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楼的办公区更是新颖别致。三面落地的大玻璃连接着一串车厢般的办公区,站在500平方米的办公区中央,左右望去,一览无余,可以说大视野与小环境处处搭配。笔者边看边听,李校长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整个办公区呈对称分布,两头各有一个150平方米的个人备课区,其间又各有40个像公司职员办公用的独立格子间,格子间里配有L形办公桌,桌上装有内线电话和计算机接口。个人备课区和中央办公区之间是两个教师电子备课室,内中各装有连通校园网和因特网的10台高性能计算机,教师可在这里制作课件、上网学习或浏览。脚下近200平方米的中心区域又被两个类似大柜台的作业交取架分割为三个区域,每区都配有一组高档沙发,供教师集体备课或研究工作;在中心区的四周,则分布着若干个如硬座火车厢里一组组座椅般的坐席,供师生谈心、辅导。整个办公区再加上空调、高照明和一流的办公桌椅,简直是太完备了。
经李校长介绍:整个新教学楼的厕所,从布局、走向到通风、除臭都很有讲究,以至起用一年竟然一点味儿都没有。说来好笑,在采访时经过厕所李校长竟不由自主地推着身边的两位女士进了男厕所,一定要让她们亲眼看一看。那份得意与自豪,溢于言表……
总之,整个教学楼给人的感觉,不仅是实用、和谐、自然美,还透出脉脉的温情——处处以人为本。比如,四层楼里竟设计了大大小小32个厕所,即使学生下课蜂拥而至时,也不用排队;整座楼里配有12个热水器,学生随时有热水喝;办公区内设有作业架,使师生交取作业方便;办公区外墙上,公布了教师办公桌上的电话,以备找人方便;办公区外还设有圆桌茶座,以方便接待家长或来客……
如此齐全的功能,如此周密的设计,处处凝结着李校长对教育的理解,显示了李校长创新的思想火花,也体现了李校长对完美的追求。
一个学数学的人,更容易给人以逻辑、精确,甚至干巴巴的印象,而此刻李校长所显示出来的对和谐、美感的追求又来自何方?对于这个问题,李校长若有所思,眼光缓缓移向远方,似乎所答非所问:我们老家在张家界,那儿特别美!我小时候,家里很穷。上高中时,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单程就要步行150多公里山路。一次,我走在弯弯的山道上,饥饿、劳累、困乏伴随着沉重的脚步,突然我被眼前的美景惊醒——当时,一片白云遮住了阳光,但是阳光拼命透过云层,从一个小洞里钻了出来,形成了光的衍射,那五彩缤纷的光束,照射着白色的云层,美极了。半山腰上云雾缭绕,人在山间走,恍若海里行。不远处,绿树掩映着琉璃瓦的寺庙顶,风中飘来阵阵木鱼声、钟声和鸟鸣。再看远处的山脚下,农家田园风光无限,稻田好似绿毯,其间点缀着水牛,还有扶犁的老农……,那画面缓缓不动,就像一幅定了格的水墨画在脑海里永不消逝……
蓦然间,让人似乎有些明白:儿时物质生活极度匮乏,却给他以丰富想象的空间;家乡的景色美仑美奂,又给他以无声的滋养。一个人可以不善唱歌,不懂画画,却可以在血液中流淌音乐,在心海里泛出诗意……。当他有条件、有机会去自主地做事之时,就会不由自主地将那诗化的意境挥洒出来。
当年,在湘西弯弯的山道上,走着一位身体瘦弱的学子。他身上除了小包和雨伞,更有对未来的热望与憧憬,这股精神支撑着他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征服漫漫山路,支撑着他熬住病中的痛苦照常参加高考……崎岖的山道,让他走出了坚韧。艰苦的磨砺,从小就给他一种信念:面对困难,只有前行,不放弃,坚持到底。而且,每走一步,就会离目标近一步。可以说,有了这碗“酒”垫底,在日后的人生旅途上,便什么都能应对。以至在多年学习数学之后,他很自然地把这种精神用解函数题时的“逐次逼近”概念进行了概括,即目标非一次达成,需分若干步骤,而每解一步,都会缩小目标差,向总目标逼近。后来,他不断把“逐次逼近”的概念运用到事业中。在他看来,实现理想,征服目标,无异于在解一道道的数学题。
搞“国有民办”制的改革,是解放思想的创新之举。对此,社会上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论议。诸如“提供基础教育经费是政府的责任,怎么可以转嫁给学校?”“校长的责任是抓好教学,怎么还要筹款?”“国拨经费停拨后,学校坚持得下去吗?”“国有的学校可以民办吗?”“转制学校的国有资产会不会流失?”……一时间,社会各界的种种说法扑面而来,大有“黑云压城”之势。李校长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在那段日子里,是邓小平的理论给了他信心和力量。他坚信,这种改革于国、于民、于校都有好处,总得有人去试一试。因而,他要求自己,挺住!向目标逐次逼近: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让实践来说话,让成绩来说话。
