炀帝听说可汗和公主来了,大喜,遂派人去请来萧后,然后率文武百官前去迎接。
这就怪了,一个早就降负大隋的小小可汗,作为****的皇帝,竟去迎他?并且让皇后也出来,这是为何?
看官听着,突厥并非一般的国家,势力很强。在北周时,他征服了周围十几个小国,包括北周。北周为了讨好突厥,竟把齐王的小女儿、还不到十四岁的兰儿封为千金公主,送给一个老头子、快要入土的佗钵可汗为妻。佗钵死后,公主竟和他弟沙钵略成亲。那知沙钵略死后,她又和沙钵略的儿子都蓝可汗成亲了。当千金公主得知杨坚灭了北周时,便闹着让都蓝发兵报仇。都蓝无奈,只好发兵。这时,突厥内部四分五裂,各居一方,都蓝怎能战胜隋朝,败回金山。隋朝听说在北方盘居的染干与他兄长都蓝不和,遂派裴矩去和染干联系,要他杀掉千金公主,并答应事成之后与他联姻。染干然之,很快就把公主除了。文帝为了利用染干征服都蓝,就封他为启民可汗,将梁朝后主萧琮的女儿封为义成公主许他为妻,并且又在朔州为他们建了座大利城,派兵防御。
所以,一来突厥是大隋北大门的卫士;二来炀帝是启民的亲姑父(萧琮的妹妹萧珍,现在的萧皇后)怎能不去接迎?
却说炀帝和萧皇后,率领着满朝文武迎客人于帐外。这时,启民可汗和义成公主骑着马,引着三千名部众,举着旗幡,风尘仆仆地来到榆林。当他们看到炀帝和萧后率众迎来时,他二人急忙下马,继而又紧走几步,朝笑着走来的炀帝和萧后跪下拜道:“臣叩拜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炀帝和萧后忙说:“罢了,爱卿平身。”
启民可汗和义成公主又叩头道:“再与姑父大人、姑妈大人见礼,姑父、姑妈可好?”说着又拜了几拜。
他二人忙笑着搀扶道:“贤侄不必大礼,快快请起,到行宫里叙话。”启民和公主又拜,这才起身。
炀帝让高熲、宇文述等一些大臣,把突厥的三千部众让到大帐内,热情招待,然后他和萧后二人,把启民和公主请到行宫了,宾主落座后,宫女急忙献上香茗。
启民尚未用上一口,拱手道:“这次臣来****,一来是请陛下和皇后入塞,二是想改变官服;”忙从怀里掏出奏章,道:“恭请御览。”
炀帝接过,好奇地展开,只见上写:
窃念圣人先帝怜臣,赐臣义成公主,种种无乏,臣兄弟嫉妒,共欲杀臣。臣当时走无所适,仰视惟天,俯视惟地,奉身委命,依旧先帝。先帝怜臣且死,养则生之,以臣为大可汗,还抚突厥之民。至尊今御天下,仍如先帝养生。臣及突厥之民,种种无乏。臣荷戴圣恩,言不能尽,臣今非昔日之突厥可汗,乃是至尊臣民,愿率部落,变改衣服,一如华夏,仰乞天慈,不违所请,谨此上闻。
炀帝看罢,一笑说:“先王建国,夷夏殊风,君子教民,不求变俗。况且碛北未静,犹须征战,峨冠博带,更属非宜。只要尔等好心恭顺,故勿庸变服了。”
启民忙拜道:“微臣无智,遵旨就是。”
炀帝又道:“关于入塞,朕已派人凿太行去了,早晚凿穿,早晚起驾。”
启民就要说话,只见一内相走进来,朝上边拜道:“陛下,工部侍郎卫玄求见。”
炀帝闻之大喜,道:“快请他晋见。”
内相说“遵旨”,急忙退下。不多时,只见卫玄走进来,朝上边跪下,拜道:“臣工部侍郎卫玄,奉诏开路。现已凿穿太行,路已修好,特来交旨。”
炀帝喜道:“你打开了出塞的通道,以后不但能和塞外往来,而且还能与胡人交市,造福于世人,功劳不小。卫爱卿听封。”
卫玄跪下拜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封你为右候卫大将军,邑三千户。另赏黄金千两,玉帛千段。到回宫时领取。”
“谢万岁!万岁!万万岁!”
