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非正式的人际关系比正式的人际关系更重要。他要求在学校里构造两种人际关系,我是老师你是学生,要为人师表;二是非正式的人际关系,要与同学们构筑朋友关系,一个老师,优秀的老师不能永远做老师,一定要进行角色互换,有角色体验。每年9月30日晚上,建平中学庆祝国庆通宵的时候,最受学生欢迎的永远是一个高潮,就是老师时装走台。当老师以模特的身份现身的时候,学生看到了老师的另一面。这天晚上,我们还在校园开出一条中华名小吃街,各个班级同学自己做广告,自己烹调制作,然后卖给参加活动的其他同学吃。当老师把自己家的煤气罐也搬来,自己带上厨师的帽子,学生在卖,老师在炸的候,师生关系已经变成了伙伴关系。所以,这就是他的“谬论”的来源:非正式的人际关系比正式的人际关系更重要,要做学生的良师,就要做学生的益友。
第二,落实操作上,要先微笑,后开口。老师的职业,要求老师学会微笑。微笑不仅仅是第三产业服务员的职业需要,教育也是一种服务,使学生感到一种亲切和信任,使学生感到安全,使学生得到鼓励。师生之间的谈话,先让座后谈话,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如果学生站着,老师坐着,这就是违章操作。即使是对犯错误的同学,纠正错误的过程也不是伤害人格的过程。所以,我们进一步规范了老师的行为,老师要像家长一样爱学生如爱亲子,敬家长如敬亲朋;要进行没有告状的家庭访问。由此,我再引申:学校永远有差异,学校永远无差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我们提倡用赏识的目光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让每个学生的名字都充满神圣和庄严。
他在小学部提出来,老师要学会蹲下身去贴着耳朵和小朋友说悄悄话,帮助孩子个人纠正错误的过程不必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把这些提上来的时候,我们和国际上的距离就缩短了。因为,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师道尊严是很厉害的,今天西方社会的教育是强调非正式人际关系,强调对人格的高度尊重,而他把这块提出来,走得也挺艰苦。
第三,合适的评价。他把所有的学科分为两类,一类合格就行,一类优秀才好。每一个学生与你三年之后发展有关的课程要记总分,越优秀越好;和你三年后发展目标无关的的课程,降低到会考标准,及格就行。不做减法,怎么能做加法?学生负担已经够重的了,要做加法先做减法。所以,他提出“合格加特长”评价标准,让学生的弱势智慧达到合格水平,让学生的强势智慧达到特长水平。否则,传统评价会否定自己的改革。
第四,管理的合适。首先,当提出合适的目标,由谁来设?不是老师给学生划分目标,是学生自己挑选老师。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制定的目标。传统的做法是老师给学生制定目标,一分之差就伤了这生的自尊;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他们做题目,而是培养人对未来的信心。
管理的合适,又涉及到学校里特级教师是不是最优秀的。适合这些学生发展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未必特级就是最好的。我们要改变这种传统的僵化的评价体系。现在是许多学生家长比老师的阅历还要广,老师只该管该管的部分,不该管的能不能不管?因此,合适还有对师资队伍合适的要求。当一种张扬个性的教育出现的时候,老师也应该帮他锁定个性化的发展方案。卓越不仅是一种表现形式。这就是我现在没完成,但是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目标:要帮助35岁以下的老师锁定他的发展目标。学校出人才,不仅学生出人才,两支队伍同时成材,学生成才,教师成才,这样老师才觉得有奔头。帮助自己发展的领导,老师是没齿不忘的。
学会做人和学会做学问的关系,是冯恩洪教育思想中应给予认真关注的另一个重点。
就此,冯恩洪先列举了两个生动的教学经历,一个发生在建平中学,另一个发生在东方世纪学校。
学会做人问题上,要注意几个很重要的问题:
第一,我们要给学生些什么?学生要的该不该给,能不能给?
这让不隐瞒他的观点。他觉得要是给学生的定位太高,最后是不是高不成就是低不就。对一个学生的要求,德育大纲都做到的话,这个学生就可以入党了,可以评模范党员了,那模范党员的标准。教学目标有一个系列,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那么,德育目标该不该有系列。
他曾和青年党校的同学们作过交流,他们对冯恩洪讲:“大公无私很感人,但是我做不到,我身边那么多人,谁是大公无私的?先公后私行不行?公私兼顾,也公也私行不行?”他觉得只要不是损公肥私都是合法的。这就是他说的要给学生些什么。
中学的教育叫基础教育,基础教育里的德育应该属于基础教育,学生想要什么就给学生,结果什么都没给学生,这叫“少则德,多则祸。”
他是把德育当作最基础的东西,并概括为8个字:掌握规范,学会负责。
对已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学习讲勤奋,回家讲孝顺,在社会上讲公理,这五个方面都做到,这个孩子的社会形象是不差的;对自己负责,这样的德育就从看不见的到了看得见的。一个学生的规范,是从他控到自控的过程;一个学生德育品质的发展过程,是负责任的外延逐步扩大的过程。
第二,我们要给学生的怎么给?
