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形成还不足千年,但文化中却有着很多古老的元素,"回回话"中有许多词汇,古老得只有在诗经中才能找到,比如把热水瓶叫"汤瓶",把小勺子叫"调羹"。回族口弦、花儿、泥哇唔等艺术形式,也古老得叫人想起混沌时代。这些现象只有一个解释,源头在中华古文化,和汉文化一脉相承,甚至还有一些在汉文化中已经遗失了文化形态,在回族文化中还保存着、传承着。
再提东干,五千回族人,流落到异邦之地,生活在异族群落,不仅没有被淹没,而且发展到十万人,形成一个新的民族。这其中,对文化传统的固守,和对新文化元素的接纳都起了巨大的作用。东干婚礼中坐花轿,无疑是中华文化的,但在当今中国几乎绝迹。东干把旗袍当作礼服,是中华文化的,但在中国也非常少见。同样,在回族文化中,也保存着许多汉文化的优秀成分,也和汉文化一脉相承。回族的道德伦理、清洁精神等更是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奇妙结合体。儒家文化在回族文化中有着丰富鲜活的遗存,在当下的现实中,值得整理和挖掘,获得一种反哺。这大概就是"礼失而求诸野"的道理。
孔夫子的这句话中包含着向民间,向野、蛮、夷、狄学习的意思。野、蛮、夷、狄这样的词语有歧视、排斥的意思,过去常用,现在已经不多见了,但这样的心理还存在。这种心理不仅狭隘,而且无知。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爪哇丛林里的"野蛮人"描述一棵树的词语多达数百,而文明世界的英语、法语、汉语等语种中无法找到对应的词语。所以说,不同的文明,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别。文化之间需要的是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回族经典《古兰经》上有一段话,大意是:安拉创造不同的人种、不同的语言,并让分处各地,"为的是你们互相认识"。这段简单的话不仅是宗教箴言,里面还潜藏着哲学和人类学的深邃意味。"为的是你们互相认识",这不光是对伊斯兰、对回族的启示,也是对全人类的启示。
文化之间互相认识、互相交流的渴望,互相学习、互相言说的尝试,是非常必要和可贵的;而互相拒斥、互相攻讦做法,互相消灭、互相并吞图谋,是非常短视和愚蠢的。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消亡,任何一个民族被同化,对人类自身发展来说都是隐患。
全球化给文化之间的学习交流提供了机遇,也给文化侵略并吞提供了机会。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之间的碰撞势在必行,外来文化的渗透也势在必行。这是回族文化和汉文化都必须面对的。当汉族青年吃西餐,过洋节,说着英汉杂糅的话时;当回族小伙头戴白帽,身穿西装,口吐汉语时,如何保持文化的独立性和多样性显得尤为重要。当然了,一味地固守、回归传统,是不可取的;一味地接纳、良莠不分,也是很可怕的。在保持文化的独立性的同时,以宽广的胸怀去面对和接纳一切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宗教的优秀文化,兼收并蓄,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才能不被全球化吞没,才能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回汉文化:一种具体的"交融"
回汉文化:一种具体的"交融"
——从西海固的立木说起
了一容了一容,宁夏文联,作家,《朔方》编辑。
在西海固的版图上,大致有回汉两个主体民族,他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生死、共命运,历经坎坷风雨。千百年来,这两个民族之间有了一种千丝万缕和血肉相连的关系,有的成为血缘亲情,有的则成为情谊匪浅的交往,他们亲似一家,不离不弃,相濡以沫,如漆似胶。
环境就是如此,环境让人的情感,让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走向统一,去伪存真,求同存异,最后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一种优秀的思维方式,进而转化为一种文化,达至完美、和谐境界,繁衍传承,生生不息。
倘若我们总是片面地理解一个地域里的文化,其结果一定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前不久,我写了一篇关于《立木》的小说,算是西海固回汉所共有的一种生活方式与文化吧。所谓立木,即是西海固人盖房时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房主而言,也是一件极具喜气和吉庆的好事。这个环节的重要性,相当于一辆崭新轿车的零件造好备齐后,依照图纸进行了组合安装,使之终于成为一辆真正的车。立木就是这样,我们那里也叫上大梁,梁一上,木一立,这项工作一做,关于房子的主体和大的工程即宣告完成,剩下的对于盖房而言,则已经是其次的事情了。
