炀帝一声令下,船上的金鼓敲响了,桅上的彩绳也系上了,这一千名美妙的殿脚女,都像蝴蝶似地飞到两岸——套好了羊子,牵动了绳子,在那汴河边,绿荫下向前走着。
一路上,河两岸峨眉成队,粉黛分行,彩袖扬空,香风遍地,再加上河中的龙舟、楼船、和满船的五色彩旗,真是古今未有的富丽景象。
炀帝和萧后站在龙舟的中层,望着这两岸的美妙景色,心里非常惬意。然而,他还是十分心疼这些殿脚女,便让她们三里一小憩,十里一大休,天不黑就让她们停下了。就这样,他们行了二十多天,方才来到睢阳。
他们刚到睢阳,就发现汴河确实绕道了,把个有天子气的睢阳留在那里。炀帝一看就生气,遂令敲锣,让船只停下,然后让萧怀静和令狐达引御林军三百,进城调查麻叔谋的情况。
他二人不敢怠慢,便点齐了御林军进城去了。因麻叔谋仍为睢阳太守,所以,他们一行住进察院,暗地查访。
只因麻叔谋坏事做尽,满城人谁不恨他,谁不骂他!只有两天,他们就弄清了内幕。正好麻叔谋巡察回来,正在和他的冯、刘二美人开心呢,萧怀静已派人将他拿了,报与炀帝。
炀帝看了奏章后,大怒道:“这个麻叔谋真是无法无天!将他带上来,朕要亲自审问。”
“遵旨。”很快,就把个又矮又胖的麻叔谋带进龙舟上的宝帐内。麻叔谋看皇帝在上,众文武很严肃地站在两边,心里一悸,忙跪下叩拜,高呼万岁。
炀帝一看到他就生气,将龙案一拍,道:“麻叔谋,你干的好事!”
麻叔谋故作不解地:“陛下,臣一向循规蹈矩,从不违法,不知……”
炀帝看他巧辩,又将龙案一拍:“好一张利口!你私改河道,难道也循规蹈矩?”
麻叔谋一听,非常吃惊,然他仍辩道:“陛下,臣观此城古老,非常繁华,故不忍心毁坏。”
炀帝听到此,继而冷笑一声,道:“你倒底是爱护古城,或是金钱美女吸引住你了?”
麻叔谋忙说:“没有,没有。”
炀帝冷冷地:“寡人早就弄清了,”将奏章拿起来一晃,道:“城内以万宝山为主,为了保全他们的家,送你白银万两,美人两名和一座楼房,可有此事?”
麻叔谋听了,心里顿凉,暗道:原来他们了如指掌。于是他连连叩头,道:“只怪小的一时糊涂,望陛下开恩。”
炀帝正色道:“你身为要员,朝廷命官,竟敢受贿,违抗圣意,岂能容你?”遂提笔写了一道圣旨,喊道:“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听了。”
宇文述出班执笏道:“臣在。”
“封你为监斩官,左武卫大将军来护儿为法场护卫,将他斩首示众,以谢天下。特赐天子宝剑一口,如朕亲临。”
来护儿也出班,同他一道执笏:“遵旨。”然后宇文述接过圣旨和天子宝剑。
炀帝又道:“开河副使令狐达听了。”
令狐达忙出班执笏:“臣在。”
“封你为睢阳太守,报效朝廷,不负朕望。”
令狐达忙跪下叩拜,高呼万岁。
炀帝道:“上任后,将麻贼的家产清点造册,上交国库,另将那个行贿的万宝山重杖一百,监禁三年,以儆将来。”
令狐达忙拜道:“遵旨。”
炀帝一抬手道:“尔等快去,午时斩首。”
宇文述、来护儿和令狐达一同跪拜,然后同众武士,押着囚犯麻叔谋,走下龙舟,来到瞧阳西城门外。
此处就是睢阳平时斩人的法场,监斩台和斩桩完好无损,只是在台后拉起了底幕,再把圣旨和天子宝剑挂在底幕上,这才摆好桌椅。
监斩官宇文述,一边派人去城内悬挂斩首麻叔谋的告示;一边派人去清点麻叔谋的家产;又差人把万宝山也抓了来,与他陪罪。
城内的人听说要斩首作恶多端的麻叔谋,都激动得欢呼起来,他们连活儿也不干了,都来到法场上,准备看一看这个不可一世、享尽荣华的麻叔谋是怎样死的。
监斩台上,中间是监斩官宇文述在座,左边是法场护卫来护儿,右边是新任睢阳太守令狐达。午时快到时,宇文述宣读了麻贼的罪行,然后一扬手,高声道:“午时三刻到——”
话音刚落,只听得大炮三响,刀斧手手起刀落,这个作恶多端的麻叔谋人头落地一命呜呼了。众百姓看他人头被砍,无不拍手欢呼,有的人竟向他死尸上踢上几脚,方才解恨。
这个万宝山由地方官令狐达发落,不必细表。
却说监斩官宇文述,看顺利斩首,就请下圣旨和天子宝剑准备回龙舟复旨。当他和来护儿向台下走时,谁知宇文述一脚登空,便一头摔到一丈多高的土台下了。
在后边跟随的来护儿、令狐达和众校尉,看褒公摔下台去,都吃一惊。他们急忙下台,跑他跟前,当他们弯腰准备搀扶时,才发现他已经气绝,命归西了。
他们看褒公死去,又是一惊,特别是来护儿,惊得他半天说不出话来。因为宇文述不是一般的人物——眼下苏威削职后,他就是朝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翊卫大将军、兼兵部尚书、并且是这次南巡的大总管,又是同他来护儿一道来法场斩人,死在外边,他怎么不惊慌?然而,来护儿头脑很清醒,他让现任睢阳太守令狐达在此守住现场,自己便飞马来到河边,上了龙舟,见到了炀帝,拜道:“陛下!大事不好了。”
炀帝正在和群臣议事,见来护儿如此光景,心里一怔,问:“是不是有人劫法场?”
