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自由的发展。吸纳教育过程中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学生大脑皮层主导作用下实现的,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符合兴奋与抑制的规律,学习材料的难度过大、分量过重、时间过长、形式单一,都会使大脑皮层从兴奋转入抑制状态,使学生产生疲劳和疲劳感。研究表明,学生每节课、每天都有明显的疲劳现象,而这种现象在周末更明显,经过一个星期高度紧张学习的学生,普遍伴有疲乏、瞌睡、感知能力降低、厌学、情绪不安、视力下降等现象。中国中小学生目前的学习时间远远大于他们身心所能承受的标准,长时间精神高度集中的学习,使得学生疲惫不堪,体力和脑力都急剧下降。他们的身心需适当的闲暇时间进行休息和调整。闲暇是调节生命系统运转的本能需要,是调节情绪的一种最佳手段,是青少年学习的心灵滋润剂,它能够保证青少年有相对充裕的时间放松一下超负荷运转了一周的身心,依据个人的爱好、习惯、愿望与生活价值标准,合理地利用时间,科学地安排属于自己的最佳闲暇时间,选择诸如绘画、体育、文娱、读书、写作、科技、劳动、旅游等多种适合自己需要的生活模式,实现自由活动与遵章守纪的双向调整,有张有弛,从而获得积极的休闲,提高生活质量和乐趣,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学校生活具有他人导向性,在节奏紧张的学校生活中,学生的活动将服从于社会角色规范和学校规章制度,绝大部分活动必须听凭犹如机械钟表式的课时计划和作息时间的指挥和摆布,老师要学生学什么就学什么,绝不可能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因而学校生活对个人的发展有一定的约束,尤其在学生人格的职业化(指专业学习)过程中,有可能使人片面发展。因此,许多著名教育家都提出过解决学生时间的问题,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关于保证学生有充分自由时间的思想十分突出,他认为:只有当孩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冯建军:《闲暇及闲暇教育》,载《教育研究》,2000年第9期。当学生受约束的、单调的、被动的活动减少,由被制约性转向自主性时,个性的自由、充分发展就会成为可能。这是因为:(1)由于闲暇时间内的活动范围十分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方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可以满足广大中小学因人而异的多种需要,提供其展示才能的广阔天地,从而为人格的多向发展开辟途径。(2)闲暇时间内的学生,具有支配时间的自主性和对生活内容的选择性,因而可以从闲暇的自主性和自由性中探寻发展个性之路,从事各类创造性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潜能,自由地开拓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个性张扬中实现人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
闲暇有助于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现代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十分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许多教育家指出,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这一趋势充分反映了对教与受教之间辩证关系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反映了对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认识和尊重。自我教育是个体把自身作为教育对象,按社会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发挥主体的自主性,主动求教,使自己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学生在闲暇中能获得独处时间,用以冷静地思考社会和人生、思考现实与未来,进行深刻的自我教育、自我塑造。对一个人的精神发展来说,这些单身独处的时刻与丰富多彩、热火朝天的家庭生活同样是必要的。没有这些沉思的时刻,就没有人的个性,少年心灵就不会向往道德美而迸发高尚精神。一个人的成就大小,主要不是由它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而是由他在独处时对待时间的态度决定的,“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爱因斯坦语)转引自冯建军:《闲暇及闲暇教育》,载《教育研究》,2000年第9期。。教育实践证明,从担心“闲则生非”的教育观念出发,企图以大量的课外作业填满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空间,对于学生身心自由发展,特别是对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都是极为有害的。新工时制后,中小学生有了开展自我教育的时间,完全可以通过自由时间的利用和支配,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领略闲暇时间的价值,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道德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个性发展需要,再塑造一个自我。
