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古人不同时代的提出“道”“理”的重要性。自然规律的掌握在今天科技时代已经不难理解。但先哲对问题的提出,为什么我们只到现代向外国人学习才知道了呢?原因是从古代文化就重视人文关系而轻视科学探索的重要性。
历来中国的文化,只重视表象,不深究其理,每研究“统治”谁顺从谁,谁说了算,在“权”字上下工夫,并不想去考虑山水规律对人的影响。只考虑利用自然,探索自然,并不想去改善自然生长条件,只重视采“花”,并不想养“花”。
五、人为的美是不可比的。
宗炳言广嵩华之秀,玄化之灵”。自然的美,虽有人工不到之处,但自然之所以美,是人的眼睛发现的结果,人的眼睛与心灵、思想所发现或认识美是适合了人的生活需要的美。自然之美,是朴素的美,虽有自然规律所决定,没有人按照美的规律去选择定义,美是不会被欣赏的。时代赋予人的审美观点和要求,去寻找和发现,加工、塑造。自然的美,是不能被固定或审定的,“江山如此多娇”是由于人在自然的丰富素材中,总能找到自己认为美的因素,美的某一方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自然是多方面的综合体,不可能各方面都可观,人总能找到可观的一面,“搜尽奇峰打草稿”,将各种美的因素综合起来,组织加工、提炼,概括出美的旋律。
六、线对山水画的体现,使人感到特别愉快。
宗炳言:“余复为何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能先焉”,宗炳所谓畅神,这里应理解为身心放松、精神愉快、神情舒畅。一幅画的完成,一种审美理想得到实现,作者将观察到的自然山水的某种美感揭示出来了,作者和观者都为自然的这种美感的发现和肯定激动不已,成功的愉悦可想而知。这是人的智慧发展并成功的标志,是人对自己智慧发现而兴奋,在人的面前,这种成功进一步激励了自信心。在人的面前,人总是能够寻找到自己的美感,找到自己的智慧。
通过对山水自然的寻觅与思考,人的智慧同时在发展,这种发现过程是不断地发生着的。
在创造的历程,人在不断地充实着自己的知识,丰富着自己的观察能力,思考的头脑永远处在兴奋和被激励的状态,不断理解着自然规律的方方面面。
顾恺之有一名句:“手挥五弦易,目送飞鸿难”。抚琴唱诗对一个人讲并不难,知识是可以学到的。认识的发展,知识的发现却是难之又难的。知识学习的目的,总是为了通过更多的知识面,去发现还没有被人知道的自然规律和事物发展的真理。
在这里,我想古人在知识创造方面更显得有兴趣,顾恺之是当时着名的文学家和画家,在人们普遍关心的自然规律面前,他是更觉得有责任去发现更多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问题。“站得高,看得远”,飞鸿的高飞远去,便也将诗人的想象和心情也带到了凌云高空。想象力的释放是可想而知了。
七、“十八描”与各种“皴法”,由模仿自然到创造自然。
在线描被毛笔在纸上运用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调整运笔方法,使之更能确切地表达自然物象。为发丝的质感,皮肤的细腻,衣料的质感表达,对自然形态的模拟,促进了人们的探讨兴趣和经验总结的积极性。然后又追求山石质感,各种山石形态的表达,又总结出了山石的“皴法”。这无疑是对线表达方法的进一步发展。
“皴法”的发现,使人们扩大了认识的范围,又使人们进而考虑不同山石的形态规律。不同的“皴法”便有了不同的组织规律和方法,皴的一画,成为整个山势的一小元素,这个元素被确定后,就组成统一的笔锋运用方法,使画面不致太紊乱,这种组织按一定的技法肯定了下来——行成一定的程式,“程式化”被当作规律提了出来。“皴法”与皴擦组织方法的不断熟练运用,皴笔的形态美即“人化的自然”便跃然纸上。人总是把自己的审美理想时刻不忘记地表达出来,“皴法”表达自然物,也同时表达人的审美愿望。这种寄托情感心理的直接作用,使程式化得到肯定。
但人的认识还在不断发展,审美观点随着视野的开阔也在提高,观察到的新感觉也要得到落实。创造自然、改造程式观念便提出来了。创造自然一使之更适于审美理想;创造自然,人更有了塑造自然物象的主动;提出了新的表达欲望一形象设计。
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两方面,创造自然也会创造审美的疲劳。因为这种创造最轻易地使人趋于懒惰。脱离生活的直接审查,脱离人对自然规律的不懈追求,脱离山水表达的初衷目标。
要说初期画山水自然,使人们更乐于掌握自然规律,这种过程使人变得智慧聪明。使人学会了创造,促使了成功。创造窍门的打开如果使人学会了巧取而懒于观察,那就会使一时的创造成为埋葬创造的坟墓。创造预示着走出更多的路,并且每一次都要从原始的出发点去走出。但谁又能从成功后回到当初呢?回到当初的山上,是否能有所发现和认只,还是比初期更难的。
如果山水创造不能反映出观察——想象——智慧——发现,那画这个山水还有什么意义呢?
