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世纪末以后的六七百年里,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代,天皇处于傀儡地位。到17世纪初,德川幕府开始统治日本。
16世纪末期,日本的封建领主之间爆发了大规模内战,德川家康在众多势力中脱颖而出,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1603年,德川家康成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建立了幕府,成为了日本实际的统治者。他在以后的10多年中,消灭残余的敌对势力,使日本摆脱了长期混乱,完成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作为中央政权机构的幕府,对于全国各地200多个藩国拥有最高的统治权。藩国的统治者叫做大名,他们的上级是幕府将军,不过他们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拥有军事、政治、司法和税收的权力,最重要的是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因此,日本在这个时期内,实际上是由幕府和藩国共同构成的封建国家。
德川家康成为“征夷大将军”
在德川幕府的统治时期,财富都围绕在土地上,它们全部属于封建领主所有,这些领主的土地分成很多份地由农民耕种,所以农民必须向领主缴纳地租,地租率约为全部收成的40%。德川幕府建立后,日本出现了和平环境,农业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在此基础上,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的发展也得到了有力的刺激。城市不断兴起,日本许多城市的规模日益扩大。18世纪早期,幕府所在的江户,人口达到了百万,大阪和京都的人口都有30多万。城市出现了一些主要是为领主阶级服务的商业、金融机构和享有特权的大商人、高利贷者。当时江户的三井和大阪的鸿池都是最富有的高利贷者。
对外交流方面,德川幕府同当时的清帝国一样实行的是锁国政策,17世纪30年代陆续发布锁国命令,禁止日本船只出海贸易,禁止日本与海外交往;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只严密监视,它们的贸易活动也受到幕府的严格管制。这种锁国体制维持了200余年。日本成为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只同中国、朝鲜和西方的荷兰保持一定的贸易关系。德川幕府采取锁国政策,目的在于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维护日本的独立,但是,这样也几乎完全隔断了日本经济同世界市场的联系,造成了日本的落后,为19世纪中期的被挨打局面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