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潜伏期一般7~10天,临床病程可分为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三期。卡他期从发病开始至出现痉咳,一般约1~2周。开始时症状类似感冒,除咳嗽外,可有流涕、喷嚏、轻度发热,也可只有干咳。当其他症状逐渐消失时,咳嗽反而加重,日轻夜重,渐呈痉咳状。痉咳期一般为2~6周。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本期特点。患者发作时频频不间断的短咳十余声或数十声最后深长吸气,因当时患者喉部呈痉挛状态,故伴有高声调的鸡鸣样吼声,接着又发生下次的痉咳,如此反复发作多次,直至咳出粘稠痰液为止。咳嗽剧烈时,可有大小便失禁,患者双手握拳屈肘、两眼圆睁、面红耳赤、涕泪交流、头向前倾、张口伸舌、唇色紫绀等,表情极其痛苦,呕吐后方告结束。轻者一日数次,重者一日数十次,以夜间为多。奔跑、进食、哭闹等诱因均可诱发。发作前一般无明显预兆。痉咳频繁的患者可影响睡眠,从而导致疲乏、食欲减退、呕吐等。恢复期约2~3周。阵发性痉咳减轻,次数减少,鸡鸣样吸气声消失,患者精神和食欲逐渐恢复正常。本病常会并发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并发症。
在治疗上以对症治疗为主,应用抗生素可降低传染性,主要使用红霉素、氯霉素和卡那霉素等,疗程一般为7~10天。患者要保持空气新鲜,做好护理工作,避免一切诱发痉咳的因素。在预防上要对患者严格执行隔离,隔离期自起病开始,为期7周。百日咳菌苗对本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由空气飞沫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1~5月发病最多,可造成流行。
猩红热潜伏期2~5日,起病急,突然发烧,体温达39℃,咽痛、头痛、呕吐、脉快、扁桃体红肿且有灰白色或黄白色点片状渗出物。病的早期,舌上有白苔,舌乳头红肿突出于白苔之外,以舌尖和舌前部边缘显著,称为“草毒舌”。第三天后,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可有浅表破裂,舌乳头仍隆起,有轻度痛感,称为“杨莓苔”。发病后1~2日出现皮疹。皮疹先从耳后、颈底和上胸部开始出。典型的皮疹为针头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斑疹,手压退色、疹与疹之间无正常皮肤。严重者为出血性皮疹。皮肤有瘙痒感。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并常有皮下出血形成紫红色线条状,称为“线状疹”。面部充血潮红,有时可有少量点状疹,口鼻周围显得苍白,叫“口周苍白环”。皮疹出现48小时后依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2~4日可完全消失。个别者可时间稍长些。皮疹消退后1周左右开始脱皮,其顺序与出疹顺序相同。
猩红热发烧退后2周左右,易发生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和肾炎等,应提高警惕。
治疗猩红热首选青霉素,效果很好。一般需注射5~6天,重者应注射10天,注射前必须作皮肤过敏试验,阴性者方可使用。另外,病人应卧床休息,吃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与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口服磺胺嘧啶或注射青霉素进行预防。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又叫做小儿麻痹,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患者可发生迟缓性麻痹。儿童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
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最为多见。病人和无症状的带病毒者为本病的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和手、口途径传播。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5~14天,临床症状轻重不等,以轻者较多。多数患者可毫无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迟缓性瘫痪。本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在前驱期,患者起病缓急不一,大多有低热或中度发热,乏力不适,伴有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或有恶心、纳呆、呕吐、便秘、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尚无明显异常。上述症状持续数小时至3~4天,大多数患者体温迅速下降而痊愈。一部分患者进入瘫痪前期。在瘫痪前期患者体温再一次升高,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颈、背、四肢肌痛,感觉过敏。患儿拒抚,抱动即哭,坐起时因颈背强直不能前俯,不能屈曲以上肢为后支撑,呈特殊三角架体态。患儿面颊潮红、多汗、精神兴奋、哭闹、焦虑不安。一般患者经3~4天后体温下降,症状逐渐消失。本期有时可长达十余天。少数患者在本期未出现瘫痪而进入瘫痪期。瘫痪可突然发生或先有短暂肌力减弱而后发生。患者在5~10天内可相继出现不同部位的瘫痪,并逐渐加重;瘫痪早期可伴发热和肌痛,大多患者体温下降后瘫痪就不再发展。1~2周后患者进入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瘫痪肢体大多从远端起逐渐恢复,最初的3~6个月恢复较快,以后仍不断进步,但速度减慢。本病若治疗不及时,则会留下肢体萎缩、变形等后遗症。
