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病人早期使用磺胺类药物治疗,可很快控制症状,不出现脑膜炎症状。因此,在脑膜炎流行期间,凡有上呼吸道感染时,特别是曾接触过脑膜炎病人,就应给足量磺胺嘧啶,成人首次服2克,以后每4~6小时1次,每次1克,同时服等量的碳酸氢钠,症状重或呕吐频繁也可改用注射给药,儿童按每日每千克体重用药0.1克~0.2克计算,分4~6次使用。也可使用青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如发生昏迷、休克应积极进行抢救。
对于脑膜炎病人宜就地抢救治疗,不要长途转运病人,以免耽误时间,失去抢救机会。
为预防脑膜炎的发生除做好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不与病人接触等措施外,还应接种流脑多糖体菌苗,提高免疫力。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流行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鼠类是主要的传染源。本病的传播途径至今尚未完全查明,可能由革螨传播或由鼠类的污染而传播。人类对本病普遍易感,但一般多见于青壮年。感染后可获得终生免疫。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2周,约10%~20%的患者有前驱症状,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或胃肠功能失调。临床上可分为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在发热期,患者起病急骤,有畏寒、发热、头痛、视力模糊、口渴、恶心、呕吐等症。发病后体温急剧上升,一般在39℃~40℃,患者上胸部潮红,球结膜充血、水肿。本期一般持续5~6天。在低血压期,轻者血压略有波动,重者血压急剧下降,以致休克,休克时患者的皮肤潮红,口渴,呕吐加重,尿量减少。可有烦躁不安、澹语等,重者出现精神错乱。本期一般于病程第4~6天出现,可持续1~3天。在少尿期患者胃肠道症状、精神症状和出血显著。血压升高,尿量明显减少。24小时少于400毫升,甚至发生尿闭,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尿毒症、酸中毒、高钾血症等。本期多出现于病程第5~7天,一般可持续1~4天。在多尿期患者出现多尿和夜尿症。每日可排出3000毫升~6000毫升尿液,全身症状明显好转。由于尿液大量排出,患者可出现失水和电解质紊乱。本期多出现在病程第10~12天,一般持续数天或数周。在恢复期,患者一般情况好转,除虚弱外无明显症状。整个病程一般持续1~2个月。
在治疗上患者以对症治疗为主。采用退热、抗病毒、抗休克、防出血等方法治疗。在预防上,灭鼠是防止本病流行的关键。要保持室内清洁,防螨灭螨。要加强食品卫生,严禁使用鼠类污染过的食物和食具。要注意个人防护,做好隔离消毒工作。
流行性斑疹伤寒
流行性斑疹伤寒是通过体虱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持续高热、瘀点样皮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病人是本病惟一的传染源,体虱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病人自潜伏期末1~2日至热退后数日均具有传染性,整个传染期为3周,但以第1周的传染性为最强。本病的流行以冬春季为多见。
本病在临床上一般可分为典型和轻型两种。典型的病人潜伏期10~12日。少数患者有2~3日的前驱症状,如疲乏、头晕、畏寒、低热等。大多起病急骤,伴寒战、剧烈持续头痛、周身肌肉痛、眼结膜充血等。患者发热,体温于第2~4日达到高峰,第一周呈稽留热,第二周呈弛张热。患者于病程第4~6日出现皮疹,这也是最重要的体征之一。皮疹初见于胸、背、腋窝、上臂两侧等处,一天内迅速发展至全身。面部通常无疹,下肢皮疹也较少。疹呈圆型或卵圆型,直径约2毫米~4毫米,初为鲜红色斑丘疹,按之退色,继而转为暗红色或瘀点样。皮疹于5~7日内消退,瘀点样疹可持续1~2周,留有棕黄色斑或有脱屑。患者精神症状明显,表现为惊恐、兴奋、剧烈头痛、昏迷、大小便失禁、吞咽困难、听力减退等。患者心率增速与体温升高一般成正比,常出现心律失常等。轻型患者的特点为热程较短、热度较低、中毒症状较轻;皮疹呈充血性斑丘疹,多见于胸腹部;神经系统症状较轻,持续时间短,主要表现为头痛、兴奋等。
在治疗上要加强口腔护理和及时更换床位,以防止发生口腔感染和褥疮。对症治疗,剧烈头痛和严重神经系统症状,给予止痛剂和镇静剂,出现心功能不全时使用强心剂。氯霉素和四环素对本病有特效。成人剂量每日为1.5克~2克,分3~4次口服,热退后1~2天即可停药,疗程3~6天。
本病预防的关键在于防虱、灭虱和广泛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患者应予以灭虱处理,对易感者可采用灭活疫苗。
鼠疫
