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一个网络化的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向纵深发展,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及思维方式,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素有时代盟友之称的大学生,带着其特有的敏感和好奇大踏步地迈进了虚拟的网络世界,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多彩与愉悦。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运用体现了科技巨大的正面效应,但也体现了它的消极方面。它在给大学生带来丰富的知识、信息及心灵愉悦的同时,其各种消极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而不同的调查数据表明,1824岁的青年是上网的主力军,上网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因此,如何趋利避害、保持健康的网络心理,就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焦点。
互联网与大学生
一、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
互联网即国际信息互联网络(Internet),是全球最大的网络集合体。所谓“网络”,就是把一些分散的“节点”通过某种“手段”连接起来形成的一个整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网络的社会里,身边随时随地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网络,如电网、电话网、铁路网、公路网、广播网、有线电视网等,而这里所要谈的是计算机网络,其“节点”是计算机,“手段”是通信线路和设备。计算机网络就是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特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支持下,实现彼此间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互联网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前身是美国军事信息网(ARPAnet)。在美国和前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对峙的“冷战”期间,美国国防部出于战略考虑,于1969年资助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的网络,它的首批站点只有4个,这就是互联网的起源。1972年,第一届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决定成立互联网工作组,负责建立一种能保证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标准规范即“通信协议”。1974年,其成果TCP/IP协议问世,该协议的产生奠定了互联网的基础。
随着ARPAnet的内容和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美国国内众多大学和科研机构竞相加入其中,使ARPAnet具有了更浓的学术气氛。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投资,建立了普林斯顿大学、匹兹堡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依利诺斯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等超级计算中心,并通过通信线路互相连接,形成了NSFnet广域网络。在NSF的鼓励和资助下,大量的科研教育机构纷纷把自己的局域网与NSFnet连接,使互联网初具雏形。
1989年,在美国政府的一手策划下,提出了以商业性的Internet来取代学术性的NSFnet的计划。在此之前,计算机网络的使用仅局限于科学研究和学术领域,20世纪90年代初,商业机构的介入,给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使Internet出现了崭新的飞跃式发展,加之与Web的联合,Internet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中国进入Internet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利用他负责的中国学术网络(CAnet),通过德国Karlsruhe大学的一个网络接口,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拉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1994年4月20日,连通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3个单位间高速互联网络的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开通了连入Internet的64KB的国际专线,从而正式实现了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
二、互联网的特征
互联网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开放性
互联网的本质是计算机之间的互联互通,以便能够做到信息共享,而共享的信息量取决于网内计算机之间的开放程度,开放性越高,用户在网上可获得的信息越多。互联网的这种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用户开放。互联网是一个对用户充分开放的系统。地球上的每个人,不分国家、种族、贫富、性别、职位、年龄大小,只要具备上网条件,就可以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乐趣。二是对服务者开放。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库,而网上的信息来自于不同的提供者。互联网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自愿地为互联网提供信息服务。三是对未来开放。互联网的每一个子网在遵循TCP/IP协议的前提下,可以独具风格、自成体系,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进行更改而不影响整个互联网的使用。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虚拟性
在网络上,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被虚拟化,表明身份的只有数字代码,这在不知不觉中满足了大学生与生俱来的渴望参与的欲望。网民在网上不仅可以匿名,而且还可以隐匿性别、年龄、种族及社会地位。大学生在网上可以抛弃现实生活中的重重顾虑,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寻求认同、安慰和发泄自己。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3.平等性
互联网是一个绝对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它不具备拥有最高权力的中央控制设备或机构,它不属于任何国家、任何机构、任何人。在这里,每个用户都是自己的领导者,都拥有网络的一部分,都有发言权。因此,在网上可以充分感觉到自由性和平等性,网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议论的话题,没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和客体、上级和下级之分。有人说互联网是一个无法无天的地方,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原则说笑、行事,都可以不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4.共享性
资源的共享给人们带来了空前的方便,信息技术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无限的机遇。教育部副部长韦钰曾指出,互联网将成为全民教育的大课堂。网上大学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提高,将使校园围墙逐渐消失,学习者只要拥有一台电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教育,学到在校学习的所有课程,甚至大学所没有教授的课程,还可以得到学分,获得学位。目前,通过网络学习获取学位已经成为深受大众所欢迎的教育方式之一,我们相信通过上网学习将会成为时代的一种潮流。