炀帝道:“你下殿休息会儿,少时到大帐内吃酒,还有杂戏呢。”
“谢陛下。”卫玄又拜,便退出行宫。他刚出门,高熲进来拜道:“陛下,一切安排就绪,请陛下、娘娘和众客人入席。”
炀帝道:“可派人请驿站的客人?”
“褒公已去多时了。”
“好,你通知仪仗队,外边伺侯。”
高熲说“遵旨”,匆匆去了。
炀帝起身,对启民和公主说:“请吧。”
启民和公主起身,道:“一同请。”于是,炀帝同启民头前走去,萧后和公主随后紧跟。他们出了行宫后,方知仪仗队已经到齐,在外边等候。高昌和吐谷浑的客人也已到了。高熲和宇文述——一文一武在门外接驾。当他二人和客人见炀帝走出行宫时,忙跪地参拜,高呼万岁。
炀帝向他们一摆手,道:“免了,免了。”说着,便跟着仪仗向大帐走去。
今天的大帐格外威严——五月的南风把大帐上的几百面彩旗吹得舞来舞去甚是好看。大帐四周的广场上,围着长方型的帐棚、隔一丈远站一队持枪的卫士,他们共分十二队,一万人组成。这围着大帐棚,从小到大的十二道人墙,既是卫士,又显得威严,更使这座华丽的大彩棚增添了十二分的色彩。
眼下,大帐内的一百二十只宫灯全部点着了,照得满棚生辉。突厥的三千多部众和大隋的两百多文武官员,也按宾主、品级入席了。正中心的大舞台上,有三百名绿衣少女,手持粉红色彩扇,摆了个盛开的大荷花造型,在百十只红灯的光照下,栩栩如生。
这时,炀帝、启民、萧后、公主、高昌和吐谷浑的来宾,在高熲、宇文述和仪仗队的簇拥下进了后门,又在高熲和宇文述的安排下,启民和公主在炀帝、萧后的左边落座;那两个来宾在炀帝、萧后的右边入席。当炀帝和萧后落座后,只见全场起立,朝上拜道:“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炀帝和萧后同时笑道:“罢了,快快请坐。”
“谢陛下万岁!娘娘千岁!”
众位又拜,便都朝着中间坐下了。紧跟着,有上千名宫人走进来,与在座的所有人等上酒上菜。片刻,炀帝看酒菜上齐,一笑说道:“各位,今日是四国臣民欢聚一堂,正是我们交流、畅谈的时候。”继而端起杯,笑道:“先共饮一杯,愿我们四国永远和好。”
这时,三国客人和众大臣,便起身举杯道:“干!”然后一饮而尽。
炀帝又摆手道:“坐!现在我们边饮、边谈、边看杂戏。”朝中间的台上道:“开始!”
