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卫兵将那六位罪犯砍头后,杨素又命人把阎毗、崔君绰、沈福宝、章仇太翼四位重棒一百,赶出京城。然后,又命人把高龙义、晋文建和元衡三人,打到司狱处囚了起来,这才率领文武百官上朝交旨。
文帝闻报大喜,遂赐杨素、宇文述和薛道衡白银千两,衣帛百段。他们三人非常高兴,急忙叩拜,然后接过下殿去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十一月初三。这天早朝,皇后也乐滋滋地随文帝来了。他二人落座后,众文武跪地叩拜,高呼万岁。帝赐平身,文东武西站立两边。
文帝看一下阶前的杨广,便微微一笑,道:“晋王广跪下听封。”
杨广早就知道,开皇二十年十一月三日立他为太子,听皇上喊他,忙出班执笏道:“遵旨!”这才跪下,拜了几拜。
文帝拿起诏书:“内史侍郎薛道衡听了。”
薛道衡出班执笏道:“臣在!”
“由爱卿代朕宣诏。”
“遵旨!”薛道衡再拜,然后接过,来到阶前,继而捧好诏书,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天下安危,系乎上嗣。东宫无德,理当废黜。晋王广德才兼备,忠孝俭朴,并且又有鸿鹄之志,可立为太子,报效朝廷,不负朕望,钦此。
杨广听罢,连连叩拜,高呼万岁。
文帝示意一内相,将太子冠和衮服端来。
一内相忙端过太子冠和衮服,来到殿前。
文帝道:“尚书右仆射杨素听了。”
杨素出班执笏道:“臣在。”
“由爱卿帮太子更衣。”
杨素拜道:“遵旨!”然后来到杨广跟前,先去了他的王冠,交给一宫女,便在内相端着的金盘里拿过黑介帻、前后垂有九旒白玉珠的太子冠,亲自将他戴上,然后让他起身,把内相端着的、绣有山、龙、华虫、火、宗彝五章和藻、粉、米、黼黻四章的礼服让杨广穿好,这才施礼退过。
杨广穿着这身华贵的衮冕,更使他精神百倍,身价倍增,忙整冠抖袍,大礼参拜。
帝赐平身后,笑道:“我朝立嗣,本是大事,可大赦天下,明年改元。从今天起,罢朝三日,在大兴殿大宴群臣,快下殿安排去吧。”
众大臣山呼舞蹈,下殿去了。
这天中午,文帝设宴于大兴殿,新任太子杨广和满朝的文武大臣全部到了。酒席间,须发皆白的杨雄,激动地捧着巨觞道:“陛下为了臣民,大义灭亲,竟废黜无德的长子,立有得者,实为大庆,天下幸甚,臣民幸甚。”
洪州总管郭衍,也起身说:“立晋王为太子,社稷有望,臣民有望。”
一些大臣们,也跟着奉承起来。就在这时,忽见外边狂风大作,下起雪来。众大臣都感到不祥。文帝问杨素道:“我今天立嗣,天降风雪,是何预兆?”
杨素起身,向文帝拜道:“眼下是冬月,天降风雪在情理之中;况且有瑞雪兆丰年之说。我大隋今天立嗣,瑞雪就来了,说明我朝以后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是吉兆也。”
文帝闻之大喜。只因风雪大,所以,还不到未时都散去了。
不说文帝和众大臣离席后如何,却说杨广回到府后,遂派人把杨素、宇文述、郭衍、薛道衡和姬威五位有功之臣请到府上,又摆上酒宴,热情招待。就要入席时,忽见一内相冒雪而来。
河南王杨昭看他满身是雪,忙拿起拂尘,帮他掸雪,还一边掸一边问:“这么大的风雪,公公到此做甚?”
