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孝宽听说上游有船,心中大喜:“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快去上船。”说着,便同他们一道奔到上游。
原来这两只渔船的主人姓李,本是沁河岸边李家湾人。左边这条船上的主人叫李沁水,四十七、八岁,个头不高,胖得出奇,他家三口人,打鱼为生。右边船上这位叫李小鱼,二十出头,中等个儿,生得眉清目秀,是沁水的独生儿子。
他们吃过午饭后,父子二人各操一只船儿,在沁河边撒网捕鱼。他们捕了半天,才捕到几斤小鱼,看天色已晚,这才没精打采地收网,准备回家。就在这时,突然见岸上有几个官兵,骑着马冲他们来了。他二人不知为何,正在愣神,忽听岸上喊:“喂——船家,请帮帮忙,把我们几个渡过河去。”
小鱼听说是渡河的,忙朝岸上说:“我们是打鱼的,不渡人,你们转去吧——”
韦孝宽清楚,杨坚在百姓中间很有威望,又看后边敌兵快追来了,忙朝船上喊:“二位老板,我们是杨丞相的部下,快帮帮忙吧,后边的贼兵在追杀我们,我们会多给你钱的。”
小鱼就要说话,沁心拦道:“孩儿,快靠岸,他们是杨丞相的人。”说着,他二人摆舵调头,划到岸边,刚一停稳,沁水说:“原来你们是杨丞相的部下,快上船吧。”
他们几位早已下马,都是焦急地在河边站着,看船儿已靠岸,一个个便牵着马儿上了渔船。此时,孝宽看贼兵已经奔来,忙说:“二位船家,贼兵追来了,火速开船!”
他父子见了,也很惊慌,忙用竹篙一点,两只船儿悠地离岸,当众官兵来到河边时,这两只载着人、马的船儿,已顺水飘到河心去了。
梁子康见此大怒,便勒住马朝船上骂道:“韦孝宽!你等着,待我们打到长安去,先杀你韦家,再杀杨坚。”
说真的说,想杀杨坚也没那么容易,他不但权势重,威信高,而且谋士和追随者也多,就连天下的老百姓都非常崇拜。
这几天,他为了巩固势力,暂安民心,先后加封两个人;一是被他赶出宫的五个小五爷中最大的那位——泰王宇文贽。
宇文贽十八岁,自从他被赶出宫后,心里老是不快,见人就说:“我兄长也大不了我几岁,他就能在朝里当官,为啥不叫我干?”
杨坚为了稳住他,就封他为长安大冢宰,镇守长安,朝内事与他无干。宇文贽非常满意,很快就走马上任了。
他上任以后,不知道该管什么,认为他是长安冢宰,于是他每天带着人,在街上转悠,若遇到争吵和打架斗殴者,他都要管,不几天,还真的把长安街管平稳了。
他加封的第二人是宇文椿。
看官,你道宇文椿是谁?稍有交代:
宇文椿是太祖宇文泰的从孙儿,宇文亮的亲弟,三十八岁,以前他为定州刺史。自从宣帝霸占了亮的儿媳、宇文温的夫人尉迟兰后,宇文温大骂宣帝,使宣帝动怒,便下令抄杀了他们全家,当然也殃其家族,罢了宇文椿的官,下了大牢。
杨坚为了稳住京内宇文家的心,便亲自开牢将他释放,并封他为杞王,大司徒之职。
宇文椿感激涕零!他做梦也想不到,他的同宗竟害得他家破人亡;更想不到,还是个外性人、当今丞相杨坚救了他。他激动得朝杨坚连连叩头,边哭边说:“杨大人,你是我的大救星,我永生永世也忘不了你!”
杨坚当然高兴,不必多说。
第二天,杨坚正在相府闲茶,只见相府司马刘昉走进来,朝杨坚见了礼后,说:“丞相,近日我发现右丞相宇文赞,整日和幼主密谈,得设法稳住他,不然的话,他会坏我们事的。”
杨坚想了想,道:“宇文家的后代,大多都好色,你给他选几个美女送去,我保他只恋女色,不管朝事,你看如何?”
