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宁夏。对于当下的宁夏现代化建设而言,虽然其外部环境、内部因素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由于自近代以来战乱频仍、社会动荡,加之地处偏僻、政策失误,长期堕入封闭保守的状态,社会、经济发展滞后,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脆弱,特别是观念、意识落后。因此,宁夏的现代化进程,不要说与西方比,即使与国内的东部地区甚至与同为西部的个别地区比,起步更晚,进展更缓,具有更为明显、强烈的被迫性和未完成性。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几乎是要在一夜之间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完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走完西方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现代化之路。在这一超常规、跨越式的进程中,诸多的困惑、问题、矛盾扑面而来。社会、经济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协调发展问题,脆弱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需求的矛盾问题,共同进步与保持民族特性的关系问题等。对于诸多的问题与矛盾,我们不能也无法回避,只能迎难而上,以务实而非功利、理性而非激进的心态和姿态去坦然面对。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发展告诉我们,影响社会发展的是经济,影响经济发展的则是思想、文化,只有思想、文化才能给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持久的、不竭的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格外地重视思想文化的建设,唯此才能真正带动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而思想、文化的建设,最好的选择是"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既要创造性地继承、改造传统,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的经验。这里特别需要提及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对于"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我们已经有了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和越来越多的共识,而对于"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则有所忽略,甚至是忽视。我们太多地看到了本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负面意义与影响,忽略、忽视了其中所蕴含的正面意义与影响。究其原因,既与长期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对传统的非理性的激烈、粗暴的批判、否定有关,也与我们急于摆脱所谓历史的重负(这本身就是一种简单的认识)的迫切心态有关。各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有其存在的理由与空间,文化本身并无高低、对错之分。因此,各种文化之间应该是相互理解、尊重、交流、融合的关系。"也就是说,在世界上生活的各个群体,在认为自己的传统价值标准是"美"的之外,各群体之间还应当求同存异,相互理解,承认别人的传统价值标准也是"美"的,做到"美人之美"。在这个基础上,全人类建立起一套大家愿意共同实行的价值标准,达到全人类和平共处、"美美与共"的境界,实现"天下大同""[4]。"天下大同"目标的实现,端赖于族群之间,文化之间的理解、尊重、交流、融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共同发展、进步。
三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振兴与发展,必须要有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自觉与自信,这种自觉与自信具体表现为自身文化,传统的"美"之所在的清醒认识和高度认同,在此前提与基础之上,尊重、继承和弘扬自身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之美,美在其"博",其"大"。所谓"博",具体表现为多元、多样,丰富多样,异彩纷呈,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特征;所谓"大",具体表现为大度、大气,雍容大度,兼收并蓄,是中国文化的又一突出特征。"博"是中国文化的外在形态、表现形式,"大"则是其内在气质,精神动力。对中国文化的这种丰富多样,博大包容,我们既要有清醒而理性的认知(特别是对其糟粕),又要保有应有的温情与敬意(尤其是对其精华)。同时,我们也应本着求同存异的理念,看到外来文化的"美"之所在,对其表现出应有的理解、尊重与包容,而绝不能以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理念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心态,对待自身传统和外来文化。果如此,必将堕入鲁迅所谓党同伐异的"合群的爱国的自大"的泥淖。晚清"西方物质文明第一,中华精神文明第一"的鼓噪,带来的只是一次次的赔款割地、丧权辱国的屈辱,可谓殷鉴不远!