(第四节)宗教雕塑与彩绘对曲线美与神韵的运用
宗教人物形象都是佛教或道教故事中所定格的角色,这些不同的形象代表着不同的阶层和和身份。美术家们在塑造这些形象时,都不同程度地倾注于世俗化的描写,并强调了不同的线美的刻画和表达。
一、佛像慈祥和谐的壮美遍立于中国各地寺庙的佛像,给人慈祥、安静、和蔼风度的壮美,身躯高大、粗壮,以安详、和善的面目,迎接着一个个崇拜佛教的人。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千千万万信徒从心灵深处刻意追求的结果。人们希望自己所崇拜的神,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和蔼慈祥的长者并拥有强大无比的力量,保护着民众的和谐自然的安静生活。人们通过造神活动,将自己的理想与对生活的要求明确地表达出来,这是佛像刻画与线条表达的主要特征。
二、菩萨、侍女祥和体现温柔的爱丝线动感和神韵
佛教菩萨是善意的化身,塑像便强调了线的流畅、温柔、动感的意蕴美。形象精美,动态变化丰富,袒胸露臂,衣饰华丽,身段匀称秀丽,肌肤细腻,气度娴雅,婀娜多姿,更大程度地发挥了线温柔贴切的温馨感觉,是理想化的青少年妇女形象。菩萨形象刻画线条美的曲线形态的创造,是人们长期生活观察和积累的结果,也是对女性美的要求和期望。线条的静止若流水,动之若游丝的特征,正好与妇女的体型、姿态美感相吻合,是人类对自身生活发展的发现和自然追求,无任何牵强和附加的成分,历代妇女衣着的发展,演变,也都与线产生着紧密的联系,是人们长期普遍地研究线运动所产生节奏、韵致美感的成果。这来源于自身的美的运用,家庭乃至社会都在妇女身体上充分表达出来。同样,这种美在许可的情况下,男人也同样用于自身,如秦汉时期的长袍宽袖。
山西太原的晋祠内所塑侍女,婉转反侧,动态雅静,活泼可爱,使线的动感、神韵追求达到了极致。
同样,侍女的线条美感在其他石窟也同样得到体现,包括宫廷宫女形象,富户家的丫环等,都穿着薄质而易起波纹,外形流畅的衣服,追求线运动的美感此起彼伏,不亦乐乎。
从人类穿上衣服以来,线动感的审美也随之产生了,这种贴身的物质从一开始就成为重要的审美对象,人们从一早醒来,看到最多的也就是自己的衣服,怎能不去用心经营呢?
衣纹的变化、动感,因质料的不同、人物身材的相异,体现出不同的视觉因素。这些视觉因素因生活人物的个性体质,职业习惯所产生的各种动作产生千变万化的视觉美感。这种视觉美感的追求与形成正是从古至今人类自身审美的基础,表达着不同的社会生活感情。于是,衣服动感又是人们很直接的情感表达,促成了着装的职业化,也促进着服装业的兴旺发达,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三个基础。除过吃、住后,就是衣服的需要了。
着装表达、显示着一个人的信息,体现着一个人的精神气质。人们往往在交往的时候,更是重要,这种由服装带来的亲近感,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使服装成为影响人际态度和交往的情结。往往由于服装的因素,产生欢愉和髙兴,失落和郁闷的自我感觉,并且会直接将这种感觉传给社会和某个人。这种感觉是复杂的,也是简单的,复杂的是同样服装由不同的人穿上产生不一样的线条美感。一些社会人士总想将其统一化,使之协调地呈现美感,达到线条韵律的一致。如舞台艺术和军旅,用以表达群体性的感情和线韵结构。这种结构组成线的共同韵律,整齐化一,使线动律形成稳定的主题化形式规律。由复杂的日常生活组成的社会群体并不喜好整体形态的线律,而是追求群体社会中个体存在的价值,探索思考个人存在的意义。这和追求群体活动中个体地位的和心理息息相关,人生活于群体,必须知道知名度和被群体注意或关心的程度一对自己生活的重要。因为这种关心或注意往往转换成被爱和被喜欢,受欢迎的程度。
个体的线条美感随着生活习惯的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特征,行动体韵。结合精神作风的展现形成气韵,气韵生动顿生美感。气韵萎缩不畅带来烦闷,线的体现备受挫折。线质有形,使人刚健,不觉杂乱。线质优雅,启迪善良。线质顺畅,神情飞扬。线质飘逸,神采妩媚线的各种感觉,无一不拨动情绪的琴弦,个体的人生活在精神的空间,线的敏感是生活经验的结果,情感继续地发展,如果有人某日开始不喜欢这种追求了,精神情趣亦随之暗淡。
线的审美在服装上运用是人类服装史发展的成就和结果,为了满足这一需要,人们织造着各种质料的面料来满足个人要求,同时设计出各式各样的服装样式,丰富着生活情趣的满足。
三、祥云缭绕的空间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