闲暇有助于青少年学生的人际交往。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人不可能在孤立的状态中生存和发展,“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5页。。交往作为接触社会和了解他人的方式,对于学生的社会化和成熟化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学校教育将学生的交往囿于有限的固定的校园范围内,这种单一的交往方式和狭窄的交往范围易于造成个人知识贫乏,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孤陋寡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68页。,使人的视野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导致片面才能的自足发展。人的个性发展离不开人的交往关系的多样性,“交往的普遍性……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36页。闲暇为学生的交往提供了超越学校围墙限制的时间和空间,在闲暇中,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了解自己应学些什么,在与社会成员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中,在对社会群体意识和社会规范的认同过程中,不断吸收物质、能量、信息,并内化为自身素质,从而获得自身的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同时,闲暇还为存在性格缺陷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校正的机会,如内向的学生,可有意识地、广泛地与同学或其他社会成员接触,“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交际方式等等——中间承受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479页。,克服他们的性格缺陷。
在闲暇和游戏活动中能内生出秩序和规则意识。席勒说,每个人有两种本能,感官的需求,秩序的需求(理性),二者对立,不可调和。幸运的是人类还有第三本能:游戏的本能。社会秩序几乎一定会压制个人的感官需求。而游戏创造秩序,为社会交往提供着形式,又不压制感官的本能。一个人自愿地、愉快地接受了游戏中的秩序,这是他接受社会秩序的铺垫和先导。游戏能帮助我们获得社会品格,帮助我们建立社会。游戏不仅帮助儿童少年建立规则意思,还促进了儿童少年的社会成长。大部分游戏都具有社会性,这就必然要求人们彼此之间建立起联系,并时刻对其他人的情况加以考虑。缺乏相互理解和彼此之间期望的游戏不会发生。任何一种游戏或竞赛中的竞争关系,首先需要的是共识与合作。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命令、约束、规则和奖罚都为整个活动提供了一种秩序,并发挥积极作用。
皮亚杰认为,人类的人格、自律、公正、协约等德性的发生,与儿童对游戏规则的体认与互动密不可分。在游玩中儿童心灵深处由此烙下了追求人类尊严特有的美德。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7页。他进一步说,早期儿童的游玩还处于他律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当儿童们以一种真正协作的精神应用这些规则时,他们对规则就有了一种新的意义,规则变成了可改变的东西。在这种协作中,儿童不仅将发现区分自我与别人的界线,而且也将学会理解别人并为别人所理解,所以协作是产生人格的根源。规则既是组成人格的因素,又是人格所产生的后果,于是他律之后就继以自律了,人的道德尊严得以圆成。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97页。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闲暇与游戏在人的成长、道德生成和全面发展中的功能。伴随着经济、科技、文明的迅速发展,休闲活动不再是一小部分人,一个阶级的特权,而是全体人民的权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如何有质量、有情趣、有道德或最少不妨碍社会和别人的状态下去度过闲暇时光也是一个问题。对于如何学会有意义的休闲,如何在好的外部性状态下,使自己在闲暇时间里体验到生命的美好、自然的神奇,进而养成高雅的生活情趣,养成自尊、自爱同时也尊重他人,敬畏生命,热爱自然,和谐地与人相处的情怀,这在后物欲时代来临的背景下更显得重要。好的闲暇活动和高雅的情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忽视闲暇教育。事实上,从本原上讲,闲暇与教育密不可分。“闲暇这个字眼的含意,在历史上的发展始终传达着相同的讯息,在希腊文里……其意思指的就是‘学习教育的场所’;在古代,称这种场所为‘闲暇’,而不是如我们今天所说的‘学校’。”约瑟夫·皮珀:《闲暇:文化的基础》,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那时候,教育是休闲的一种方式。我们的教育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应该重视闲暇教育,帮助青少年培养好的生活情趣与技巧,进而帮助他们减少、化解无聊,驯化物欲,抵御奢侈,防止犯罪。通过闲暇教育提高他们的人生境界,进而达到道德人格的养成。
三、青少年闲暇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闲暇的意义和功能是多方面的,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闲暇状况又如何呢?应该说,无论是中小学闲暇生活还是大学生闲暇生活现状都不尽如人意,都需要教育、引导和完善。
(一)中小学生闲暇生活现状
