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恩洪举一个最坦率的例子:怎样看待知识分子的劳动价值?上世纪80年代,他遇到的最重大的冲击波就是中外合资企业的出现。这些企业都是希望在学校里招聘一般的白领、中级管理人员,训练有素、有一定管理能力。那时是上海各名校英语教师大批流失的时候,重点中学外语教师流失率一般都在40%以上。我很庆幸,建平中学的外语教师就流失了一年,但这是老师看在校长的面子上的选择。为什么要建立在看面子的基础上?看面子的事情都不可能历久不衰,只看眼前不可能赢得持续发展。能不能形成这样一个机制:优秀人才快速积累,人才结构有质的飞跃?所以,他在建平中学做了一连串的“投资”——
第一是评聘分离。为什么二级教师要隔五年才有资格评一级教师呢?你认为我今天可以产生一级教师的教学效果,你就可以升我;我在学校里就承认你是一级教师。这个评聘分离释放了多少年轻人的积极性啊!最后,离开建平中学的60%青年教师都回来了。
第二是引导教师实现学习型的管理,帮助教师学历达标后的再学习,鼓励教师在职进修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而且,在获得了硕士文凭的毕业证书后,全部学费由学校支付。这在当时的上海是开创了“第一”的举措。为了不让那么多的老师双休日都往华东师大跑,冯恩洪和华东师大研究生院达成协议:他们派车到华东师大接教授到学校来上课,让老师就近学习硕士课程。而且,他们还做了一条规定,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立法,硕士学位获得者在建平中学工作每个月固定补贴1000元科研经费;博士学位获得者在建平中学工作每个月固定补2000元科研经费。只要在这儿工作,这就是终身补贴。实际上,一个有追求的人根本不在乎这每个月1000、2000元,但是他感受到的是你对知识的尊重。在建平中学这样的校园里,所谓“尊师重教”不会总挂在嘴上,感到其他学校还没承认,在这里率先承认了,老师们觉得很宽慰。
第三是冯恩洪提出首席教师礼聘制,现在是全部年薪超过12万元。当时,他提出年薪10万元,教职工代表大会没有通过。讨论的最后结果是以70%的票数通过了修正案,实行年薪8万礼聘首席教师制。这是在几年前,和今天不一样,所以中央电视台一、二、三、四台都报了这个新闻。
在当时冯恩洪自己也没有达到年薪8万元。没有人愿意和钱过不去,但是他仔细考虑了这件事情后认为,如果把自己也包含在里面就麻烦了,为了它的健康化,他自己不应该项包含在里面。
这个首席教师礼聘制又引起了很大的争论,赞成的,给予高度评价,不赞成的,予以严肃批评:“你是公立学校,政府拨款单位,怎么能挑战政府的分配制度?”因为这是教职工大会表决过的,最后这些人也无可奈何不了了之。虽然现在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但是冯恩洪就在想:一个老师难道他不值年薪8万、10万?我们政府的投资是投在硬件上,买地、造房子、贴釉面砖,还应该舍得投资巨资在师资队伍的打造上下功夫。此问题引发了他非常深层的思考。当你要走改革的道路,你不要期待眼前都是鲜花和掌声,那是扬者寡、抑者众;褒词少、贬词多——改革的第一阶段肯定是这样的。
四、一让而后知古贤士之风度
冯恩洪为什么要走?因为他觉得现在知识分子到了该让位的年龄,恋位的情结比较重。他们这些人挡年轻人路的事情不能做。
冯恩洪37岁做建平中学的校长,回往过去,在上世纪80年代一个市重点中学校长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他能成为上海市重点中学最年轻的一把手,当时敢这样拍板的人思想有多解放!到了今天,他的助手都41岁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比1985年37岁的自己优秀的多。就是因为自己还没退休,为什么他还不能上呢?而且,中国官场的特点50岁以后不再提升,如果再任两届,可以做到65岁,他就47岁了。把年轻人推向教育改革舞台的中央,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大趋势,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他认为:没有必要光考虑个人的得失,老是恋位。
