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综合课程。为有效的解决有限的学习时间和不断增加的学习内容之间的矛盾,许多国家在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都提出了打破严格的分科界限、发展综合性课程的问题。我国从80年代中期开始,在一些地区进行了综合课程的探索。在我国,发展综合课程的必要性受到多数人的认同,至于怎样进行却是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在过去十几年的探索中,综合课的研究主要在学科课程内进行,其中课程门类的合并、板块构建是一种代表性的方式,但由于涉及学科体系在课程内的重新组合,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编制的难度极大,也难以实施和推广。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课程综合的研究和实践又有了新的变化,应课程综合的实际需要,即:一方面要解决跨学科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要解决社会发展提出的一系列新问题,如环境、人口等,要解决有限的学习时间和无限的学习内容之间的矛盾,有关综合课程的内容构建,更多的不是采取以往学科组合的方式,而是采用非学科的主题设计方式。比如围绕环境、人口、心理健康、国防、安全等专题,设计学习内容,这样就大大拓展了学习的范围,使得综合学习不再局限于在学科内进行,而更多地推广到了社会生活领域,使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生活产生更多的联系。因此主题学习本身也必然要求学习方式有相应的改变,采用实践和体验等活动学习的方式,进行综合课程的学习,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综合课展开的一种重要实践。比如,日本在课程改革中对“综合学习时间”的设想,采取的就是这种思路。它对于我国在思考课程综合化的方式,对于改造和深化活动课的开展,有着借鉴参考意义。
“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建议
这里所讲的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是建立在上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的基础上,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以往课程教材改革的继续和延伸,标志着中国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第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总结了我国建国几十年课程教材改革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制成功的,是中国几十年课程教材研究与探索成果的结晶。对于第一轮教材改革的评价,如果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是不科学的(理想的课程未必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可行的课程),把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教材称为学科中心、知识中心、书本中心的,更是有失偏颇。毕竟,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有大量宝贵经验值得继承和发扬。因此,进行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应吸取以往义务教育课程教材的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提出新的要求,向前更进一步。如:义务教育课程教材应进一步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迎接知识经济,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促进课程的综合化,避免分化过细、彼此孤立隔离的课程状态,强调课程教材设计的整体性;更加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并在新世纪进一步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遗产;进一步渗透“可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课程教材要进一步特色化、个性化,以适应日益多样的教育市场需求;教材的系列化、多功能,将由于受到教育市场消费者(教师、学生、家长等)的不断催化和促进而不断加强等等。以上这些方面,是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改革重点。关于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对现行课程内容进行精简,以进一步降低课程学习内容总量,各科必学内容应向学生呈现“粗线条”的“整体框架”,侧重给学生一个全面的知识结构,增强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包括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现代化技术和生产实际的学习内容,从而在宏观上进一步扩大知识面,拓展学习广度;在深度方面把必修课程中部分内容作为范例,或选取某个专题或角度,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尽可能具体深入的学习或专题研究,从而更加强调关照学生个性和兴趣,使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得到发展;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即在各科中课题研究能力培养的分工要求及各科间的联系与合作,从而使课题研究能力的培养在各科课程教材中得到切实的保证;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和经历;根据学习规律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教材,通过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真正达到整体上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目标;在各科中全面渗透科学技术社会课程设计思想;讲解并分析知识的来源,也是课程教材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重要途径;讲解知识的应用,强调培养学生把社会生活实际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理论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给学生提供科学概念时注意与学生已有的原始观念的联系;把“劳动技术”这一科目改称“技术”或“基础技术”,不再仅强调单纯的劳动技能(生活技能、生产技能)的训练。科学是用脑和手认识自然世界,技术是用脑和手改造世界;必须努力在加强人文精神方面有一个实质性的改进,这就需要课程教材进一步加强文学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应得到更加充分的介绍和渗透;课程教材应设计富有特色或个性的几套,供实践者根据各自的情境具体分析,因地因校制宜地加以选择;教材编制更加强调系列化。与教科书配套的各种系列化教材,配备得越齐全,则该套教材越有竞争力;教材编制越来越强调多功能。
