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60200000001

第1章 茶经茶趣(1)

茶圣与《茶经》

中国人没有忘记陆羽。尊陆羽为茶圣、茶神、茶仙。

陆羽字鸿渐,自称桑芋翁,又号东冈子。他是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生于开元盛世,卒于贞元末年。陆羽生来并无仙骨圣体,从小就遭遇不幸。据《新唐书·陆羽传》和《唐才子传》记述,他本是一个可怜的弃婴,为僧人收养在寺庙中。长大后他逃离出走,埋名隐姓,曾学演过杂剧,成为伶师。大约在20岁时,陆羽开始关注茶学,曾往巴山峡江考察茶事。不久又到了升州(今南京)、丹阳。于上元元年(760年)隐届曹溪(今浙江吴兴),自称桑芋翁,闭门专心着述。在此期间,曾被朝廷召为太子文学和太常寺太祝,均未赴任。

陆羽居苕溪,身披短褐,脚穿藤鞋,深入茶户,采荣觅泉,多有心得。他生性嗜茶,悉心钻研茶学,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撰成世界上第一部茶学着作《茶经》,这时他才20多岁。以后又经补充修订,十多年后完成定稿,不惑之年的陆羽终于交给了历史一部伟大的着作。

《茶经》刊出1200多年以来,屡经翻刻,一版再版。据不完全统计。现存藏本一百六七十种,散佚版本还不知有多少。《茶经》的影响随着茶的传播波及世界,日,韩、美、英等国都有许多藏本和译本。

《茶经》集中唐以前茶学之大成,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茶学百科全书。它追本寻源,首先论及茶的历史名称、茶树的种植方法及茶叶的性味,还列举了分辨茶叶品质的一些基本标准。唐时以野生茶叶为上品,以园圃种植者稍次;野生茶中又以向阳山坡林荫生长的紫茶为上,色绿者次之。由茶叶叶片形态观察,又以反卷者为佳,平舒者次之。这是陆羽的标准,也是唐时通行的标准。陆羽在《茶经》中说,茶味性寒,是败火的最佳饮料,不仅能解热渴,还可去烦闷、舒关节、长精神。陆羽还指出,如果采摘不当,制作欠精,那样的茶饮了不仅对人无益,反会使人生病。

读《茶经》可知,中国古代的茶学至迟在唐代中叶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采茶、制茶、藏茶、烹茶、饮茶都有明确的规范,非常严谨。以烹茶为例,首先要求制备合适的茶具,包括炉、釜、碾、杯、碗等,形制和颜色都有法度。唐代茶具陆续见有出土,长安西明寺遗址曾发现过大茶碾,西安和平门外发现过7件银质茶盏托。唐代荣具最重要的发现是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品种较为齐全。法门寺地官出土的茶具均为银器,有烹汤用的风炉、竣、火笑、匙、则、熟盂,有点茶用的汤瓶、调达子,有碾茶罗荣用的碾与碾轴、茶罗,有贮茶用的盒,还有贮盐用的簋、盐台,有烘茶用的笼子,有饮茶用的茶托、茶杯等。这是一次空前的发现,对茶史的研究极有意义,它使我们能一睹唐代皇家饮茶风范。按陆羽的说法,荼要好,烤茶的炭火也要好。茶叶在蒸捣后,用模具压制成饼状,饮用时先须用炭火烤热,但不能用染有腥擅气的木炭和朽木为燃料。

茶叶烤热后要马上用纸袋封好,以防香气散失,要等到冷却后碾成细末备用。现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烹茶,也有烤茶这道程序,应当是传承了唐人饮法的结果。

陆羽对茶品的要求很高,对水品的要求也极高。任何饮料都离不了基本原料水,水的品质对饮料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陆羽认为烹茶以山水最好,山水又以乳泉漫流者为上品。煮水也很有学问,陆羽总结有“三沸”之法,唐代不少人也作过专门研究,对此我们留待下文细说。

陆羽在《茶经》中说“茶有九难”,难在造茶、辨茶、茶具、炭火、选水、炙茶、碾茶、煮茶、饮啜。无论哪个环节出了差错,都难以饮到好茶。珍鲜香烈的美茶,一炉只烹得三碗,至多五碗。饮者在五人以上,就用这三碗传饮,这种办法可能承自更古的传杯饮酒。区别只是在于致清导和地饮茶,与饮酒造成的气氛完全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释了茶学,阐释了科学的茶学和文化的茶学。植茶与制茶,是实践科学,而烹茶与饮茶,更强调文化属性。陆羽首倡艺术地饮茶,创造了从烤茶、选水、烹汤、列具、品饮一整套茶艺,将精神贯注于茶事过程,强调茶人所具备的品质,将饮茶作为修养德性、陶冶情操的一种方法。