内相道:“我是来下诏的,你们全家听旨。”
太子杨广、晋王妃萧珍、河南王杨昭、王妃韦福荣、南阳公主琼儿和小儿子杨日柬全部跪下拜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内相展开圣旨,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子之位,本居东宫,然东宫晦气之重,不可进住,故改晋王府为清宫。封萧珍为太子妃,可让河南王杨昭袭晋王之爵位,封韦氏为晋王妃,杨日柬为齐王,报效朝廷,不负朕望。钦此。
他们全家人一齐叩拜,高呼万岁。
内相拜了圣旨后,杨广道:“正好我府上有客人,公公也入席吃上几杯。”
内相道:“我还有他事相羁,不便久留,告辞了。”说着,便走出门,又冒雪而去。
今日杨广全家受封,使他家人欢喜不尽,于是,他们不论男女老幼,都和客人坐在一起,吃起酒来。
酒席间,他们全家人不时地向客人敬酒。这些客人们,有敬必受,有时也回敬几杯。酒过三巡,杨广对杨素和薛道衡道:“你二位是朝内的重臣,我不便使用,待我早晚登基后,再重用你二位。”
杨素和薛道衡拜道:“多谢殿下。”
杨广道:“眼下么,封褒公为左卫率,郭大人为右卫率,姬威为左卫司马。”
宇文述、郭衍和姬威三人拜道:“多谢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只因高兴,他们几个吃了半夜。就在他们畅饮之际,只见一家人闯了进来,拱手报道:“禀殿下,城外有几处地震,房屋倒塌无数,人畜也死伤不少。”
杨****之一怔,道:“今天我立嗣,又是风雪,又是地震,但不知是吉是凶?”
杨素笑道:“是吉兆,说明殿下是真龙天子,刚即大位,就惊动了天地神灵。”
杨广听了大喜,说:“待我早晚登位后,是会重用尔等的。”
他们几位一齐拜道:“多谢殿下,千岁!千千岁!”
他们是怎么吃酒,怎样散去,姑且不说,却说第二天早上,文帝和皇后刚登大宝,就有人来报:“陛下,昨夜城外地震,房屋倒塌无数,人畜也死伤不少。”
文帝听了大惊,道:“这是什么预兆?”遂下诏,让尚书左仆射高熲、唐公李渊率人,前往灾区赈恤之。
他们刚走,忽听外边有哭叫之声,只因风大,无法听清,谓杨素道:“你去看看,看外边是什么在喊叫。”
“遵旨。”杨素拜罢,退出宫门。
原来这声音是在大理狱中传出来的。
自从杨勇被废、打到狱中后,整日不吃不喝,天天大哭。这天,他听说晋王立为太子,不服,要与皇上面理。但司狱监不让他出门,无奈,只有在墙里边哭喊。谁知风雪大,文帝根本听不见。他看院里有一棵大树,便爬到树上,拼命地哭喊着:“父皇——你为什么要废了我——他晋王何德何能,为什么立他为太子——你不公平呀——”
这时,杨素已冒雪来到狱墙外边,看是杨勇在树上喊叫,也不睬他,任他喊去。谁知杨勇看见了,便惊喜地,喊:“杨大人,你帮我传句话,我要面见圣上,求求你了。”
杨素仍不理他,只是在雪地里散着步子。
杨勇认为他没有听见,遂将右手松开,向杨素连连摆手,道:“杨大人——”只因杨勇多日没进水米,况且又在外边冻了半天,当他一只手松开,拼命地向杨素打招乎时,那只手已经冻得麻木了,“扑通”一声,便从几丈高的树上摔了下来,又听他“啊”的一声,这位当过二十年太子的杨勇,竟摔得头破血流,一命归天了,享年三十六岁。
杨素看他从树上摔下来,忙让司狱监打开门,进去一看,原来他气绝身亡了,对下人说:“将尸体抬到屋去。”
几位下人不敢怠慢,忙将尸体抬到室内。
杨素看安排完毕,心里非常高兴,忙匆匆上殿,禀道:“陛下,庶人勇失去理智,风雪天竟爬树玩耍,被狂风吹下,气绝身亡了。”
