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和元孝矩离开宝殿后,便如飞地来到校场,准备点兵。杨素特意让武功绝顶、膂力过人的周罗睺作他的副将。罗睺然之,遂选了五千名精骑,这精兵,个个骁勇,以一当十,都是白巾扎头,赤膊双臂,手举大刀,在元帅杨素的率领下,虎狼般地出了城门,并州而去。
再说并州总管杨谅,杨谅字德章,本是文帝的第五子,今年三十岁,生得眉目清新,丰姿俊雅,就是下巴上长了把小胡子。
要说杨谅比杨秀老练多了。只所以杨秀不听他劝,倒落个免官打入狱内。
自从把杨秀打进狱内后,他就匆匆地返回并州。他知道圣上宠阿摩,他更清楚,硬拼等于是飞蛾扑火——自寻死路。所以,他要等文帝去世后,拉起他所管辖的五十二州兵马,反于长安,与他阿摩决一胜负。于是,他便开始修工事,制器械,招兵马,笼人心……
杨谅有两个大谋士,一是梁将王僧辨之子王支,二是陈朝的旧将萧摩诃。王支今年四十岁,生得才貌双全,但只在汉王部下当个咨议参军。萧摩诃今年七十五岁,原是陈国的骠骑将军,平陈时,摩诃在战场上拼杀,而后主在宫内奸他的妻子,摩诃得知后,便一气之下投了大隋,封他为将军。
他二人俱不得志,整日思乱——想的是乱世出英雄。这些天来,他们发现汉王有反意,便就投其所好,与他亲近,杨谅非常高兴。
这天,杨谅听说文帝驾崩,就召集几位谋僚到后帐议事。首先杨谅讲了他的主张:一是与杨广誓不两立,将他推倒,自立国号;二是等父皇的丧事过后,大举发兵;怎么发法,请大家商谈。
王支说道:“王爷的部将及家属,尽在关西,若用此等,宜长驱深入,直逼京师,所谓迅雷不及掩耳。若想割据旧齐之地,宜任东人便是上策。”
闻喜总管府兵曹窦建德道:“井陉以西,是王爷掌握之内,山东士马,亦为我有,我当分遣重兵,屯守要道,然后率其精锐,直入蒲津,建德我情愿为先锋,王爷以大军断后——风行电击,屯于霸上,咸阳以东可指麾而定。这样,京师震忧,兵不暇集,上下相疑,群情离骇,我即陈兵号令,谁敢不从?旬日之间,事可定矣,王爷还有何虑?”
杨谅闻之大喜,道:“各部做好准备,十一月九日,全面出击,直取长安。”
很快就到了十一月九日。这天上午,校场上人山人海,旌旗招展。五彩帅台上,杨谅头戴金盔,身穿金甲,外披红色斗蓬,腰系玉带,足登朝靴,神气十足地在帅案里边坐着。
在帅案左边站着的是,文官四品穿戴、汉王的帅府长史、原咨议参军王支;在帅案右边站着的是,武将披挂、汉王的行军副将、原陈朝骠骑将军萧摩诃;帅台的两边,还站着二十名手持兵器的武士。
这时,台下九个旗门下的九名大将也到齐了。第一旗门下是大将军余公理;第二旗门下是大将军恭良;第三旗门下是大将军刘建;第四旗门下是上柱国乔钟葵;第五旗门下是上柱国窦建德;第六旗下是大将军纥单贵;第七旗门下是大将军王冉;第八旗门下是大将军如如天保;第九旗门下是大将军候莫陈惠。
杨谅看兵将到齐,起身说道:“大将军余公理率兵一万,出太谷,进趋河阳;大将军恭良率兵一万,出滏口,进逼黎阳;大将军刘建率兵一万,出井陉,进略燕、赵;上柱国乔钟葵率兵一万,出雁门;上柱国窦建德、纥单贵和王冉三位,共率兵三万直指京师。
就要出发,谅的岳父、现任仪同的裴仁基出来拦道:“不可造次!大隋朝兵强马壮,征服四夷,就你这几个兵将,岂不是去送死?”