冯恩洪承认,政府曾想让他到浦东新区主持教育工作,教育部也曾想让他去北京担任副司长,管基础教育,他都没答应,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个性的人,有个性的人当官是当不好官的。
2003年,他辞去了建平中学校长的职务。辞职的原因,不是政府不要他做,政府希望他再做一届到两届建平中学校,他说绝对不做了。这也算是开创了一个先例:他是上海市重点中学校长中劳模颁奖时,也邀请了他这个老劳模上台领奖。他们是这样评价冯恩洪的:“你给我们做出了好的榜样,年轻干部带出了一群,主动让位,而不是焐在位子上,我们组织在感谢你。”
一名教师当班主任最多3年。第一年当班主任他游刃有余,开学讲话随便肚子里哪一块拿出来讲都能够生动的。第二年他就紧张了,因为去年讲过的话不能重复。第三年他就得学习,不学习他讲话就讲老话了,青少年是时尚文化的第一批接受者,他得增加几个时尚的词才行。冯恩洪当校长18年了,自身没有保留,肚子里的东西都挤出来了,与其搜索枯肠,不如让位给后面的人,避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最好的方法是两条:第一,把教育思想变成管理文化,管理文化可以防止教育思想的异化;第二,选择好的优秀的接班人,激流勇退。
基于上述原因,最后冯恩洪决定请求辞去校长的职务。不过,他没有想到,离开一个环境再从头开始的时候那么艰苦。在来到东方世纪这一年里,他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瘦身——这一年校长当下来,他的体重减轻了9斤。
五、东方世纪,圆一个教育家的梦想
冯恩洪之所以辞职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他是一个多梦(想)的人。他一直在想,没有梦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梦的价值在于追求,梦的实现全靠奋斗。他到东方世纪学校就是为了圆梦,圆一个教育的梦想。他在东方世纪和在建平中学想法完全不同。建平接受的是最好的生源,今年中考最低录取线507分,而东方世纪学校在上海的最高录取线是417分,与507分相比有90分的差距。但是,学生家长没有留给他这样的空间差距,照样希望他能把他们的孩子带成与建平中学一样优秀的毕业生。这是他面对的压力。
一些好朋友问冯恩洪:“你这是何苦,不做事你也轻轻松松,干嘛去挑这副担子?”但是,他在想:一生当中做成一个平台是不容易的。而且,他认为,这第二个平台比第一个平台更有意义。“建平”的模型是适应于高智商人群,是把一流的培养成精英的模型。
今天,我们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诸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大部分人不可能成为精英。今天不是一流的将来能不能成为一流的?这个题目没有人研究。但是,如果就这个问题能走出一条路来,提高国民素质,把人口负担转变成人力资源,其意义将更加深远。所以,冯恩洪对此很关注。他自己选择走的路,就不会后悔。“建平”可以用总分排学校优势,“东方世纪”还走与“建平”一样的路,那么,它将和“建平”保持等距差距,中考90差距。高考还是90差距。他知道“建平”一直是努力的,即使他把“东方世纪”调整到努力之后,按照常态这个差距将永恒存在,这就决定他要异军突起。
选择“东方世纪”对冯恩洪来讲还有更深层的思考。
他们的教育不能只承认人的语言智慧和逻辑智慧,而不承认人的其他智慧。高智商不只表现在数学、英语上,唱歌好、体育好、表演好,也是高智商。他对人的认识的视野扩大了。
冯恩洪试图针对中国现在的教育模式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基础是要认真打,但不是让所有的人打同一上基础;基础可以选择,让强势智慧不同的人打不同的基础。这一点在体制内他没法做。他当了18年的建平高中的法人代表,太有感受了,每一个学生高中三年本来就紧张,但是每个人都得学一块与他的发展目标关系不大的东西,还必须认认真真地去学。对一个将来读文科的人,干嘛要用理科的物理、化学去折磨他呢?冯恩洪想做的是让每一个同学打可以选择的基础。