刘昉拍手赞道:“妙计,妙计,我这就去办。”说罢,他便匆匆地离开相府,选美去了。
以前于智天下选美,送进宫的美女不计其数,虽说被杨坚赶走一些,但留在宫里的还有不少,充当宫女。刘昉来到后宫后,便在宫女中选了八个能歌善舞、又非常标志的来到王府。
守门的家人见刘昉走来,并且还带着那么多美女,不解,忙上前施礼道:“刘大人真是稀客,怎么今日到王府来了?”
刘昉道:“相国看王爷孤单,特着下官给他送些美女,不知王爷可在府上。”
家人听说给王爷送美女来了,心中一喜,忙说:“请大人稍候,他在后宫,我去唤他。”说罢,便一阵风地向后宫跑去。
原来宇文赞正在幼主的文安殿内。
宇文赞今年二十岁,却也生得仪表堂堂,就是不爱读书,智力低下。但他也看出来了,他这个右丞相是个虚名,毫无权力。他也看出来,杨坚有野心,想篡他宇文家的皇位。于是,他以和幼主闲玩为名,暗地里指示静帝,杀掉杨坚。
静帝才七岁,什么都不懂,一听说杀人就吓得要命,放声大哭,谈几次都不起作用。然宇文赞不死心,刚用过早膳,就来找小皇帝。
他二人在内室里坐下后,宇文赞说:“陛下,那个杨坚不是个好东西,万不能要他。”
小皇帝问:“谁叫杨坚?”
“你呀,你连杨坚都不知道!就是杨丞相。”
小皇帝听说丞相就是杨坚,想了想,说:“杨丞相不坏,他那么大岁数了,还给我磕头,还呼我万岁,怎么会害我?”
宇文赞急了:“你莫看他朝你磕头喊万岁的,他心里坏透了,他想杀你,他想当皇帝。”
静帝一听哭了:“我不信,我不信……”
就在这时,王府的那位家人来了,朝他二位拜道:“奴才拜见陛下,拜见王爷。”
宇文赞吃惊地:“你来干什?”
家人拜道:“相府刘司马,前来拜见王爷。”
宇文赞怒道:“就说我有事,让他改日来。”
家人又拜:“王爷,他来并非歹意,是给王爷送美女的。八个女子,都像花儿一样。”
宇文赞闻之大喜:“真的?”
“奴才岂能妄言?眼下刘大人和那八名美女,正在府门外等候呢。”
宇文赞一乐多高,道:“妙极,我这就去。”说罢,他也不管小皇帝了,便急火火地出了后宫,回府去了。他们快到府门时,老远就看见那一大群美女,喜得他连蹦带跳地来到刘昉跟前,一拱手笑道:“刘大人真是稀客,让你久等了。”
刘昉也拱手道:“王爷公务繁忙,此次到来,多有打扰,还请王爷海涵。”
宇文赞笑道:“哪里,哪里,孤王整日闲玩,并无他事,快请府内一叙。”
“既然如此,一同请。”刘昉又让众美人门外等候,这才同宇文赞步入王府。他们进了客厅后,宇文赞把刘昉让到上位,家人也急忙献上香茗。
宇文赞心急,便问:“刘大人很少过府,今日到此,必有要事?”
刘昉一笑,道:“王爷年方弱冠,尚未婚配,相国看你寂寞,特命我给你送美女来了。”
向外喊道:“都进来吧。”
外边这八名美女,听刘昉在唤,便都飘飘然飞进大厅,然后排成了个“一”字,向宇文赞拜道:“小女子拜见王爷。”
这一拜,拜得宇文赞神魂颠倒,急忙说:“罢了罢了,快快平身。”
刘昉接着说:“王爷,你看这些女子怎样,是不是都留在府上?”
