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闲暇形式的单一性。闲暇时间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的机会,学校、社会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应努力为学生提供自由活动的场所,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娱乐、求知、交往、体育、参观、游览活动,让青少年在充满活力的社会生活状态和多样性的学与玩中长智慧、长身体、长勇气、长能力。但是,由于目前家庭教育总体水平偏低,社会教育功能不健全,那部分想过充实生活的中小学生只好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单元房中温习功课,从而表现出闲暇形式的单一性。
其四,闲暇活动的成人化趋势。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有着与其年龄特征相适应的特殊需要,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青少年,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和成熟意识,他们觉得自己成熟了,有主见了,总想自主地与小伙伴一块儿玩耍、游戏、聊天,开展一些创造性活动,而不愿家长干预自己的闲暇生活。但家长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往往忽视儿童与成人闲暇活动的本质不同,不顾儿童的特殊需求,总希望孩子的活动局限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替孩子选择一些“规矩”、“干净”、“听话”的闲暇生活。或者成人休闲时,觉得把孩子放在家不放心,便带着孩子一起出去,迫使儿童从事与自己一样的活动。另外,由过去的大杂院改为公寓楼的单元住宅,限制了人的活动范围,活动场地的狭小导致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间和内容减少,和成人在一起的机会增加,儿童的闲暇生活缺少满足自己精神需要和制造精神需要的机制,他们的精神需要和被人理解需要不能在儿童的集体游戏中获得满足,从而失去了发展的个性,使得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特殊需要趋同化,儿童的心理发展越社会化,儿童的闲暇活动越成年化。
(二)大学生闲暇生活现状
相对于中小学生,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更多,那么,大学生在课余的闲暇时光又是怎样度过的。本课题组于2010年4—5月曾对江西省高校作了一次调查和访谈。
我们共分发了8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50份,采访了有代表性的教师和同学,进行了一些访谈,另外利用暑假对在外省读书的一些同学也进行了一些访谈和调查,以便有些比较。在院校的选择上比较齐全,有一本、二本、三本院校,还有专科和高职院校。经过对问卷、访谈和采访的统计、分析和整理,我们得出了一些基本情况,下面从几方面分别进行描述和说明。
1.课余时间及其分配
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时间大多比较宽裕,80%的大学生平均每天有2小时以上的课余时间。这其中3—4小时和2—3小时为最多,部分课余时间在4—5小时,另有不到15%的大学生课余时间不到2小时。说明大学生课余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有较多自己支配的时间。具体情况见表1。
表1大学生课余生活时间统计表
1—2小时2—3小时3—4小时4—5小时
13.8%33.4%34.6%16.2%
既然这么多课余时间,那么课余时间又在做些什么?绝大多数大学生课余生活用于自习、上网,参加社会活动、做兼职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但是通过调查问卷的统计我们发现有63.64%的大学生课余生活主要用于上网,其次是上自习和社团活动。而其他方面如社会实践、运动锻炼则参与的较少。
高达63.64%的被调查大学生课余时间主要用于上网,可见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因素。这固然表现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电子产业的进步,电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但电脑的普及和上网时间的增多也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很多大学生都有逃课在寝室上网玩游戏、看电影的行为。上网过多也是导致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能很好地运用网络资源去学习、充实自己的寥寥无几。大学生上网内容和关注的项目如表2。
表2大学生上网的经常性行为
项目网上学习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络影视其他
比例13.9%27.6%24.1%23.5%11.9%