《茶经》问世后,对唐人的饮食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由此更加了解了茶,也更爱饮茶了。唐人爱茶,有“比屋之饮”的形容,南方家家户户、贫富贵残都饮茶。宋人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陆羽几乎成了茶的代名。人们爱茶,也热爱陆羽,陆羽去世后,唐人用瓷土烧制陆羽偶像,供奉在灶釜左右,视为茶神。

继陆羽之后,历代研习荼学者不少,相继有许多茶学着作问世。同样以《茶经》为名的着作就有多部,还有一些(茶经)的续篇,内容大体与陆羽《茶经》相似,偶有发明而已。唐及唐以后比较重要的茶学着作,可以列举以下数部为代表。

唐张又新《煎茶水记》1卷。作者通过亲自品尝,将水品分为20等,阐述茶与水的密切关系,强调,了烹茶择水的重要性。张又新特别提到,用产茶地的水烹茶最宜。他的看法与陆羽有些不大相同。

唐苏真《十六汤品》,着录在《清异录》中。作者以茶汤为中心,对煎汤时间的长短、注汤的缓急、盛汤器皿的质地、烹茶燃料的品种提出了见解,颇有参考价值。

宋蔡襄《茶录》上下篇。上篇述茶,下篇论器,对茶叶的贮藏、烹饮方法、用器等等,提出了比较严格的要求,强调要体现茶的色、香、味品质。

宋徽宗《大观茶论》20篇。书中提到应对茶叶采摘的时间、制茶技术予以特别注意,而且强调了自然环境对茶品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也对茶品鉴别、烹茶冲饮、用水用器多方面进行了阐释。

宋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1卷。书中介绍了宋代皇室御用茶园北苑的历史、制茶技术、进贡的经过,记录了龙风团茶的形制与规格。

明朱权《茶谱》1卷。重点叙述了茶叶品评标准和茶具品类,作者不赞成沿用传统的团茶碎碾方法,提倡用叶茶烹饮,详细介绍了燕青叶茶的烹点方法。

明俞政编《茶书全集》。这是明代及明以前茶学着作的汇编,收录包括《茶经》在内的着作26部。

清陆廷灿《续茶经》3卷。本书仿陆羽《茶经》体例,融入唐以后茶学资料,可视作中国古代茶学的总集,内容十分丰富。

《茶经》溯源

唐朝开国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都致力于发展经济和保持社会稳定。茶饮的风光一时与蓬勃成风也就可想而知了。

据封演《封氏闻见记》载:“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自邹、鲁、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

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种茶铺林立,茶品繁多,贸易兴旺的景象,生动描述了安居乐业的人民对生活艺术化的执着追求。作为其标志之一,人们对饮茶的认识已经深化,不再停留在药用和食用阶段,其饮用功能的开发,意味着品茶艺术的发源。可以这么说,自中唐以后,茶叶逐渐奠定了其作为世界三大主饮料的地位。

品饮艺术的崛起,必然要求与之相伴的茶具的变革。唐以前,人们使用的茶具还是与食器、酒器混用的,就连贵若万金之躯的皇帝,也不得不使用土钵瓦盂来饮茶。据晋卢琳《四王起事》记载:“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承茶,夜暮上之,至尊饮以为佳。”可见,在当时,“茶具”还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随着认识的逐渐深刻,人们不再满足于用盛饭菜的土钵土碗来饮茶了。或许,对清新脱俗的原始认识,已经开始诱导人们对“雅”的追求了。

最早介绍系列茶具的,还是茶圣陆羽。这个昔日无名无姓的弃儿,后来的小沙弥,据说很善于煮茶,以至其师傅智积法师养成了一个非陆羽茶不饮的“恶习”。唐代宗李豫对此说法大不以为然,为了一试真假,他把智积法师召入宫中,让宫中的煮茶能手奉上名茶,智积浅尝一口后,大为不屑,住口不饮。代宗只好秘召陆羽进宫煮茶。这次,智积竟一饮而尽,连连夸赞:“这真像陆羽煮的茶啊!”其实,陆羽何止善煮善品,他更善于将前人的经验升华为理论结品,其代表作《茶经》,历数千年后仍然在茶学界闪烁着不灭的光芒。

