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一个时代的课题,它是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以及人类对自身认识不断深化的产物,是人们以全新的观念、多角度看待健康的结果。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加大,人们不仅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而且更加重视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社会生活关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然而,一个人的心理怎样才算是健康,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心理健康,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国内外专家学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此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每个心理学家都有自己的见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两种。
精神病学家门宁格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有满足感,或是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兼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心理学家英格里士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人在当时情况下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充分发挥其身体潜能。这乃是一生中积极的丰富体验,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
一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中,其认识活动、情绪反应、意志行动处于积极的状态,而且保持良好的个性心理,具有适当的调控能力,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
从以上论述来看,心理健康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没有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如同身体没有疾病是身体健康的最基本条件一样。
(2)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心理健康最为本质的含义,它意味着要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一个人的心理处于最佳的发展状态。
从心理上看,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悦纳自己,对自己持肯定的态度,认识自己的潜能、优点和缺点,并能够发展自我;其认知系统和环境适应系统保持正常、有效的运作;在发展自我的同时,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既能顾及生理需要也能顾及社会道德规范,同时还能面对现实问题进行积极调适,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从社会行为上看,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心理健康的人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参与社会竞争,具有良好的抗挫折能力,能够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其行为习惯符合生活环境和文化习俗,其扮演的角色也符合社会的要求,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并能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并且他们对心理健康的评价规范也是受社会发展与地区风俗的影响。因此,目前对于心理健康并没有一个公认、统一的标准,许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各种观点。
一、心理健康标准的各种观点
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观点
该书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达到的最佳状态,而不是指一种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其具体标准为:认知过程正常,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乐观,心情舒畅;意志坚定,做事有目的;人格健全,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均正常;养成健康的习惯和行为,无不良行为;精力充沛地适应社会,人际关系良好。
2.马斯洛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变态心理学》一书中把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为以下10条:
(1)有足够的安全感;
(2)能够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很好地估计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
(4)不脱离现实环境并与之保持接触;
(5)能够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够适度地宣泄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在符合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够有限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够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3.我国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马建青在其主编的《心理卫生学》一书中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为:①智力正常;②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③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④人际关系和谐;⑤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⑥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全;⑦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王登峰、张伯源在《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一书中把心理健康概括为:①了解自我,悦纳自我;②接受他人,善与人处;③正视现实,接受现实;④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⑤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⑥人格完整和谐;⑦智力正常;⑧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王效道提出的心理健康评估标准是: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志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及康复能力正常。并提出判断心理健康的3项原则:①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②心理与行为的完整性;③人格的稳定性。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可以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正常的智力
智力是进行任何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是一个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它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它是一个人进行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也是一个人与周围环境取得动态平衡的最重要的心理保证,是衡量人的心理健康与否的基本标准之一。只有智力正常的人才能有望取得良好的成绩,并从中得到满足和快乐。同时,也只有智力正常者才有可能挖掘自己的潜能,充分地悦纳自己,实现自我,实现自己的追求与理想。正常的智力水平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大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取得成绩、适应环境、和谐地与人交往的心理基础和保证。因此,具有正常的智力水平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
2.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悦纳自己
