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运动概述
全能运动是由跑、跳、投部分项目组成的综合性田径项目。全能运动员必须具有高度发展的全面身体素质,掌握田径运动的多项技术。
国际正式比赛的全能项目有男子十项全能和女子七项全能。我国还另外设有少年七项全能、五项全能和四项全能比赛。
早在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男子五项全能竞赛首先开展,它是由跑、跳跃、掷标枪、掷铁饼和角力5个项目组成。当时比赛的方法很简单,即获得优胜项目最多者列为冠军。
据记载,最早一次的十项全能比赛是1884年在美国举行的。当时所设的项目是:100码跑、铅球、跳高、880码竞走、链球、撑竿跳高、120码跨栏、掷25.4千克的重物、跳远和1英里跑。比赛在一天之内完成。这项比赛持续到1914年从未间断。1904年第3届奥运会第一次有十项全能比赛。不过,现代十项全能的比赛是从1912年奥运会开始的。
1912年第5届奥运会上改为现在的十项全能,并增设五项全能比赛(200m跑、跳远、铁饼、标枪、1500m跑)。在这届奥运会上,美国的天才运动员吉姆·索普同时参加了十项全能和五项全能的比赛,并获得了这两个难度最大的项目的比赛冠军。
自1912年奥运会正式设立十项全能比赛至今,项目虽然没有改变,但评分标准先后改变了6次,每次改变都意味着对运动员的体能、素质和技术提出更高、更加全面的要求,充分说明了田径运动是迅速向前发展的。
女子全能项目开展较晚,但是比赛项目、比赛顺序、评分标准变化频繁,技术难度不断提高。
最初女子全能项目,只设五个单项。
女子全能项目的发展,经过了几个阶段,早期是三项全能,比较普遍的是采用80米栏、铅球和跳远三项;也有一种是采用100米、铅球和跳高三项。1923年开始采用五项全能,到1980年前,具体项目也变化了多次。1923~1924年间,是100米、标枪、跳远、铁饼和800米。1934年改为铅球、跳远、100米、跳高和标枪,比赛第一天举行前两项,第二天举行后三项。1948年国际田联再次将项目改为由铅球、跳高、200米、80米栏和跳远组成,第一天举行前三项,第二天举行后两项。到了1961年,这个项目又进行了一次调整,第一天的比赛项目是80米栏、铅球、跳高,第二天为跳远、200米。1967年,国际田联决定取消80米栏,将女子100米栏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69年女子五项全能随之改为100米栏、铅球、跳高、跳远和200米。1977年女子五项全能有较大变化。随着女子田径运动的明显进展,她们显示了速度、力量和耐力方面的潜能,因此,自1977年把200米改为800米,使全能运动由以速度和力量为主导的项目,变为包括速度、力量和耐力的全能运动,提高了难度。比赛顺序第一天举行前三项,第二天举行后两项。
1979年10月5日,国际田联通过决议:“从1981年起,女子五项全能改为七项全能”。当时七项全能的比赛顺序是:第一天100m跨栏跑、推铅球、跳高、200m跑;第二天跳远、掷标枪、800m跑。1983年5月1日,女子七项全能比赛顺序改为:第一天100m跨栏跑、跳高、推铅球、200m跑;第二天跳远、掷标枪、800m跑。自设立女子七项全能比赛到现在,已达到了相当高的运动水平。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女子运动员杰·乔伊纳,于1988年在汉城奥运会上创造了7291分的世界纪录。
我国全能成绩在亚洲是领先的,但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男子十项全能和女子七项全能是高难度比赛项目,运动员必须是跑、跳、投的多面手,对身体素质、技术、技能、生理、心理等方面要求很高。只有通过多年系统、科学的训练,才能适应全能比赛的要求。
1985年4月1日,开始使用新的全能运动评分表。通过对新、旧评分表各单项得分比较来看,新的评分表对水平越高的运动员越有利,女子七项全能更为明显。
女子全能项目的多次变化,难度越变越大,每一次变化都对女子全能运动员的体能、全面素质、技术、技能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尤其是女子七项全能的开展,使女子全能选手更接近男子十项运动员。
