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曾经设计过这样一个活动:“假如暑假两个月,没有任何人干预你,你将如何过?”在试教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多是“睡觉、玩游戏”。这种回答一方面说明孩子缺乏休息和睡眠,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孩子缺乏休闲体验和这方面的教育,即使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他也不会利用了。如前所述,休闲具有双重性,如何在休闲的时候使自己本性中正面的东西得到增值,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提升,在休闲中体验有趣、有益、有福的生命感觉,而避免本性中负面性的东西爆发,使生命堕落,陷入无聊、无味、无赖的深渊,不是简单的事情,不可能天生就会,需要纳入教育的视野,像培养人的工作能力一样进行多年的培养。
(二)闲暇教育的意义
闲暇教育是社会文明进程中所提出的一个必然课题,它对于开发潜在的巨大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生休闲生活质量、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教育改革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1.闲暇教育是提高学生生活质量的保证
闲暇完全是个性化的,闲暇的本质是自由,对闲暇的认识和开发是人类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重要途径和标志。闲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但闲暇并不能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同任何事物一样,闲暇也有两重性,人的时间素质(指以时间知觉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对于时间心理和行为的稳定倾向)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闲暇生活品位和质量。由于闲暇文化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闲暇生活对人的影响的复杂性。闲暇既可以是青少年的一笔财富,也可以是他们的一个负担;既可以成为他们自由活动、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生命乐土,也可能成为虚掷光阴、消磨意志、放浪形骸的生命泥沼。因此,闲暇生活可以是以其文明、健康、科学而又丰富多样的活动方式,对主体个人身心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文化进步有益的积极闲暇;也可以是因其活动形式的或低级庸俗、或无聊盲目、或愚昧落后、或惹是生非,从而危及个人和社会的消极闲暇。闲暇为人的智慧和技能的开发提供了自由发展时空,中小学生应为自己寻找一个正确的定位,利用节假日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在轻松和快乐中更多地获得知识,充实自己,发挥闲暇时间的最大效用。大力发展青少年闲暇教育,让教育占领一定的闲暇时间,这本身就是对闲暇生活的充实与提高。通过闲暇教育,能够有目的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价值观,认识闲暇中的自我,加强对闲暇价值的自我认识,明确自我闲暇的意义、权利和责任;理解闲暇与学习的辩证关系,系统地培养闲暇情趣,明智地、个性化地安排闲暇生活,提高对闲暇生活的自我规划、自我决断、自我评价能力;获得开展各种闲暇活动的知识和技能,促使学生追求文明、健康的娱乐方式,调节情绪,消除疲劳,享受发现的快乐,在有限的闲暇时间内获得主动的、充分的、生动活泼的发展。
2.闲暇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机构成
素质是一定的社会文化对人的行为要求与规范在个体身上的内化。人的素质的很大部分是在闲暇时间内完成的,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通过闲暇时间实现的,目前中小学生存在的素质缺陷,诸如不关心时政,高分低能,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体质下降,人格不健全,缺乏人际交往的认知和能力,等等。学生吸取、内化知识不仅仅是在课堂,从发展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来讲,闲暇也许更重要、更积极。人的素质是一种复杂的现实身心能量的整合,具有全面和谐的整体性特点,它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智力,而是人格、心灵、情感、人际关系、生存能力、社会适应性、智力、体能、意志诸素质要素的综合体。素质整体中的单体要素是不可能单一发育完成的,必须经过若干要素的相互补缺、相互冲撞、相互激发和相互糅合,才能形成个体的素质整体。这种整合机制在课程教学中很难形成,只有把它延续至闲暇教育过程中来才能完成。闲暇教育是一种“自由组合”的主体性教育范式,其内容的素质性、环境的真实性、手段的灵活性和情境性以及教育的自主性和“唯我性”,为主体德智体美劳诸素质的有机结合和综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我们不能把教育狭义地理解为学校教育,而忽视了另一种课堂,即中小学生的闲暇教育。闲暇教育理论与实践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背景和舞台,素质教育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为闲暇教育提供了可能和方向。闲暇教育的价值观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清素质教育的思路,增强紧迫感。具有较大时空自由度的闲暇时间,为真正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提供了契机,学校、社会、家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找准休闲与素质教育的切合点,把自主教育、养成教育、规范教育延伸到社会和家庭,使素质教育更全面、更丰富、更完善。
3.闲暇教育是对崭新教育理论的积极探索