在治疗方面,急性期要卧床休息,避免劳累。肌痛处可局部湿热敷以减轻疼痛。瘫痪肢体应置于功能位,以防止手足变形。要注意营养和体液平衡。发热高、中毒症状较重的早期患者,可考虑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制剂3~6毫升,连续2~3天。重症患者可予强地松口服或氢化可的松静脉点滴,一般3~5天,继发感染时加用抗菌药物。患者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此外患者还可选择针灸、按摩、理疗、功能锻炼等方法促进瘫痪的恢复。在预防方面,要隔离患者,自病日起至少40天。患者的衣物用品要勤消毒,要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脊髓灰质炎疫苗对本病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病人多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或仅有轻度腹泻,少数病情严重者可有剧烈呕吐、脱水、微循环衰竭、代谢性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病人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借水传播,污染的食品、手以及苍蝇等对疾病传播也有一定的作用。
本病潜伏期1~3天,短者数小时,长者7天。多起病急剧,少数患者在发病前1~2天可有头晕、疲倦、腹胀、轻度腹泻等前驱症状。典型病例一般可分为泻吐期、脱水期和恢复期三期。在泻吐期,绝大多数病人以急剧腹泻、呕吐开始。腹泻为无痛性,少数病人可因腹直肌痉挛而引起腹痛,不伴有里急后重。大便开始时为泥浆样或水样,尚有粪质;迅速成为米潜水样或无色透明水样,无粪臭,微有淡甜或鱼腥味,含大量片状黏液,少数重症病人偶有血性便。大便量多,每次可超过1000毫升,每日10余次,甚至难以计数。呕吐多在腹泻后出现,常为喷射性或连续性,呕吐物先为胃内容物,以后为米潜水样或清水样。本期持续数小时至1~2天。在脱水期,由于频繁腹泻和呕吐,大量水和电解质丢失,病人迅速出现脱水和微循环衰竭。患者神智淡漠、表情呆滞或烦躁不安,并有口渴、声音嘶哑、呼吸增快、耳鸣、眼球下陷、口唇干燥、皮肤凉等症,肌肉痉挛多见于腓肠肌和腹直肌。此期一般为数小时至2~3天。在恢复期,病人脱水得到纠正后,多数症状消失而恢复正常,腹泻次数减少甚至停止。声音恢复、皮肤湿润、尿量增多。少数病人可有发热。本病根据临床表现还可分为无症状型、轻型、中型、重型和暴发型等。本病治疗不当或不及时,病死率可达10%~30%。
在治疗上首先要补充液体,并适量补充电解质。抗生素可采用四环素和氯霉素。在预防上要控制传染源,及时查出病人,尽早隔离。改善环境卫生,加强饮水消毒和食物管理,消灭蚊蝇,加强个人卫生。
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持续高热、腹部不适、肝脾肿大、白细胞数量低下等。伤寒杆菌仅寄生于人类,感染者是惟一的传染源。病菌主要从粪便中排出,偶尔呕吐物、呼吸道分泌物、其他体液中也有细菌。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传播,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还可经手、苍蝇或其他昆虫传播。本病发病以青少年为最多见,病后可获持久性免疫力。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夏季最为多见。
潜伏期一般10天左右,其长短与感染菌量有关。因食物引起的疾病流行,可在48小时内暴发。因水源引起的流行,其潜伏期可长达30天。典型的伤寒自然病程为期约4周,本病临床上可分为初期、极期、缓解期和恢复期。在初期多数病人起病隐匿、缓慢,以发热、头痛、腹部不适或腹痛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伴全身不适、肌肉酸痛、厌食恶心、畏寒等。初起体温呈弛张热,以后随病情逐日递增。腹胀、便秘多见,少数人有轻度、中度腹泻。大多有干咳。极期出现在病后5~7天,高热可持续2~3周,呈稽留热或弛张热,体温可达39℃~40℃。病人极度虚弱、厌食,神智淡漠、反应迟钝,或谵妄、昏睡,并出现肝脾肿大。部分病人于第7~10日出现玫瑰疹,散在分布于前胸和上腹部,2毫米~5毫米大小,色泽暗红,压之退色,略高于皮面,数目不多,2~4天后消失,但可复发。缓解期出现在病程第3周,病人更见虚弱,体温于数日内逐渐下降,病情开始改善。第4周后患者进入恢复期,体温恢复正常,症状和体征也随之消失。本病在临床上还可分为轻型、重型、迁延型和逍遥型等四型。本病常伴有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心肌炎等并发症。
在治疗上首先要对症治疗,发热期要卧床休息,并予以物理或药物降温。氯霉素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疗程不应少于2周。
在预防上,要及时控制传染源,要隔离病人和带菌者,病人用过的一切物品都要消毒。要加强饮食饮水卫生,保护水源,做好粪便、污水、垃圾的管理和处理。切断传播途径是本病预防措施的重点。此外,对易感者注射菌苗可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本病全年均有发病,但以秋夏季为最多。病人和带菌者为传染源,其中慢性病人排菌时间可达数年之久。传染途径主要借染菌的食物、饮水等经口感染。不论男女老幼,对本病普遍易感。
