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发展性。事实上,不健康的心理可能是人的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发展性问题,随着个体的心理成长逐渐调整而趋于健康。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的尺度,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同时也为人们指出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如果每个人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能够做不同程度的努力,都可以追求自身心理发展的更高层次,从而不断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他们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生活的基础与保障。如果连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都难以维持,就应该及时予以调整或治疗。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个人的心理发展贯穿其整个一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人的心理活动逐渐走向成熟。但是这种成熟并非意味着一个人的心理不再会有发展和变化,也并非说明成熟的心理活动一定是健康的和不可改变的。在人的一生中,众多因素对心理所产生的影响会有所不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3大方面: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社会因素(如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环境变迁因素);三是心理因素(如学业期望因素、人际关系因素、自我认知因素、心理冲突因素、生活事件因素等)。
一、遗传因素
人的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受个人遗传基因制约的,一个人作为整体(包括身、心两方面)与遗传因素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尤其是大脑的结构形态、体形、个性(能力和性格),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有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决定大脑结构形态和皮质层细胞群的配置、酶系统和生物化学变化的特点。在遗传因素中脑的结构和功能对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没有正常人的遗传素质,就没有正常健康的心理。统计调查和临床观察表明,不少精神疾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但生理和遗传只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次要因素,而不是主要因素。
二、社会因素
(一)家庭因素
1.家庭环境与教育
家庭环境气氛对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气氛是指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的相互关系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行为环境。它虽然是无形的、看不见的,但却能从多个方面、多种角度影响家庭成员的心理和行为。家庭中的父母和其他成员的信仰、文化背景、性格、能力、行为方式等心理特征以及道德修养、家庭教育、生活方式等对孩子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与熏陶作用,时时刻刻影响孩子的成长,特别是孩子的心理与行为的发展。对个体早期发展的研究表明,单调、贫乏的家庭气氛环境,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影响其潜能的发挥。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家庭气氛不和,父母经常发生冲突,导致孩子缺乏信任感,过于敏感、多疑,难以和同学、老师建立和谐、信任的人际关系;父母对孩子过分地严厉管束,对孩子的要求不切实际,甚至训斥、打骂、体罚、处处干涉孩子等,孩子就容易表现出消极、顺从、怯懦、缺乏自信心、冷漠、胆小怕事等心理特征;父母对孩子溺爱、娇宠,放弃对孩子的管教,迁就孩子或一味地随顺孩子的心意,孩子就容易表现为任性、骄傲、自满、忌妒、以自我为中心、情绪不稳定等心理特征;和谐、民主、向上、公正严格的家庭气氛,就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家长开明、民主,对孩子的教育是以理服人、循循善诱、情理交融,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心,能正确引导孩子的兴趣与爱好,这样的孩子就容易形成独立、直率、开朗、团结协作、情绪稳定、积极向上、与人和谐相处等良好的心理特征。
2.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
个体早期发展中,父母的教育、关心、支持和鼓励,容易使孩子建立起对他人产生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而这种信任感和安全感会成为孩子成年后与他人顺利交往的保证。儿童早期若是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就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无助的性格,难以与他人相处,因而容易导致心理异常,特别是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障碍。有人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提出,青春期前持续的爱的缺乏和丧失与成年期形成的精神抑郁有着密切的联系。
喜怒无常、宽严失度的教养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例如,由于父母的过度保护,减少了子女与他人交往、适应社会的机会,使其性格逐渐变得依赖、被动、缺乏创造性和独立性的自我意识。并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心中”的个性,他们常常重视自己的需求而忽视他人的存在,只讲索取不讲奉献。而过分严厉的父母,使孩子形成胆小怕事、顺从的性格。他们在与人交往中,常常与众不同地表现出被动、自卑、不敢反对自己不同的意见,甚至当别人侵犯自己的利益时也不敢去申辩,害怕对方生气,因而不善于保护自己。过分严厉的父母给子女造成的另一个影响,是追求过高成就的动机,对于未来发展或有价值的事情,总是追求完美无缺,常常成为自责、自罪和无休止的自我反省的根源。其结果常常会诱发各种心理疾病。
