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83100000025

第25章 从颠覆解构到整合重构(4)

“革命文学”从口号的提出经过论争,到这时形成了实际的运动,许多政治立场一致,阶级意识和人生观念相近但文学观念并不相同的文学家,联合起来组成一个阵营;“左联”的成立则从组织形式上表明它的中坚力量的集聚,而作为一个在总体上有着相似和共同价值取向的文学系统,它还包括那些不在“左联”组织之内的大批文学家及其文学活动。这一系统以鲁迅为旗帜,而茅盾的文学主张和实践则最具代表性。这一系统可以称之为以参与现实为取向的文学价值系统。几乎同时,另一文学系统也逐步明朗化,即那些从不同角度出发寻求文学的独立性、纯粹性的作家,终于受时局的影响和他们的社会观、人生观及政治意识等的左右,在具有类似的文学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自然地形成可以称之为以“超脱政治”为取向的文学价值系统。在这里,说它们是两大系统而不以“左”与“右”、“革命”与“反动”、“主流”与“逆流”或“支流”来概括,是因为!第一,20年代末和30年代(大致包括新文学第二个十年),中国文学的对峙局面,虽然带有政治的、阶级的色彩,但是这种对峙不仅仅是在这一个层面上,而是包括了人生态度、道德意识、行为准则、情感态度、审美方式等因素在内的多种层次上的对峙;在更深层次,还包括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态度,对外来文化思想的态度和对未来中国文化模式、文学与人的关系的构想等方面的冲突;而且这种对峙,从纵向可以回溯到五四时期甚至更早,从横向,可以联系到国内国际复杂的社会政治、文学艺术背景第二,两种文学世界,其内部有诸多不同的具体类型,呈现着复杂的面貌。总之,它们的冲突是系统的而不是局部的,是多层次的而非某个方面的。要把握这些文学系统各自的特点及其冲突的焦点,从文学价值观念的角度入手,或许更容易抓住关键。

以参与现实为取向的文学价值观念系统,对文学的价值取向力求与中国现代具体的历史发展方向和实际进程相一致,以文学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来估价文学价值。它具体表现为将文学问题与当时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联系起来,以群体的民众的“需要”作为“内在尺度”来确定文学价值目标。在30年代,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文学的特殊方式“说明”生活并对生活“下判断”,对现在“应该怎么办”做出或隐或现的回答。一较之第一个十年,不再满足于凭空表现理想,“预约黄金世界”,也不再满足于仅仅暴露黑暗、揭示现实,而是寻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中间环节一应该。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也许只有这样,文学与人才能建立起最具体现实的价值关系。

关于“现实”、“理想”与“应该”的关系,前苏联哲学家科诺瓦洛娃曾很有见地的指出:

应该的东西表现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中间环节。它是存在的东西和理想的东西之间的过渡阶段。

应该的东西不仅包含着关于现实应该是怎样的,或者在将来是怎样的观念,而且包含着关于在今天即现在进行变革的要求的观念。……向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提出的你应该”这一命令作为他的活动的推动力,乃是一种改造当今现实的实际力量。

“理想”与“现实”及其关系问题,曾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不断被提出、长期纠缠不清的问题,由此派生和涉及的还有诸如歌颂与暴露、“光明”与“黑暗”、“反映”现实与“指导”现实等关系问题。其实纯粹的反映现实和表现理想是不存在的,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到30年代这样一个具体阶段,它更加明确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着更“有用”的东西,寻求更能使文学与具体的现实的人生实践过程形成切实的价值关系的角度。其结果,人们的视线逐渐集中于这样一个向度:经由文学这种特殊方式,以“向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提出的你应该,这一命令作为他的活动的推动力”,并把这视为“一种改造当今现实的实际力量”,以此使文学参与历史发展过程,介入到中国现代社会实践活动之中。这是中国新文学所追求的一种主要价值目标,也构成它从理论到创作中的“实践性”特征。这是新文学由第一个十年向第二个十年转变的一个实质性问题。