杨谅听了大怒,道:“放肆!将他拉过去砍了。”
“是”,几位武士上来,拉着他就走。就在同时,忽听一人喊道:“刀下留人!”
视之,原来这人是并州总管府司马皇甫诞。
皇甫诞字玄虑,安定乌氏人,他祖父皇甫和,在西魏时就是胶州刺史,他父皇甫潘,在北周时官拜随州刺史。皇甫诞自幼刚毅,很有器局,周朝毕王显引为参军。文帝即位后,封他为兵部侍郎,后转鲁州刺史。开皇十二年,为河南百姓多流亡,封他为河南道大使,前去检括,后封为大理少卿,又转尚书左丞。汉王镇守并州时,就拜他为总管府司马,辅佐汉王。
近些天,他发现汉王和王支、萧摩诃来往密切,感到奇怪。就在今天,他们要发兵灭隋。皇甫诞闻之大惊,就要上谏,正好裴仁基出面拦挡。谁知汉王连岳父也不认了,竟要砍首,于是,他大喊一声,站了出来。
杨谅看是皇甫诞,冷冷地:“此事就不敢叫你知道,怕你阻拦,怎么样,开始讲清了。”
皇甫诞跪下拜道:“王爷,裴大人所讲,不无道理,愿王爷收回成命,守臣子之节,如若迁延,陷身叛逆,一挂刑书,为布衣黔首不可得也,愿察区区之心,思万全之计。”
杨谅拍案怒道:“反了,反了!竟敢教训孤王。为了出师,暂不杀你,先把他二人囚禁起来,以后再说。”
众文武应“是”,便上来将他二人拖走,打进狱内,暂不提他。
杨谅看把他二人带走,这才一挥手道:“出发!”于是,这九路大军先后出动。杨谅、王支和萧摩诃并马而行,在后边指挥全局。
行有百十里,杨谅突然想起:蒲州重镇,得人把守。于是差中军去传令:让上柱国纥单贵部断河桥;命大将军王冉部守蒲州,并封为蒲州刺史;又把窦建德召回来,封为晋州刺史,守护晋州。
代州总管李景,听说杨谅造反,遂发兵拒之。
杨谅得知李景作对,遂派部将刘皓,扮作商人,打进内部,欲害李景。谁知刘皓作事不妙,露出破绽,将他砍首,悬示城门。
杨谅闻报大怒,再遣大将乔钟葵率兵三万,去攻代州。李景看大军压境,并不害怕,命他的几千战士,一边扼守,一边筑城,使钟葵久攻不破,大挫锐气。
再说杨素率领的五千精骑,当天晚上就来到河滨。杨素让安营扎寨,埋灶做饭。又让周罗睺和元孝矩二人,在河岸收买船只,然后,让买来的几百条船只分批偷渡。
在蒲州河桥镇守的上柱国纥单贵,未曾预防,当他们正在睡大觉时,杨素的五千精骑杀入敌营。对方仓猝遇敌,如何交锋,不由得一哄而散。纥单贵无奈,只好匹马而回。
这时,杨素率兵乘胜进军,直逼城下。王冉看来兵勇猛,不敢硬拼,于是便弃刀投降,跪了一地。杨素见了大喜,遂入城安民,上书报捷。
炀帝闻报欣然,遂下诏书,加封杨素为河北道安抚大使,统率大军,大举讨谅。
却说杨谅闻知隋军大举,暗自吃惊,为了保全自己,便去介州安营,指挥全局:这边让主簿豆卢毓、及总管朱涛留守。毓为杨谅的妃兄,常劝他不要起兵,毓看劝他不醒,便私下对他小弟道:“我匹马归朝,亦得免祸,但只为身计,非为国计,不若静守待变。”
让他留守并州后,他特意劝朱涛道:“汉王构逆,败不旋踵,我辈岂可坐受夷灭,辜负国家?当与君出兵拒绝,不让叛王入城。”
朱涛闻之大惊,道:“王以大事付我二人,你竟如此说?”说罢拂袖而去。
豆卢毓怕他坏事,动了杀心,遂率左右,将他杀了。毓将此人除了后,立即把狱内的皇甫诞放了出来,共商军事,并与开府仪同三司宿勤武等,闭城拒谅。
他们部署未定,已有人急往报谅。杨谅闻听,慌忙引还。西门守卒,纳谅入城。
却说杨谅进城后,将豆卢毓和皇甫诞一并杀死,这才宽心,遂命令大将军余公理,引兵一万,自太行下河内,然后向长安进发。
余公理不敢怠慢,忙引兵太行而去。当他部行至河内时,正遇隋朝的行军总管史祥。史祥得知汉王造反,遂率兵一万,前来截杀。为了一战可灭,他们具舟南岸,佯装渡河,然后率精锐潜到下流,乘夜渡河。