“个个俊俏,全部留下。”
众美女又拜:“多谢王爷。”
宇文赞的兴头来了,朝内喊:“拿酒来!”
众仆人应“是”,便很快上齐了酒菜。
宇文赞端起杯,朝刘昉笑道:“刘大人,今日我高兴,咱们俩痛痛快快地吃上几杯。”
“那就多谢了。”然刘昉并不端杯,只是朝宇文赞一笑,道:“王爷,有道是,边听歌曲,边吃美酒,才如神仙过的日子。”
宇文赞不解,将酒杯放下,问:“你的意思是……”
刘昉朝众美女道:“快下去更衣,与咱们的王爷歌上一曲。”众美女应“是”,飘然而下。不多时,只见四位披绿纱的少女,在悠扬的乐器声中飞进大厅,踏着舞步,跟着是三名袒胸露臂的美女,有的吹笛,有的打鼓,还有一位弹着琵琶走上场来。就在这时,一位着藕色纱裙的少女,一边唱一边舞着来到中间,只听她唱道:
五味九变兼六和,令芳甘旨庶且多,
三危之露九期禾,圆案方丈祭星罗,
皇举斯乐同山河,皇举期乐同山河。
虽说此曲唱得美妙动听,但宇文赞并不欣赏,他主要在看她们舞,更具体些说,是在看轻纱里边那似隐似现的动人的部位。此时,宇文赞看迷了,看傻了,他端着的酒杯半天送不到嘴边去。
就在这时,歌罢曲终,众美女又飘然退到里间。刘昉端起杯,朝着仍然在着迷的宇文赞道:“王爷,你看他们唱的怎样?”
宇文赞这才醒过神来,忙将酒杯放下,道:“不错,不错,真是舞得妙,长得更妙。”
刘昉将一杯酒吃完,说:“王爷,你可知相国为何赠你这等高雅的礼物吗?”
“孤家不知,请刘大人明示。”
刘昉想了想,说:“方才相国说道,王爷系先帝介弟,众望所归。静帝年幼,岂堪大事?只是先帝驾崩,群情尚扰,待事宁之后,他打算废了静帝,立你为天子。所以,特选些美女孝敬王爷。”
宇文赞听了信以为真,只乐得手舞足蹈,心花怒放:“原来是这样?”
刘昉神秘地:“此事万不能乱道,更不能和幼主接触,一旦被人发觉,我等之命休矣。”
宇文赞严肃地:“请刘大人放心,我决不会胡说乱道,也不和幼主来往,我听你的。”
刘昉看已经达到目的,便起身道:“但愿如此。王爷,我还有事,告辞了。”
从此以后,宇文赞不说杨坚的坏话了,也更不到文安殿找小皇帝了,他身边有八名能歌善舞、又非常俊俏的美人儿,整日是吃喝玩乐,等着当皇帝。
这天上午,杨坚正在相府和几个大臣议事,只见相府宿卫郑贲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打千道:“丞相。”
杨坚看他如此惊慌,忙说:“出什么事了?”
郑贲道:“刚才我侄儿来报,说齐公于智,引了十几个心腹,正在毕王府上密谋。他们准备里应外合,杀掉我等。”
杨坚忽地起身问:“他们现在何处?”
“正在毕王府,望丞相发兵去拿。”
杨坚略思,道:“大将军杨弘听了。”
杨弘出班拱手:“末将在!”