传统德育都强调社会发展需要,在这里,冯恩洪提出一个观点:德育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德育是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结合。
在当今这个时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交叉,出现了一些共存区间,因此,德育工作不能仅仅研究如何提高人、发展人,还要研究如何尊重人、满足人,这是一个前提。建筑在尊重人、满足人基础的德育,情顺理通、情通理达。他已经连续13年9月30日晚上没睡过觉了——庆祝国庆通宵联欢,他除了9月30日晚上,其它的364天没有一天晚上不睡觉的,为什么呢?不是他愿意熬通宵,通宵对他来说是难受的,中老年人一日不睡,十日不醒。熬通宵对他来说是难受,但是,对孩子们来说却是极大的享受,因此,校园生活的节奏迫使你要拥有一颗童心,不能用你的生命节奏来安排校园生活的节奏。孩子们熬通宵到早上六点时对他说“今宵难忘,难忘今宵”,对他自身来说却是“今宵难熬”,这就是他常对老师们讲的:一个教育工作者有两个年龄,一个是生理年龄与日俱增,一个是心理年龄永远年轻。
连续13年庆祝国庆通宵坚持下来,效果非常好。校园要让学生们获得知识,校园也要让学生们得到欢乐啊。我们组织的比他们自己和小伙伴们组织的还快乐,校园就有凝聚力了。
因此,冯恩洪认为德育不仅仅造就社会需要的人——德育帮助你实现幸福人生。这个德育的目标要喊响,德育过程,是在满足学生合理需要的同时内化德育的目的。
在研究人、尊重人、满足人的合理需要的基础上去提高人、发展人,这是一条走进21世纪的德育的必然之路。
探索明天的教育
千年等一回,我们站在一个新世纪门槛上,面对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欧洲经济学家认为,人类近现代社会的发展是波浪式推进的,每一个社会发展的高潮出现,毫无例外地都是由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的。人类近现代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是由蒸汽机发明及其应用推动的,第二个高潮是由铁路技术的发明及其应用推动的,第三个高潮由以传真机为代表的通讯技术推动的,第四个高潮由制药工业、石油化工、电视工业推动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近现代社会发展第四个高潮结束、第五个高潮的来临。在由科学技术推动的人类近现代社会发展高潮中,哪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教育上作好了准备,这个国家或地区在这个发展周期中就将极大的获益。在我们告别20世纪的时候,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清醒地认识到,以提高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的的教育改革,已经成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教育面对着两大基本困惑:人民大众日益高涨的教育需求和现有教育资源不足,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标准和现有教育制度、教育内容不能满足的矛盾。当前,全社会呼唤教育资源,逐渐富裕起来的人民大众储蓄的第一目的是解决子女的教育问题。考分高的希望凭高分获得优质教育资源,考分低而家庭具有支付能力的希望以金钱补分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家门口有好学校的就特别造成就近入学,希望依据地利优势获得优质教育资源。什么都没有的,也寄希望于电脑派位,希望能像买福利彩票那样,吉星高照获得优质教育资源,这种大众期望和党中央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和实现综合国力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结构还远远不能满足大众的合理教育需求,学生负担过重不仅是教育观念问题而且是教育结构造成的。全国学校在校学生六百万人,这种结构上的瓶颈现象必然加剧不正常的竞争。纵观教育,社会对教育的评价似乎低于教育对自身的评价,社会流传的口头禅——大学毕业生工作三年之内基本上派不了用场,就是对这种不争的现实印证。伴随着时间的流逝,知识是有遗忘率的,如果能派用处的只是知识,那么离毕业时间越近派的用处就越大,可见工作上能派用处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第一智慧和第二智慧的组合,即学习、吸收知识的能力和人与社会打交道,与人交流,推销开发市场能力的组合。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三年之内基本上派不上用场,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只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忽视学生的创业能力,只承认课堂智慧而忽视第二智慧,只承认考试成绩而否定实际能力和内在潜质。这样的教育怎能顺应时代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有生命力的教育只能是顺应时代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教育。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在中华民族处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关头,我们的先哲喊出了教育救国的口号,在我们即将告别20世纪的时候,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大会,发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号召。教育救国和科教兴国都揭示了教育和国运的关系,说明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振兴教育人人有责。像科技是双刃剑一样,教育也是双刃剑,科技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科技也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全世界联手防范电脑病毒就是一例。同样,教育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兴国、救国的正效应,教育也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误国、亡国的负效应。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样的教育。一百多年前,有人喊出了“废科举、兴学堂”。科举是教育,学堂也是教育。同为教育为什么李鸿章一褒一贬、一扬一抑呢?在李鸿章看来,科举是误国的教育,学堂是兴国的教育,使李鸿章始料未及的是,他想以学堂给摇摇欲坠的大清帝制输血打气,事与愿违恰恰是学堂造就了大清帝制的掘墓人。笔者无意评价历史人物,只想借历史人物对教育双刃剑的认识,说明能担当起兴国重任的教育是有生命力的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教育,是明天的教育,而不是今天的以书本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为主要手段的教育。
简言之,昨天的教育是充满作业的劳役和考试的恐惧的教育,明天的教育是充满求知的渴望和劳动的欢乐的教育;昨天的教育,是诱导学生课堂里拼高分的教育,明天的教育,不仅是学生在课堂获得高分的教育,而且是让学生将来在社会的各个岗位上获得成功并且不断获得成功的教育。
能够兴国的教育不是昨天的教育,而是明天的教育。告别昨天的教育,探索明天的教育的过程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是勇于探索,敢为天下先的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年来,伴随着体制转轨,经济转型,我们选择了一个领先时代的决策——率先探索明天的教育;探索了一个模式——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建平模式;追求了一个规模——让优质教育进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优质教育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尝试了一种机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现代企业运作方式结合的机制。
一、建平的跨世纪工程
1993年,《人民教育》发表了反映建平改革的长篇通讯《跨世纪教育工程》。1994年,《跨世纪教育工程》获全国教育好新闻一等奖。1996年,中央儿童电影制片厂在建平中学实地拍摄了纪实故事片《世纪桥下》并于六一儿童节在全国上演。1999年,《人民日报》以整版篇幅报道了建平改革《中国,呼唤明天的教育》。近十年来,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万余参观者涌入建平校园。其实建平的校园,建平的设施,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所不同的,是建平选择了一个领先时代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