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6600000055

第55章 杂谈“烹饪艺术”

钱学森认为“烹饪美学”一词欠妥。他说:“美学一词包含的是美的哲学,是比文学理论更高层次的学问。作为艺术之一个部门的烹饪,宜称‘烹饪艺术’。”

“烹饪艺术”不仅仅体现在做法技术上,它还要通过艺术的欣赏者(首先应该是厨师)去完成。譬如戏剧、绘画等艺术,它是在全部的实践过程中,最后通过观众、欣赏者去完成

的。钱教授举出晋人诗句“寒夜客来茶当酒”,他说:“表达的意境,不也是烹饪艺术吗?这不是大大扩展了烹饪艺术的实践范围了吗?”同样北京紫竹院内的东坡餐厅不是就高悬叶浅予、丁聪、沈峻、郁风四位名家的联句:“出常堂乎峨嵋、回津津之佳味,旨甘调以充饥、芬馨发而协气。”加上是黄苗子的法书,气势磅礴而浑厚,仪此笔墨,已够使人流连的了。写峨嵋实际上是落笔眉山,四个人品出回味来不但色香味养俱全,最后还解“协气”,可以调和食后的享受、分析、研究、品评;可以禳解一肚皮不入时的文章。此点又与东坡思想脉络相吻合,通过高明厨师制造出美味、完成“烹饪艺术”,妙在还有东坡情调和思想的反馈。若四位艺术家不懂得吃,能够联成这样有趣的文章么?吃而不佳,败了胃口那就什么也说不上了,纵有旨酒甘调,而没有把饮食文化结合之做法,也完不成烹饪艺术的完整性。看来食之道有些不简单,能吃,只能说是福肚的容量;进一步善吃,有选择,善“镕裁”(《文心雕龙》语),极口福之乐而已。要说出一个子曰诗云,带有总结性的品评,此点钱学森的论证指出:“烹饪艺术的特点在于味觉及嗅觉,再加口感,即一种触觉。”王朝闻从美学观点也肯定:“吃是味觉艺术”,也可以闻出香味来,但那是次要的。钱老认为:“烹饪艺术的味、嗅(触)还是现实主义。现在所谓高级餐厅,甚至北京人大会堂的国宴,都只注意形、色,不讲究菜肴好吃不好吃,这岂不是把祖国传统的烹饪艺术丢了?!法国人可不这样,他们还保持了烹饪艺术的本质。”于是此老喟然叹曰:“我对我国的烹饪艺术有危机感!”老人语重心长,不回避问题。王朝闻一个时候还怕人说“老保”,也许由于他的地位,顾虑太多,现在他也从美学观点坚定起来。我认为如今饮食上的形式主义已到了可怕的地步!几年前一位刚从海外回来的厨师,做了一尾色彩鲜艳喷香扑鼻的鲤鱼,盛在蓝花大瓷盘内上席,做到美食美器。从视觉与嗅觉而言,是无懈可击的,应为辛辛苦苦做这尾鱼的厨师唱赞美诗。夹一筷入口,除甜而外,什么味也尝不出来。鱼是鲜的,味道仅仅是甜,当然也不等于八宝锅蒸。进到嘴里感觉不是味,然而面对人家的好意,我也要面带乐意。更难堪的是,他们当场还要听听我的意见(这种当场逼供,叫人怎么说?)吃人嘴软,况又是请去做客,我只有频频点头,有礼貌地支吾言词了。再举例:如有人做了“蜀之胜在嘉州”(明·曹学俭《蜀中名胜记》)的乐山九个峰的全景,还有峨嵋红珠山全景,那完全是走错了门道,于吃已相去太远,只是端上席看一看又被端起走了,要知你做的菜再好看,也远不及做盆景的园林工人,只能落得个两头空。不过,像名厨白茂洲就酣于此道。他做的工艺菜虽然精雕细镂,可还能进口,这当然是由于他的底子厚,从“颐之时”罗国荣处学来的,但花样百出中还保持一个“味”字。味也要具体分析,时下兴甜味、甜酸味之类的菜,弄得甜味压倒一切,多么令人失望!钱老说:法国人“保持了烹饪艺术的本质”,“本质”在于“百菜百味”中的那个“味”字,也在于教学生的教法。改革开放,带来一些创新的、有创造性的做法,这是必然的趋势,即鲁迅先生说的“拿来主义”,但还要固本,如梅兰芳说的“移步不换形”,京戏要像京戏,川菜要有川味,万变不离其宗,首先你是给川人吃的。譬如火锅,尽管今天在建筑、堂彩、布置中争奇斗艳,如有异邦情调的重庆“白天鹅”、宫廷色彩浓厚的“紫禁城”,还有可自己钓活鱼起来入锅的“白帝城”,以及“蜀王楼”等等,他们都非常看重火锅的味,你只要去到那里,便可以品出在竞争中一个味字的魅力,若得其反,便招至门庭冷落。火锅正在风起云涌,而食客的脚步却不会走错门道。广州的站前街近来开了几家很考究的川菜馆大做起四川毛肚火锅来,一家新瑞华酒楼的火锅,那是一点不走样的麻辣烫,川人趋之若鹜,大家不约而同地在吃舒服时说:“很地道、回到成都了。”妙在还包有水饺,可在鸳鸯火锅清汤中放进,也可在辣汤里煮沸,别开生面,往往使人联想起成都的钟水饺。谈到钟水饺还得多说两句,现在普遍席宴上的小吃中都要上一小碟红油钟水饺,那味道与提督街的钟水饺老店已相去远矣,它只算是一桌席上小吃品种中的点缀与陪衬而已。要说对吃的品评,也就是“烹饪艺术”之最后完成,还有赖于食客深入的细致的品味、研究、比较,最终像李劼人那样做出带有总结性的定评。马识途在为东坡餐厅乔迁紫竹院书中幅时写有:“东坡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此处有肉复有竹,庶可不瘦亦不俗。”借东坡原话引出具体环境,借景生情,分外增加一种情趣,这不就是钱老说的:“表达的意境,不也是烹饪艺术吗?这是大大扩展了烹饪艺术的实践范围?”