面对新工作时间和素质教育后生活时空的变化,中小学对于中小学生的闲暇时间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变相补课,学校仍处于常规教学的惯性之中;另一种是放任不管,学生在闲暇时间中该怎样度过,对怎样利用闲暇时间去促进中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主动、和谐的发展缺乏切实的对策和有效的措施。社会对应为中小学生的闲暇时间提供什么样的文化设施,给从繁重学习负担下解放出来的学生创造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和人文内涵的宽松环境和自由发展时空,缺乏足够的意识和准备;家庭对如何丰富和美化孩子的闲暇生活,科学地利用闲暇时间也缺乏应有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当前中小学生的闲暇生活表现出下述两种倾向:
1.闲暇生活的剥夺
尽管,中国政府早就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口号,也为此制定了不少相关的政策甚至法规、条例。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就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将中小学生从课堂中解放出来,置身于一个充满各种可能性的开放时空,让孩子们放学后真正拥有一段轻松快乐的时光,使他们的个人基本需求及特殊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根据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制度和教育部制定的教学计划,中小学生全年节假日约为170天,占全年时间的47%,国家提出“减负”要求后,学生理应具有较多的校外活动时间。但是,当社会还处在过分强调工作或职业对生命的意义,人们的生存、学习与生活的主要重心还集中在工作或职业上的历史时期,在社会评价机制和高等教育考试制度还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人们仍不敢放下本应放下的过重课业负担。以至家长和社会都习惯于这样的认同:中小学生获得自主的闲暇时间,会多了玩心,少了学习的劲头,耽误了学习;甚至因空虚无聊、无所事事和缺乏处理闲暇的能力,导致违法乱纪。因此,与其让学生多一点自由时间,还不如让他呆在学校的时间长一点,多做一些作业,确保“少出乱子,家长放心,社会安定”。因此,学校主动通过各种困难班、延长班和补习班义不容辞地挑起了管理放学后孩子的重担,家长则想方设法延师家教,增加孩子课业负担。“减负”以后的孩子,尤其是一些重点学校和城市学校的孩子,依然身陷额外的课业负担之中,不能尽情地玩耍,不能真正拥有一个身心放飞的时段。据2000年出版的《新发现——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报告》报道:中国儿童沉重的学习负担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闲暇生活的质量。调查结果表明:小学一至三年级中67.2%的城市儿童和45.6%的农村儿童每天写作业时间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有67.0%的城市小生和64.6%的农村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60.5%的城市初中生和61.6%的农村初中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有1/3的学生把学习看作沉重负担,并希望尽快离开学校,厌学情绪明显。即使在小学阶段,也有14%的学生把学习视为沉重负担。
2.闲暇生活的迷茫
与闲暇时间的剥夺更严重的是闲暇生活的迷茫。这在普通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更是如此。具体表现在:
其一,闲暇计划的松散性。闲暇活动存在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与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有检查、有考核的学校教育相比,闲暇生活是一种非正规活动。学生要向哪个方向发展,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自己的意志,学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实施什么活动,没有固定的模式。那些自制力强的学生,能合理安排时间,积极主动地学习那些课延性知识和非公开性、教育性经验,以及生存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发展各自的特长和爱好;而一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由于失去了教师的管束,迟睡懒起,休息一天小玩,休息两天大玩,星期一才发觉作业尚未完成,缺少应有的紧张度和自觉性,表现出闲暇计划的松散性。
其二,闲暇内容的随机性。闲暇活动一般没有什么固定内容,常常是学生认为需要学习什么就学习什么,家长发现孩子什么问题或情况就要求孩子接受相应内容的教育和训练。但因有些家长只顾忙自己的事情,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关心和引导;有些家长单位的休息日和孩子不一致,无力照顾孩子,致使这部分孩子处于“放羊”状态。他们不知道如何利用闲暇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不会安排闲暇,闲聊、闲逛、看热闹、打扑克、进游艺室,无选择地沉溺于电视、录像,遇到什么事,就做什么事,学什么内容,表现出闲暇内容的随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