——他自己也尝试着用理论来说话:为此,实际工作者李金初,居然正正规规写出了五万多字的长篇论文。
——争取上级领导和有识之士的理解与支持……
终于,李校长迎来了柳暗花明。
谈到十一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那又是一个“逐次逼近”的奋斗过程。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到1980年,十一学校的教师达到大专学历者仅为384%,大大低于北京市或区里的平均水平。有的教师水平竟然差到课讲不下去,需要回到教研室现问了再去讲的地步。怎么办?还是李校长的那个思路——明确目标是什么,搞清现实又如何,找出脚下的位置,再确定怎么走。于是,见到了这样的教师队伍建设的总目标:(1)师德高品位,(2)专业高学识,(3)能力多方位,(4)合理的年龄和性别结构……
之后,朝既定目标,不懈努力,逐次逼近:
——1985年确定委托代培。与中国科技大学达成协议:十一学校接受他们在北京地区的中学借读生;他们每年在北京地区为十一学校招收5名代培生,免费培养本科生。
——1989年开始从大学选聘。1991年又开始到外地大学招聘。
——1994年开始自己培养高层次教师。与北师大合作举办研究生课程班。《北京日报》以《教育史上的新鲜事》为题,作了专题报道。
此外,还聘请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以及指挥家、作曲家、演奏家等来校兼职。
截至目前,十一学校的教师队伍,本科以上学历者占98.8%。到2000年,博士、硕士和研究生班的结业生占40%;高级教师占40%,其中有4位特级教师;年龄结构趋于合理,50岁以上占17.6%,5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82.4%。教师队伍的水平甚至超过了许多市重点中学……
策划始于20年前,硕果显现在今天。
在李校长看来,“现实中,很少有理想状态,只有与过去比相对满意的状态。”“有些人做事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他一次办不成,便放弃了。”
对认准的事,李金初始终不放弃。
李金初成功了!当我们称颂他的成功之时,更该去发现和分析其内在的东西——
生活中,会算身边小账,与集体事业的发展无关,与国家的前途更无关,这种“账”算俗了,算小气了。
李校长则不然。他只算学校的大账,而他家里的小账却统统甩给他爱人去算,还美其名曰“放权”。其实,用李校长爱人的话说,“你哪里指望得上他!”关于这方面,李校长的爱人有着“痛说”不完的内容:我们家就住在学校里,可那年我骨折在家病休,居然连口热水都喝不上……。一次,女儿生病发高烧,还是老师带着她上医院的……。现在的家都入住十多年了,直到去年才由我张罗着好好装修一下,而且里里外外的累活,都是我一个人操办……这两年我身体不好,前些时候他提出早上要陪我遛遛弯,我还挺高兴,终于知道关心我了。可没转两次,我就够了。他三转两转准转到学校的建筑工地上去。也不怎么着,来来回回的,就是看不够。而且,在家时,他连地都不知道扫,可到学校见到纸屑、烟头,随时随地地捡……
其实,说李校长“放权”也并不都如此。那年,他的小女儿妮妮的中考,明明得了高分,够上北京四中,可李校长却硬是按着不放,说是“动员别的‘好苗’留在北京五中上高中,我更得如此。”至今,提起父亲的“专制”,女儿都把嘴噘得老高。家事如此,学校的事更是这般。那年,学校分房,困难重重。当时有政策,校长可以不参加学校的分房,由区里解决。无疑,按此政策,李校长的房子可以解决得更好。然而,李校长却偏同教职工比齐,还为自己定了条标准:“条件比我好的,要解决得比我好;条件和我一样的,必须同样解决。”而且,为了多搞一些房源,又“以大换多”,最终,李校长自己住到了顶层——六楼。无疑,在李校长的标准面前,很多矛盾就容易被摆平了……这样的事还很多。
李校长不算别的账,他一心只算学校的账。
也正是因为他这么“一根筋”地算大账,他才能以“小九九”拨动了“大九九”,最终“算”出了一所名校来。李金初的账算得大气磅礴!