二是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要提供给每个国民能相当的教育,不是给每个国民提供一个标准一个目标的教育。这一点目前的公办学校、中国名校都做不到。比如说,当要买衬衫的时候,男式衬衫最小37号,最大45号,还可以度身定做,任何一个品牌都是37到45码。中国的教育也有品牌,但是中国教育的品牌任何一个年级的一门课程都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冯恩洪要打造的实现教育梦的第二个要素:给每个国民、每个学生提供能力相当的教育,比给每个学生提供同一个标准的教育更能激发人的积极性,更能提高人的素质。
中国基础教育要解决学会做人的问题。要解决学会做学问的问题,必须学会做人在先。一个人的人品好,他的知识才能正常发挥,否则负效应就越大。我觉得,基础教育阶段我们要先学会做人后学会做学问。在这方面我们要切实改进,密切加强。
这就是冯恩洪的三个想法。他想挑战一下自己,实现一个教育梦。经过一年多的思考,去年5月8号,他正式提交辞职报告。他知道这让政府很惊讶。他感谢政府给他一个在职的中学校长享受国家公务员的阳光政策,保留了他的职级和他的全部待遇,允许他但是不希望他离开浦东,允许他再创一番新业。
他到东方世纪做的第一件事,是高一年级一个年级开设6套课表,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要强迫学生用同一张课表?同一张课表叫做标准化,面对差异的个体,标准化是让差距缩短还是让差距拉大
现在所有的学校每个班级里都有逻辑课。智慧逻辑是强势智慧,逻辑智慧是常态智慧,让逻辑智慧、语言智慧有差异的人有同一个标准来进行教学,是放进尊重对方意思的对牛弹琴,所以我这次没那么做。
喜欢美术的孩子视觉空间智慧是强势智慧,但是我们的课表就是三年里高一有美术课,每周一节课,三年中有40节美术课,如此一来,视觉空间智慧是强势智慧的孩子是强势智慧更强还强势智慧泯灭?我现在出了一张课表,视觉空间智慧是强势的学生请你选择。
喜欢机器人的学生,我们高一每周只有1节劳技课,三年只有40节劳技课,他组装机器人能够有所发现,能够享受创造的欢乐吗?那么,喜欢机器人的孩子可以选择。这些孩子组装的机器人,在学校刚刚开学时就参加了全国机器人灭火大赛,马上就捧回“二等奖”。一个“二等奖”改变了一个孩子的自信,使他从茫然变成自信,相信“我能行”——这是国家级别的比赛,我都那么优秀!
当然,他也意识到,我们这个民族功利性色彩很重,所以他得提前告你,哪张课表适合三年以后报考高等院校的哪些专业。这么大的改革,学生家长觉得是合理的,都没有反对意见。
六、冯恩洪之部分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的合适;教学方法的合适;教育评价的合适;学校管理的合适。
当今中国所有的学校都实行着整齐划一的标准:高一数学一个标准,物理也是一个标准——对智慧强势和弱势的学生用同一个标准是不合理的教学。据统计,每一年上海高考数学满分150分,考到130分以上的永远是参考人数的3%,也就是说130分以上不是教出来的。光老师会教还不行,还要学生有这个悟性。既然全上海只有3%的考生数学能考到130分以上,那为什么全上海的高中学生都瞄准150分进行教学?这个目标就不合理的。
他现在强调要面向多数、兼顾两头,这叫正确的废话,老师又不是万能的。现在,将教师的个体面对学生的集体变为教师的集体面对学生的集体,这样好操作,控制不同的目标,让每个同学都找到合适的感觉。这是他在过去多年的实践的基础上大胆推出的教育新理念,所以建平中学才能异军突起。
实际上,他用的是现代企业理论。提高效率有两个切入口:一是提高员工的素质,培训职工,找最好的老师,抢最好的学生;二是改变组合,组织得好的石头叫做建筑,组织得好的事情叫做诗篇。我们要组织得好,改变传统的组织方法,要大胆切入。
合适的第二个要素是教学方法的合适。目标的合适不会直接产生结果,合适是一个一系列的组合,重要的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学生来到我们身边,和老师接触的过程是难受还是享受。
现在,校园里师生关系已经到了很淡漠的程度,这一点应该承认。现在的学生已经显不出上世纪50、60年代学生对母校的感情那么深了。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他注意到了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