三、互联网对大学生群体的负面影响
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便利和提供前所未有机遇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不良的网络环境对网民尤其是青年大学生来讲是极其有害的,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标准产生模糊
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它代表着世界的一体化。在网上可以浏览到代表不同政治态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内容及虚假、反动、色情等垃圾信息。对于网络用户来说,如果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分辨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就有可能受到不良因素的污染。而大学生身处社会的边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不强,在一些良莠不齐未经过滤、选择的思想和观点以及黄、毒等垃圾信息的直接辐射下,他们往往很容易迷失方向。而西方国家的社会意识和思想文化,特别是腐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更容易使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大学生丧失道德标准,从而迷失人生目标和生活理想。
2.社会责任淡化
互联网里没有政府,没有制约,没有人会追究“我”的责任,是一个自由的天堂,大学生在这里按自己的原则说任何话,无需对任何人负责。在网上没有人知道“我”是谁,可以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隐藏起来,用一个虚拟的角色来代替,即使是一些平时不善言谈的大学生,在网上也十分活跃积极,因为互联网能够满足他们的发表欲望和评价欲望,为他们提供了宣泄情感的场所,可以将内心深处不加修饰的“我”完全释放出来。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网上虚拟空间的匿名,会导致责任模糊,人们更易做出侵害性行为。在匿名状态下,人们有一种摆脱压抑、无拘无束的感觉,享受着一个展现真我的机会。所以,大学生在网上完全行使了他们说话的权利,畅所欲言、无拘无束,视自己为旁观者,这样极易导致产生责任的推诿和扩散,在现实中就容易成为我行我素、无组织无纪律的无政府主义者以及不考虑他人评价和感受的极端利己主义者。
3.造成大学生道德的弱化
具有隐蔽性特点的网络,是一个没有他人(指自己身边的人)监管、缺乏舆论监督的虚拟世界,网上行为完全靠自己的道德意识来约束。同时,网络又具有匿名性,“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这句网民的口头禅反映了网络的这个特点,在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匿名存在,彼此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姓名、性别、年龄……特征。匿名发布信息弱化了发布者的责任感和受到社会惩罚的担心,甚至诱发了一些人的破坏欲望。对于初谙世事的青年大学生来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自我控制力较差,在网络的诱惑下,往往会放松对自己的道德约束。一些大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或为了发泄心中的私愤等其他原因,而做出一些出轨的网络行为,如发布虚假的信息欺骗他人,利用网络造谣中伤诋毁他人的名誉;利用网络破坏他人的数据和资料,窃取商业秘密、计算机数据和他人的银行账号,侵害用户的隐私权,散发电脑病毒来恶意攻击网络,致使公用网络瘫痪等已不是鲜为人知的事。
4.人际情感的疏远
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在一般的交往中,人们可以借助语言和表情、体态等非语言系统来了解对方,而在网络中,我们的言谈都被转换为二进制语言,双方交往仅依赖一连串的符号、数字,无法得知对方的音容笑貌,甚至交往双方连性别都难以知晓,因此网络中的人际交往缺乏现实基础,是一种虚拟的人际关系。
人际情感是需要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来维持的。长期沉迷于网络,会在情感上对网络世界产生眷恋和过分的依赖,而忽视真实的人际关系,对周围的人际接触冷淡。人与机器的长时间接触,减少了与外界的人际交往,与现实中的人缺乏交流、沟通。经常上网的大学生常感到与周围的人交往话不投机,难以理解现实中人的情绪变化,心理承受能力变得过低,从而不善与人交流,从而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现实中的挫折又使他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网络交往中,从中寻求安慰。这种恶性循环会导致他们封闭内心世界,喜欢在网络上寻求虚拟的完美人生,消极地对待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对身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使现实中的人无法与其接近,人际关系冷淡。久而久之,便会产生与现实群体的隔阂,失去对现实群体的归属感,导致人际关系疏远及人际情感枯竭。“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差距极易引起个体心理和行为的消极发展,缺乏集体感和奉献精神,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变得极端自私自利。
5.感受性降低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为五彩缤纷的童话般的网络世界所吸引。互联网具有极大的信息储量和传播量,大学生在网上可以浏览到丰富多彩的信息。网络的神奇与精彩降低了大学生对外界其他媒体的注意力,抑制了与网络无关的活动,特别是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抵触最大。有关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大学生离开网络后,头脑中积累了大量的网络信息,这些信息容易使他们感受性降低,难以容纳其他的信息。大量的未经消化的信息残留在潜意识中,干扰了对问题的思考,阻碍了创新能力的提升,甚至会导致对其他信息置若罔闻。目前,上网已成为补考和退学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互联网使部分学生失去了其他的兴趣爱好。迷上互联网以后,他们对打球、跳舞、看电影、下棋等爱好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面对网络,这些他们平时喜欢的活动变得毫无意义,网络已经成为能够替代其他一切活动的一种新的嗜好。
6.网络犯罪的激增带来信用危机
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另一方面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方便。网上隐私失密、网上侵权、网上性爱、网络病毒等,常使青少年产生惶恐不安和无所适从感。诈骗、恐吓、敲诈勒索、非法传销、赌博等传统的犯罪形式也已悄悄在网络空间蔓延,这些给网民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带来了严重的信用危机,他们生存在这个尔虞我诈的虚拟空间,必然会对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蒙上一层阴影,部分学生因此而怀疑他人、社会,对未来丧失信心,盲目悲观。
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及心理分析
一、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目前,上网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时尚,满足了大学生多种的行为和心理需要。在越来越多的网民中,大学生所占的比例最大,超过了2/3,他们在网上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网上查寻行为
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网络上搜索所需的材料,包括各种文献资料、研究成果、娱乐信息、市场行情、招聘信息等,也可以下载程序软件,浏览新闻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