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行礼,践行仁德
孔子的政治理想和治国主张就是"复礼",也就是推行和实践礼。礼的要义,就是让不同社会地位的社会成员在社会实践和人际交往中遵行符合身份的行为规范,以此区别尊卑、亲疏、贤愚,确定个体在社会组织中的具体位置,从而协调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所以《礼记·仲尼燕居》说:孔子认为"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與,伥伥(怅怅)乎不知何之"。"相",从木从目会意,其构意是以木为目,即以木头为眼睛(当作眼睛的木头),所以"相"的本义是盲人的手杖,盲人的手杖就是盲人的眼睛,是辅助盲人前行的工具。治理国家没有了礼,就好像盲人失去了手中的拐杖,茫茫然无所措手足,不知往何处去。只要统治者以"礼"治国,那社会就安定团结了。史载:鲁定公十四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涂不拾遗"(《史记·孔子世家》),这就是孔子以礼治理鲁国的成功实践。
所以,孔子强调:"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论语·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论语·子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如此则全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各安本分,各司其职,家庭亲近,社会和谐。反之,"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甚至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孔子都提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并且在生活中力求实践礼。他"祭神如神在"(《论语·八佾》),毫不马虎;"君命召,不俟驾行矣"(《论语·乡党》),遵行臣礼,不折不扣;"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长幼有别,礼让有加。《论语·子路》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他认为统治者治理社会,要学会举纲张目。治理社会的纲就是礼。所以作为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重点也应该是学习礼。而且礼中有义、礼中有信、礼中有孝、礼中有忠。所以他对季康子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
礼的核心是等级与和谐。所以礼是一把双刃剑,他的正面效应是带给社会和谐,大家各安其位,各尽其职,各司其事,各安本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全社会和睦相处。但是礼的另一面则是等级森严,使人与人之间不能平等相处,易产生隔阂,易产生特权阶层对下层的欺压盘剥。因此,为了很好地推行礼,孔子主张在推行礼的同时还要践行仁德。主张在礼的框架下爱人,在礼的框架下为政以德。
礼主要是约束行动的,仁主要是要求内心的。《论语》有这样两则文献: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朱熹《论语集注》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忠,就是"为人谋",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恕,就是仁,就是爱人,就是推己及人,先天下之忧而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一句话,"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怎么能够爱人呢?孔子主张富民利民。《论语·子路》载: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主张首先满足老百姓的第一需求:物质丰富。在此基础上,再"教之",使百姓精神富裕,这就是仁。怎么"富之"呢?孔子主张减轻国家赋税,节俭开支。"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彻"是周代较轻的赋税制度,税率为十分之一。有若的做法正是对老师学说的实践,正是"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在一个方面的体现。要尽可能让百姓生活水平有所改善,统治者还应该节约开支。所以孔子强调"礼,与其奢也,宁俭"(《论语·八佾》,要"节用而爱人"(《论语·学而》)。
而且孔子的仁爱之心,在日常生活小节中也时时有所体现。《论语·先进》记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这表现的是一种以人为本、以生者为重的人文情怀。"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体现了孔子对最下层劳动者的关爱。他平时在生活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还有,"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论语·述而》。体察人心,何其细致也!
孔子主张治国以礼,为政以德,也就是在礼的框架下为政以德。《论语·为政》篇中记载孔子回答学生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又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格"就是使人心归服。用道德来诱导,用礼来调整,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而且他认为,实行德政关键是行政者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孔子进一步主张仁爱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三、重视教育与文献的教化作用,强调学习的目的主要在于运用
孔子教育学生,目的在于让学生将所学用于治理社会。所以他对学生的要求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既要有远大抱负、高尚德行、广泛爱心,还要有专门能力。由于礼是治国的工具,所以他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即使是学习文献,他也特别重视学以致用。他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认为学习《诗经》的目的在于激发想象力,提高观察社会的能力,和谐人际关系,抒发情绪;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主;还可以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以认识大自然。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实践,学习的最高目标就是治理国家,改造社会。正如《礼记·中庸》所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由"博学"起,到"笃行"止,博学是为了笃行。所以,孔子对于学生,有机会就鼓励学生出仕。如:"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论语·雍也》)他说,像仲弓这样有德行的人才,不应该因为出身的问题得不到重用。孔子还说:"雍也可使南面。"(《论语·雍也》)鼓励冉雍担任一个地方的长官。
《论语·公冶长》载:"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孔子为什么对宓子贱有如此好的评价?据刘向《说苑·政理》记载:
孔子……见子贱,曰:"自子之仕,何得何亡?"子贱曰:"自吾所仕,未有所亡。而所得者三:始诵之文,今履而行之,是学日益明也,所得者一也;俸禄虽少,饘粥得及亲戚,是以亲戚益亲也,所得者二也;公事虽急,夜勤吊死视病,是以朋友日亲也,所得者三也。"
原来,宓子贱学以致用,从政以后把向老师学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所学"日益明也"。孔子肯定宓子贱,实际上正是表明他学以致用的实践精神。
参考文献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汉)司马迁.史记(全十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
[3](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
[4](汉)刘向(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
[5](宋)朱熹.论语集注.济南:齐鲁书社,1992.传统文化与历史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