文帝听了一震,继而非常沉痛地:“我的五个儿子,已经死去两个……”他哽咽地说不下去了,半天才说:“传旨下去,将他厚葬,追封他为房陵王。”一抬手道:“快下殿安排去吧。”
“遵旨!”杨素拜罢,匆匆去了。
却说杨素下朝后,边走边惬意地想:你小子看不起老夫,倒落个丢官、监禁、焚身碎骨!厚葬就厚葬吧,反正我朝内有的是钱。于是就通知宫内的内相,搭灵棚,买棺木,办纸麻,请乐工,又请了百十名和尚、道士,与他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道场超度亡灵。
出殡这天,满朝文武都来了。只因他的家人都在牢内,只有他的长子长宁王杨俨和他的儿媳二人,所以,从搭灵棚那天起就把他二位请了来。这几天,他二人就在灵棚内守灵,天天大哭,下棺时,他二人险些哭昏过去。
不说他二人是怎样悲痛、怎样回宫,却说杨素看坟已拢起,便率领众文武回朝与文帝复旨道:“按照陛下的旨意,已将房陵王厚葬,特来向陛下复旨。”
杨勇毕竟是杨坚的长子,早年去世,使他的心里非常沉痛,况且前年杨俊也死去,岂不伤心!当他听了杨素的回禀后,便含着眼泪,说:“知道了。”
“谢陛下。”杨素拜罢,退过一边。
就在这时,在外边赈灾的高熲出班奏道:“陛下,臣奉诏前往灾区赈济,发现岐、雍二州灾情重大,所带财物,远远不够。眼下,上万具尸体没人埋葬,无数的黎民无处归宿,特来向陛下告知。”
文帝听了心里一沉,道:“让民部拨款,火速去赈济,让他们有处住,有饭吃,再把死去的尸体埋了。”
“遵旨!”高熲拜罢,便退下办理去了。
这两件事,使文帝心里格外难受,他长叹一声,便爬在龙书案上定了定神儿,谁知一闭上眼,他竟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两边的文武大臣们,看文帝伏案而睡,也不敢退下,不敢言语,只是木桩似地站在阶下,看着他睡觉。老半天,忽见文帝惊叫一声,便从龙椅上摔了下来。
这一举动,把后边两个打龙风扇的宫女吓傻了,愣在那里。当他们看到,几个内相上来呼喊着、扶起文帝时,她们这才省过神来,也忙上来喊道:“陛下,你是怎么了?”
文帝在几个内相地搀扶下,又重新坐了。
杨素忙走上阶,担心地问:“陛下,你怎么会能摔到阶下呢?伤着龙体否?”
文帝苦笑笑道:“谁知朕一闭上眼,竟做了个噩梦,吓煞我了。”
众臣听说他做个噩梦,不知是吉是凶,不敢言语,惟独杨素拜道:“陛下,睡觉做梦,人之常情,但大多是梦凶是吉,梦吉是凶。陛下能否说出梦意,我等解一解,看它是吉是凶?”
文帝道:“细思梦中光景,大非吉兆。”想了想道:“这样吧,由杨素和苏威留下,其余大臣,下殿去吧。”
“遵旨!”众大臣山呼舞蹈,退下不提。眼下大兴殿内,除了文帝和他的宫女、内相、御林军外,那就是尚书右仆射杨素和吏部尚书苏威二位大臣了。文帝对内相道:“与二位爱卿打座。”
二内相应“是”,忙与他二人搬来太师椅,在阶下放了,说:“二位大人,请。”
他二人谢座,便在下边坐了。
文帝叹道:“今日早朝,只因长子去世,天下地震,我的心里非常沉痛。朕为了松松神儿,便伏在龙案之上,谁知一闭上眼,就梦见自己在城头上站着,四处眺望。开始看时,山河锦绣,风和日丽,甚是喜人;再细看时,见城上有一株大树,枝上结很多果儿。我正在观赏,忽听城下有流水之声,忙向下一看,只见城下水流汹汹,波涛滚滚,很快就与城墙齐了。我见势不妙,就急忙下城奔跑,谁知回头一看,大水滔天而来。我这才着了忙,便大喊一声,朕也就惊醒了,不知此梦是吉是凶?”