“应该”的意识追求,深刻地渗透于30年代文学创作实践和理论中。在创作上,以是否为人指出了“应该”的方向的价值尺度,有形无形地制约规范着创作过程,构成创作面貌与作品的一些鲜明特点。比如关于中国社会前途、革命道路、时代特征、阶级关系的探索,关于青年、知识分子、农民等不同阶层的人们对“道路”的选择,成为最主要的文学主题(把作品是否指明或暗示出正确的人生方向作为创作的最终目的,甚至作为衡量作品价值大小、好与坏的主要依据。与此相关联,在创作过程中,强调社会科学原理的指导、推崇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强调反映生活的“全面”与人物形象转变“过程”,衍化出“从……到……”的构思模式。这些或许是造成中国现代文学更多认识价值的主要和直接的原因。

在理论上,“应该”意识的强化,是与以下现象紧密相关的。对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评介和研究,主要着眼于它在批判现实中是否指出了光明的前途,并以此作为“批判”的和“革命”的现实主义的主要分界线;在文学理论的哲学基础上,认识论、实践论和反映论被直接用来说明文学创作诸关系及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等;在对外国文艺思想的态度上,对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文学不仅要说明生活、而且要对生活下判断、文学是生活的教科书等观点,对别林斯基关于文学是真理(思想)的形象化的观点,予以充分的重视和运用发挥,对苏联的文艺政策甚至“拉普”的文艺观点极易接受等等。总之,寻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中间环节“应该”这一意识,对文学价值属性的理解、价值构成、价值定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内在地影响着30年代文学的整体面貌。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即使在30年代,当进步文学家把向社会成员指出“你应该”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的时候,他们并不是从同一视角同一思想层次用同样的方式对此作出“解答”的。

虽然我们不可能忽视,到20年代末至30年代,主要从政治、阶级斗争的角度向社会成员提出“你应该”的作品已格外引人注目,如蒋光慈、胡也频甚至茅盾的一些小说,如郭沫若、殷夫等的诗作;从同一角度在理论上对文学提出要求的观点也十分盛行。然而,更多的更主要的作品是不避开政治,但却不仅仅着眼于政治一个角度,而是关注着广泛意义上的生活现实问题。

同时,那些发生重要影响的大部分作品,并不是直接创造可供人们仿效的楷模,从正面树立“你应该”的榜样,而是从不同的方面甚至“否定”的方面提出问题,在大胆地深沉的否定“不应该”中对“你应该”作出回答。所以从文学创作的总体面貌看,对“应该”的追求确是一种渗透在文学活动过程中的“意识”,它的影响是广泛而强烈的,又是多种多样的,不但在如叶绍钧的倪焕之(中,在茅盾的虹(子夜)和“农村三部曲”中,而且在鲁迅的杂文和故事新编编(中,在巴金、老舍、丁玲的小说中,在曹禺的戏剧中,在沈从文对“城市文明”与湘西人性美的对比中,在萧红对呼兰河畔僵死生活的描绘中,都响彻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向社会成员发出的“你应该”的呼唤。尽管这种呼唤有时可能无补于事,甚至与眼前的目标有相悖之处,但作者的呼唤是真诚的,有的还是和着血与泪的。也许,我们的视野从这一点扩展开去,才会破除先入为主的思维框架,发现新文学在30年代确实形成了一个以参与现实为特征的价值系统,一个真正发展了的“人的文学”的系统,它既不是政治内容简单的“形象化”,也不能仅仅以狭义的“革命文学”所包容。没有任何理由把那些众多的并不以政治斗争题材为主的作家作品排斥在前进的文学之处也没有理由以现实主义的具体创作手法问题来衡量艺术的成就和价值。或许可以这样说,衡量30年代甚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意义和价值的一个主要标准,正在于看一个文学家是否面对国家的民族的和个体发展的历史课题,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思考过“你应该”的问题,并且同样真诚、深入大胆地“写出”。他的历史和民族使命感他的社会责任心他的道德意识和情感态度,他的“革命”觉悟及程度,集中表现在他要指人“应该”向何处去一是引人睁了眼看,还是闭上眼睛万事大吉,是引人深刻地反省历史和正视现实,还是逃避现实求得所谓的心理平衡!是激人斗志引人奋发向上,还是使人安于现状……或许,在别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这些并不是衡量文学价值的主要标准,但对中国30年代文学却应该这样去看。