我们那个村子几乎全是回族,关于立木里面有些许讲究与细节。譬如在立木的这一天要选个吉利稳妥的日子——倘若遵照《古兰经》,我想恐怕这样做欠妥帖。一般情况下,太阳能够出来,对于劳作的人而言即是好日子了。但是,往往在具体的生活中,似乎这样选择吉辰良日,会使人感到放心和踏实,让人有一种希望和寄托,心理上也会得到一丝莫大的安慰。另外,立木的时节要给大梁和檩条贴上写有祝福和希望字词的红纸。有些还在大梁里请木匠给安装一些精雕细刻招财的木头花子,有的甚而在大梁上镶嵌木工的蝴蝶、兔子和鸽子之类的益虫。而且在立木这一天,还要给来参与帮忙的人和参观的人撒核桃、糖果、花生和枣子,一大木盘干果,撒向满院的人群,那场面热闹异常,人们一哄而抢,最后皆大欢喜,哄抢者以抢到核桃为最好,在这种喜事上抢到核桃据说不生育的妇女吃上可以怀孕,而且一般会生男孩儿。生男孩儿一般是农村大部分人所盼望的,因为要传宗接代,因为要参加重体力劳动,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一个男孩儿的诞生就意味着力量和希望。因而大家会在一些日常的生活中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和习惯在冥冥中赋予其某种精神上的寄托。我想,久而久之,那些习惯便成为了一种文化,逐渐地沿袭和传承下来。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随着条件的不断改善,一些东西必然会把另一些古老守旧的东西替代和淘汰掉,移风易俗,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关于立木的文化渊源恐怕得上溯到极为久远的历史,据说是过去人烟稀少,一家子盖房缺少人手,势单力薄,尤其是在立木上大梁的时候,就会郑重其事地选一个好日子,邀请亲朋四友,街坊邻居来家里帮忙,一起来完成这一工程,劳动结束之际,主人就准备好各种干果,送给大家,以示真挚的谢意。久而久之,竟形成一种风俗习惯,开始在这片干渴的土地上一代代地传承下来,入乡随俗,那么回族到这个地方之后,与当地的汉族一起繁衍生息,自然会遇到同样的生活中的困难,逐渐便学习效仿,继承和传延下来,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与风俗。有些汉族家里还要燃放炮仗,热闹非凡,说是为了驱除邪恶,迎来新的美好的日子,真是生活与理想相结合,文化与现实相辉映。
《圣训》中曾经说过,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穆斯林与汉族之间从古至今可以说是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一切皆为了生活之便利,心灵相沟通,并为了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共同发展。
回族人做的馓子、麻花、油条等各类小吃,你也可以在汉族朋友的重大喜庆节日的宴席上一见。说明这些小吃好吃、耐放,经得住时间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检验。
还有一件事情,颇有意味,记得在"非典"那段时期,我的许多汉族朋友都开始不用洗脸盆洗脸洗手了,一下子改用我们穆斯林人家必备的常用来沐浴洗漱的器皿汤瓶洗脸、洗手,乐此不疲。他们认为使用洗脸盆,不足以把那些手上的不干净的东西彻底涤荡和冲刷干净,认为用洗脸盆无论怎么洗,洗来洗去依旧是在使用一盆脏水,而汤瓶却可以让手上的一切污染越洗越净,使那些不洁之物彻底跟人远离和决裂。
汤瓶,在唐朝之前,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信徒用来煎茶熬汤的用具,在穿越一些自然环境非常恶劣的地方后,也用它来清洁和冲洗身上的污垢,其形状可能与现在也有一些差异,但是大同小异。当它随着西域回回进入中原之后,唐朝的中国人颇觉珍奇,据说李世民为其命名曰唐瓶,后来根据谐音叫成汤瓶,再后来就成为回族净身的专门用具。常有回族家里的老人说:吃喝不行都能行,没一把汤瓶不行,用它来清洁净身,既讲究卫生,又文明健康。
时至今日,千百年来汤瓶对于回族人而言,不仅是一个长期使用的工具,而且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的符号了。
一些良好的习俗乃至文化,必然跟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我的一位汉族朋友,跟我谈起这样一件事情,因他们家长期生活在西海固,他说或许是受回族的影响,年迈的母亲喜欢头上像回族妇女搭盖头那样围一个包巾。因为对一位黑白相间,且白发多于黑发的老奶奶而言,头上围一个包巾,真仿佛显得庄重得体了许多,既干净,且又避免风吹日晒,相当于保护了自己的五官,更是相当于一顶自尊自爱的帽子,显得内敛而不张扬,娴静而恬淡,有一种顿悟人生的淡然与禅意。老了的人,想想也不该还是那种抛头露面、风风火火的状态,而就应当有一种回收和内在的美,有一种平和与潜隐,给人以美好的且有益于晚辈们学习的贤淑样子。
关于回族向汉族学习的那些例子,更是不胜枚举,连人相互间都能成为亲人,况乎文化,一切都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