一声令下,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便从这个荷花造型的里边飘了出来。而这朵大得惊人的大荷花,随着音乐声,先是慢慢地抖动着,渐渐的,荷花成了个立体型,正面朝着皇帝和客人。
像这大型的荷花舞,莫说突厥、高昌和吐谷浑的客人没有见过,就连这位见多识广、至高无上的炀皇帝也从没见过。他们激动得连连拍手,不住叫好。
这个立体型的大荷花,在掌声和叫好声中,随着动听的音乐声,像个车轮似地向左滚动着——从北边滚到西边,从西边滚到南边,从南边滚到东边,又从东边滚到北边,朝着皇帝。
顿时,场上又响起了掌声和叫好声。就在这掌声和叫好声中,这个大型的荷花突然化作万点碎花,分布在舞台四周,像是舞台上点缀的装饰品。
这样一来,中间的乐队突出出来了。
这个乐队有六十人组成,中间是四人拍打的大羯鼓,羯鼓前后是两队金钟,和羯鼓一排的、东西两边是玉磬,后边第一排是凤箫,第二排是龙笛,第三排是象管,前边第一排是鸾生,第二排是箜篌,第三排是琵琶……
这六十名乐队中,一半是男,一半是女。男的是红坎儿、黑彩裤、白头巾;女的是黄坎儿、绿彩裤、高发髻——个个精神焕发,姿势优美。只见他们吹的吹,拉的拉,弹的弹,打的打。随着这欢快的音乐声,方才闪到舞台四周的绿衣女子,一边上来十位,便围着台中的乐队跳起舞来。
她们长袖轻衣,飘飘洒洒——时而跑跳向前,时而碎步向后,时而巧翻彩袖,时而娇折纤腰。就在这时,只见前排弹琵琶的一位美貌女子,不知什么时候已上到正中、四个人拍打着的羯鼓上了。
此羯鼓很大,上边像个小舞台。她上到鼓面上后,踏着舞步,弹着琵琶,开口唱道:
南河吐云气,北斗降星神。
百灵咸仰德,千年一圣人。
书成紫微动,律定凤凰驯。
六军命西土,甲子陈东邻。
戎衣此一定,万里更无尘。
烟云同五色,日月并重轮。
流沙既西静,盘木又东臣。
恺乐闻朱雁,铙歌见百麟。
今为六代祀,还得九疑宾。
她的姿态优雅自如,歌声悦耳动听,再加上乐队和伴舞的配合,更显得绝妙,使三国的贵宾和众大臣,大开眼界,耳目一新。
在场的人不住拍手,不住叫好。
惟独在左边坐着的宋公、现任礼部尚书的贺若弼和刑部尚书宇文毕对此事不满。他二人坐在一起,看着这过份奢侈的情景,气得他俩酒也不想吃,戏也不想看。贺若弼极度不满地:“为几个胡人,竟如此挥霍!”
宇文毕也气道:“像这样大操大办,也不知要花去好多银子?”
贺若弼摇了摇头,叹道:“唉,真是个败家子呀。”
宇文毕道:“他没有先帝老成。”
“即位不到三年,就这样改,那样改,再有几年,岂不把先帝的章程改完了么?”
“这叫不孝!”
他二人议论声音不高,再加上乐声、歌声、掌声和叫好声,很少有人听到他二人说些什么。
看官听着,大帐内三千多人,虽说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吃酒和歌舞上,但细心者大有人在,他二人所谈的每一句,竟被邻座的银青大夫张衡听到了。
子也是个多事人,以前为了废立太子、害李渊的事也费尽了心机,所以炀帝即位后,就封他为银青大夫。
闲言少叙,却说张衡听到他二人议论皇帝的不然,暗道:看来,他二人是到死的时候了,我也到升官发财的时候了。于是,一道参他二人的奏章已在心里酝酿好了。
眼下,张衡巴不得欢庆宴会提前散场,好作了奏章面见炀帝。谁知炀帝高兴,竟被这一个又一个精采的节目吸引住了。本来酒菜不断地上,他们细细地吃,也不分中午和晚上,所以天黑也没有散场,继续吃酒,继续看戏,到三更后方才作罢。
却说炀帝回到寝宫后,因吃了半天半夜的酒,看了半天半夜的戏,肚里发烧,心里激动,毫无睡意,就让宫女发上龙团香茗,和萧后坐在一起,吃起茶来。就在这时,只见一内相走进来,朝上边拜道:“陛下,银青大夫张衡,有君国大事,面见圣上。”