从同一角度以同样的标准一人与文学建构怎样的价值关系去分析30年代另外一些文学现象,会看到不同文学价值系统的重要区别。以“超脱政治”为取向的文学系统,包括了许多具体情况很不相同的文学家、文学派别,比如林语堂、梁实秋朱光潜等人,新月诗派象征诗派和“自由人”、“第三种人”等派别。把这样一些面貌各异的人和派别及他们的文学活动视为一个整体现象,看做一个文学系统,主要并不是单从阶级意识、政治立场的角度去“归类”,而是鉴于这样一种历史事实:在文学的价值取向上,他们有着基本的共同点,即与具体现实的“人的发展”的实践保持着距离,使文学沿着主要为满足主观精神世界的向度演变。正是在这一根本问题上,他们和以鲁迅为代表的文学价值系统形成深刻的对比。在个体价值与群体利益及其关系的认识态度上,他们往往离开群体而追求个人出路和个体价值;在人的肉体生存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关系上,往往不能正视民族存亡和人的基本生存需求不能真正满足的事实,也回避改造民族(包括他们自身)灵魂和精神过程中的真正的难题,把文学的超越意识变成了“超脱”现实而“徜徉于精神世界”,从根本上偏离了人的现实发展要求。因此,在他们的文学价值定向中又表现出极端利己主义和实际上的极端功利主义色彩。这些共同的特点,在不同的人和派别之间又有具体不同的表现形态和差别。

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等这样一些中国现代的“大”知识分子,这样一些有自己明确的文学观念的文学家,他们在思想意识、文学价值取向上与以鲁迅为代表的文学系统的对峙,是在“高”层次上的,触及中国现代文学(甚至整个文化方面)现代化进程的一些根本问题,而不仅仅是如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这样一些较具体的问题,在这背后还有东西方文化冲撞交汇的影子。就他们遇到的、或者说他们已经意识到的文学(文化)课题来说,甚至与鲁迅遇到和意识的有某些相似性,如关于中国的民族性问题和改造中国文化传统的问题。在周作人、林语堂的文学活动中,曾经留下了他们企图在中西文化的结合中,以西方文化思想改造中国文化甚至重造民族灵魂的轨迹,在这些方面,表现出他们作为中国现代大知识分子的一些特点。但是,恰恰是他们,尤其是周作人,在30年代初就已经回归到传统中,在他的意识中深深地渗透着封建士大夫的气息,而其文学价值指向也与他们最初的企图相背离。他们虽在维护文学的“纯粹”性和独立价值,但同时却把文学贬为只供自己消遣解闷的玩意。文学在这时已不再是促使人的精神更趋完善、从而促使人的全面发展的独特方式,而成了逃脱现实的渊薮。这种现象,正反映出中国现代一些知识分子在现实中,认识方式与行为方式上的矛盾性。即在认识层次上,他们往往较一般民众更多更深地看到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但在行为准则行为方式中却往往是调和、中庸、退让、“节制”,是极“传统”的意识的反映。而文学的价值取向说到底是文学家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的一种具体体现,一种选择的结果。正因为如此,20年代末30年代初,当周作人与鲁迅分道扬镳之时,在实际上代表着两种价值取向不同的文学系统的对峙。

2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到30年代逐渐分化的象征诗派和新月诗派等,在文学价值观念上要复杂些。这种复杂性主要还不是指这些流派内部作家之间情况的差别,而是指他们基本相同的文学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是由多种因素所构成的。从他们的人生观念和对现实的态度看(这是文学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他们并不一般的“逃避现实”也不泯灭“理想”,同时他们也不都有条件“超然”,相反,他们有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懑,更有着离开时代中心所感到的深刻矛盾和苦恼。因此他们的作品与周作人等追求的“闲适”、“性灵”、“平和”、“冲淡”是有所区别的,有些创作表现出不求苟安、打破“和谐”、富于反抗精神的意向(如象征诗派),有些较深刻地表现了“梦醒之后无路可走”的焦虑、孤独甚至绝望的心情。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正是他们作品的价值所在。但是在总的价值取向上,他们把文学价值追求主要局限于发泄个人苦闷、寻求精神解脱方面,如茅盾所批评的,“想在他们所谓唯美主义的文学里求得些精神上的快慰,或求得灵魂的归宿。这样的身处污泥而闭目空想”有时已近似阿Q那种“精神上的胜利”了。!显然,他们的创作与30年代左翼文学家形成对立,在价值观上互相冲突,并不在于他们的表现内容和方式上(如重自我内心等),而在于对文学与生活、与人生的认识上,在于创作的意向与价值取向上。从对文学自身价值属性的认识与追求来说,他们既有因在现实中无法排遣的矛盾和痛苦而钻进“艺术殿堂”的情况,也确有对文学的独特认识和追求其“独立”价值的真诚,对艺术规律的某些探讨(如新格律诗的主张与实践)体现着他们对艺术的执着和自觉。