去年9月,我去拜访88岁的老画家胡絮青,老舍长公子舒乙也在,不知怎的我们谈到东坡餐厅,絮青老人对之向往久矣,舒乙则说那儿离他们现代文学馆很近,原来他是东坡餐厅的常客,于是我们就定在那儿去品尝有名的东坡肘子与双喜等好菜。那天请来的客人有,丁聪、胡絮青、范用、冒舒湮等。关于冒舒湮,这里要多写两句,他对“烹饪艺术”有研究,是一位吃尽天下的美食家,他的食之艺术化的底子太厚了!祖辈是“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襄),他的兄长冒效鲁曾出使前苏联任秘书,汉学权威阿列克谢耶夫院士称他为“平生所见华人中不可多得的通才”。对中、俄饮食文化,论说都很精到。传到舒湮,家学渊源,多才多艺集于一身,近在《北京晚报》写饮食男女,为行家厨师们称道。解放初周总理见到他便说:“你写《董小宛》在重庆轰动一时。”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位美食家必须具备文化修养和实际品尝经验。许姬传对于肴馔渊源说:“要从我曾祖父珊林先生(梿)讲起,他老人家是道光、咸丰(1822-1847)年间,治经学、通训诂的金石家。”也是大家俞曲园(樾)的入门弟子,好饮绍兴,当然懂得什么是甲戌年、什么是庚子年酿造的了。这次李劼人女公子李眉回来,闲谈中才知道,当年驰名锦城的“小雅”面馆的泡菜、红辣椒也是用绍兴黄酒泡过的,所以才有排队买“小雅泡菜”的说法,并由此传说李家开“小雅”发了财,才遭到匪人的觊觎。将劼人先生独子李远岑绑架,也正是这些闹得满城风雨的传闻,才有了小报上的《竹枝词》:“小雅泡茶绍兴酒,最是知味算匪人。”

去年五月,在东坡菜与东坡宴评估审定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指出,东坡菜文化品位高,对提高事厨者和进餐者的文化修养,对饮食文明都有积极作用。专家们的话,无非也是在强调一点,烹饪属于艺术。

