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从利玛窦对儒学的看法中就可以看出来,他认为:第一,儒学"承认和崇拜一位最高的天神"——天帝,它"还教导说,理性之光来自上天,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听从理性的命令"。第二,儒学的信条中包含一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学说,尽管只是把报应局限于现世,而且之适用于干坏事的人并按他们的功过影响其子孙。第三,它"不大怀疑灵魂不朽",因为他们常常谈到死去的人,说他们上了天。第四,在儒学著作中,详尽地解说了仁爱的第二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五,"儒家这一教派的最终目的和总的意图是国内的天平和秩序。他们也期待家庭的经济安全和个人的道德修养。他们所阐述的箴言确实都是指导人们达到这些目的,完全符合良心的光明与基督教的真理"[16]。
从上述利玛窦的论述可以看出,儒学包含了宗教的基本要素,但重要的是儒学更理性一些。这就是说,在启蒙理性之后,儒学可以为信仰植根,对于重建信仰大有可为。
民主思潮进入中国已有百余年的时间了,但中国社会与民主总让人觉得有些隔阂。究其原因,我认为民主政治是以"不破不立"的方式强力进入中国的,没有经历中国文化从"格义"到"得意"的过程,所以融入中国社会有些困难。这就需要从中国文化内部顺理成章地推出民主思想的要素来,并与西方的民主思想相比较,成就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从民主在全球范围的发展来看,每个国家在接受和实践民主的过程中,都经过了本民族文化的损益,也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调整。中国也应如此,眼下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政治改革的深水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尤为迫切。
对于科学不得不说的是,植根于西方文化的西医并不能解释产生于中国文化中的中医的有效性,这意味着西方的认识论范式并不能涵盖中国传统的认识论模式。因此,需要在元认识论层面,研究新的学术范式,以说明中西医各自的有效性及有限性。这个问题也应该在中西方文化的"双向格义"中开展起来,中国在海外的孔子中医学院之开办,欧美对中医中药研究的开始,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新契机。
而时下中国文化的任务首先是要解释中国经济的快速强力崛起,因为民主、自由、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文化的单一因子都不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现象。而说明中国经济的崛起对中国、对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国而言,合理解释中国经济的崛起,有利于中国下一步的发展,如果这一步都没有解释清楚,那么下一步就会陷入盲目和被动。对于世界而言,解释了中国的崛起,可以为后发达国家乃至于发达国家提供参照。其次,由于中国文化的再展开是与全球化相伴随的,所以中国文化不仅应该思考本国的问题,也应对国际关系问题提出不同于西方的理念并付诸实践。现代世界,西方国家往往打着民主、自由、人权乃至人道主义的旗号干涉他国内政,局部战争不断,从根子上来看,这是西方文化中心论在作怪。而中国文化,无论从历史到现在,其理念和做法则完全不同,在历史上,利玛窦对此有敏锐的观察,他说:
虽然他们有装备精良的陆军和海军,很容易征服邻近的国家,但他们的皇上和人民却从未想过要发动侵略战争。他们很满足于自己的东西,没有征服的野心。在这方面,他们和欧洲人很不相同,欧洲人常常不满意自己的政府,并贪求别人所享有的东西。西方国家似乎被最高统治权的念头消耗到筋疲力尽,但他们连老祖宗传给他们的东西都保持不住,而中国人却已经保持数千年之久。[17]
四百多年前,切身感受到中西文化差异的利玛窦之真知灼见,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得到了印证。最先发展起来的英国曾殖民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被最高统治权的念头消耗到筋疲力尽",但最终差点连老祖宗传给他们的东西都保持不住。试问今日充当"国际警察"之美国又将如何?阿富汗战争之后,在没有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就悍然发动伊拉克战争,又主导了对利比亚的空袭,随后又不得不把指挥权交给北约,因为美国已经感到了"精疲力竭"的滋味。
而中国则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对外策略,从周恩来的"和平外交五项基本原则"到邓小平的"韬光养晦",再到今天"和谐世界"观念与实践,这和中国历史上,虽有装备精良之军队,却从未想过要发动侵略战争,以及"厚往薄来"善待邻国的做法一样,都渊源于中国文化中主张"悦近来远",反对"以邻为壑"的思想。这也就是说,中国文化完全可以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处理国际关系的观念和实践。[7]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的再展开是从内圣到外王的以"双向格义"的方式全面展开的,这就注定了其视野是世界性的,其地域是全球范围的。就新内圣而言,它面临着重建信仰的重任,这需要深入的文明对话和文化融合;就新外王来说,仅仅靠学习西方的民主是不够的,还需要从中国文化传统中发掘民主的思想资源,科学问题则需要从元认识论层面整合中西方文化资源。而时下紧迫的任务是合理解释中国的快速强力崛起,其次是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大革命处理国际关系的观念和实践,这对当今世界来说是福音。
参考文献
[1]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88:168.
[2]吕瀓.中国佛教源流略讲·绪论.北京:中华书局,1979:4.
[3]韩愈.韩愈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216-219.
[4]《答黄道夫》,《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
[5]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下)//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06.
[6]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上)//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4.
[7]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下)//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25.
[8]牟宗三.中西哲学会通十四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9.
[9]顾卫民.中国基督教编年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253.
[10]四库全书总目(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65:1081.
[11]顾立雅.孔子与中国之道//高专诚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12]张成权,詹向红.1500-1840儒学在欧洲.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308.
[13]张成权,詹向红.1500-1840儒学在欧洲.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12.
[14]陈康.巴曼尼得斯篇·序.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8-10.
[15]彭国翔.儒家传统与中国哲学:新世纪的回顾与前瞻.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24.
[16][17](意)利玛窦、(法)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何高济,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99-104.试论孔子的实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