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做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工作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在整个基础教育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5年苏州市和北京市都宣布:从2006年开始,将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全免费义务教育。这似乎昭示着,全国在“十一五”期间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已经拉开序幕,从此,农村的义务教育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当前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存在着农村义务教育工作中的政策落实的现状和问题,农村未来教育的发展前景问题,这些成为教育工作者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农村的义务教育在1986年国家颁布义务教育法以来,教育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2004年,中央党校组织的“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调查课题组”先后奔赴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调查。发现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辍学率出现了较大反弹,并不是2002年统计所说的小学和中学入学率分别达到了98.6%和90%,辍学率远远高于普九所规定的3%,甚至在很多地方达到了6%以上,导致一些农村学校不惜采取造假的办法来完成“普九”任务,总之,当前在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形式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导致农村义务教育环境的不完善。由于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要改变农村学校的环境相当艰难。从硬件来看,农村学校教学和办公环境、教学仪器、试验设备、图书资料和城市相比有天壤之别,有些学校根本就没有看见过电脑,也没有图书室,有也只是聊胜于无。有些学校危改资金缺乏,潜在的安全危险仍然没有消除。以前分级办学,以村为单位负责,区县为辅;改革后农村以区县为主,上面的资金不能到位,农村的危房改造出现真空。比如说武汉市新洲2004年11所学校有危房,撤掉了8所,按照规定,应该把撤了的还建,8所学校危房全部重建至少需要30万元,而上面的经费只有15万,实际上落实到位的只有3万,基本上都没有重建。目前在农村,一方面由于生源减少,主要来自于计划生育和外出打工,学校进行合并,有些学校没有学生,成了空的;另一方面,村里面因为普九的债务,又把学校固定资产作为偿还债务的重要资本,学校合并并未形成资源整合,达到改善学校环境的目的。甚至,很多学校的校舍年久失修,房屋漏水,卫生条件状况很差,现代化教育环境离他们还很遥远。在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农村孩子,在文化素质、综合素质和心态等方面都严重滞后于城市,必然造成城乡教育的不平等,从而加深城乡之间的差距,长此以往更加不利于经济的良好发展。
第二,由于农村基础教育中师资力量薄弱,使得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相对来说,农村老师的工资普遍比较低,因此一般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农村去教书,所以农村中小学的教师整体素质比较低,但是同时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又严重制约着师资力量的调整。比如武汉新洲区的三店街,教师不是超编,而是缺编,50岁以上的老师比重偏大,因为学校工资低,优秀的老师和毕业生都不愿意去。一般说来,农村高级教师每个月工资才1000多元,一般的老师只有600多元,民办的代课老师只有200多元,有些教了30多年的民办老师只有300多元,这样还不如出去打工。尽管如此,很多想要进来的毕业生还进不来。一方面主要的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尽量往城里调,另一方面,学校宁愿增加代课教师,因为一名公办教师的工资相当于五六名代课教师的报酬。在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体音美教师,老师往往是全才全职,什么课程都教,由此产生相应的教学质量可以想象,以致在这种教育下的很多学生不如城里的学生。
第三,政府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经费紧张,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目前农村的义务教育的教育经费严重入不敷出。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目前大致徘徊在GDP的2.5%~2.7%之间,而教育法则规定政府应努力使教育投入达到GDP的4%,教育经费的投入增加远远跟不上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如果政府对此漠然,不采取新的措施,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工作可想而知。2005年第二轮农村税费改革彻底取消了农业税,也给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税费改革前,农村教师的工资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乡级财政拨款、农村教育费附加、从学生中收取的教育集资和中央专款支付;税费改革后,教育集资和教育附加被取消了,乡级政府和农村不再直接承担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其经费基本上全落在县级政府身上,而大多数县财政较为紧张,基本上为吃饭财政。这使部分财力弱的县不堪重负,于是出现了教师工资难以兑现、教育负债偿还无期、学校正常运转困难等问题。在缺乏国家财政拨款大力支持的前提下,农村教育部门由于财政困难,不得不把增收超过学费的杂费变成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尽管农村中小学校教师的工资发放已基本有了保障,但是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和修缮投资经费不能得到落实,学校公用经费运转困难重重;有部分学校欠债问题久拖得不到解决,利上加利,学校已不堪重负。比如武汉市新洲区的58所小学,1998年因此拖欠教师工资68.5万元,1999年拖欠工资29万(一次性奖励工资),2000年是15万,2002年是106.5万,2003年是58.5万(包括一次性奖励工资、班主任津贴、教师药费、“三伏津贴”),共计287.5万元。为了学校的发展和老师的福利,学校会从学生那里收取各种费用。
第四,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滞后性。义务教育在当前农村的实施过程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曲折复杂的改革过程,因为要对其中的改造教育思想、重新设计课程、制定评价标准、改革教学活动等都需要有专门的研究。从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主要仍然还是在追求“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阻碍着课程改革。同时,课程改革总是受到具有守旧思想的教师、学校和家长的强烈反对,因此改革总是迟缓的。长期以来,农村教育模仿城市普通教育的模式,即除了不断为高中输送学生外,再没有其他的功能。农村与城市采取相同的教材、教法、进度,这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由于在学校硬件、师资水平和信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本不可能所有学生都能考上大学。绝大多数的农村学生,只能成为极少数尖子生的陪衬,成为这种教育体制和目标的牺牲品。他们中的大多数,苦读几年后仍然只能回乡务农,由于生活技能的缺乏,既不能进城打工,也无法搞二、三产业,只好在家里闲着,处于这样的尴尬处境,教育并没有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
第五,“读书无用论”使得学生辍学较多。在农村一方面受传统愚昧思想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而排斥教育,一些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与外界社会联系甚少,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依然盛行。不少人思想观念陈腐,认为孩子在家劳动是天经地义之事,而送孩子(尤其是女孩)上学是一大损失;另一方面又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负着很大债务学习的农村孩子,一旦毕业无法就业,相对而言对于他们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就得不到回报,同时农村义务教育的出口又被堵死或者不畅,即升入高中学习的机会有限和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人们以为学了知识在农村基本没有什么用处,使得农村“读书无用论”不断蔓延,农村家庭认识不到教育的重要性而开始减少甚至停止供给孩子继续上学的经济投资。
第六,伴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由于我国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和人员流动的加强,导致农村的生源数量在不断下降,产生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1)生源不断减少,人口分散,有些地区非常偏僻,学校进行合并后,学校不能相对集中,无法达到规模效益。加上交通等条件的限制,贫困地区“一师一校”“小学三年级以前教学班”或“复式教学班”屡见不鲜,使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比如说某山区小学,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几个年级就两个老师,代所有的班级,所有的课程,这样的教学效果令人堪忧。
(2)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也处于尴尬的境地。据推算,全国约有200万流动人口的子女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确保他们享受义务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但是,由于流动人口的特殊性以及各项配套措施不够完善,又受到政策、经费管理困难等多方面的限制,使得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难于解决。
农村义务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