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母亲对孩子的亲昵称呼便是“宝贝”“心肝宝贝”,好像是一种时髦。
有些母亲几乎在孩子身上贴满了“心肝宝贝”的标签。张开双臂抱一抱,在孩子脸上吻一吻,看着孩子逗一逗,贴的都是“心肝宝贝”的标签,长此下去,宝宝真的感到自己是妈妈独一无二的爱。
其实,常称孩子为“心肝宝贝”并不是什么好事,为了宝贝健康成长,还是给孩子撕去“心肝宝贝”的标签,与孩子说话时,少使用这样的词语,防止因母亲的娇惯养成孩子撒娇,甚至唯我独尊的不良习气。
实际上这样过度地施加亲情,对孩子的成长一点好处也没有,反而助长了孩子的“霸气”:吃饭的时候满盘子拣,甚至用手去抓;上街碰到好吃的、好玩的便逼着母亲买,不能满足要求,就以号啕大哭要挟;发起怒来连妈妈珍贵的金表也敢往地上摔。而妈妈呢,因为这是自己的独苗苗,也只能凭孩子的性子来,所以越养霸气越大。
有些孩子在客人面前也常常肆无忌惮地闹,而母亲只能在连孩子自己都不相信是责备自己的“弹劾”中敷衍几句,最后还对客人表示出无奈的口吻说:“就这么一个东西,所以很会撒娇,真拿他没办法。”
其实这种“无奈”的话语中,仍旧隐含着对“心肝宝贝”的溺爱。
孩子正是在“心肝宝贝”的“母爱”中,使自己更加娇惯、更加任性。
这样的孩子上了学,也不会好好学习,在同学们中难以处理好关系,也会有“老子天下第一”的霸气,甚至连老师的教育也不放在眼里:“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据调查,在小学低年级到小学高年级,每个班上都有几个这样的学生,多数是从小在母亲“心肝宝贝”的甜蜜生活中长大的。据老师反映,这样的学生有一些连高中也读不下来就退学了,因为他吃不了学习的苦。
到了社会上,便成了“害群之马”,到处惹祸。有的形成了“长发红裤子”帮,其中就夹有过去的“心肝宝贝”,如今袒胸露背的女孩,她们自己无所事事,还污染了社会。
由此可见,母亲给孩子到处贴心肝宝贝的标签,只能酿出苦酒自己喝。
在成长过程中,小孩子是喜欢被称赞的。这种赞许心,做父母教育小孩子时应当利用,然而不可用得太滥,滥用就失掉它的作用,反倒不如不用为妙。
当然,在孩子心情不好,或者受了什么委屈时,父母用“心肝宝贝”的暖语,可能使孩子心情轻松一些,这时的“心肝宝贝”便成了孩子内郁的消融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