目前,许多高水平的男、女全能选手的单项成绩可以和同类单项优秀选手比高低。
全能运动——铁人的运动
在古希腊的奥运会上,五项全能运动被认为是最主要的比赛项目,因此,这个项目的胜利者受到了最热烈的欢迎,他被认为是奥运会最有力量的人,而且人们还用诗歌和哲学方面的专著来纪念他们。1912年的奥运会上,美国印第安血统的运动员索普在十项全能比赛中以6756分的成绩遥遥领先,夺得冠军。当时东道主瑞典国王就称赞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时至90年代,新闻媒体在赞誉十项全能当代世界冠军和世界纪录创造者、美国运动员奥布赖恩时,也总是称他为“当代的铁人”。
为什么十项全能的佼佼者能获得这样的荣誉呢?这与该项目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男子十项全能包括有跑、跳、投在内的十个项目,十个项目的激烈竞争必须在两天内赛完。第一天比100米跑、跳远、铅球、跳高和400米跑;第二天比110米栏、铁饼、撑竿跳高、标枪和1500米。最后以运动员每个单项成绩的得分相加之和来决定名次。从事十项全能的运动员除了要付出惊人的体力外,还必须具备各个项目的运动素质:既要有短跑的速度,又要有中跑的速度耐力;既要有跨栏的敏捷与灵活、跳跃的弹跳与协调,又要有投掷的爆发力与技巧。此外在紧张激烈的竞赛中,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做好战术上的安排和最积极的休息。十项全能融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和心理素质于一体,是一个向人类综合运动能力极限挑战的运动项目,所以世人将它称为“田径之王”,在这个项目上取得辉煌成绩的运动员则被赞誉为“铁人”。
全能运动技术练习
全能运动学与练全能运动项目多,必须利用多项目技术上的共性和个性组织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跑的项目首先要教会短跑的技术,再学习400米、1500米跑(200米、800米)的技术和战术,学习跨栏跑以及跳远、撑杆跳高、掷标枪的助跑技术。各投掷项目的动作形式不相同,但是最后用力的顺序、节奏,特别是髋部的主导作用和左侧支撑是基本相似的。先教会推铅球的技术,对学习掷标枪和掷铁饼技术都有帮助。跳高和跳远的技术性质、结构差别较大,为避免互相干扰,不要安排在一起教学。跨栏、撑杆跳高、掷标枪和掷铁饼的技术比较复杂,需要较长的教学时间。因此全能运动有其特有的教学、训练体系,从而使全能项目技术教学内容和方法程序化、系列化、成套化。
一、技术训练
(一)短跑
1.跑的专门性练习:短跑的专门性练习几乎都应包括在每一次训练课的准备活动之中和短跑、跳远、跨栏以及其他技术训练之前。
2.加速跑:30、50、80、100米。
3.阶段跑:100米途中减速再加速。
4.行进间跑:20、30、40、60、100米跑。
5.上、下坡跑。
6.固定节奏跑:重复100米跑,控制时间基本相同。
7.起跑:原地站立式起跑、听信号站立式起跑、蹲踞式听枪和不听枪起跑(包括弯道起跑)。
8.反复跑:100米×4,150米×4,300米×4。练习次数及强度由教练自己掌握。9.女子七项和男子十项运动员需要掌握好200米和400米弯道跑技术和弯道起跑技术。
男女全能选手每周应进行2~3次短跑训练,有时和跨栏、跳远、撑杆跳高等项结合起来训练。
(二)跳远
首先掌握正确的起跳技术,其次是掌握跳远助跑节奏的技术。
全能运动员需要安排专门的助跑训练课,每次可以跑6~8次;每次技术训练课之前跑4~6次全程助跑,然后进行跳远的短、中程完整技术练习。男女全能选手每周应至少进行2次训练,每次训练应完整练习15次以上(包括短、中和全程助跑)。2~4步起跳和“腾空步”练习次数应达到30次。
(三)推铅球
男子、女子采用适当重量的投掷物。按收腿一转髋一出手顺序做负重推球模仿连续动作,每组6~8次,并根据不同训练水平适当调整重量和组数。男女全能选手每周应至少进行2~3次技术训练,训练时,不同重量的铅球混合使用,以从重到轻的2~3个重量为最佳。
(四)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