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以后,诗人的眼里再看不到在北方的杀伐,笔下也就少了对战争的描写,更多的是为国守边、报效国家等情感的抒发。如卢照邻《上之回》"回中道路险……单于拜玉玺,天子按雕戈……",展现出匈奴单于归顺唐朝的历史现实。李乂《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大总管张仁亶》"勿谓公孙老,行闻献凯归",李乂在赞美张仁亶到朔方后很快凯旋,我们从中也能感受到当时人们对边塞立功的赞美和渴望。
张说《将赴朔方军应制》中有"恭凭神武策,远靖鬼方人。……连年大军后,不日小康辰"。开元十年(722年)"闰五月壬申,兵部尚书张说往朔方军巡边。"[13]。唐方镇有朔方,于开元九年设立,治所在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鬼方",是商周时位于我国西北方的少数民族,这里指代北方少数民族。张说用"远靖鬼方人""不日小康辰"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与决心,也可看出唐朝北部是处于和平安宁的状态。安史之乱爆发,唐肃宗能在灵武即位,更是证明了唐朝"宁夏"不但太平,而且经济、军事实力都很强,这也是安史之乱能被平息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宁夏"成了平定安史叛军的大后方。
那么,"宁夏"的这个基础是怎么来的呢?李益《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载:"六州胡儿六蕃语,十岁骑羊逐沙鼠。沙头牧马孤雁飞,汉军游骑貂锦衣。云中征戍三千里,今日征行何岁归。无定河边数株柳,共送行人一杯酒。胡儿起作和蕃歌,齐唱呜呜尽垂手。心知旧国西州远,西向胡天望乡久。回头忽作异方声,一声回尽征人首。蕃音虏曲一难分,似说边情向塞云。故国关山无限路,风沙满眼堪断魂。不见天边青作冢,古来愁杀汉昭君。"李益在诗中告诉我们,这里有各族百姓共同生活。"六州胡儿六蕃语",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他们与汉朝(代指唐朝)军人和平共处。汉军也穿着"貂锦衣",与"胡儿"无异。汉军、胡儿一起为征人送行,"胡儿起作和蕃歌,齐唱呜呜尽垂手"。胡汉各族融为一体的场景,是边塞诗中少有的佳作。而"十岁骑羊逐沙鼠"与高适的《营州歌》"胡儿十岁能骑马"有异曲同工之妙。夏州,在今陕西衡山县西。营州,在今辽宁朝阳。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少年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但都表现出天真烂漫、勇敢顽强的特性。
司空图《河湟有感》就更能体现出民族融合的情况。"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萧关是中原的中原关口,为了保卫萧关,历史上各个朝代都会迁徙大量百姓到萧关内外,战时充军,闲时耕种。久而久之,这些中原人已与关外人融为一体,甚至语言也发生了变化。"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用凝练的语言道出了这种融合的后果,当然,司空图看到这种现象则倍感伤心。
北宋沈括《凯歌》(二首其一)写道:"灵武西凉不用围,蕃家总待纳王师。城中半是关西种,犹有当时轧吃儿。"沈括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元丰五年(1082年)宋军在永乐城之战中被西夏所败,沈括受连累被贬。"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西凉",今甘肃武威市。两地是西夏的重要属地。"蕃家",西夏羌人的首领李继迁原为宋朝都知蕃落使,宋人称羌人为"蕃"。"关西种",陕西关中一带的人。宋时,灵武有许多从关西迁来的居民。"轧吃儿",当时方言,即口吃的意思,这里指说话不流畅。轧吃(gagu),小孩学语时语言蹇涩、不流利的样子。西夏居民,除党项、汉族外,还有回纥、吐蕃等,"轧吃儿"当指这些民族的居民。这些民族间由隔阂与障碍,到互融相通,相互依存。
今之宁夏,除汉族外,主要为回族,有200多万,占宁夏人口总数的3477%。这些回族人口自唐代丝绸之路开始,陆续有大量波斯人及中亚各族穆斯林到长安经商,"宁夏"为必经之路,有些便留了下来。加之元朝、明朝派驻大批回回军队入"宁夏",所以宁夏的民族成分便形成今天的格局。
孔子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的美好理想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时而实现、时而打破,历史一直是合分交替。民族融合也就此消彼长,原因众多,既有战争带来的强迫性(如蔡琰等人的被掠),也有个人意愿的主动性(如呼韩邪单于的亲汉)。汉末魏晋南北朝更是各民族之间广泛融合时期。随着东晋的南迁,北方先后由汉族和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大量少数民族南迁,并接受汉族文化。最有名的是宇文泰的改革。整个民族融合的过程既有战争也有和平,在这里我们不对历史功过进行评述,我们只就古代诗人咏"宁夏"的诗歌进行分析。诗歌中有些是夸张、想象的,有些是纪实的。所以,我们分析时,只能把它作为历史的佐证。有些能用史实去证明,有些可能在史书上没有记载。我们读过这些作品之后,也能对古"宁夏"有个大概的了解。
