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领导者在即时演讲中的语言艺术
第十七章.即席演讲的语言要求
在领导工作中,领导者的演讲是很常见的一种工作形式。然而,有的领导的演讲让人记忆犹新,有的则让人淡忘已久。他们之所以决然不同,就在于语言的运用。因此,领导者要使演讲成功,必须注意语言上的要求。
要讲真情实话
讲真话实话,是领导者演讲的基本要求,是有力量的表现。只有哪些蝇营狗苟之徒,才以假话、虚伪的话来欺骗下属。
列宁曾经说过,吹牛撒谎是道义上的灭亡,它势必引向政治上的灭亡。服人心者,乃是事实,而不是大话和假话。大话和假话可能骗人一时,而不能骗人长久。林彪就是一个十分生动的例子,他大话说尽,假话说绝,一时曾经“红”得发紫。到后来只落了个叛国外逃、机毁人亡的下场。历史上一切靠假话起家的人,无一不是身败名裂,声名狼藉。
领导者演讲,如不能实事求是,不但不能服众,而且还会产生不良后果。1958年,我国搞的“大跃进”,就是这样。当时,由于受错误思想指导,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都刮“浮夸风”。报刊和领导讲话都鼓吹“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明明亩产粮食只有上百斤、几百斤,却硬说有几千斤、上万斤。结果,欺骗了群众,也糊弄了自己,造成了严重后果,极大地挫伤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只有敢讲真话,才能有利于工作,取得群众的信任。原天津市市长李瑞环就是这样,李瑞环从来都把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交待给人民,让大家了解。他的演讲、谈话一向直爽、坦诚、敞开心扉,因此天津的事情就办得好,李瑞环也受到人们热烈拥护。他甚至连自己的寒微出身也毫不隐讳。1988年春节,他与天津红桥区的环卫工人推心置腹地说:“我过去几乎和你们差不多。开始,我当小工,提灰,和泥,全干过,后来又做过木匠。”对工人这样讲,对专家、学者他也讲自己是从“最基层来的”。他还常对群众讲自己的缺点和失误,即使当了政治局委员,也从不文过饰非。他发自肺腑的话,深深地教育和感染了群众。
要敢于触及热点
领导者演讲,不能漫无边际,没有目的,要有个中心,有个主题。一般说来,听众对演讲的主题都很挑剔。他们首先需要听到的是他们最关心的内容,即所谓“热点”。比如说就目前情况而论,听众也许很希望能听到对物价改革发展趋势的分析,听到对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前景的展望,以及对社会风气的剖析等。因此,领导者在演讲时,就必须时时注意与听众的共鸣,做到与听众心灵相通,以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例如,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由于受“左”的思潮的干扰,红与专的关系问题被搞得相当混乱,人们心有余悸,很怕扣上“白专”的帽子。这个问题在当时也是个“热点”问题。对此,在1961年的一次文艺工作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讲了一段话,极为精辟。他说:“一个人只要在社会主义土壤上专心致志为社会主义服务,虽然政治上学习得少,不能算‘白’。例如有个外科医生,开刀开得很好,治好了很多病人,只是政治上不大开展,因此就说他是‘白专道路’,岂不荒谬?再如有一个人专心致志为社会主义服务,政治上懂得少一些,但是两年把导弹搞出来了,对国家很有贡献;另外一个人,天天谈政治,搞了五年也没有把导弹搞出来。你投票赞成哪一个人?我投票赞成第一个人。第二个人只好请他去当政治教员,他不能在导弹部门工作,他只能在导弹部门‘捣蛋’。”这里,周总理运用生动的语言,把红与专的关系讲得入木三分,对“白专道路”这个热点问题敢于触及,听众听着十分“解渴”,当然会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领导者的演讲要敢于触及热点,也就是敢于正视现实,承认矛盾,解决难题。这是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好机会,也是考验领导者能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机会。敢于触及热点,是为了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迎合某些社会心理和社会情绪,更不能对某些敏感问题起到“点火”和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点是必须要认识清楚的。
语言组合选材要精
选材要严,挖掘要深,去粗取精,选择典型,这些是对文章选材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同样适用于演讲的选材。领导者如果没有真切实在的材料,就不能作好演讲。因此,领导者演
讲应该在选择材料方面下功夫。