大学生课余时间大多用于上网游戏、聊天和看电影,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中学现阶段和大学阶段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很大不同,中学有家长和老师的严格督促,而大学则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家长离得远;另一方面,中学有很强的单一目标即升学考试,而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目标相对多元。在多元的选择中很多大学生反而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为什么要干,又如何去干。没有确定的目标,也没有培养出自己的兴趣和相对高雅的爱好,有一种找不到北的迷茫和困境。
2.课外学习
大学里宽裕的课余时间使得大学生有宽裕的时间去学习自己想学的东西,那么大学生课余时间又主要学习些什么呢?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学习内容主要涉及课本、参考书,仅有42%以此为主要学习内容。特别是理、工科学生,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实验相对较重,需要完成。其次,有仅40%的学习课余主要阅读文学著作、报刊、杂志;相对于前两项,调查显示只有18%的大学生课余学习会选择专业著作主动地进一步去深入探究。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上的被动性,很少大学生愿意和有耐心去深入研习自己的专业,只是在课堂上听听老师讲授,被动完成作业,考试前突击过关,学会的只是一些皮毛,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
3.社团活动与课外体育运动
社团是由大学生自己发起、管理、策划、运行的组织。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和融入,也是大学生发展爱好、培养兴趣、扩大交际面、提高社交能力的主要场所。因此社团活动容易获得大学生们的青睐,是大学生课余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特别低年级大学生更加热衷参与。我们的调查显示,对于参加社团的个数,有44%的人选择参加两个社团,23%的人选择参加一个,17%的人选择参加三个或三个以上,另有16%的大学生选择不参加。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是喜欢参加社团活动的,这体现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提高,也反映出大学生渴望参与,愿意自我锻炼,自我提升的心态。但也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同时参加好几个社团,也表现出肤浅、跟风、赶时髦、缺乏专注认真的一面。
与大学生对社团活动的积极和热衷相反,大学生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无论是锻炼的热情和锻炼的时间都不尽如人意。据我们的调查显示,有77%的大学生每天运动不到一小时,仅有2%的人每天运动时间在2—3小时。除了一些酷爱打球的男孩们,其他大部分人宁愿选择上网等方式来打发课余时间来缓解学习、生活的压力,对体育锻炼缺乏激情和兴趣,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大学生不爱运动主要应归咎于应该教育的后遗症,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在应该教育模式下只重视学习成绩,对体育锻炼很漠视,客观上也没有时间去锻炼身体,因而,学生多年来就没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很大一个因素是没人一起锻炼,究其原因:其一,大部分学生喜欢的篮球、羽毛球、足球等是需多人合作完成的健身项目,其二,大多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素质,没有能体会到运动带来的快乐。更有少数学生因怕晒怕累怕出汗不参加锻炼,尤其是爱美的孩子们。
4.大学生课余生活的满意度
大学生课余时间比较宽裕,但如何合理地安排、利用这些课余时间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改进之处。调查发现,许多学生不能充分、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对课余生活状况感到满意的同学只占被调查对象的五分之一。调查表明,大学生对自己的课余生活满意度普遍不高,课余生活的质量亟待提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在观念上,不少大学生没有真正重视课余生活,难以把闲暇生活与人的生活品质和人性修养联系起来,仅仅把闲暇看做是消磨时间,追求愉悦的方式。对闲暇的理解整体上倾向于肤浅和平庸。根据我们的调查,大概有21.6%的大学生认为学习外的闲暇是“消磨时间,休息养神”,认为闲暇是一种消遣娱乐的有38.7%,认为闲暇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有20.3%,而把闲暇上升到“精神提升,完善自我”的只占19.4%。观念影响行为选择,大学生常花大量时间上网玩游戏、看电影,或者蛰居在寝室里玩牌、闲聊,或者打麻将、喝酒、谈恋爱。而那些开发智力、愉悦精神、增强生命体验积极向上的闲暇方式却不常见。闲暇内容决定了大学生闲暇的层次境界不高。