“你和元胄一道,率精兵三百,去抄杀毕王府,万不能放过一人,越快越好。”
他和元胄应“是”,匆匆去了。
提起杨弘,笔者也要交代一番:
他也是弘农华阴人,和杨坚同宗,他父早卒,养于舅家。他舅父文武精通,从小就教他习文练武,得到真传。
杨坚辅政时,他和伯父杨处纲带上家小来投杨坚。杨坚甚喜,遂与他们安排了住处,封了官职。他今年三十岁,五短身材,力大过人,将巾皂袍,确也威武。
再说他的副将元胄:
元胄今年四十岁,身高八尺,方脸大鼻,须、眉好看,有一副不可侵犯的样子。他是河南洛阳人,魏时昭成帝之六代孙,他祖父元顺,在魏时官拜濮阳王,他父元雄,曾封过武陵王。元胄自幼爱学,文武精通,齐王宇文宪很是喜爱,引为左右,封为大将军。
自从宇文宪被杀后,他就投靠杨坚了,为他办了不少事,成了心腹,又引他弟元威加入侍卫。今日,丞相让他和杨弘去抄杀毕王府,颇为高兴,就披挂整齐,骑上他的枣红马,手提大尖枪,率领了三百铁甲兵,杨弘在前,他在后边压阵,一行人马,浩浩荡荡,如狼似虎地向毕王府奔去……
毕王宇文贤是明帝毓的长子,今年二十四岁,却也生得一表人才,文武双全。他父皇被宇文护害死后,那时他才三岁,成人后,他被封为毕王,后来又封他为雍州牧。
自从宣帝驾崩,幼主即位,杨坚当了大丞相后,他就看出杨坚有野心,想篡王位,于是,他串通了五王(即赵王招、越王盛、陈王纯、代王达和滕王迴),联络各州总管,里应外合,于七月一日攻打长安。
今天,毕王贤和代王达二人,又招集十几个文臣武将,包括齐公于智在内,正在毕王府的大厅内密谋此事。
毕王宇文贤道:“如今杨坚权势最大,将他推倒,我北周的江山就稳如盘石了。”
于智道:“我早就看出他有野心……”他刚说到此,就见门官闯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大人,不好了,杨弘和元胄带兵杀来了。”
一句话,满室皆惊。
宇文贤“腾”地站起,怒道:“是哪个走露的消息,就这么快让他们知道了?”
于智也起身道:“查出来将他杀了!”
代王宇文达急道:“还提这作什!已经被他们发觉,查出来何用?还是快想个退路吧,不然的话,我们几位和毕王的家小全完了。”
他们这才看出问题的严重性。
此时,宇文贤吓出了一身冷汗,半天才说:“只有让兄长(指代王宇文达,他和达是异母同父)引着我的三个孩子从后门逃走,我们这些人跟他们拼了。”
在座的十几位,都同意毕王的说法,于是就开始行动了。这时,宇文贤把几个孩子叫到身边,准备让他们跟伯父宇文达逃走。他妻梅氏,便像泪人似地:“我可怎么办呢?”
此时,堂堂毕王也不知该怎么办了,看妻子和孩儿们满面是泪,于是朝几个家人道:“尔等和代王一道,引着夫人和孩儿们从后门出走,越快越好。”
几位家将应“是”,便操起家伙,同宇文达一道,引着宇文贤的夫人和三个孩子,既惊慌又紧张地向后院跑去。
宇文贤看他们走去,心里也稍微宽松一些,又听外边杀声四起,这才朝余下的六、七位道:“弟兄们!为了活命,为了北周的江山,跟他们拼了。”说着,便操起一把方天戟,像疯了似地冲出门去。
于智也选了件九环刀,喊道:“弟兄们!都操家伙,跟他们拼了。”
这几位齐声应“是”,使操起兵器冲出门去,准备决一死战。
府门外,杨弘和元胄率领的三百精兵赶到了。杨弘也不下马,朝元胄道:“你率两百人马,包围王府,把守后门,不能让他跑出一个。”
元胄说“遵命”,遂点齐了两百人马,很快就把王府包围起来。
杨弘这才跳下马,将他的波风刀一挥,道:“弟兄们!杀进府去。”说着,他第一个冲进府门,这一百名精兵,便也跳下马,虎狼般地拥进了毕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