本病潜伏期为数小时至7天,多数为1~2天。由于痢疾杆菌菌群与菌型众多,且人体反应各不相同,因此临床症状多种多样。通常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期,病程2个月以下的为急性,2个月以上的为慢性。
急性菌痢主要有全身中毒与胃肠道症状两方面。根据其严重程度,又可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中毒型。轻型患者多无全身中毒症状,体温正常或稍高。腹痛不显著,腹泻每日不超过10次,大便呈糊状或水样,含少量黏液,里急后重感亦不明显,可有呕吐,病程约3~6天。普通型患者起病多急,有中等度毒血症表现,体温可高达39℃,儿童可有惊厥。患者早期可有呕吐,继以阵发性腹痛腹泻,每天排便10~20次,呈脓血便,量少,失水不显著,里急后重感较显著,病程持续10~14天。重型患者多有严重中毒症状,起病急剧,高热,伴呕吐,大便次数多以至失禁,并带血脓黏液。腹痛剧烈,里急后重感显著,失水明显,四肢寒冷,全腹压痛。随后病人极度衰弱、意识模糊、血压下降以至休克。中毒型大多发生在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起病急剧,在腹痛腹泻尚未出现时,即有高热、精神萎靡、面色青灰、神志不清等。本型以重度毒血症、休克和中毒性脑炎为主要症状,而腹泻、呕吐等不一定严重,出现也晚,大便次数不一定很多。急性菌痢治疗不及时、营养不良等因素,可形成慢性菌痢。
在治疗上,多采用对症治疗,病人应采用隔离和卧床休息。饮食一般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忌食多油或有刺激性的食物。有失水现象的,可给予口服补液盐。同时应给予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在预防上,应早期发现病人和带菌者,并予以隔离和治疗。要注意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要管好水、粪和饮食,积极消灭苍蝇,以切断疾病传播途径。
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因患者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犬,猫、牛、羊等动物也可成为传染源。
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多数在3个月以下,个别病例会超过1年,甚至十几年。患者的临床表现一般可分为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在前驱期,大多数病人有低热、食欲不振、恶心、头痛、周身不适等酷似感冒的症状;继而出现恐惧不安,对风、光、痛等较为敏感,并有喉头紧缩感。患者伤口附近感觉异常,有麻、痒、痛和蚁走感为本病的早期典型症状。在兴奋期,患者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便困难、多汗流涎等。恐水是本病的特殊症状,患者见水、饮水、闻及流水声,均可引起严重的喉肌痉挛,虽极渴却不敢饮水,即使饮后也无法下咽。怕风也是常见的症状之一,虽微风也可引起喉肌痉挛。其他刺激如光、声、触动等均会引起同样发作。发病时患者神志大多清楚,虽极度恐惧和烦躁不安,但绝少有侵人行为。在麻痹期,患者趋于安静,痉挛停止,但出现迟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最为多见。患者呼吸微弱或不规则,并可出现潮式呼吸。严重的可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导致死亡。本病的病程一般不超过6日,死亡率接近100%。
在治疗上,应隔离患者于较安静而黑暗的单人房间,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如风、声、光等。患者最好有医护人员专门护理,并积极开展对症治疗,对狂躁、痉挛的病人可用镇静剂,对脱水严重的患者应给予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在纠正患者电解质紊乱及保持体内酸碱平衡等。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应加强预防措施。在预防上,要捕杀所有的狂犬,并将其焚毁和深埋。人被狗或其他啮齿类动物咬伤后应及时用肥皂清洗,并不断擦拭,之后应立即到医院接种狂犬病疫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或脑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症状重、病情急、病死率高,严重地影响儿童健康。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脑膜炎,但每年的2~4月为发病高峰,甚至造成流行。
脑膜炎的潜伏期为2~3日。因脑膜炎双球菌首先侵犯鼻咽部,故脑膜炎借咳嗽、打喷嚏等的飞沫排到空气里,通过呼吸进行传染。同时,脑膜炎的早期出现的症状是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像感冒一样。随着脑膜炎双球菌侵入血液,产生菌血症,病人可出现发烧、皮肤上出现出血点,或较大的疲斑,甚至大片大片的青紫。此时脑膜炎双球菌尚未进入脑膜,因此仍属于早期,治疗起来也比较容易。
待脑膜炎双球菌闯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膜后可迅速的生长繁殖,使脑膜发炎、化脓,而出现典型的脑膜炎症状,如高烧,体温可达39℃以上,剧烈头痛,小婴儿可出现囱门饱满,甚至凸出,呕吐、乏力、精神淡漠、颈部发硬,甚至角弓反张,严重的病人可出现谵妄、昏迷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