余公理只防南岸渡兵,谁知史祥从旁边杀来,措手不及。再加上对面隋军,乘机急渡,也来夹攻。余公理见势不妙,打马就走,部众死伤一半,逃去一半。
却说史祥率兵追赶,直逼黎阳。杨谅的大将恭良,正从滏口攻打黎阳,听说公理败还,史祥的大军追来,吓得魂飞胆战,不战自溃,惟代州城尚在围中。李景和乔钟葵,整整相持一月有余,不分胜败。
逆州刺史杨义臣,奉敕往援,道出西陉。当他得知乔钟葵移兵逆州时,知道自己兵寡,恐不能敌,要想制胜,只有智取。
他想了半天,决定取军中牛驴,得数千头。到了晚上,两军交锋,义臣命谷中伏兵,驱着牛驴,鸣鼓疾进。顿时,尘埃蔽天,喧声动地。
钟葵军疑是伏兵,不由得纷纷倒退,逃之夭夭。杨义臣看敌兵败走,遂率兵奋击,大破钟葵。钟葵落慌而逃,代州解围。
再说元帅杨素,他却引着四万大军,沿途招降晋、绛、吕三州,俱向军前投诚。
杨谅见势不妙,又差部将赵子开,拥众十万,屯踞高壁,列营五十多里。杨素命周罗睺攻棚,自己却引了一万骑兵潜入霍山。他们进山后,攀藤援葛,穿出前谷。然后,他们绕到赵子开的军营后边,击鼓纵火,直捣赵子开的各个营寨。
顿时,赵子开部不知所措,竟被杨部打得人仰马翻,死伤过半,赵子开也被击毙。
杨谅得知赵子开败亡,很是惊慌,遂搜括部下兵士,保存实力。眼下,他搜集了十万多人,准备出城往堵嵩译。谁知天不作美,下起雨来。杨谅欲引兵退还,王支说道:“杨素悬军深入,士马疲惫,王可率锐骑往东,定可取胜。今日未战先怯,挠动众心,待素军长驱到来,何人再为你效力呢?”
杨谅看风雨交加,不愿冒雨作战,便退到清源安歇去了。却说王支是梁朝大臣,颇有智略。他看汉王不肯依议,知他必败,于是,暗地里对他儿子说:“汉王必败,汝宜随我,免为所擒。”他子然之,遂密整行装,伺机逃走。
眼下,杨谅身边还有一位老将叫萧摩诃。
摩诃只说跟汉王干一番事业,谁知他毫无帅才,到处失利。现在摩诃是骑虎难下,也是无奈,只好跟着杨谅,不想拼也得拼杀一场。
两天以后,雨过天睛。正好杨素率兵进逼,来到城下。
杨谅谓摩诃道:“老将军,可率兵出城,生擒杨贼。”
萧摩诃然之,遂上马提枪,率众出了城门。他出了城门后,见杨素立马在旗门下,遂拍马举枪,直取杨素。杨素见他打马杀来,也不惊慌,只是举刀准备招架。立马在一边的周罗睺,见摩诃来战杨素,忙打马举刀,拦着摩诃,骂道:“小(萧)儿!我大帅是战你们汉王的,若想死,就用我的刀吧。”说罢“唰唰”就是几刀。
萧摩诃是拍马直找杨素,没想到在一边杀出一人,而且这人来得突然,刀法急速,摩诃防不胜防,险些倒下。他急忙勒过马头,躲了一刀,见是周罗睺,心里有些怯他三分,但他还是举枪走马,来战对方。
周罗睺今年五十岁,正是血气方刚,怎怕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儿。他看摩诃走马来战,只是用刀背一架,格开来招,跟着“唰”的就是一刀,这一刀,正砍在马儿颈上,只听“嚓——通”的一声,马头落地,鲜血“卟”地喷出老远,马儿也跟着倒下。
像这些都在瞬间。当摩诃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已随着死马倒在地上。在旗门下站着的杨素,看摩诃和马儿同时倒地,遂命人上去,将一个年将七十二岁的萧摩诃拿下了。
这时,杨谅就在城头上观阵。近些天,几座城池失守和那么多大将阵亡,对这位野心勃勃的杨谅来说,打击最大,大失所望。眼下,他全凭一个参军王支和一个大将萧摩诃来保驾。谁知王支一气之下逃走了,萧摩诃也被生擒了,这位想当皇帝的汉王谅,如今成了个光杆司令!