1.要选择有表现力的材料
领导者演讲语言要吸引人、感动人、激励人,就必须选择并熟练地运用形象化材料。
(1)比喻性材料。
一般来说,形象离不开比喻,比喻是为了形象。被誉为“时代的鼓手,光辉的战士”的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演讲家闻一多先生,对此运用就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他在演讲的过程中,经常在记忆的长廊里信手拈来生动、贴切的比喻性材料,并在此过程中触景生情地剪下周围景色做比喻的彩锦。例如:在一次“五四”纪念活动大会上,他说:“我们的会开得很成功。朋友们,你们看(他指着从云中钻出来的月亮),月亮升起来了,黑暗过去了,光明在望了,但是乌云还在旁边,随时还会把月光盖住!……”
闻一多先生利用正好月光从云中出来的景色来比喻学生运动的光明前途,坚定青年学生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同时又暗示了反动势力会随时破坏学生运动,提醒人们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切莫麻痹大意。闻一多先生比喻恰当,寓意深刻,极大地鼓舞了青年学生的斗志。
(2)比拟性材料。
闻一多先生为了使演讲中的抽象概念形象化,在语言组织选材时,往往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来提高语言的力度。例如他在清华任教时的一次演讲,曾挖苦那些欣赏美国的“杀人同打鸟”的暴力影片的人们时说:“我们的手拒绝罪恶,我们的眼却欢迎它,眼把罪恶的图形进贡到脑宫里去,又使龙心大悦,立刻喉、舌、唇收到圣旨,奏了这曲颂歌:‘好极了!’‘好片子呀!’”
闻一多先生把“罪恶”这个抽象概念比拟成动态的形象,因而就增强了演讲内容的形象性与感染性。
2.要选择富有新意的材料
领导者在演讲中选择了新颖的材料,就能不同程度地满足人们审美活动和求异思维的需要,使人们开拓视野、回味无穷。
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一次向滇军士兵作演讲时,他先给官兵讲了一个故事,说的是南洋爪哇有位家财千万的富翁,一天晚间从朋友处走回家,没有带执照。而当地政府规定,中国人夜间外出不带执照,巡捕是要拘留的。富翁便花钱叫一个日本妓女陪着走。爪哇的荷兰巡捕认为此人是日本妓女的客人,就不敢过问,他才能安然回家去。讲到这里,孙中山先生感慨地说道:“中国富翁虽然钱多,但是他的国家不强,所以到处被人看不起;日本妓女的地位低也很穷,而她的国家强盛,国际地位高,就能处处被人看重。”最后他得出结论说:“这样看来,国家的强弱,对于国民的幸福是很有关系的”。接着他再次强调了要强国就得革命,这样,那些多为劳动阶层出身的士兵也懂了革命的道理。
语言要富有知识性
领导者要使自己的演讲语言充实动人,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性。知识可以使演讲产生魅力,知识可以使演讲闪现光彩。
1.要有生活常识色彩
领导者演讲要尽可能地掌握各种有用同时又极其普通的生活常识,如风俗人情、乡土言谈、趣闻轶事以及谚语笑话等。各种知识在演讲中的恰当运用,常常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陈毅同志在三反五反运动开始时,接见了一些资本家,他见资本家神情很紧张,就风趣地说:“弦要拉紧才发音,但是,拉得太紧就会断。”在这里,陈毅运用的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常识,而说的却是一个极其深刻的道理。
2.要有专业知识色彩
领导者演讲需要常识,更需要专业知识。如果说常识能使演讲显得生动、活泼,那么,专业知识却可以使演讲深刻、严密。
鲁迅先生在中华艺术大学做过一次演讲,他从上古时代的绘画、19世纪的新派画,一直谈到当时中国美术界的各种倾向,充分显示了鲁迅先生的知多识广,使听众受益匪浅。演讲者的专业学识水平直接关系着听众获取的知识量(或称信息量)及其质量。领导者的专业知识丰富且有较深造诣,演讲就能深刻,给人以启迪。
3.要符合逻辑
语言学家吕叔湘、朱德熙在《语法修辞讲话》中指出:“要把我们的意思正确表达出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讲逻辑,一般人所说的‘这句话不通’,多半不是语法上有毛病,而是逻辑上有问题。”显然,逻辑是正确表达思想的首要条件。领导者要使自己的演讲概念准确,判断恰当,推理合理,论证有力,同样要依靠逻辑,使之符合逻辑要求。
1919年3月,列宁在乌里茨基宫发表演讲。当时听众中别有用心的人叫喊:“自由在哪里?”列宁便用无可辩驳的逻辑痛斥叫喊者:“自由是个好的字眼,到处都可碰到‘自由’,贸易自由,买卖自由等等。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这些无赖在每一种报纸上,每一次演讲中,都要这样或那样地引用‘自由’这个美丽的字眼,但所有这些人都是把人民拉向后退的资本主义的骗子和奴才。”革命导师用简明而有条理的逻辑判断和论证,有力地批驳了敌人的攻击。
