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儿很快就回到总管府,又很快见到了尉迟迥,拜道:“禀大人,事已探明。”
“那人是谁?”
“晋昶的内弟,朝里的内史韩良。”
“他到此作甚?”
“受杨坚所差,欲同晋昶谋害大人。”
尉迟迥听了一怔,忙问:“可有证据?”
“杨坚老贼的亲笔书信。”
“他的信在何处?”
“在他后院密室的抽屉里。”
尉迟迥听了,又想了想,问:“可知信上的内容?”
“全文我不清楚,但信上杨坚答应他:事成之后,让他接替相州总管。”
尉迟迥听罢,深信无疑,可他不轻易去抄杀,怕一旦杀错,无法收场。于是他挖空心思地想了半天,最后决定:
让大将军梁子康率兵一千,先把他晋府包围起来;再让都督贺兰贵领兵三百,由刘小儿引路,到晋府后院搜查那封信,如果信上真有此事,那就抄杀晋府,一个不留。
安排完毕,两路人马都开始行动了。
不说梁子康率领的一千人是怎样去包围晋府,却说贺兰贵引着的三百精兵:他们个个都是青衣短打,背后插着短刀,由刘小儿带路,既匆忙又悄无声息地出发了。
此时刚交四鼓,天上没有月亮,只有几颗星星在乱云中穿来穿去,整个世界,一片黑暗,一片静寂,只能听到无数只零乱的脚步声。
他们很快就来到晋府后院的围墙下。
刘小儿朝贺兰贵低声道:“都越墙而过,跟我来。”说着,他第一个跃过墙去,紧跟着,贺兰贵和众官兵也先后翻过墙头,在刘小儿的带领下,很快就把那座房子包围了。
刘小儿看房门没锁,对贺兰贵悄声说:“注意,里边有人。”
贺兰贵轻声说:“知道了。”于是他选了二十名武士,准备入内。
此时,几名官兵已点燃了火把,刘小儿也把房门拔开了。贺兰贵命令道:“冲进去!”
一声令下,众武士和执火把的几位一齐入内,贺兰贵和刘小儿也跟了进来,借着火光,见厅内窗明几净,一尘不染,非常雅致。
刘小儿示意他们到西房内搜查,自己便引几个武士冲进了东间。他们刚一入内,就听见里边有人惊叫:“尔等是何人?!”
原来韩良就在此处下榻,被他惊醒。
众武士看后边床上有人,便扑上去用刀逼住他道:“不许动!”
韩良看这么多兵刃,寒气逼人,定知不妙,竟吓得他浑身打战,不能动了。
刘小儿二事不顾,忙拉开抽屉。(原来杨坚的亲笔信还在里边)他急忙拿起,展开一看,继而把信递给贺兰贵,道:“就是它,请都督过目。”
贺兰贵急忙接过,看了一遍,不禁冷笑一声,道:“姓晋的,看来你总管是当不成了。”看一下吓得尿流的韩良,一挥手,道:“先把这个奸细砍了!”
韩良惊得磕头求饶。
这些武士们哪管这些,手起刀落,只听他惨叫一声,便死在敌人的乱刃之下。贺兰贵这才拔出宝剑,一挥说:“快走!杀到上院,一个不留。”
于是,这三百多名武士,举起火把,手持短刀,虎狼般地向上院杀去。整个府上,火光点点,刀光闪闪,人影蹿动,大杀大砍,到天明时,晋府的一百多口人等全杀完了。
这时,尉迟迥和众文武也骑马赶到。
贺兰贵看总管来了,忙到他跟前,将杨坚的书信递上道:“书信搜到,人已杀绝,请大人过目。”
尉迟迥接过看了一遍,看后气极,逐甩镫下鞍,继而走上台阶,朝人山人海的众官兵和看热闹的人们,道:“弟兄们!父老乡亲们!”他把那封信举起来,说:“这封信,是当朝丞相杨坚写的,他指示晋长史谋害与我,今天抄杀晋府,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杨坚他自恃皇后的父亲,挟持幼主,罪恶昭彰。众位皆知,我与皇室亦属国戚。先帝命我镇守相州,寄托安危,今天,我要集合义勇,匡国庇民,不知君等以为如何?”