其次,闲暇活动的知识技能缺乏。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如果愿意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制约大学生课余生活质量除时间、交通、费用、安全性、家长态度等客观因素外,在主观影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知识与技能”。“想玩又不会玩,玩了又不尽兴”,促使闲暇生活呈无序和迷茫状态。一方面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对大学生“玩”的天性的遏制,造成生活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高校在培养大学生闲暇休闲生活知识与技能方面还存在不足,远不能满足当前大学生闲暇生活实践的需要。这也充分表明了高校在传授大学生闲暇知识,培养他们闲暇能力,促使他们学会闲暇,学会生活,是一项既迫切,又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
再次,计划松散,生活迷茫,缺乏组织与引导,在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学生生活,但是在科学、合理安排闲暇生活时却显得力不从心,甚至一团糟。这一点在男生身上显得更为普遍:生活缺乏计划,随机性强,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换洗的衣服堆放到迫不得已时才去洗,玩游戏一玩就玩到“天昏地暗”,图书馆的书非要到罚款相威胁才会去还,等等。闲暇生活上缺乏主见,流行什么就追随什么,一部分大学生的闲暇生活带有偶然性,心之所起,兴之所至。
闲暇生活质量不高与闲暇活动缺乏组织紧密相关。我们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在课余时间大部分与谁分享这一问题上,据我们的调查,有49%的人选择与好朋友,17%的跟男女朋友,其余的为独自一人或没有固定人选,集体组织很少。从调查中固然可以看出大学生重视友情,没有一味地沉湎于恋情之中。但也可以看出,高校在大学生课余生活和闲暇活动中缺乏组织、引导和指导作用,导致大学生闲暇时光的散漫、无序。
从我们对大学生课余生活状况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课余生活时间充裕,但课余生活质量不高,满意度欠佳,特别是课余生活中的闲暇时光显得不够充实,品位层次较低,许多大学生课余时间陷于低层次的上网游戏与消遣,或处于迷茫和空虚。因此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品位,增强大学生课余闲暇的技能,构建大学生积极、丰富的精神家园是我们的教育特别是高校德育中的重要一环。
四、闲暇教育的意义与途径
(一)闲暇教育的必要性
从上述调查、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青少年学生,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的闲暇生活现状都不尽如人意,存在不少问题。这种现状和我国的闲暇教育的缺失有关。闲暇是个时间问题,更是一个生活方式问题,好的闲暇生活不是天生的,是需要教育和引导的。没有教育和引导的闲暇不一定带来积极、健康的功能。它也可能使人陷于“无聊”、“无味”的困境。闲暇时刻是人没有必须要做的事因而感到最自由和最能表现个性特征的时候。正是这种特征,它既可使人放下负担进而展现自我、发掘潜能、丰富个性,也可使人无所事事、颓废堕落。首先,在休闲时刻,人摘下了“面具”,脱下了“外套”,使一个人的真实本性得以释放。但人的本性中既有善的要素,也不可避免地有恶的成分,真实本性的释放,可能释放个人本性中的自主、创造、升华的一面,当然也可能释放无主、无聊、沉沦的一面。因此,休闲给了生命一个机会,也给了生命一种风险,关键看你如何把握、是否有能力把握。其次,人所发明并使用的“面具”或“外套”虽然有束缚人的一面,但正是这种束缚和约束同时对人起到了保护、引导作用,使人不至于因意识和行为偏差而误己害人。但闲暇中的人脱离了社会性劳动,脱离了社会组织的控制,在摆脱束缚的同时,也失去了保护和引导。第三,从结果上看,有的人在闲暇时光获得了乐趣、情趣、志趣,使自己陶醉于闲暇之中,既有利于个人人性的丰富,也有益于他人和社会;既获得了幸福感,又造福于他人和社会。而另一部分人在闲暇时光中备尝贫乏、平淡、平庸,陷入狂玩、暴饮、堕落,直至成为“损人不利己”的无赖。
因此,正如工作可以使生命升华,也可以使生命暗淡一样,休闲给了生命一个升华的机会,也给了生命一种堕落的风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闲暇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尤其是针对中小学生的闲暇教育。我们的社会所宣扬的都是的伦理,传媒对那些忘我工作的人赞赏有加,甚至不惜“制造”出这样的人。被科学界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2002年2月6日到武汉市硚口区与中小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一个中学生说,他看过一篇报道,说袁院士累倒在稻田里还不放弃研究,非常敬仰。袁隆平连忙澄清:“一定别受误导,累倒还工作不值得提倡。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另外,我也从来没有累倒在田里,那是耍笔杆子的人杜撰……”《袁隆平未“晕倒田间”,典型宣传能否打破固定模式》,载新华网,2002年2月20日。这样的宣传太多,可有多少人有袁隆平院士的境界?这样的社会舆论导向在一定程度上使社会大众不敢休闲、仇视休闲,即使在休闲的时候也休闲不好,总是有一种没有工作的负疚感、负罪感。这种对休闲的仇视态度在学校生活中不但有所反映,还有所放大。在学校里,“贪玩”是贬义词,但哪个孩子不爱玩呢?又有哪个孩子不惧怕给别人,尤其是老师留下不用功、不勤奋、懒惰的坏印象呢?这种对休闲的仇视态度导致很多人不敢休闲,没有休闲体验,结果是休闲能力的丧失。
休闲的能力不是天生的。工作的能力需要培养,休闲的能力同样需要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