30年代,真正在文学理论上,特别在文学价值观上与“左翼”展开正面冲突的,是“自由人”和“第三种人”。“自由人”胡秋原和“第三种人”苏汶,与左翼在文艺理论上的论辩,较之周作人等主要在思想意识方面、较之新月社等主要在创作方面与左翼的对峙,有着更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主要是:1.胡秋原在“文艺自由”问题上的发难,不仅有着对“普罗文学”的责难,更有着对“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直接抨击,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的着眼点确在文艺方面而不在立场方面;2.胡秋原及后来参与论辩的苏汶,不仅标榜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文艺问题,而且确实也触及当时左翼、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一些根本问题,如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的阶级性、文艺的价值等等;

同类推荐
  • 忽闻岸上铁歌声

    忽闻岸上铁歌声

    作者自嘲写了“一堆无用”,但却都关乎社稷、关乎人生、关乎生活得自恰。
  • 爱在阳光里

    爱在阳光里

    爱在阳光里》是宁夏残联办公室秘书武玉周多年来创作的诗歌作品集。该书分六辑分别对残疾人、社会慈善家、爱心人士及残疾人工作者,新时期雷锋传人郭明义,大美宁夏给予了高度颂扬。全书诗作立意高远,视角独特,内容丰富。给人以情感的亢奋,精神的愉悦,灵魂的升华。书中采用了朗诵诗的形式,布阵句子,宣泄情感,指向明白无误,语言朴实但不乏华丽和变幻。诗行文字凝练思想雄浑情感炽烈,一气呵成。爱在阳光里》一书行文大气磅礴,叙事细腻于一体,呈现出作者的文采大气华美,语言娟秀犀利,认知的深邃广阔,思考的独到深刻。
  • 追梦苍头河

    追梦苍头河

    本书为文学剧本,内容共分二十集,它的文化程度极高,可读性较强,像小说一样好读。
  • 立

    著名作家池莉历时5年最新长篇叙事散文,深情讲述与女儿24年共同成长经历,一部饱含母女深情的大爱之作,继《目送》后,又一部跨两代人共读的成长之书。池莉的笔端细腻又犀利,激情又理性,真实客观又富于意蕴,从小生命的孕育开始,到与孩子共度所有岁月,直至孩子毕业于世界一流大学,顺利踏上社会;池莉不仅以母亲写女儿,还写女儿怎样成就母亲。她们母女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共同成长,即抵抗了沉重的应试教育,也赢得了大众意义上的成功。通过池莉的娓娓讲述,我们看到:爱本身就是教育。人生根本没有一条整齐划一的起跑线,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世界,父母得用心爱孩子,悉心发现孩子的性格、兴趣和才能,分享他生长的每一个阶段以及时时刻刻,营造一种更为亲密更为知心更为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的生活方式,孩子才有可能健康成长,立于不败之地。毕竟,这就是天下父母心。
  • 伊恩·麦克尤恩小说成长主题研究

    伊恩·麦克尤恩小说成长主题研究

    本书以麦克尤恩的几部主要小说为研究对象,以“成长主题”作为研究麦克尤恩创作的切入点,解读其文本的意义和价值。伊恩·麦克尤恩被公认为英国的“国民作家”,是当代西方文坛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在麦克尤恩四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成长主题”贯穿了其大部分小说作品,重要性显见。本书认为,麦克尤恩的小说继承了西方小说“成长书写”的传统,但又呈现出其自身鲜明的特色。该书为学术类专著,适合英美文学专业的学生和研究者参阅,也适合普通文学爱好者阅读。
热门推荐
  • 不是不相信爱情只是遇不到