“不!罪犯已顺利斩首,可监斩官他……”
宇文述四个儿子:长子化及、现任太仆少卿;二子士及,炀帝的女儿南阳公主招他为附马;三子智及,以父功封为濮阳郡公;四子惠及,因病早卒。这次南巡是以避暑为主,所以述的三个儿子及家属都来了,只因他弟兄三人也属朝内大臣,所以也在龙舟上议事,当他弟兄三人听说他父出事后,便一口同声地问道:“我父他怎么了?”
炀帝也急问:“褒公出什么事了?”
来护儿含泪道:“准备回来时,他摔死在监斩台下。眼下令狐达在保护现场,等陛下发落。”说罢又拜。
就这一句话,不亚于晴天霹雳,把在场的人都震惊了,特别是述的三个儿子——化及、士及、智及,都是惊得半天无语,最后都跪在龙舟上,望着东边大哭起来。
炀帝也吃惊不小,看他弟兄大哭,便走下龙位,极度深沉地朝他弟兄道:“三位爱卿,人死是不会复生的,朕要与他厚葬,谥曰恭,再加封你弟兄三人。”
他们三人忙叩头,高呼万岁。
炀帝道:“化及可晋升为许国公,再封你为右屯卫大将军,增邑三千户;封驸马士及为右光禄大夫,增邑两千五百户;封智及为将作少监,增邑两千户。”
他们三人又拜,高呼万岁。
炀帝又封来护儿为左翊卫大将军,晋爵荣国公、兼兵部尚书、南巡大总管,增邑三千户。
来护儿叩拜,高呼万岁。
炀帝看他拜罢,并让他和礼部尚书许善心,为死去的褒公宇文述,就在睢阳为他办丧事。
他二人领了圣旨,便匆匆去了,在睢阳太守令狐达的帮助下,很快就搭起了灵棚,办齐了棺木纸麻,并请来了和尚、道士、乐工和殡葬师,准备与他做七七四十九天的道场超度亡灵。
灵棚内悬幡挂纱,棺木前边设着太牢,左边是众和尚诵经拜忏,右边是众道士舞剑做法,乐工在前边做着哀乐,司炮在一边放个不停。
此时,刚晋升许公爵位的宇文化及和他的妻子郭氏,还有两个儿子——十六岁的承基和十二岁的承趾,都披麻戴孝地在棺木左边席地大哭;刚封为右光禄大夫的附马宇文士及和他妻子南阳公主,还有他九岁的儿子禅师,也都披麻戴孝地在棺木右边席地大哭;封为将作少监的宇文智及和妻子英儿也和他们一样,披麻戴孝地扶着棺木哭个不停。
第二天下午,炀帝就带着御祭来了。紧跟着,满朝文武和当地的市井百姓也来吊祭。
虽说宇文述参倒了苏威,削了他的职,但老苏威并不在意,也带着祭品,来到灵棚内哭了一回。
道场圆场后,来护儿同文武大臣们,便把述的棺木埋在睢阳段的汴河边处,不再提他。
眼下是大业十二年十月二十日,已离京三个多月还没到江都。如今宇文述已下土,也该上路了。这天早上,他们早早地用了膳食,便让那千名殿脚女下了船,去到两岸,按规定的地方套好肥羊。当他们听到船上的三声鼓响后,这些美丽的殿脚女,一手赶着羊子,一手牵着绳子,不紧不慢地向前走去……
只因炀帝心里有事,也无心欣赏这两岸风光和美人、羊儿拉纤的情景,只是对王义说:“速去请虞世基来,我有要事相商。”
矮子王义去了,便很快就请来了虞世基。
虞世基今年五十二岁,身材高大,五官端正,三绺长髯,一副书生气。他头戴三品纱帽,身着三品蟒袍,腰系玉带,足登朝靴,走上龙舟后,看炀帝和萧后在前边站着,忙跪地拜道“微臣虞世基,参拜陛下万岁!娘娘千岁!”
炀帝和萧后同时道:“罢了,爱卿平身。”
虞世基再拜,这才起身。
炀帝道:“虞爱卿,如今盗贼四起,你认为,他们能成事否?”
虞世基想也不想,说:“我朝国富兵强,区区毛贼,岂能成事?”