鼠疫是以鼠疫杆菌主要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是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类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传染源主要为鼠类和其他野生啮齿类动物,鼠蚤为传播媒介。肺鼠疫患者是人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鼠—蚤—人传播。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患病后即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
本病潜伏期2~3天,预防接种后可延至9~12天。临床上大多表现为腺型、肺型及二者继发的败血症型。近年来轻型及隐性感染也相当常见。轻型仅表现为不规则低热,全身症状轻微,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压痛,无出血现象。此外的其他各型,均有较重的毒血症症状和出血现象。患者起病急剧,伴高热、寒战、极度疲乏、剧烈头痛和全身酸痛。颜面部高度充血,惊恐、烦躁不安。出血现象有皮肤黏膜瘀点、瘀斑,皮下出血、咯血等。
腺鼠疫最为常见,多发生于流行初期,淋巴结在病程第1天即有肿大,伴红、肿、痛,于第2~4天达到高峰。腹股沟淋巴结最常累及,依次为腋下、颈部和颌下,一般为一侧。未及时治疗的多数患者,淋巴结肿大后病情加剧,于3~5天内因严重毒血症、休克、继发败血症或肺炎而死亡。如能度过一周,则恢复机会增多。
肺鼠疫多见于流行期,患者毒血症显著,在24~36小时内出现咳嗽、呼吸短促、紫给等,继而发生显著的胸痛,最初痰量少,后转稀而多,色鲜红而含泡沫,呼吸困难。患者可因休克、心力衰竭等而于2~3天内死亡,临终前患者全身皮肤高度发缉,故有“黑死病”之称。
败血型鼠疫全身毒血症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出血现象均极严重,体温过高,患者谵妄或昏迷,并出现休克或心力衰竭,治疗不及时,多于数小时至2~3天内死亡。
在治疗上要隔离患者,急性期卧床休息,积极开展对症治疗,抗生素多采用庆大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等。在预防上要严格控制传染源,发现病人及时报告,大力开展灭鼠工作,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等。
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病也称波状热,是布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疼痛等。本病遍布全球,国内多见于内蒙、东北、西北等牧区。羊是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猪和牛等。病畜乳汁中带菌率较高,排菌可达数月至数年之久。牧民接羔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此外,病菌也可通过呼吸道黏膜,眼结膜和性器官黏膜而发生感染。本病多发于春末夏初或夏秋之间。
本病潜伏期为7~60日,一般为2~3周。病程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在急性期,病多缓起,急性期病者约占10%~30%。少数患者有一至数日的前驱症状,如乏力、失眠、低热、食欲差、上呼吸道炎症等。多数患者则表现为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炎、睾丸炎等。发热型以弛张热最为多见,发热期平均为2~3周。多汗是本病的突出症状,患者常于深夜或清晨发热下降时出现大汗淋漓。关节疼痛可累及一个或多个关节,主要为骶骼、髋、膝、肩、腕、肘等关节,急性期痛呈锥刺状,使用一般镇痛药无效。患者常辗转呻吟,痛楚难忍。睾丸炎也是本病的典型症状之一,大多呈单侧性、伴明显压痛。慢性期的患者常有乏力、出汗、头痛、纳差、腹痛、腹泻等症,易被误诊为神经官能症。本病愈后良好,患者大多于3~6个月内康复。
在治疗上,以对症治疗为主,患者应卧床休息,补充适量的水分,电解质及营养。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以四环素与链霉素合用为宜,治疗一般持续两个疗程。
在预防上首先要加强传染源的管理。病畜应隔离。要加强粪便管理,易感人群应注意个人防护。减毒活疫苗对本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疟疾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由疟原虫寄生在人体内造成的传染病。疟疾病人及健康携带疟原虫的人是传染源,经蚊子叮咬吸血传染。世界上除寒带地区及海拔3000米以上与个别地区外,均有疟疾流行。夏秋季节发病较多。
因疟原虫的种类不同,疟疾可以分成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和卵圆疟等几种。
间日疟较常见,潜伏期为10~17日。发病具有周期性定时发作的特点。一般先为发冷期,自觉发冷,肌肉关节酸痛,继而寒颤,面色苍白、发抖、起鸡皮疙瘘,多穿多盖仍觉寒冷,一般此期持续30~60分钟便进入发烧期。发冷期时体温已开始升高,面色潮红,烦躁口渴、谵妄、头痛,体温达40℃~41℃,持续2~6小时,进入出汗期,病人此期大量出汗,衣被浸湿,体温同时突然降至正常,除感疲乏外,顿觉轻松而平静入睡。隔日后,以上症状重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