在《茶经·四之器》里,陆羽不惜笔墨,用洋洋数千言详述了数量多达二十八种的一整套饮茶用具,即:风炉、灰承、秅、炭挝、火、交床、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鹾簋、揭、熟盂、碗、畚、札、涤方、滓方、巾、具、列和都篮。这套纷繁芜杂却又风行一时的茶具,成了我们了解唐人品饮文化不可多得的材料。

陆羽介绍的这套茶具,按其用途可分为八类,即:

(1)生火用具。包括风炉、灰承、炭挝、火。

煮茶烧水,是离不开风炉的,陆羽推介的风炉,造型别致,三足两耳,类似古代的鼎,但比古鼎要轻巧许多,可以放在桌上。炉用铜、铁铸造,内有六分厚的泥壁,以提高炉温。炉身开洞通风出灰,内有三个支架,放煮茶的,在支架上分别铸有“巽”、“离”、“坎”卦符号及它们的象征物“彪”(风兽)、“翟”

(火禽)、“鱼”(水虫)。风炉的底部有“灰承”,即铁制的盛灰用具。凤炉的外形美观典雅,炉脚上铸有“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疾”和“圣唐灭胡明年铸”二十一个古文字。在炉壁的三个小洞上方,分别铸刻了“伊公”、“羹陆”和“氏茶”六个古文字,连读作“伊公羹”、“陆氏茶”。

陆羽的风炉是根据《周易》的卦义设计的,“坎”主水,“巽”

生风,“离”主火。按照卦义,“坎上巽下离子中”的意思就不难体会了:煎茶之水承于上,烧水之火燃于中,助火之风鼓于下。

“体均五行去百疾”,意思是饮茶能使五脏调和,百病不侵,借五行之说来赞美茶的药理功能。“圣唐灭胡明年铸”,说明了风炉的铸造时间,“胡”是我国古代对西北少数民族的通称,“灭胡”当指平定“安史之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也就是说,风炉的铸造时间应该是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了764年)。至于“伊公羹”说的则是商朝初年着名贤相伊尹靠高超的烹调技巧而致仕的故事。《辞海》引《韩诗外传》记载:“伊尹……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伊尹用鼎煮羹,陆羽则用来煮茶,伊尹贵为丞相,陆羽则贱为一介草民,但陆羽却好像对其中的差别视而不见,将二者相提并论,确也说明了陆羽鲜明的个性,当然,这种狂傲是建立在对自己煮茶技艺底气十足的基础之上的。

陆羽设计的鼎形风炉,在唐代士大夫阶层流行甚广。着名诗人皮日休和陆龟蒙专门作了《茶鼎》诗大加称赞。但这种风炉在民间是否流行过,就不得而知了。据分析,这种情况似乎不太可能出现,因为,仅仅是材料的限制,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了,更何况其严格的设计要求和精湛的铸造技艺,也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

风炉是生火用具中的主角,另外几件则是辅助性工具,秅是用竹片或藤条编成的箱子,用来盛放木炭。炭挝是一种长一尺的六角形铁棒,用来捅炭火。火就是铁制的火筷,用来夹烧红的炭块。

(2)煮茶用具。包括和交床。

是用来煮水煎茶的釜式大口锅,与以前的煮水器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方耳阔边平底。是“釜之大口者也”,在《茶经》以前很少用,为了强调它与烹饪用器具的差别和自己对茶具的重视,陆羽独具匠心地造用了字,其良苦用心当不难领会。

是煎茶的主要器具,它的容量大约在四至五升之间,体积小、分量轻,便于携带,不足之处是无盖,对清洁卫生、热能消耗和茶汤香气均有所不利,这种设计上的缺陷可能是陆羽所始料未及的。

交床是一种十字交叉的支架,中间剜了圆孔,用来支。

(3)烤、碾、量茶用具。包括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和则。

夹是烤茶用具,长一尺二寸,为了增添茶的香气,一般用小青竹制作而成,但其使用寿命较短,故又发展到用精铁熟铜打造。

纸囊是用厚白的剡溪产剡藤纸缝制而成,用来贮存烤好的茶饼,香气不易散失。

陆羽设计的茶碾是木制的,内圆外方,里面放一个堕(碾轮),堕的直径为三寸八分,中间有长九寸、阔一寸七分的轴,这一暗合力学原理的设计,使碾茶时更省时省力。碾完茶后,要用羽毛制成的拂未来清扫茶碾。

对陆氏的这种木碾,后人颇有微辞,蔡襄认为茶碾应该采用银或铁等金属制品,而宋徽宗赵佶则分析得头头是道:

“碾以银为上,熟铁次之,生铁者非掏拣捶磨所成,间有黑屑藏于隙穴,害茶之色尤甚。凡碾为制,槽欲深而峻,轮欲锐而薄。槽深而峻,则底有准而茶常聚;轮锐而薄,则运边中而槽木戛。”(见《大观茶论》)范仲淹则对黄金茶碾情有独钟:“黄金碾畔绿云飞,碧玉瓯中翠涛起。”豪华的茶碾,诱人的茶汤,的确容易叫人动心。

茶过碾后,还需要罗才能细而匀。罗就是罗筛,合是盒子,二者均用竹制而成,罗过的茶就用合收藏待用。

则是一种量具,用海贝、蛎、蛤之类的壳充当,或用铜、铁、竹等制成。

(4)水具。包括水方、漉水囊、瓢、竹夹和熟盂。

煮茶用具与茶汤汤质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长期与茶打交道的陆羽,对水质的重视可说是无以复加了,从《茶经·五之煮》里不厌其烦的描述我们就可略见一斑,他对水质的科学态度,在今天仍然有实在的借鉴意义。

在这一整套茶具中,陆羽介绍了五种盛水、滤水、搅水和取水的用具:

水方,用木或槐、楸、梓等木制成,内外的缝隙用漆涂封,可盛水一斗。

漉水囊,这是陆羽借鉴禅家滤水心得而推介到茶饮生活中来的。它的骨格用生铜制成,不容易生锈,囊用青篾丝编织,再细密地缝上绿色绢布,放在绿油囊里面,其功用就是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因为水方没盖,备用水不可避免地会落入尘埃等杂质,使用漉水囊过滤后,水质的卫生程度多少会有所提高,遗憾的是,这一卫生习惯并没受到后人应有的重视。

瓢,又叫牺杓,用葫芦或木料制成,在如今的农家还可经常见到此类舀水工具。

熟盂,用瓷或陶制成的盛开水用的水罐。

竹,用桃、柳、蒲、葵木制成、长一尺的搅水工具。

(5)盐具。包括鹾簋和揭。

古人饮茶常有加姜、盐等调味品的习惯,至今仍生生不绝的芝麻茶、盐茶等就是这一习俗的延续。因此,作为盛盐和取盐的用具,鹾簋与揭也就在茶具中有了一席之地。

(6)饮茶用具。包括碗和札。

在《茶经》里,陆羽对当时全国六大名窑出产的茶具作了一番总体评价:

“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

为了证明自己越瓷较邢瓷优的观点,他还详尽地对二者作了比较:

“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因此,尽管邢窑声誉很高,“邢白瓷瓯……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见唐李肇《国史补》)陆羽还是得出了结论:“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主要原因就是“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陆羽的不落窠臼的推陈出新态度受到了当时文人学土的褒扬,他们趋之若婺,也纷纷对越瓷赞誉有加。但陆羽这种单纯从瓷色与茶汤的关系来判别瓷质优劣的固执己见,也受到了学术界的非议,关于这一点,后文将会提到。

札是一种用茱萸木夹棕榈纤维捆紧而成的刷子,呈大等形,供调汤用。

(7)清洁用具。包括涤方、滓方和巾。

涤方制法类似水方,供盛洗涤废水之用。

滓方制法亦如水方,用来盛放茶渣。

同类推荐
  • 古方术研究导引

    古方术研究导引

    《古方术研究导引》是马保平教授继《中国方数文化思想方法研究》,《论语另释解读》之后的又一力作。该书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对中国古代的方技与数术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分析与研究探索,在大量分析与长期探索的基础上揭示了“古方术”的理论根基和各门类方术的连接主线与基本方法,并依此序对方术基础知识,方术之根,方术联机以及古方术的方法基础等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该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以及对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展示了2007年7月1—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书中选录了参会论文中的五十二篇。这些论文大致分为文化与社会、文化思潮及知识分子类;学术、史学类;教育、艺术类;社会文化及文化事业类;中外文化类等六部分,作为《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的主体内容。
  • 甘肃民间故事集

    甘肃民间故事集

    這些珍贵罕见的民间故事,令人大开眼界,他们有的浪漫、有的神秘、有的诡异、有的狂奇、有的感伤……打开这部书,让我们重温旧梦。
  •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神秘的世界,各种神秘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作为人类本身的神秘现象更是不可枚举。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历经沧桑巨变,从原始文明到现代文明,无论哪个时代都有人类驻足过的痕迹;从自然科学到社会历史,从人类自身到超自然现象,都留下了人类的神秘现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在经历了几十万年的历史,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都留下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千古谜团。
  • 上元之期:元宵节(文化之美)