闲暇时间的增多,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师生生活方式的改变,它必然会引起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计划、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的诸多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总是把闲暇活动排除在教育之外,用课业训练占领中小学生的闲暇时间。我们现在实行“减负”,就是为失去过多闲暇或根本没有闲暇的教育主体赢回闲暇。但是,“减负”并非是消减教育的时间份额,更不是在制造教育真空。“减负”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孩子从课业的重负之下解放出来,重新拥有本该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而且还在于使闲暇活动真正成为全程化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现代课程论认为:学生的文化学习,不仅包括课堂内有组织、有计划地传授知识、技能、行为规范的正规学习、正规课程,同时也存在着通过非正式方式和途径,借助于生活环境中的各要素(习俗风尚、文化氛围、游乐休闲、自发活动、人际交往)进行的潜在的、隐喻的、无意的潜隐学习、潜隐课程。潜隐课程填充着学生课堂以外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增加知识信息,学习社会生活技能,获得休闲愉悦,接受一定的思想和行为规范,促进个性特长的发展等,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学习功能和发展个性功能。可以说,闲暇生活不仅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在学校规定课程学习中所难以获得和实现的、极有价值的继续“学习”的过程,而且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自由而广阔的社会空间和文化途径。学校教育如果撇开闲暇,单单研究“教育”——哪怕是包含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也只能算作半个教育,因为它忽略了人的最终目的——人的自由发展,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必然同时也是闲暇者。当然,你也可能将学生除食眠外一刻不停地固定在课桌前,但这种做法的思想实质则是人的异化、学习的异化在理论上的反映。书本是孩子和世界之间的一个媒介,但书本所描述的世界,孩子不能用生命来感受,靠读书孩子无法了解世界的真实面貌。而闲暇不但能引领孩子走进生活的每个角落,还能帮助孩子可见生命在不同环境中展现出的不同形象。因此,对教育的研究必须补充既是教育的必备前提,又是教育唯一归属的闲暇教育研究,它不但可以纠正我们在衡量教育发展程度,选择发展目标时极易犯的见分数不见人,见手段不见目的的错误,而且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一个崭新的高度,制定和执行一整套必要的、可行的、更加符合人的本质要求的政策、制度、条例。闲暇教育使整个教育活动成为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开拓了教育研究的新领域,丰富了教育学理论,使人们对教育形成一个较全面和完整的认识,从而为在更高层次上开展综合性的教育研究创造了条件,并为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提高了建设性构想。
(三)闲暇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闲暇教育是一项系统社会工程,仅靠教育部门是难以完成的,学校、社会、家庭应形成整体全力,齐抓共管,既保证中小学生在闲暇生活中得到充分休息,又积极创造条件,指导他们开展各项有益活动,为学生过好闲暇业余生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尽到自己的责任,作出自己的贡献。
1.教育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与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体育科技部门及群众团体取得联系,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从提高学生闲暇生活质量为切入点,把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身心素质作为根本目的,从培养接班人的高度重视中小学生节假日的休息和活动安排。学校针对学生实际开设“休闲指导课”,把“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作为整个教育过程的目标,并将其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同时加强对学生家长、职工的闲暇教育指导,通过各级各类“家长学校”或家教咨询机构,密切学校、社会与家庭的联系,指导家长合理、科学地安排好子女闲暇时间的休息、学习和活动,推动家庭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在价值取向、原则要求及手段效果上具有同质性,保证中小学生能够在一个宽松、文明、健康、有益的社会环境中,过得轻松、愉快、充实、收益。
2.充分利用社会文化娱乐场所,因地制宜地为中小学生创造尽可能丰富多样的自由活动空间。
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来说,自由支配时间和自由活动空间是两个彼此制约、缺一不可的前提条件。如果学生的活动空间只有教室、宿舍,而没有树木、图书馆、文体活动场所,在这样的环境中谈何自主、丰富的自由活动和自主发展。为此,学校在积极利用各种闲暇活动场所的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社会活动场所的育人功能,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等以青少年为服务对象的教育娱乐场所,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古迹遗址等青少年教育基地,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等群众文化场所,影剧院、游乐场、公园、游览景点等公共娱乐单位,应根据自己的职责范围和学生需求,制定具体措施,创设环境,提供条件,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去处、有玩处、有书读、有事干,各取所需,自由参加,在愉悦中获益的生活氛围,吸引更多的中小学生积极参与那些艺术性、鉴赏性、体育性、娱乐性和知识性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