话音刚落,在场的人们齐声呼道:“愿跟总管,打到京去,推倒杨坚,共扶幼主。”
尉迟迥闻之大喜,便自称为大丞相,遂差亲信数人,赍书到各州联络,共讨杨坚。
这样以来,也确实有总管响应。
第一个是青州总管尉迟勒;第二个是郧州总管司马消难;他们都愿联合起来,推倒杨坚。然而,也有人不听他调遣的,第一个锁住来使的,就是并州总管李穆。
李穆字显庆,陇西成纪人,汉朝时骑都李陵之后。他祖父李斌,曾任过都督之职,镇守高平。他父李文保,因病早逝,西魏时,他就官拜大将军。太祖宇文泰平齐时,在芒山被齐兵所困,幸亏他领兵杀来,救了太祖。宇文泰大喜,不但将他封为安武郡公,而且将他的二位兄长和他兄长的后代都封了官职。
宇文护执政后,他兄长李远之子李植,因犯科殃其家小,全家被斩,他二兄李贤,也为此丢官削职。
李穆多次上疏,保他兄长。皇上看他功高,准了本章,又将他等复了原职。
他先后任过大将军、安武郡公,跟着拜小司徒,进位柱国,转大司空,进爵申国公,官拜总管,镇守原州。大成元年,宣帝为了玩乐,封他为大左辅,同杨坚、宇文盛和尉迟迥辅佐朝政。他和尉迟迥管外事,所以把他调到并州任总管。
李穆今年六十二岁,身才高大,白发银髯,广额丰颐,二目炯炯。他的夫人前年去世,为他生下十个孩子:
长子淳官拜风州刺史;淳弟怡官拜义同,后阵亡;怡弟雅为荆州总管;雅弟恒为盐州刺史;恒弟荣为合州刺史;荣弟直为车骑将军;直弟雄为密国公;雄弟浑为左侍郎……他的子子孙孙,包括他兄长的子子孙孙,上朝执笏者不下百人。
北周以来,天下百姓最不满者,那就是税赋高,徭役重,皇律又定得苛刻,朝内的王公大臣谁也奈何不了。然而,这位刚辅政的杨坚把它改了。就为此事,李穆对这位大丞相非常崇拜。
他早就看出来了,北周的皇帝一个比一个荒淫,气数快尽了,早晚取而代之的就是杨坚。所以,当尉迟迥差他好友刘记前来下书,让他联合起来攻打杨坚时,他气愤地把书信一撕,又把他重打四十推到牢内了。
他子李士荣吓得要命,忙说:“爹爹,你怎么这样对待来使?一旦尉迟迥怪罪我等,怎么了得?快把刘记放出来吧。”
李穆斥道:“你懂得什么!自从太祖开国以来,税赋过高,徭役太重,害得百姓无法度日,再者皇律又荷刻,举国上下,谁不胆寒。幸亏出了个杨坚,竟把多年来不合理的法度全部改了,才使人有了出头之日,黎民爱戴。如今他叫我去打杨坚,等于是与民作对。”
他的小儿李浑道:“爹爹言之极是。孩儿我已经看出来了,周室气数将尽,将来取而代之的,就是随公也。”
李穆大喜:“莫看我浑儿年幼,倒有些眼光。”对士荣道:“你火速到怀州去,让你堂兄按兵不动,听我调遣。另外,再告知你所有的弟兄:死保随公,定有富贵。”
士荣应“是”,匆匆而去了。
李穆为了讨好杨坚,特意为他备了套十三金带——天子服,又与他作书一札,信曰:
穆拜书于丞相座下。相州总管尉迟迥,差故友刘记前来,欲唆使我部发兵,攻打长安。
迥等鼠辈,包藏祸心,岂能与他同流合污!故而将来使锁拿,听公调遣。
