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曾对强暴案的受害者、空难事件的生还者及其他经历过重大创伤的人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在梦中或回忆起这种经历时情绪体验是恐怖、震惊、战栗等痛苦的感受。此外,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情绪也变得迟钝、麻木,对别人疏远或不信任,甚至失眠、厌世、自责等。
应激状态下,除生理、心理有变化外,行为也有变化。行为变化一般有3种倾向。
1)变相依赖
人在应激状态下,常靠吸烟、喝酒等不良行为应付环境,想借此来减轻症状。但这样做不仅不能减轻应激的影响,而且往往是做完之后非常后悔,后悔后又做,直至不能自拔。
2)反常动作增加
在应激状态下,人会讲话急促、走路加快、砸东西、乱花钱、丢三落四、食欲大增或厌食,表现出较大的情绪波动。
3)替代性攻击
为了减轻应激的压力,人有时会选择某种替代目标进行发泄。这时选择的目标往往是不具有还击能力的对象。如自己的下级、子女、父母,有的甚至将目标指向自己---自伤和自杀。
(二)应激源
顾名思义,应激源是指引起应激的刺激因素。有研究表明,各种生理、生物、心理、社会的刺激,均可能成为人类的应激源,其中心理和社会的应激给人造成的危害最大。
应激源按属性可分为以下两类。
1.潜在应激源
潜在应激源指隐藏在潜意识中的刺激源。即被压抑的应激源。比如,一个童年时期经常与母亲分离的小男孩,成年后爱上了比他年龄大许多的女人,他可能没有意识到,这是因他童年缺乏母爱,没有温暖和安全感,这种感觉隐藏在他的无意识中,造成他持久的应激,导致其在寻找恋人时,希望能找到母爱的感觉。
潜在的刺激是造成许多心理障碍,如强迫、抑郁等的主要原因,所以不能忽视。
2.外显应激源
外显应激源是指我们平常意识到的矛盾冲突所具有的刺激作用,较潜在刺激源易于识别和控制,但刺激强烈时,给人造成的影响难以承受,如丧失亲人或由于意外事故导致肢体残疾等,应激持续久了,容易导致身心疾病。
应激源按来源可分为以下3类。
1)躯体性的应激源
躯体性的应激源是指直接作用于人身体的刺激因素,像噪声、辐射、疾病等。科学家研究了长期生活在噪声中的人,发现他们情绪不稳、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工作效率明显下降,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率比生活在无噪声中的同类人高。
2)心理性的应激源
心理性的应激源是指发源于人心理的紧张刺激因素,比如,有的同学担心以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担心将来不能适应社会,就是来自心理的应激。
3)社会性的应激源
社会性的应激源是指使人生活上变化并要求人对其适应的社会生活条件。如升学、考试、择业、出国等均是社会性的应激源。
社会性应激源是人们经常遇到的应激源。国外心理学家把生活中有代表性的应激事件按其对生活的刺激程度排成43个等级,把“结婚”定为50分,其他的生活事件通过与“结婚”比较来确定分数,分数越高,刺激程度越高。对数千人的研究表明,人同时经历的应激事件的分数总和在50199,抵抗能力较强,能顺利地度过应激;分数总和在200299,人的抵抗能力中等,通过努力,能够度过应激;分数总和在300分以上,抵抗能力很小,大多数人不能度过应激,从而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身心疾病。我国学者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二、应激与身心疾病
持久地应激或同时遇到多个应激事件,就会导致身心疾病。这类身心疾病主要是由心理因素、社会因素而不是生理因素所引起的。
研究表明,应激与高血压、溃疡、支气管哮喘、甲状腺机能亢进等有明显的关系。
心理学家曾对同卵双生子进行观察,他们的遗传因素完全一致,但生活环境和行为却表现不同,生活在充满紧张、压抑气氛中的比生活在宁静、舒适环境中的血压高得多。我国学者对232名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发现58.79%患者病前急躁、易怒。这表明,尽管高血压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但应激无疑使具有这种倾向的人易患病。
对动物和人类的实验均证明,应激在消化性溃疡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将狗或猴子置于持续的应激状态中,可观察到它们的胃液分泌明显增多,最终导致溃疡。心理学有这样一个实验:将两只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相同的健康猴子,同时放在笼子里,固定其脚,然后对其身体通电,电流只使其疼痛,不会伤害身体。其中第一只猴子面前有一个可以切断电源的开关盒,一个指示灯;第二只猴子面前什么也没有。实验开始,先亮灯,过几秒钟通电。第一只猴子的手乱动,偶尔碰到开关,导致断电。几天后,它“学会”了关闭开关来使自己免受皮肉之苦,一被放入笼子里,马上紧张地盯着灯,灯一亮就迅速关开关。第二只猴子却只会坐等电击。两只猴子每天被放到笼子几次,其他时间自由活动。一个多月后,第二只猴子安然无恙,而第一只猴子却死了,经检查,它患了严重的胃溃疡。这是由于它在笼子里高度紧张所造成的。