    上元之期:元宵节(文化之美)

    元宵节又称灯火节,在南北朝时,灯火十分盛行。正月十五闹花灯因其一片光明的寓意和喜气洋洋的气氛,被人们称作良辰美景。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成群结队徜徉灯市,来领略“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的节日氛围。
热门推荐
  • 我要成为猎魔士

    我要成为猎魔士

    2143年,一场意外的虫洞实验事故带来了异世界的来客——魔兽,并开启了人类的四次工业革命时代——魔晶时代那是一个人类与魔兽共存的时代陈木,一个梦想成为猎魔士的少年如何在这个时代留下自己的足迹
  • 希特勒的克里斯玛

    希特勒的克里斯玛

    阿道夫·希特勒是一系列灾难性历史事件的罪魁祸首,也可能是世界历史上绝无先例的战争罪犯。他充满愤怒,没有能力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不愿意倾听不同意见,看上去完全不像是一位领导者,但他成功地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追随者,并对德国人民实施了前所未有的极权统治。他是如何做到的?很多了解他的人都确信,希特勒对所有见过他的人都能施加强有力的影响,而这种所谓的“克里斯玛”在希特勒通往权力的道路上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劳伦斯·里斯深度考察了影响希特勒个性形成的社会、心理和历史因素,而正是这些因素塑造了希特勒的人格,并使其具备了吸引追随者的独特魅惑力,进而把整个德国乃至世界拖入战争的深渊。
  • 拽贵族少爷的淘气未婚妻

    拽贵族少爷的淘气未婚妻

    “爸爸,妈妈,你们在说什么呢?还弄得这么神秘?有什么事是我不能知道的吗?”没错,这正是我们的女主宫若寒说的。到底有什么事呢?快点点进来看吧!
  • 宅气满满

    宅气满满

    不知道是哪辈子走了狗屎运了。苏小宅在哪,男神就在哪。莫名其妙穿越到各种剧里的苏小宅,总能第一时间俘获男主的芳心。不管苏小宅是“男”,还是“女”。他是易衡。亦是顾随、傅栖年、沈图南、梁知夏。“我为什么总能遇到你?”“因为我一直在等你。”元气女生苏小宅和人气偶像易衡的以不同身份多次相遇的故事。无论在哪,兜兜转转,都是你。
  • 世界我知道-亚洲——马来西亚

    世界我知道-亚洲——马来西亚

    本书中内容丰富、文笔活泼、信息完整。它全面地反映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的风光与民俗。
  • 战天杀神

    战天杀神

    一代天神,疯狂掠艳。在刀与剑,神与魔的欲火中涅槃重生。废材又如何,且看我踏破云霄!定在苍穹中寻得自己的一方净土,佛佛祖杀佛,神挡杀神!
  • 帝后狐妃

    帝后狐妃

    她,一名25世纪的王牌特工,一次任务的执行,让她三番五次的通过一面镜子穿到一个豪华寝宫,第一次,啊!,某男在洗澡,第二次……她一次次的穿到寝宫,一次次被逃脱,最后一次,她任务失败,自认为死无葬身之地,哪想穿越到某男怀里,成了一只萌萌哒的小狐狸。之后莫名得到一个神奇神奇系统,穿梭各大地域,美男无数,奇幻之旅层层展开,修仙之道叠叠无穷。
  • 长清之路

    长清之路

    长清是一个孤儿,一直在孤儿院长大,小时候没有人领养她,大了就更没有人领养了,所以她一直都是一个人,除了院长,她的名字就是院长取的。长清24岁,院长就死了,她去了,看院长最后一眼,她不是没有想过自己结婚生子,可是现在这个社会是一个看脸和看家庭背景的社会,她也不想将就。。。。。。“唉,这样鬼天气,太阳那么大,还要出来真是”长清一般抱怨一边走。。。。。突然天空掉下一样东西,,,,其实就是一个花盆,刚刚好咂在长清头上,然后,,,,,,,,,,,当然就没有然后了,因为长清晕过去了,不过她的血正好滴在自己随便买的一块石头上,之后就,,,,,,,,,,,,,,,,,
  • 其实我在逗你玩

    其实我在逗你玩

    这就是本因作者无聊写着玩儿的书,各位随便看看就好,千万别当真
  • 末世无限位面主神系统

    末世无限位面主神系统

    末世流?无限流?位面流?主神流?系统流?还有比这更吊的书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