自从公执政以来,减税、减役、修改皇律,深得民心,穆亦十分敬重,特呈十三金带王服一套,望君笑纳。
大象元年六月三日
书信写毕,朝他小儿子李浑道:“你速去长安,将此物交与丞相,然后你就留在京内,报效朝廷。”
李浑忙拱手:“儿遵父命。”这才将天子服包好,背在身上,然后又揣好书信,骑上快马,如飞地向长安而去。
前边飞马回京的还有一人,那人是谁?看官听着,本是韦孝宽派出的暗探韦志是也。
自从韦孝宽让他潜入相州、探听虚实后,他便扮作商人,骑马前往。行至西城门外,他将马儿寄养在一家店里,这才进城暗中打探。
这天上午,他看晋府门前人山人海,便好奇地挤到里边,一打听,方知朝内差韩良来了,想通过晋昶,暗害总管。谁知他尚未下手,反被对方发现,抄了满门。当他听到尉迟迥喊:要集合义勇,匡国庇民时,他这才紧张地离开人群,出了西门,便又骑上他的枣红马,不住打马,不住加鞭,不几日,便就回到长安城了。
韦志奔到长安后,也不顾回府去看望家小,更不顾劳累休息片刻,却径直地来到皇宫,冲进了相府。
此时,杨坚正招集文武议事,韦志也不管他们议些什么?朝正堂打千道:“启禀丞相。”
杨坚看是韦志,忙问:“相州方面怎样?”
韦志拜道:“害迥之事,已经败露,如今韩良和晋昶的全家人等被杀。”
一句话,满室皆惊。
杨坚道:“讲下去。”
韦志接道:“尉迟迥在市上大喊大叫,他要集合义勇,匡国庇民。眼下,他已派出许多亲信到各州联络,准备攻打长安。”
杨坚道:“知道了,速去再探。”
韦志说“遵命”,退出相府。
杨坚看他退下,自言自语地:“看来,到我发兵的时候了。”继而向下喊:“郧公韦孝宽听了。”
韦孝宽出班,拱手:“末将在。”
“我封你为行军元帅,率兵二十万,东进相州,讨伐迥部。”
“遵命!”韦孝宽接过帅印,退过一边。
杨坚道:“再给你六名总管辅佐,梁士彦为毫州总管;宇文忻为豫州总管;元谐为乐安总管;宇文述为褒阳总管;崔弘度为安平总管;李询为高平总管。你们各领精兵三万,皆由元帅韦孝宽调度。”
这六大总管同时出班拱手:“遵命!”
杨坚道:“尔等速回营准备,明日出发。”
众位应“是”,退出相府。
这天下午,李穆之子李浑,也飞马奔至皇宫。他匆匆地来到相府,见到了杨坚,献上了书信。杨坚看后大喜,暗道:我正在犯愁,申公却来信投靠于我,真是如鱼得水!况且他送我天子服,其用意就不言而喻了!于是便写了封感谢信,差人送往穆部,表示感谢。
第二天上午,杨坚和李浑,各骑一匹战马,如飞似地来到校场。此时校场上正在点兵,整个校场,人山人海,旗幡招展。
身为大帅的韦孝宽,头戴帅盔,身穿银甲,外披绿色头篷,肋下挎剑,足登战靴,神气十足地在帅台上坐着。
帅台下是六面大旗,第一旗门下是毫州总管梁士彦;第二旗门下是豫州总管宇文忻;第三旗门下是乐安总管元谐;第四旗门下是褒阳总管宇文述;第五旗门下是安平总管崔弘度;第六旗门下是高平总管李询。这六位总管都披挂整齐,精神抖擞!