当然,要通过调查研究因地制宜,确定上述各项改革的可行性,通过循序渐进的、坚定的改革实验,继承与创新,努力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能够为学生所接受的21世纪的义务教育课程教材。
切实抓好中小学的衔接与过渡
做好义务教育改革工作,应注意重视中小学的衔接与过渡时期的特点,初中阶段的教育是为培养人才奠定基础的时期,是重要的基础教育。另外,要办好初中必须从重视初中、小学的衔接开始。而要做好中小学的教育衔接工作,必须研究学生在这期间有哪些发展变化,存在哪些不适应,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去进行工作。学校教师要特别注意到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中小学教育的不同之处,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为学生适应中学学习打下基础。小学五、六年级初一年级既是少年期的起点期,又是中小学教育衔接的结合点。建议在中学录取后,马上抓紧编班,进行全体培训,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做好新生入学前家访
组织教师在入学前进行家访,同时到小学向原班主任了解情况,通过老师的积极性这根线把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联系起来,经过与教师、家长、学生间交谈,教师可以大致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情况,学习成绩及态度、兴趣爱好、家庭教育的态度及采取的方法。
二、抓好对学生的入学指导和教育工作
学校组织举行新生入学前教育周。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应开设和举办下列活动:
第一,为中学生开设“守则”“行为规范”教育课,使学生了解校史、校规,参观校舍、实验室,学做广播操,提要求,定规矩。
第二,开设增进学生对各科学习的兴趣课。例如通过讲语文工具书的使用、读写的要求及如何写好作文;讲趣味数学,怎样学好数学课;讲英语在世界语中的主要地位,介绍英语在国际上交流和科技的应用及如何学好英语等等,来唤起学生上中学的兴趣,同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第三,对中学生进行军训队列训练与进行广播操比赛。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集体荣誉及养成良好习惯,同时,我们还可在教育周中穿插参观、劳动等。
第四,召开家长会,使家长们认识到中小学的差别,了解家教方法,做到家校教育同步。
第五,举行师生交谈。由教师介绍该学科的内容、特点、学习方法,并了解同学;同学们也认识了老师,结识了新伙伴,从而在思想上心理上做好准备。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应开设学习方法讲座,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怎样从实际出发,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怎样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等,提出了一系列的学习基本方法:课前预习,先复习后做作业,在理解后记忆,思考后提问。把这些作为训练学生学习习惯的主要内容,其重点是培养学生自觉认真读书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善于思考的习惯,这些对于新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顺利完成过渡时期的学习任务是十分重要的。
四、教师做好教学上的衔接工作
对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上要尽量“童化”,教法上要与小学有所区别。讲课中要让学生养成多思考的习惯,为学生多搭些台阶,有意识地增加重复,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各科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结合教材教学生分步思维的方法。如,语文重点是汉语拼音教学的衔接与语文知识、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数学主要体现在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连贯上,多使用字母形式来概括某些数学性质、法则和规律,使数学与文字、算术与代数的衔接在教学中重知识形成过程,重数学思维方法渗透。在教法上创设教学情境,采用灵活多样的中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做好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
一般来说,入学后组织的第一次活动往往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努力使每个学生的“第一次”都成为深受鼓舞的第一次,严而有格的第一次,使学生们感到老师可亲、学校和班集体的可爱。首先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树立生活准绳,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其次,使学生了解校史、校友奋发进取与敬业奉献的业绩,明确奋斗目标,树立责任感,立志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其三,上好第一课——《守则》《规范》,深入进行“养成”教育,着眼于基本文明行为的养成;其四,组织好第一次升旗活动,开展好第一次兴趣组活动,同时我们还对新生开展青春期教育,尤其注重教育中学生要自尊、自重、自强、自爱,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工作和集体活动上,帮助他们顺利渡过“危险期”。
在管理方面,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自治能力,逐步改变小学阶段事事依赖老师的状况,增强参与意识,这里要特别注意学生由“管”到“放”的适应程度。班主任必须当好“导演”,发扬民主,制定全班的奋斗目标及个人目标,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让每一成员都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