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冰敷:这种方法的利弊目前还有很多争议。多数人认为冰敷弊大于利,因为冰敷可能会引起宝宝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体温会更高,特别是伴随有畏寒、寒战,更不能用冰敷。
⑦酒精擦浴:这种方法已经被摒弃了。婴儿的皮肤很薄,酒精渗透性很强,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入血。而且酒精擦浴也会刺激皮肤,引起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体温会更高。
4)药物退烧:如果经过物理降温处理,宝宝的体温还是超过38.5℃,此时就要选用退热药。冰敷、酒精擦拭已经被屏弃,肌注退烧针会损伤臀大肌,影响臀大肌的发育,很多医生也不太主张。因此无论家庭还是医院,口服退烧药都是最好的降温法。
传统的退烧药:①10%~20%安乃近滴鼻液,每次1~3滴;②扑尔敏片,每天每千克体重0.35毫克,分3~4次口服;③小儿退热栓,每次半粒到1粒,塞人肛门,一日不超过3次,退热后停用。但这些传统的退热药目前已经基本被淘汰。因为这些退热药都有较大的副作用:刺激胃黏膜,破坏食欲,使胃溃疡加重甚至出血,引起胃肠长期少量出血并由此而导致缺铁性贫血;引发血液疾病;损害肝脏和肾脏;严重过敏反应者,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合并肝肾中毒而致死。而且APC有兴奋作用,而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制尚未健全,高热时使用,易诱发惊厥,还会因大量出汗引起虚脱,甚至因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堆积而出现黄疸。在没有医生指导下使用,是非常危险的,往往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是死亡。
新型退热药:其有效成分主要是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芬,有退热效果好、退烧过程比较温和、副作用小的优点,市面上的百服灵系列、泰若系列和美林退热口服液都是这类产品,这几种药均是橙汁味,口感很好,小孩喜欢喝,是口服退烧药的首选。但家长应将药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以免小孩过量误吃引起中毒。口服后20分钟开始起效,一小时达到高峰,退烧作用持续4小时。用量是每次每公斤体重0.4毫升,最多可以用到每次每公斤体重0.5毫升,4小时后可以重复使用。还有保婴丹的退烧效果也是比较缓和,而且可以预防高烧引起抽搐。
(2)抗病毒治疗: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应给予抗病毒治疗。常用的有:
1)小儿新感冒冲剂:通用名为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别名优卡丹。
主要成分:本品为感冒用药类非处方药复方制剂,每包含对乙酰氨基酚0.1g,盐酸金刚烷胺0.04g,人工牛黄4mg,咖啡因6mg,马来酸氯苯那敏0.8mg。
药理作用:对乙酰氨基酚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解热镇痛的作用;金刚烷胺可抗“亚一甲型”流感病毒,抑制病毒繁殖;咖啡因为中枢兴奋药,能增强对乙酰氨基酚的解热镇痛效果,并能减轻其他药物所致的嗜睡、头晕等中枢抑制作用;马来酸氯苯那敏为抗过敏药,能减轻流涕、鼻塞、打喷嚏等症状;人工牛黄具有解热、镇惊作用。上述诸药配伍制成复方,可增强解热、镇痛效果,解除或改善感冒所引起的各种症状。
适应证: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也可用于儿童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用法用量:1~2岁儿童,一次半包;2~5岁,一次1包;5~12岁,一次1~2包;一日2次。温开水冲服。
不良反应:有时有轻度头晕、乏力、恶心、上腹不适、口干、食欲缺乏和皮疹等,可自行恢复。
注意事项: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病史、癫痫病史及过敏体质者慎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药物相互作用:①与其他解热药镇痛药同用,可增加肾毒性的危险;②本品不宜与氯霉素、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等并用;③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护彤:别名有小儿速效感冒灵、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主要成分: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袋含对乙酰氨基酚125mg、马来酸氯苯那敏0.5mg、人工牛黄5mg。
适应证:抗感冒药,有解热镇痛作用。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咽喉痛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初生儿至一个月1/10包;一至六个月1/4包;六个月至一周岁1/3包;一至二周岁1/2包;二至四周岁2/3包;四至六周岁3/4包;六至九周岁1包;九至十四周岁9/4包。
不良反应:少数病例可发生粒细胞缺乏症、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过敏性皮炎(皮疹、皮肤瘙痒等)、肝损害、血小板减少症、思睡等;长期大量用药,尤其是在肾功能低下者,可出现肾绞痛或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禁忌:①对本品某一成分过敏者禁用。②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禁用。③新生儿或早产儿禁用。④本品中对乙酰氨基酚,人工牛黄均可通过胎盘,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对胚胎有毒性且能致畸;除人工牛黄不详外,均能通过乳汁分泌,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注意事项:①不能同时服用含有本品及其他解热镇痛药的制剂;②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以防引起造血系统和肝、肾脏损害,疗效不显着者宜就医检查;③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④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⑤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
3)利巴韦林颗粒(新博林颗粒)
药理毒理:本品为广谱抗病毒药,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如RNA病毒的流感病毒、上呼吸道合胞病毒和DNA病毒的疱疹病毒。其作用机理目前还不完全清楚。
适应证:适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皮肤疱疹病毒感染。
用法和用量: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成人一次0.15g,一日3次,连用7天;皮肤疱疹病毒感染:成人一次0.3g,一日3~4次,连用7天;儿童遵医嘱。