在尊重、继承自身传统的过程中,必须意识到中国传统价值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存在着层级差别,这种层级差别,表现为所谓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区别[最早由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在1956年出版的《农民社会与文化》中提出]。在西方文化中,大传统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社会中少数上层人士、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小传统则是指在农村中多数农民所代表的文化。就中国传统价值而言,官方文化、精英文化、雅文化属于大传统,民间文化、庶民文化、俗文化则属于小传统。一般而言,大传统往往经由经典典籍(如史书、诗词等)传布,而小传统则常常存留于民间信仰、习俗甚至迷信之中。长期以来,由于经典典籍强大的文化传播功能,大传统更为我们所熟知,我们所说的尊重、继承传统,往往针对的是大传统。而小传统则由于长期处于边缘化、潜在化的状态,不为我们所熟悉,甚至被有意忽略。但这并不表明小传统不重要,相反,小传统更多的是以潜规则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影响着我们的生存、生活。因此,我们今天的尊重、继承传统,必须将大小传统同时纳入到我们的视野中来,加以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继承和弘扬自身文化、传统,绝不意味着简单地"拿来";相反,必须首先对其进行认真而理性的清理,盘清其家底,弄清楚其中的哪些元素是于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益的,足资借鉴、利用的(即鲁迅所谓"能保存我们"的)。大体说来,中国文化中,历来有着重伦理、重秩序、重家庭、重亲情、重民生、重教育、重自然的传统,而这一切,都指向一个共同的价值目标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对和谐的向往与追求,对于我们今天的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现代化建设而言,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具体说来,以下所述的中国文化中的传统与经验尤其值得我们珍惜。
天人合一。注意到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庄子·达生》),强调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看重人与自然的相互理解、相互敬畏,从而与自然和谐、友好相处。而不是置自然规律于不顾,无限度地向自然索取,掠夺、破坏自然。此点,对于像我们宁夏这样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的现代化建设而言,有着更为突出的警示意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将其视为处理、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认为要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人,绝不将自己不愿意、不喜欢的强加给他人。这和耶稣所谓"你们要别人如何对待你们,你们就要如何对待别人"是一个意思,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尊重与包容,绝不将自己的价值、理念、意愿强加给他人。对于我们今天构建一个民族团结、文化多元的和谐社会而言,这既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也是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原则,还是处理族群与族群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关系的原则。
和而不同。"和"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一,和谐、和平的实现,一方面强调的是利益、目标的一致,并齐心协力地为之而努力、奋斗;一方面也强调要承认、尊重利益及目标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因为参差多态、多元共生才是世界的常态。只有兼顾了这两者,社会才会和谐,世界才有和平。对于我们今天而言,在追求共同利益与价值的同时,也应当充分理解、尊重个体利益与价值存在的合理性,绝不能因为追求共同的利益与价值而刻意遮蔽甚至抹杀个体存在、个体利益的价值与意义。
民生为本。孟子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说,其中不排除基于对民众"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认识,有为统治者维系、稳固统治而支招的嫌疑(鲁迅即持此说),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有着本质的区别,表现出历史的局限。但有一点是不能否认的,这就是蕴含在其中的朴素的民本意识,强调统治者的施政必须顾及百姓的感受,听取百姓的意见。此点,即使在今天,依然有其借鉴意义。今天我们倡导与鼓励的"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强调权力来自人民("权为民所赋"),治于人民("权为民所用")。基于此,必须高度重视个体生命,充分珍视个人权利,强烈关怀个人尊严与幸福。
兼爱。"兼爱"意味着要像爱自己一样爱他人,换言之,你爱自己,就要爱他人;你爱自己的父母,就要爱他人的父母,即孟子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墨家看来,"兼爱"之所以可能和重要,是因为我们都有利世除害的共同愿望。从这个意义上说,"兼爱"不是一种无原则之爱,而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共同愿望之上的"大爱"。在社会问题凸显、社会矛盾加剧的今天,提倡"兼爱"有着特殊的意义,意在鼓励人与人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消弭矛盾、祛除纷争、化解分歧,实现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诚敬。刘梦溪指出,诚和敬是连同在一处的。不诚则不敬,不敬也就没有诚,而且诚与信可以互训。无诚则不信,反之,无信亦无诚可言。"礼以敬为本",中国自古号称礼仪之邦,主要是有"敬"存焉。诚实、守信的前提是要有敬畏之心、善待之意,即敬畏生命、敬畏自然,善待生命、善待自然。很难想象,一个面对生命与自然,都不能保有应有的虔诚与尊重的人,会是一个文明的人;一个缺乏应有信用的社会,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因此,我们今天要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必须从培养每一个个体的敬畏之心、善待之意开始。
参考文献
[1]柏杨.中国人史纲(上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164-166.
[2]陈寅恪.寒柳堂集·赠蒋秉南序.北京:三联书店,2001:182.
[3]吴宓.吴宓日记(第二册).北京:三联书店,1998:103.
[4]费孝通.推己及人·卷首语·寄语新世纪.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国学问题的当代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