炀帝本来也高兴,再者对张衡也感兴趣,说道:“让他到行宫见,朕马上就去。”
“遵旨。”内相拜罢,匆匆去了。
炀帝看他走去,便同几位内相来到行宫,刚刚坐定,就见内相引着张衡进来了。却说张衡走进行宫后,看炀帝在座,忙跪下叩拜,高呼万岁。帝赐平身后,问:“张爱卿,有什么君国大事,快快讲来。”
张衡将奏章举起,道:“臣有奏折,恭请御览。”
炀帝对内相道:“呈上来。”
内相说“遵旨”,接过奏折,恭恭敬敬地献给炀帝。炀帝接过,从上到下看了一遍,当他看到贺若弼和宇文毕,说他不该为几个胡人大操大办,更不该改变先帝旧制、骂他是败家子时,气得他击案怒道:“放肆!放肆!他二人太放肆了。”对内相道:“速去撞钟,朕要连夜处理。”
内相说“遵旨”,急忙去了。不多时,就听见金钟长鸣。只因众文武都在行宫前后临时搭的行辕里住着,非常集中,所以,当他们听到景阳钟响时,便都穿戴整齐,带上朝笏,匆忙忙地来到行宫,跪地叩拜。帝赐平身后,看贺若弼和宇文毕也来了,便压了压胸中的火气,道:“贺若弼,宇文毕。”
方才金钟响时,他二人就知道有人参他,不然的话,半夜里上朝何事?但他二人都是功臣,并不害怕,所以和众大臣一样,穿戴整齐,带上朝笏来了,当听到皇帝喊他二人时,也没多想,便上前执笏道:“臣在。”
炀帝又压了压火气,问:“朕今天盛待来宾,你二位很不满意,是吗?”
贺若弼是个直人,说道:“是的,就为几个胡人,不应该大操大办。”
“好。”炀帝又压了压火气,问:“那么,这两年我大改旧制,你二人也看不起了?”
宇文毕道:“是的,先帝是几百年来第一个明君。他平息了战乱,统一了南北,每一个法度都是英明的。陛下登基不到三年,先帝的章程快改完了,你让臣等怎样理解?”
炀帝正色道:“好吧,现在我就与众卿解释一下:今天朕所盛待的,并非是几个胡人,而是三个国家。这些来宾中,有国王、太子、大臣和百姓。他们千里迢迢来与咱们修好,并且三千多人,岂能在外边招待他们?我这样盛待,一来表示我国的诚意,二来也显示我国的强盛,这能算奢侈、挥霍、耗费钱财?提起我父皇,他指定的章程也确实英明。但这章程再好,也不能一成不变。就拿官制来说:世袭、门阀,你文才再高也不用你,使官场里出现许多庸才。我废除九品中正制,创立科举制,以考试来选拔人才,有什么不好?你们竟骂我不孝,斥我败家?”
他二人已感到不妙,忙跪下叩头道:“陛下息怒,臣做错了,请陛下饶命。”
这时,炀帝气得浑身发抖,手指他二人道:“你二人依仗功高,目空一切,竟敢在大众面前诽谤朝廷,岂能容你?”朝两边道:“左右!”
一边过来四名御林军,拱手道:“在!”
“将他二人拉出去砍了。”
众御林军应“是”,架起他二人就走。
众大臣闻听,吓了一跳,但都不敢多话。就在这时,只见一人出班拦道:“且慢!”
众人视之,乃高熲也。只见他跪下拜道:“陛下,他二人诽谤圣上,罪该万死。但他二人都是功臣,能不能看在臣的面上,饶他不死。”
炀帝正色道:“我朝官员,大多都功高,假若有功就可以骂我朝廷,我这个皇帝还有什么尊严?今天,我一定要斩他二人,谁再讲请,与此同罪。”一扬手道:“拉出去砍了!”
“慢!”高熲又拦着御林军,继而将自己的纱帽摘了,放在地上:“陛下,臣愿以死担保。”炀帝看他如此阻拦,深沉地:“三国时,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看来,朕也要忍痛杀爱卿了。”说罢严厉地:“左右听了。”
众御林军出班拱手:“在!”
“将这个不怕死的高熲拖出去斩了。”
众御林军应“是”,便抓起高熲拖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