不良反应:可见食欲减退,胃部不适,呕吐,轻度腹泻,便秘等胃道反应;偶有头晕、睡眠差等反应,并可导致红、白细胞及血红蛋白的下降。
注意事项:哺乳期妇女、肝功能异常者慎用;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对肝功能、血象有不良影响;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4)盐酸吗啉胍:别名有病毒灵、吗啉胍、吗啉咪胍、盐酸吗啉双胍。
药理:本品能抑制病毒的DNA和RNA聚合酶,从而抑制病毒繁殖。在人胚肾细胞上,l%浓度对DNA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和RNA病毒(埃可病毒)都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病毒增殖周期各个阶段均有抑制作用。对多种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有抑制作用。对游离病毒颗粒无直接作用。
适应证:用于流感病毒及疱疹病毒感染。
用法用量:成人:一次0.2g,一日3~4次。小儿:按体重一日10mg/kg,分3次口服。
不良反应:可引起出汗、食欲不振及低血糖等反应。
禁忌证: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本品性状发生改变禁止使用。
(3)抗菌素的使用。小儿感冒不要随便使用抗菌素。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感冒使用抗生素其实既是浪费也是滥用。经常使用抗生素,最后只会导致孩子产生抗药性,甚至产生影响孩子正常发育的副作用。但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合用抗生素:①服用抗病毒药物不能退热;②预防6月龄以下婴儿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③血液检查白细胞数明显增高;④经常患扁桃体炎;⑤出现支气管炎、喉炎、肺炎、窦性炎症及中耳炎等病。
(4)用药须知:无论用何种药物,都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应注意儿童感冒药品的品牌安全性、药品的药性和儿童喜欢的口味。
由于小儿的肝脏解毒功能和肾脏排泄功能不足,因此小儿用药量要小,应根据体重或年龄计算用药剂量或按说明服用。小儿对药物的耐受性、反应性也和大人有所不同,一般婴幼儿不用镇咳药及止泻药。给药方法应根据年龄、疾病及病情选择,如婴儿口服药只能用糖浆、冲剂、水剂等,年长儿可用片剂、药丸,服药时应避免呛咳及误吸入气道,病情严重时常不能口服给药而需要静脉给药。服用时间不应过久。含有抗病毒成分的抗感冒药宜早期使用,一般在感冒的第一天开始,连续足量使用3天后,无论效果如何,都应该停药,这样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
2)服药期间多喝开水,以利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毒害。
3)3岁以下小儿,肝、肾还未发育成熟,不要口服或注射扑热息痛。
4)小儿或其家庭成员有解热药过敏史者,不要用退热药。
5)退热药不要和碱性药同时服用,如小苏打、氨茶碱等,否则会降低退热的效果。
(5)中医治疗:中医认为感冒主要是感受风邪所致,可分为多种类型,辨证施治疗效可靠,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相应的中成药。
5.老人感冒如何选药?
答:老年人抵抗力较弱,感冒的病程相对更长,而且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应适当进行药物治疗。究竟用什么药,需视具体症状和严重程度而定。
针对感冒引起的头痛和发热,可服阿斯匹林或扑热息痛。阿司匹林是使用时间最长、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药,能有效减轻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鼻塞患者可以使用滴鼻剂或喷雾剂,这些药物能通过收缩血管来缓解症状,有助于保持气道通顺。但如果患者同时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或甲状腺疾病,或者正在服用抗抑郁药物,则需要慎重选用。此外,这类药最多只可连用四天,因为长时间用药后,一旦停药会出现停药反应。咳嗽也是感冒的常见症状,应用止咳药来减轻咳嗽比较安全。某些止咳药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来止咳,常用的有效成分是美沙芬和可待因,并没有明显的成瘾性。
老年人在使用感冒药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作用相同的药物只用一种。老年人常常患有多种慢性病,需要服用的药物也很多,为了避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药效相同的药物尽量只选用一种。建议患者服药之前,最好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第二,严格按剂量要求,按时用药。老年人记忆力不好,忘记服药是常有的事。漏服一次,下次服药时加倍服用,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不仅难以达到理想的疗效,反而会因药物过量带来损害。
第三,注意保存方法。一般家庭的小药箱里都会存放一些感冒药,每次吃剩下的药物应按照说明书保存。一般应放在阴凉干燥处,糖浆、滴眼剂应放在冰箱里(4℃左右),但勿放在冷冻层,以免药物失效。再次使用时,一定要先查看药物的限用日期,避免服用过期药物。
6.孕妇感冒如何合理用药?
答:孕妇尤其是妊娠早期如果患上了感冒,一味地拒绝治疗并不是最佳方法,而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便尽快排除病毒,控制感染。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主要取决于用药的方式、用药时间的长短、药物的毒性及所用剂量等因素。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就算是中成药也不能说是绝对安全的,因此孕妇感冒后不允许擅自用药,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一般来说,抗感冒药大多是复合制剂,常见的有速效伤风胶囊、感冒通、康泰克、白加黑、康必得、感康、快克等等,含有多种成分,这些药大都含组胺药,孕期不宜服用,特别是怀孕4周前。感冒药主要是对症药物,治标不治本,且对孕妇来说不是安全药品,所以专家建议孕妇最好不用抗感冒药。
抗病毒药:均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孕妇不宜使用,若必须使用,则应有医生指导。
退热药:感冒伴有高热,多预示病情较重,应及时看医生。消炎痛是孕妇禁忌退热药,阿司匹林在怀孕32周后也不宜使用。
抗菌素:孕妇感冒如无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如扁桃体炎、血压高、咳黄痰、流脓涕等,可不用抗菌素。因为抗菌素可通过胎盘作用于胎儿体内,有20%~40%的可能性对胎儿构成危害。若必须使用时,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的抗菌素。
祛痰、止咳药:一般比较安全,可适量服用,但含碘制剂的止咳药,孕妇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