在虎椅上坐着的元帅韦孝宽,看台下军威赫赫,非常高兴,他就要想说什么,见丞相和李浑飞马来了,急忙起身来迎。看他二人跳下马,便上前施礼,然后把他二人迎到帅台上了。
杨坚走上帅台后,朝下边一抬手,道:“弟兄们,尉迟迥不念先帝之恩,趁后主年幼,欲反朝廷,当然,也有些不明真相的响应了。可喜的是,并州总管李穆,正气凛然,大义灭亲,将他的故交、也就是迥的来使重打一百,锁在牢内,然后派他儿李浑前来联络,共同灭迥。我相信,那边有李家军配合,这边有无数的精兵强将,消灭迥部,易如反掌!”说罢,朝元帅道:“就把李浑留在你部,作为帅府长史。到那边后,若兵力不足,申公的兵马也由你调遣,现在出发。”
韦孝宽说“遵旨”,这才朝下边非常严肃地:“毫州总管梁士彦听了。”
梁士彦上前拱手:“末将在。”
韦孝宽道:“我封你为先锋官,逢山开路,遇水造桥,立即出发,向相州而去。”
梁士彦应罢,匆匆去了。
韦孝宽又封宇文忻为前三军,崔弘度为后三军,宇文述为左三军,元谐为右三军,李询为运粮官。然后朝众官兵一挥手道:“出发!”
于是,几位总管都跃上马,便引着自己的三万将士,浩浩荡荡出了城门,相州而去。
第二天下午,东郡太守于仲文,风尘仆仆,满身是血,披头散发地闯进皇宫。你道此人是怎么回事?稍有交代:
于仲文字次武,建平人,父于梯,曾任过大左辅,燕国公。仲文自幼聪明好学,九岁上,《五经》、《四书》全学通了。后来,他著有《汉书刊繁》三十卷和《略览》三十卷。
他不但文艺高深,而且弓马娴熟,武帝对他非常器重,封为延寿郡公。宣帝时,又被封为东郡太守,至到如今。
自从尉迟迥作乱后,就遣使来劝仲文投迥,共同讨坚。仲文不从,斥走来使。迥大怒,遂派大将宇文胄从石济杀来,又遣大将军宇文济从白马来击。只因贼兵之众,来势凶猛,仲文部下无不惊慌,只有大将赫连僧伽和敬子哲率众抵挡。仲文看郡兵死伤过半,便引着六十名将士,护着妻儿老小且战且退。他们还不到沁河边,这六十名将士和全家人等都战死完了。幸亏仲文被渡船相救,方免一死。
他过了沁河后,悲痛欲绝,真想放声大哭一场。然而,他心中有事,不住打马,日夜兼程,不几日,便就进了长安,来到皇宫了。
他进了皇宫后,二事不顾,却如飞地跑进丞相府,见他们正在议事,便朝上跪下,放声大哭起来。
杨坚看他披头散发,浑身是血,一上堂就跪地大哭,心里一怔。他急忙离开虎位,将他扶起来,问:“于太守,那边出什么事了?”
于仲文就把前前后后的不幸遭遇讲了一遍。
众大臣听了无不气愤。
杨坚怒道:“你个尉迟老贼也太残忍了!”就要下命发兵,忽见探马来了,忙让他“快讲”。
韦志道:“尉迟迥派大将檀让,率兵十万,攻打河南。荥阳公司马消难,受迥贿赂,在郧州招兵买马,准备造反。”
杨坚听了大怒,便将虎案一拍,道:“我要发倾国之兵,灭他老贼。”捧起帅印,道:“大将军杨素听了。”
杨素出班拱手:“末将在!”
“我封你为清河公,东征元帅,率兵三万,去讨伐胄、济二贼,不得有误。”
杨素说“遵命”,接印退下。
然后封王谊为行军元帅,率兵三万,去郧州攻打司马消难;又封于仲文为河南道行军元帅,率兵三万,去河南消灭檀部。
他二人也接过帅印,退下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