他二人听了都是一怔,不约而同地:“陛下,此梦确实不祥,乃是将来有人祸国之兆也。”
文帝闻之大惊,急问:“可知是何人祸国?”
苏威肯定地:“陛下,此人姓李。”
文帝问:“这李字,从何说起?”
苏威道:“回陛下,你梦见城上有树,树上有果,树乃木也,果乃木之子也,这木、子合起来岂不是个李字?”
文帝和杨素都赞道:“解得妙!”文帝想了想,问:“朝内姓李的大臣很多,究竟是谁呢?”
苏威道:“陛下梦见洪水淹城,此人的名字定带水傍。”
文帝喜道:“这就好寻了。你二人想想,看我朝内姓李的大臣中,哪个的名字带着水旁,若查出来,我提前把他杀了,免得他乱我大隋。”
杨素知道李渊与废立太子作对,想趁此把他杀了,于是一笑说:“陛下,唐公姓李,并且‘渊’字也是水旁,是不是……”
文帝摇首笑道:“差矣,差矣,李渊和朕是近亲,并且他的婚事还是我办的,他岂能反我?是万万不会的,你再想想看。”
杨素看文帝不从,尴尬地一笑,说:“也是,也是,既然他和陛下是近亲,他是不会反大隋的,那么,是不是郕公李浑?”文帝想了想,肯定地:“是他!他封为郕公,郕者城也,正合水淹城之梦,并且他姓李,浑字也是水旁,看来,将来祸我国者,李浑也。”
杨素逢迎地:“这城墙、洪水、树木、果子之梦,和李浑此人完全吻合,是他无疑。”
文帝道:“我现在就下旨,将他杀了。”
苏威忙拦道:“慢!”
其实,苏威早就看出李渊大贵,十七年后,要灭大隋,但他不敢向文帝直言。谁知杨素天胆,竟敢说出。可文帝不信,认为是近亲,暗道:看来这是天意!大隋的江山也不会长久。正在想着,杨素又说出李浑,也来不及多想,拦道:“陛下,一来郕公多病,四肢无力,二来不掌兵权,无法调兵,他怎能祸国?万不可错杀大臣。”
文帝听了,想了想道:“此话也有道理。但是,此梦正应他家,难道是他的儿子么?”问杨素道:“他有几个儿子?”
杨素道:“他长子已死,幼子尚存,他的名字我不清楚,但他的小名叫洪儿。”
文帝听说李浑的幼子叫洪儿,一怔,道:“洪字者,大水也,正合我洪水淹城之梦。看来,这小子以后要祸国。”遂提笔写一道圣旨,道:“黄门官听了。”一门官出班拱手:“臣在。”
“速去李府下诏,带上鸩酒,赐洪儿死。”
“遵旨。”黄门官接过圣旨,又让一名内相端着鸩酒,匆忙忙地向李府而去。
李浑字金才,上柱国李穆之第十子也。文帝为相时,尉迟迥作乱,他父李穆在并州,遣李浑入京,捧十三金带于杨坚,并传父意:愿为他效力。杨坚大喜,让他随元帅韦孝宽去击迥。文帝即位后,他被封为象城府骠骑将军,后封申公。李穆去世后,便袭他父郕公之爵位。李浑今年五十岁,整日有病,耳聋眼花,无所事事。他妻乃宇文述之妹,今年四十八岁,善良纯朴,又矮又胖,与他生下两个孩子,然长子早年去世,眼下就这个独根苗儿名叫洪儿。
洪儿今年十四岁,聪明伶俐,非常好学。今天下午,洪儿正在伏案看书,忽听外边喊道:“圣旨到——李洪儿听旨——”
洪儿听了大疑,问父母道:“圣上召我做甚?”李浑想了想,笑道:“好事,你今年已经十四岁,可能圣上要加封你了。”
洪儿闻之大喜,道:“快!快去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