4.要善于运用警句
警句,就是诗文、谈话中言简意深、语意新颖、警策动人的句子。在领导者演讲中适当使用警句,往往能够妙趣横生、余味无穷,使听众眼界大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周恩来同志在《鲁迅逝世二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中,评价鲁迅先生的一生时,引用了“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这句古诗,来表达中国人民在抗战年代对鲁迅先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意味深长。
李燕杰同志在给青年的一次演讲时,引用了“宁可枝头抱香死,不随落叶舞东风”这一警句,来歌颂像鲁迅、闻一多、张志新等这样一批“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品德高尚者,进而鞭挞那些为了升官发财而不择手段、助纣为虐的人,使听众从富有哲理的警句中受到了教育。
语言要规范化、条理化
要想让演讲获得成功,演讲者必须具有一定的驾驭语言的能力。诚然,每一个领导者的演讲风格是由他的个性气质、生活经历、立场观点、知识修养等条件决定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提倡在具体的一篇演讲稿、一场演讲中熔多种表现样式于一炉,使之规范化、条理化。
1.演讲语言的开头部分
演讲的开头部分,即平时所说的“开场白”。开场白一般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某些为提出讲题服务的话(可长可短);二是提出讲题的话。二者之间具有过渡、衔接等关系。
列宁的著名演讲《论国家》是这样开场的:“同志们!根据你们定的,你们通知我的计划,今天要讲的题目是国家问题。我不知道你们对这个问题已经熟悉到了什么程度,如果我没弄错,你们的训练班准备开课,你们是初次有系统地研究这个问题。”
“做了这几点小小的说明之后,现在我来说本题,谈谈什么是国家,它是怎样产生的……”
这个开场白中的“今天要讲的题目是国家问题”,“谈谈什么是国家,它是怎样产生的……”,是属于提出讲题的话;这个开场白的其他话,均属于为提出讲题服务的话。那么是否每篇演讲的开场白都必须有这两部分呢?不是的。演讲人可以根据演讲背景、演讲对象等具体情况,将某些为提出讲题服务的话省略掉,直截了当地提出讲题。这是一种开门见山的方法。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议上所作报告《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开场白,就属于这种开门见山的开场白:“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这就开宗明义提出讲题,省略了某些为提出讲题服务的话。
2.演讲语言的中间部分
演讲语言的中间部分是演讲开头部分的延伸和论证,因而这一部分是演讲的中心和主体。在这部分中必须针对讲题的具体情况加以展开。例如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这篇演讲,共分五段(以自然段为单位),除第一段提出全篇的中心论点“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和第五段为全篇的结尾外,其他三段都属于中间部分。为了对全篇的中心论点论证,其中第二段阐述了革命的生死观问题;第三段阐述了对待批评的正确态度问题;第四段阐述了团结奋斗和为人民服务的具体问题。这样,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就像一条红线贯穿全篇。
3.演讲语言的结尾部分
这一部分是做出结论的部分。所作的结论必须是演讲中间部分的必然结论,因而是完成演讲的最后阶段。
由于演讲者常常在结尾部分里不但做出结论,而且还说一些结束性的话,因而结尾部分一般可分为两个部分:一、结论;二、一些结束性的话。例如,列宁在1921年对全俄运输工人代表大会上的演讲结尾是这样的:“对于这些铁路和水运工人的代表们说来,结论只有一个,而且只应当有一个,这就是百倍加强无产阶级纪律。”这是演讲词的结论部分;接下来,列宁又强调指出:“同志们,我们无论如何都应当做到这一点,无论如何都应争取获得胜利。”这是属于结束性的话。
尽管演讲的结尾部分一般是由上述的两部分组成的,但演讲者可以依据演讲的内容和听众的具体情况,保留其中的某一部分,做出别具一格的结尾。例如,鲁迅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这篇演讲中的结尾为:
“我们试想,现在没有声音的民族是哪几种民族。我们可以听到埃及人的声音?可听到安南、朝鲜的声音?印度除了泰戈尔,别的声音可还有?我们此后实在只有两条路:一是抱着古文死掉,一是舍掉古文而生存。”
在这个结尾中,只有一些启发性的结束语,却能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