同类推荐
  • 养小录

    养小录

    本书从饮料到食物,从采摘到烹制,从野生到种植,详细地记述了各类饮食的制作方法和烹饪技术。
  • 百吃不厌的精品家常菜

    百吃不厌的精品家常菜

    本书作者是搜狐网美食名博主,她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精心诠释每一道菜,将人人都听过、做过的家常菜做出自己的风格,做出自己的味道。《百吃不厌的精品家常菜》作者应用大量的过程图对每道菜的制作过程进行详尽地描述,并为读者精心编写厨房小贴士,对每道菜品均详细介绍原料、做法、特点以及烹饪技巧等内容,让不会做菜的人,一看就会,一学就能做出美味可口的菜肴,让忙碍的人们轻松地用最常见的食材,最简易的方法,最科学的营养搭配,做出自己的美味,让人们在平凡的日子里通过美食感受生活的美好,使平凡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 美味江苏菜600款

    美味江苏菜600款

    本套菜谱共30本,汇集了南北方以及各种风味的菜系,每本600余种做法。本书介绍江苏菜的做法,简单好学易做,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居生活常备书籍。
  • 一学就会煲靓汤

    一学就会煲靓汤

    《一学就会煲靓汤》精选了近百种靓汤的制作方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制作简单,一学就会,是居家过日子的上选读本。包括豆苗浓汤;南瓜杏仁汤;冬荷瘦肉汤;玉米汁鲫鱼汤;天香瘦肉汤;西瓜皮竹笋鲤鱼汤;野葛菜生鱼汤;参芪泥鳅汤;扁豆田鸡汤;鸡血藤煲乌蛇汤;茯苓乌蛇黄瓜汤;麦冬阿胶羊肺汤;等等。
  • 中老年滋补保健酒

    中老年滋补保健酒

    本书提供了保健药酒处方348个,介绍了处方来源、组成、功效主治、制备方法和用法用量。
热门推荐
  • 终结孤单

    终结孤单

    遇到的人越多却越觉得孤单.这是成长的附赠品.
  • 神话回归者

    神话回归者

    当这天地复苏,当神话照进现实身为天地的楔子,星空下最辉煌璀璨的神话且看他如何戏人间
  • 瘗旅文

    瘗旅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阳梦

    阳梦

    一梦醒来,穿越了。既然命中注定不能庸碌,那就变强吧!帮助过我的人啊!该我守护你了。
  • 九劫天修

    九劫天修

    以血为媒,不死不朽。以血封神,血染苍穹。斗尊者,斩伪徒,踏破九天。九劫天难,且看主角如何突破,最终成就天修!
  • 军旅青春

    军旅青春

    哪些年不变的情谊交叠丶沉迷丶回望与怀念——致军旅流经的岁月
  • 他送的雏菊

    他送的雏菊

    沈涵的生活里措不及防的闯进了唐凯,不由分说,毫无预兆
  • 论好运

    论好运

    风靡欧洲的疗愈哲学,对抗焦虑的幸福指导书。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希拉克、萨科齐推崇的哲学家。人们相信,幸福具有偶然性,“幸福”的词源就有运气、好运的意思。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经历反而可以成为我们幸福感的来源。好运,是专注于当下,触摸每一个细微的感受:做饭时的感觉,吃东西时的感觉,走路时的感觉,工作时的感觉,听音乐时的感觉……只要我们专注于此,远比我们一边完成这些任务却一边想着别的事情要幸福得多。幸福,就是敞开心扉,热爱周围的人,浓烈地享受每一时刻。
  • 青春的花期

    青春的花期

    花开花落,人之常情。人生如同一朵花,绚丽多彩,而青春则为那花开时。在那个花开时,谁负了谁?谁拥抱了谁?有人说: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第一次写,文笔不好,见谅)
  • 鸾栖何兮

    鸾栖何兮

    鸾飞于九天,徘于灵岐,为寻一有缘人,自甘堕入人世红尘,倾负此生。朝暮春寒,两两若无情,何以相守?孑然一身,踏尽尘寰。繁花落尽,鸾欲归远,何枝可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