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能够了解自我、接受自我,并能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作出正确的、客观的评价。不过分地炫耀自己,也不过于自责,即使对自己有不满意的地方,也不妨碍其感受自己较好的一面。能够充分地悦纳自己,同时也相信自己能为他人所接纳。大学生就应该正确地评价自己,要有自知之明,不能自高自大,做到既不妄自尊大,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也不妄自菲薄而自甘落后,过分压抑自己。自己眼中的我与他人眼中的我应该大致是一致的,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真实地感知自己、认知自己,在心目中理想的我与真实的我基本上是一致的,这才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3.有较强的自我情绪控制能力
情绪是影响健康、学习效率、与人交往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反映人的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志之一。积极的情绪可以使人的身心处于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会努力地去克服、排除各种干扰而正常地生活和学习。心理健康的人能较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保持相对稳定的情绪,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合理地应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压力。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经常地保持愉快、开朗、乐观、满足的心境,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充满希望。虽然也有悲伤、哀愁等消极的体验与情绪,但能主动地控制和调节。并在生活和学习中善于表达、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喜则喜,当忧则忧,做到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
4.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状况最能体现和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人的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良好的人际关系既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社交能力,又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既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既能悦纳自我,又认可他人,与人相处关系融洽。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往往能主动地与老师、同学交往,保持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在与他人相处时,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同情的、正面的、积极的态度总是多于猜疑、忌妒、畏惧、敌视、厌恶等消极的、负面的态度。因而他们在大学生活中,能与团体保持良好的协调,并重视团体的要求,接受团体的规范;又能与他人合作同心做事,与人交往时感到自在,没有孤立感,这样就使得他们在集体生活中,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游离于集体之外,与团体格格不入,则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
5.有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行为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时间维度上:过去、现在、未来。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心理行为表现。行为是心理健康与否的外在表现。心理健康的人,他们的行为和心理表现如认识、情绪、言行、举止等都会与他们所处的年龄相符合。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的行为与大多数同龄人相符合,精力充沛、勤奋好学、反应敏捷、喜欢探索、勇于进取;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乐趣,乐于学习,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和工作中善于施展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个性;善于分析问题,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社会、集体、团体对自身的要求。
6.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具有良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包括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能力。人只有适应环境才能与环境一致发展,因为人不能脱离环境而独立生存与发展。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很好地面对现实,对环境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努力适应环境的发展需要,乐于学习,勤奋工作,对自己充满信心,并能妥善处理好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环境的要求;总能和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交流,自觉抵制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与需求,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要求协调一致。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往往不敢面对现实,或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责备社会、命运对自己的不公,而无法适应现实环境。特别是新生大学生,对新环境不能很好地适应,心目中的大学与理想中的大学可能有很大的差距,思念亲人和家乡等原因而使自己心理发生冲突等,因而会产生诸如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些新生因心理素质较差,得不到外部的支持,心理失衡未能纠正,长期不能适应环境,从而易于导致心理疾病。大学生由于是一个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应该具有与年龄、角色相适应的心理行为特征,这样才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7.有完整的、统一的人格
人格又称为个性,它包括需要、兴趣、动机、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倾向和气质、能力、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完整的人格意味着其组成因素平衡发展,所思、所做、所言协调一致,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珍惜和热爱生活,能与社会步调一致,并积极地融入到集体之中。一个人是否具有完整的人格,对个人能否获得幸福的生活,学业、事业能否成功,以及对他人和集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均有直接的作用。
正确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标准的相对性。事实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也并无明显的界限,而是一个连续化的过程,如将正常化比做白色,将不正常化比做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一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世间大多数人都散落在这一区域内。这就说明,对于多数大学生而言,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心理问题是很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而是应积极加以矫正。与此同时,个体灰色区域也是存在的,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自我保健意识,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和控制。人的健康状态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当一个人产生了某种心理障碍并不意味着永远保持或行将加重。对于大学生来说,发生心理冲突或产生心理矛盾是非常正常的,而且完全可以自行解决。
(2)整体协调性。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以心理活动为主考察其内、外关系的整体性与协调性。从心理过程看,健康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协调体,这种整体协调保证了个体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的高度准确性和有效性。事实表明,认识是心理健康结构的起点,意志行为是人格面貌的归宿,情感是认识与意志之间的中介因素。从心理结构的几个方面看,一旦它们不能符合规律进行运作时,就可能产生一种心理困扰或问题。从个性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稳定的个性心理,一个人的个性在没有明显的、剧烈的外部因素影响下是不会轻易发生变化的。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来看,每个人在其现实性上可划分成为不同的群体,不同群体间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有很大差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