不过,细想想,李校长的奉献、忘我、投入……。在他那一代人中其实很普遍,是那一代人的写真。从这个意义上讲,以改革见长的李金初依然传统,并不独特。
然而,“国有民办”制的改革却毕竟发生在李金初身上。这就值得人深思了。
还是从人们谈论李校长时有口皆碑的肯定谈起吧——李校长爱学习。
这是他厚积薄发、敢于决策的基础。然而,让人印象更深的是,李校长更善于活的学习、开放式的学习。他随时随地像海绵吸水一样,利用各种机会吸纳有用的信息。外出开会,他会把机会用足,再多跑几个地方,再多看几所学校。到哪儿,他都胸前挂个照相机,见到好的教学楼、实验室,甚至仅仅是一处好的布置,都一通地拍照,口中还念念有词:“这个我们可以学”,“那个部分我们可以参考”……沿着这个思路追下去,你就会发现李校长的与众不同处——他学了就想用,总想创新。
往小里说,建个教学楼,他不断按照时尚和教育的理想改变着设计,甚至不惜推倒重来,总希望有所突破。往大里说,当校长,他认为光守摊儿不行,还必须发展学校、壮大学校才是好校长;办学,他不甘平庸,专拣独木桥走,竟创出个“国有民办”校来。正如市里某位领导的评价:不听话的校长,不是好校长;只听话的校长,也不是好校长。李金初是又听话,又不听话。所以,他能不同一般。
不过,改革、创新谈何容易!要当出头鸟,要冒失败的风险,要自讨苦吃……是什么东西决定他求新求变、敢为人先、顶住压力、甚至超越一切困难?找来找去,却发现竟然还是老生常谈——强烈的事业心、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是吗?在他的“算大账”里,我们看到了忧国忧民、为国分忧,看到了他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追求;在他的“抠小账”里,我们见到了扎扎实实、艰苦奋斗、讲究科学的精神;在他的“逐次逼近”里,我们体味到了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顽强精神……李金初的事业似乎在说:传统的,即是前沿的。传统与创新交织,生命之树常青。
李金初,中等身材。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架着副近视镜,那眼镜背后的眼睛,穿透力极强,似乎时时总在思考……。他穿衣、走路都是那么认真,一望便知,是位有理想、有追求,目标明确,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
李校长是个综合的人:他身上既体现传统精神,也挥洒着现代意识;既有战略家的远见,又有实干家的务实;既有政治家的果敢,也不乏温情细腻……总之,李校长是个有棱有角、优点缺点都很鲜明的人。
或许是因为太投入了,李校长拿出的每一项改革措施,都经过长时间的缜密思考,甚至精确的测算,一旦推出,自然希望别人按照他的思路走。因而,对于不同意见,他有些听不进,甚至表现得固执……
或许是因为改革屡屡成功,李校长这些年变得愈发自信,甚至出现过某些决策上的失误……。
对上述问题,在采访中并不回避,还专门找了一些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希望他们实话实说。有意思的是,十一学校的教职工们在李校长的领导下,也在算大账。那经典的语言就是:“我们校长为国分忧,我们也应该为校长分忧。”更令笔者感动的是:他们竟然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用不同的词汇,表达了一个相近的意思——“在某些事情上,在某些时候,民主并不见得一律都好,专制也不见得一律都不好。”“关键是看他在为个人谋私利,还是在为大家求发展。”“还要看他给学校带来了什么?对学校的发展是否有利?如果能给学校的发展带来大好处,那又有什么缺点不可以宽容?”
在一份改革成果总结报告里,看到了这样一笔大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