    不是不相信爱情只是遇不到

    一个海归学子回国后在自己家的公司里当起了小小的员工,每天一起工作,一起吃饭。在这里他能否找到自己的真爱?当有一天同事们发现他的真实身份后会出现什么戏剧性的一幕呢?
  • 战魂道

    战魂道

    燕煌大陆东域人族,群敌环伺,北面妖族;南面蛮族;东面海族,无不对他们觊觎已久。在人族中有一群守护神,万余年来,每逢异族突起刀兵之时,他们舍身忘我,前赴后继,誓死奋战,以血肉之躯,铸钢铁长城,造就了一曲曲慷慨悲歌,一篇篇传奇故事。这些人来自:战魂道!
  • 十年如梦记

    十年如梦记

    大规模的兽潮不断的屠戮着人类,把人类逼到了几个大型城市苟延残喘着。在这渐末世的世界里,看张傲天带领着他的小队如何崛起,如何走向人类的巅峰。
  • 青衣侯

    青衣侯

    引子:在五家堡城外有一大片梅林,据说是因为曾经的五夫人香雪海喜欢梅花的缘故。再后来,有人说她因难产而死,而后被葬在这片梅林里。也有人说,她曾经在这片梅林里亲眼看见过五夫人的魂魄昼伏夜出。所以有一种传说,香雪海变成了鬼魅隐藏在这片梅林里,会吸光所有路过人的魂魄。十里梅林,渐渐成为了无人敢踏足的禁地。
  • 超级游戏穿越系统

    超级游戏穿越系统

    周显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一个神秘世界,在这里他会遇到什么呢?
  • 忘忧teahouse

    忘忧teahouse

    忘忧茶馆,忘忧茶。来到茶馆的客官身上都有着属于他们的故事,来到茶馆,喝下忘忧茶,让店小二穿梭时空帮你解决忧愁忘忧茶馆,忘忧茶。我有茶,你有故事吗?
  • 腹黑公主霸道吻

    腹黑公主霸道吻

    她乃闻名世界通吃黑白两道的黑道至尊,不料一通电话打乱了她的生活,她被抓去上学,而且上的还是男校!伪装成男生进入学院后,一个美男莫名其妙的与她杠上了!他们从互看不顺眼的对手,渐渐变得有些暧昧。腹黑可爱的她,霸道阳光的他,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越王剑之天下第一剑

    越王剑之天下第一剑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出,天下乱,江湖再次掀起血雨腥风。传说夏朝统治者孔甲曾经有三条龙,两条交给了御龙使刘累饲养,一条则留在了自己的宫殿之中。这剑乃是夏朝帝王的传家之宝,当年夏臣邓云就是凭借这“天下第一剑”在禹州地界,屠公龙,伤母龙,捉雄雌两条小龙。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勾践沦为阶下囚,送金银美女方才保全性命。勾践卧薪尝胆,最后复国,勾践尝的胆不是寻常胆,乃是龙胆。勾践不离手的剑,乃是“天下第一剑。”江湖传说越王勾践的“天下第一剑”重现江湖,得剑者可雄霸武林,统一天下。各大门派高手纷纷出动,加入到夺剑队伍当中。
  • 如果存在奇迹我只属于你

    如果存在奇迹我只属于你

    这是一个让大家看似熟悉,却又陌生;看似平淡,却又惊喜的故事创作,不要太早下结论哦^_^你们还相信爱情吗?你们还相信世上存在奇迹吗?至少本人还是相信的,毕竟人总免不了俗,人们都渴望被爱,也渴望能寻求自己所爱。在爱情面前,奇迹往往屡屡发生。在我的笔下,没有十分华丽的辞藻,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有的只是感觉,而且是多元的感觉,不信?请多多关注,尝试走进我的世界吧!PS:爱情不是现实的全部,因此也不会是故事的全部,这绝对是一部多元混合体哦,具体暂且先留个悬念啦。另外还须强调的是,该作是不久即将登场长的长篇首创:【命运轨迹之奇迹缔造者】的序篇,精彩不容错过!,同时,任何感兴趣的的朋友欢迎加入【天逸阎辰の亲盟粉丝团】-群号:135467023
  • 九幽鬼王

    九幽鬼王

    上古仙侠时代落幕,整个世界都进入了末法时代,而在末法时代的华夏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希望大家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