炀帝听了点一点头,道:“朕也有此想法,料他无妨。不过,褒公去世,苏威削职,来护儿又是个武将,朕想再用苏威,你意如何?”
“苏威确是个直臣,但他年迈,不可再用。”
炀帝听了,点一点头,道:“到江都后,除了御林军护卫外,朕打算再备骁果万人。这个总领,爱卿认为何人为好?”
世基又是想也不想,说:“臣有个亲信叫司马德戡,他德才兼备,文武双全,若是用他,必能胜任。”
炀帝听了,略思,问:“是不是元谦之子,武贲郎将,这次的前导?”
“正是此人。”
炀帝大喜,道:“就依卿之见。”说着,便高兴地来到案边,继而提笔铺纸,写一道诏书。写毕递给世基道:“由爱卿去传旨。”
“遵旨。”世基接过,就要走去,忽听前边的王义喊道:“陛下,你看那河心里是什么?”
炀帝好奇地来到船头,向下观看。
虞世基、萧后和几个宫女也过来了,都是手扶着栏杆,非常感兴趣地向河心里看去。
原来龙舟已进入扬子江,就在行走的龙舟前边,有个像大球似的、血红的东西向前浮着。此怪物所过之处,竟把江水染得血红,令人望而生畏。
炀帝见了心里一怔,问世基道:“虞爱卿,可知那是何物,是吉是凶?”
虞世基忙说:“回陛下,此是何物,臣也不知。可它在龙舟前边漂浮,散着红光,肯定是吉兆。”
炀帝仍在看此物,听他一说,嗔道:“你不知它是何物,又怎么晓得吉凶?”继而自言自语地:“要是庾质跟来就好了,他肯定会懂得的。”
萧后也感到此物古怪,听炀帝如此说,忙道:“陛下,杳娘也懂得,何不让她来一观。”
炀帝突然想起,喜道:“得亏御妻提醒。那个死妮子确实懂得杂学。”朝王义道:“快去,把杳娘请来,让她分辨。”
“遵旨。”王义又匆匆去了,不多时,便引着一位俊悄的女子走上龙舟。
此女子就是杳娘。
其实,杳娘并不姓杳,她姓任,名叫任杳,本是湖南岳阳人。他父叫任忠,颇通周易,好占玄象,远近闻名。
任忠膝下无子,就这个独生女儿,对她非常疼爱,五岁就教她读书。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她到十三岁上,对《周易》、玄象无所不通。就在大业元年,许廷辅为十六院选美女时也把她选来了,就叫她杳娘。
她今年二十六岁,仍是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再加上玉珮罗裙,真有些沉鱼落雁雁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在这众多的美人中,她是炀帝最喜欢的一个。
闲言少叙,却说杳娘上了龙舟后,见炀帝、萧后、虞世基和众宫女都是提心吊胆地扶着船栏向江心里观看,不知他们看些什么,忙上前拜道:“奴婢拜见陛下万岁!娘娘千岁!”
炀帝正在看江面上那个怪物,听身后有女子声,定知是杳娘来了,忙扯身道:“不必大礼,你快来,看那是何物,是吉是凶?”
杳娘听了,忙过来向江心里看去——当她看到此物在水面上浮着、染红江水、并且和龙舟前进的速度相同时,吃了一惊。
炀帝看她不语,急问:“此物是吉是凶?”
杳娘一边看着此物,一边说:“不知是何物,怎知道吉凶?”
“你的意思是……”
杳娘想了想,道:“陛下可差人将它捞上来,一看便知。”
炀帝点了点头,冲虞世基道:“虞爱卿,让他们敲锣停船,打捞怪物。”
“遵旨。”世基一边让司锣官敲锣停船,一边又派了百十个壮年汉子,乘坐小船,拿着捞具,不多时,就把这个怪物捞了上来。
虞世基过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像球状的大圆石头,并且石内向外冒血,心里一震,暗道:怎么石头会在水上漂着,石内又从哪里来的血水?他正在想着,忽听龙舟上的炀帝问:“虞爱卿,它是何物?快拿上来让杳娘观看。”
世基遂派人把石头抬到龙舟上,让他们在一边放下,世基拜道:“陛下,此物好像是个圆石头。”
话音刚落,都是一惊。
炀帝道:“怪事,怪事,怎么石头会在水上漂浮呢?杳娘,快看它是吉是凶?”
杳娘何尝没看见,已知道此物的出现凶多吉少。其实,她早就看出隋朝的气数将尽,但绝对想不到这么快。她听炀帝问话,忙拜道:“陛下,臣妾已经看过了。”
炀帝急问:“吉凶如何?”
杳娘道:“我朝国姓,杨也,此江确也姓杨。偏偏在这扬子江上,陛下的龙舟前边,这个像人头似的大石头,竟能浮在江面上,而且又向外流着血水,能有什么好兆头?”
炀帝听说不祥,冲几个壮士道:“将这个怪物石锁了,扔下江去。”
“遵旨”。几位应罢,便寻来一条铁链,继而将这个圆石头捆了个死,然后将它抬起,只听“嗵”的一声,将它扔到江心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