三、充满生机之宁夏
唐代以后,由于各族百姓的建设,宁夏越来越呈现出它的魅力。美丽的景物,丰富的矿产,独特的环境,无一不是诗人笔下的素材,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武元衡《津梁寺采新茶》写道:"灵州碧岩下,荑英初散芳。涂涂犹宿露,采采不盈筐。阴窦藏烟湿,单衣染焙香。幸将调鼎味,一为奏明光。""荑英"指新生的草,这里指茶叶的嫩芽。灵州新茶采摘时的"采采不盈筐",透出嫩芽的新、细、小,芳香而诱人。
马祖常《河西歌效长吉体》载:"贺兰山下河西地,女郎十八梳高髻。茜根染衣光如霞,即召瞿昊作夫婿。紫驼载锦凉州西,换得黄金铸马蹄。沙羊冰脂蜜脾白,笛中饮酒声澌澌。"年方十八的女郎梳着高高的发髻,用茜根做染料染出的衣服光鲜亮丽,可以招来释迦牟尼做夫婿。这里极言少女的美丽和手巧。少女织出的锦缎可以换回黄金。养的沙毛山羊白如凝脂,养的蜂蜜质量上乘。整首诗虽然只写少女的美丽、勤劳,但从中我们已经能感受到元朝时期贺兰山下百姓富裕的生活,他们不但勤于劳作,而且善于经营,用骆驼载着物品进行贸易,从而换来美好的生活。韦蟾《送卢潘尚书之灵武》写道:"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可知,唐朝时,贺兰山下就已经瓜果飘香,远近闻名了。
到了元朝时,"葡萄怜美酒,苜蓿趁田居。少妇能骑马,高年未识书。清明重农谷,稍稍把犁钥"(马祖常《灵州》)。"钥",同"锄"。葡萄美酒飘香,苜蓿绿遍田野。少妇都能骑马,那这里的人们除老年、小孩外应该都能骑马。这里的人们既重视游牧,也重视农耕,所以这里才富庶而安乐。
明清以后诗中对宁夏富裕生活的描写越来越多,在这里便不再引例。总之,古代宁夏是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有着悠久的文化,勤劳善良的各民族人民在这里繁衍生息,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天的宁夏,在经历了历史沧桑之后,变得更加稳重、更加坚强。新中国的民族政策,自治区的成立,让宁夏人充满自信。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已经刮到了宁夏各地,已使宁夏南部山区逐渐摆脱贫困。生态移民、特色产业为宁夏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红寺堡移民村的建设已成为国家示范的"黄河善谷",引来众多企业家带来资金、带来项目,建起适合这里生态环境的工厂,解决了移民工程中的就业问题,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南部山区百姓的贫困问题。他们不再靠天吃饭,他们可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南部山区的生态也将得以恢复,宁夏又将变成秀美的山川。
(本文系2012宁夏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资助。文中所引诗歌均出自杨继国、胡迅雷主编的《宁夏历代诗词集(一)》)
参考文献
[1]杨继国、胡迅雷.宁夏历代诗词集(一).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
[2][9](汉)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2879.
[3](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5-16.
[4](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178.
[5][6][7](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太宗本纪(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75.
[8]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9](汉)司马迁.史记·孝文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431.
[10](汉)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2909.
[1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3803.
[12](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2800.
[13](后晋)刘昫等.旧唐书·玄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