杨谅看城墙周围都是隋兵,铁桶似的,进出不得,暗道:完了,完了,我的家小全完了!怎么办呢?想了半天,只有投降,或许我二哥会饶我不死。想到此,忙将头上的王帽去掉,又把身上的蟒袍脱了,继而把蟒袍的白里子翻过来,向城下摆了几摆——表示投降,又让几个卫士把城门打开,迎接隋军。
杨素看城上的杨谅投降,又看城门打开,遂命人把守四门,自己率众走进城内。这时,杨谅已走下城头,见杨素引着大军进来,忙上前跪下拜道:“罪人杨谅,前来叩拜元帅大人。”
杨素勒住马头,朝在马前跪着的、且又十分狼狈的杨谅,冷冷地:“杨谅,你可知罪?”
杨谅忙叩头道:“奴才知罪,情愿投降,任大帅发落。”说罢连连叩头。
杨素看着他那狼狈的样子,心里笑了,然他表面严肃,便正色地:“一个堂堂的王爷,竟落到如此地步,完全是你自作的!有道是自作自受,先委屈你一下,等回到京后,由圣上发落。”
杨谅忙叩头道:“谢大帅。”
杨素对下人说:“将他捆了,暂囚狱中。”
几位应“是”,便上来用绳子将他捆了,然后把他打进南牢,和老将萧摩诃关在一起了。
近几天,杨素分兵搜捕余党。一些小叛贼,该杀就杀,该放就放,惟独被抓获的参军王支不敢处理,所以,他派元孝矩在并州留守,然后将杨谅、萧摩诃和王支,分别打入囚车,杨素率众,便押着囚犯奏凯还朝了。
炀帝听说杨素得胜还朝,并且把犯人杨谅和谅的二位谋僚也囚回京来了,大喜,遂呼之满朝文武,带上御酒,迎接与十里长亭。
杨素一行看圣上和众大臣迎来,忙下马,朝走下辇的炀帝跪拜道:“臣杨素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时,后边的众将士也跪地叩拜,高呼万岁。炀帝忙笑着扶起杨素,又朝众臣一抬手道:“各位爱卿平身。尔等平了反叛,有功不小,朕要加奖你们。”说着接过内相端着的一碗酒,递给杨素道:“杨老将军,你为我朝又立一大功,朕甚感激,特敬御酒,谨表心意。”
杨素激动地接过,说:“谢陛下!”然后双手捧着,送到嘴边,一饮而尽。
炀帝又向周罗睺敬上一碗。
罗睺也是一饮而尽。
炀帝敬酒完毕,突然看见后边的三辆囚车了,不禁心里一喜,继而让三位内相,每人端着一杯酒,同他们一道来到囚车旁。
囚车上,杨谅、王支和萧摩诃,看炀帝向他们走来,都不禁羞愧地低下头去,流着眼泪。
炀帝看着他们那狠狈样儿,老半天,带着讥讽的口吻道:“今日朕来,是为英雄们接风的。当然,像你们这三位大英雄也不例外,每人一碗。”
这时,三位内相已把酒碗送到他们面前。这三位听到炀帝的讥讽之词,又看到送来的酒碗,都感到无地自容,愧悔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