3.家庭的结构与家庭的经济
家庭结构的变化,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因素必然会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容易形成孤僻、任性、不合群等特征。
家庭经济状况特别困难甚至是贫困家庭的学生,容易产生心理自卑、抑郁、困苦、焦虑、不好意思、被动等心理不适感,严重者甚至表现为激烈的异常行为。
由家庭环境而带来的学生心理问题其影响是深远而长久的。
(二)学校因素
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过程,班级的文化风气,群体的交往,教师的人格、态度以及整个学校文化环境氛围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即培养人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培养认知、情感、意志、技能等方面,为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起到价值导向的作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自我意识为核心,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个学生在各自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学会面对现实,适应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客观地认识自我,能够自觉地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发展潜能、展示自我、提高技能,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达到健康的标准。
(三)社会变迁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所处的环境的巨大变迁也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应激。环境变迁是影响心理健康从而导致人的心理和身体疾病的一个主要方面。虽然环境变迁也是生活事件的一部分,但这种变化对个体适应的影响比较突出。
生活环境的变迁,对新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种变化的主要表现就是要自己独立生活,应付一切生活琐事。例如,几个同学共住一个寝室,彼此生活习惯、作息时间安排、语言隔阂、行为方式、思想意识等,都需要去面对和适应。尤其是很多新生远离家乡、缺乏亲人照顾,要适应全新的大学生活就需要一段时间。
对新环境的适应也包括对自己地位变化的适应。这种变化既包括全新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也包括新的人际关系、语言表达能力与未来发展的定位等。这种全新的角色要求大学生必须重新评价自己与他人,重新设计自我,重新塑造自我。在适应新环境、新生活的过程中,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大学生在新的环境中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优秀者。对于刚刚经历过巨大环境变迁的新生来说,不仅存在一个适应外部环境的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他们也面临一个如何自我调整、自我心理重塑的问题,以尽快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环境。正因为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以及人际环境和周围的外部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大学生尤其是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是较大的。总的来看,无论是对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适应,还是对人际关系及自我地位的变化,都会极大地影响大学生们当时及今后的心理状况,进而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形成与发展。
(四)生活压力因素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家霍姆斯和拉希对5000多人进行社会调查,把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遭受到的生活危机归纳并划分为等级,编制了一份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该量表列出了43种生活改变事件,并以压力感为指标加以评分。研究发现,若一年中压力感超过150,下一年将会患病;若压力感超过300,这一年患病的可能性将会达到70%。调查表明,心脏猝死、心肌梗死、结核病、白血病、糖尿病、溃疡、哮喘等与生活改变事件所引起的压力感增大有明显的关系。这种压力感可以是具体的事物,如亲人的死亡等;也可以是抽象的丧失感,如学习或工作的失败等。这些事件或丧失感的发生,一旦在人的内心中产生了不良的阴影,它都会始终伴随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之中的,并会给人带来更大的压力,使已有的心理平衡或良好的心理状态被打破、被破坏,让人无法从生活和工作中解脱出来,这样就会使人长期处于一种压力与丧失感之中,造成人的免疫力下降、生理功能失调、适应能力不同程度的减弱,而长期处于这种亚健康状态之中,就很可能危及到自身的身心健康而导致生理疾病的产生。这就是现在医学所讲的由心理不健康导致的生理疾病。因为,现在医学认为,人的疾病的产生不仅仅是由自己的身体或生理原因引起的,更多的主要是由人的心理不健康的状态(又称亚健康)或心理障碍而产生的。特别是一些没有器质性病变的生理疾病,往往都是由于心理不健康或心理障碍导致的。
在大学生中,如果学习任务、工作性质、生活方式、家庭贫困超出个人的能力水平,或不能达到个人的愿望,与个人的抱负、兴趣不相一致,或个人不能左右自己在学校的学习、工作时所面临的困境,均可造成生活压力而影响心理健康。大学生的生活压力分为以下4类:
(1)负担过重,工作过多,角色冲突;
(2)负担过少,生活过于狭窄、单调、缺乏变动的刺激,社交过少;
(3)缺乏控制,无法左右自己的学习和情境;
(4)缺乏社会支持,不能从社会家庭、同学、老师那里得到支持。这4种生活压力情况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