良佐合兵一处,依托坚城防守,结果使者还没派出去,就传来了刘良佐降清的消息。
高杰气的在大堂把长案都砸了。
“刘良佐这个孬种,额曰你先人”。
小将韩元武劝道:“大帅息怒,现在,最要紧的是我军该如何处之?”
李本深大大咧咧道:“他娘的,不如咱也降了算了。”
高杰盯着墙上的地图,看了许久,也没接谁的话。
突然转头拔刀指向诸将:“谁再说投降,额砍了谁”。
又道:“刘良佐这狗贼的弟弟早就降了鞑子了,可笑额还写信给他”,高杰气的呼哧呼哧喘了几口气,又道:“走,传令,南撤”。
刘良佐驻济宁,高杰在济南,高杰若是不走,等清军与刘良佐军完成对他的包围,高杰就只能选择死守济南,刘良佐已经降清,高杰揣测南京还不会蠢到令自己死守孤城,趁清军大军未至,刘良佐还不敢招惹自己,自己先南撤保存实力再说。
南京,朱慈炯、张嫣、内阁诸老、各部尚书、兵部左右侍郎以及京营提督赵之龙,会商对策。
综合了多方意见,最后决定,将高杰南撤至徐州,会同刘泽清,防守北线,寿州仍由老将黄得功防守应对,必要时也可增援徐州。又下诏令郑芝龙率水师协防长江。
史可法自请督师扬州,张嫣与朱慈炯都没有意见,放眼南京朝堂,也就只有史可法有能力统帅诸军。
朱慈炯又调回了在江南四处剿匪的虎贲,随时准备渡江。
俗话说知己知己方能百战百胜,朱慈炯拢了拢手头的兵力,高杰军大概四万人左右,如果跑的快,应该不会有太大损失。刘泽清打仗不在行,逃跑却一流,自从崇祯十七年跑到了山东就没受过什么损失,如今兵力两万左右。黄得胜是老将,忠厚老实,兵力大概三万。左良玉号称五十万大军,朱慈炯估计就算算上老弱病残,估计也就十万出头,能打仗的姑且算他六七万人。
朱慈炯一脸的沮丧,自己手头能够调动的就是这十五万人了,其他地方的兵要么太远不可能来,比如云贵、两广。要么听宣不听调,比如河南总兵许定国,这家伙阴险狡诈,朱慈炯甚至怀疑一等清军大兵到达他就要投降。
至于郑芝龙,这家伙是海盗头子出身,变身大明官员后,也还是跟土皇帝一般,他是否愿来协防长江,也是未知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