国外有人通过一个病人的胃壁开口,对应激引起的胃分泌进行了拍照记录。当病人由于谈论引起他愤怒和怨恨的生活事件时,胃开始蠕动,胃酸出现;当病人体验悲哀和害怕时,胃黏膜变得苍白,胃酸减少。这是导致胃溃疡的主要原因。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由于应激的影响,人长期处于压抑和不满状态,容易诱发癌症。有人研究了379例乳腺癌患者,发现亲人亡故引起的长期哀伤是病前主要的情绪体验。癌症病人中,凡是对治疗怀疑、丧失信心、抑郁、焦虑的,复发率较高;表现冷淡、缺乏社会支持的复发率也很高。专家们认为,重大生活事件会造成精神紧张,使人产生绝望的情绪,或是人长期在郁闷中生活,是导致癌症的主要社会心理因素。应激中身体的免疫功能减低,无法消灭癌细胞,使细胞扩散而患绝症。
美国心理学家对394名接触感冒病毒的人进行心理测验,发现心理紧张的人患感冒的比例较高。
尽管疾病和人的生理结构有很大的关系,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现代医学从生理、心理、社会3方面综合研究疾病的诊断和矫治。美国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机构最近估计,45%死于心血管疾病、23%死于癌症、50%死于糖尿病的人可以综合通过行为改变、早期诊断和行为干预得到预防。
三、应激与心理承受力
持续的应激能带来身心疾病,而生活中又不能避免应激事件的发生,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应激带来的不良影响,所以大学生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在培养自己应激能力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在生活和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且还要培养步入社会所必需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锻炼,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抵抗力
同样的应激源,对不同心理素质和能力的人,有不同的应激状态。比如实习,就是一种应激。一个学习好、能力强的同学,两三天就基本熟悉了工作,而且待人热情、虚心好学,和实习单位的同事相处愉快,使应激在抵抗阶段就结束,对身心没有造成不良的影响;另一个同学虽然知识学得好,但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实习单位的同事不欢迎他,他不高兴,认为大家不公平、没见识,因此不能顺利地度过应激;还有一个同学虚心、友善,但知识学得太差,不能胜任工作,被退回学校,也没能顺利度过应激。
可见,后两个同学由于能力欠缺或心理素质不好,均没能很好地承受应激。大学生特别是高职生正处于学习的最佳年龄阶段,学校又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必要的学习条件,因此同学们应该十分珍惜这几年的学习生活,因为毕业后就没有这么便利的条件了。现在一定要努力学习,为将来适应社会做好准备。科学知识和健康的个性,是人心理抵抗力的粮食,能增强人的承受能力。有了承受能力就会更快地适应社会,适应职业角色。
2.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大学生已开始向成年人迈进,而成年人的一个重要的素质就是有责任心,包括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大学生正是向成年人过渡的开端,所以应该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对事对人都要有做人的原则,承担起一个成年人的责任,遇到事情不怨天尤人,不推卸责任,逐步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
3.调整对应激事件的认识
应激事件对我们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应激的认识。承认生活中应激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失败不完全是坏事,认识到有些经验,只有经过失败才能换来。
4.了解应激事件
人在不熟悉的环境中容易感到不安,对不能预测的事件容易紧张,出现了应激,应尽量了解已发生了什么,可能发生什么,一定发生什么,是什么引起的,能否避免。心里有了底承受能力就会增强。
5.尽快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
应激中,最无益的是沉浸在事件带来的情绪中,体验这种情绪。“我以前怎么没好好学”、“我真不该那么做”之类的话毫无意义。冷静下来,将可能的解决办法写出来,然后进行逐一尝试。并在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努力,决不再做后悔的事。
6.寻求他人的帮助
心理性应激发生时,人们常封闭自己的心理,独自忧虑,这时,最好的方法是找人帮忙。社会适应良好的人比社会适应不好的人更易于得到别人的帮助。
应激状况,在心理上主要表现为情绪的变化,健康情绪的培养和良好情绪的调适方法均可用来锻炼心理承受力。
7.想象转移
这一方法是将个体从应激或失败的想象情景中转移到当前或过去的积极、愉快的情境想象中。具体实施时可以采用“思维中止法”,即当你头脑中浮现应激情境并产生焦虑体验时,应该对自己大声说“停止”,随后,想象愉快的情境,或是想象一下自己以前成功、愉快的事件和经历。这样,人的焦虑的体验就会转移到愉快的体验之中。从而就会降低自己的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