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中国人饮茶,世代相沿,遂成习俗。同时又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社会环境的各异,久而久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饮茶风尚和习俗。这种风尚和习俗,尽管在形成过程中,在各个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但往往世代相传,影响深远。本章分家庭饮茶之道、饮茶与斗茶、点茶与分茶、茶宴和茶话会四个小节来讲述中国社会的饮茶风尚。
一、家庭饮茶之道
饮茶原本是生活的必需品,“柴米油盐酱醋茶”,人们生活离不开茶。不仅如此,饮茶还可“细啜咀华”,促进人的思维,细斟缓咽,唤起人的心情,把握茶艺,升华人的精神;敬奉杯茶,拉近人们的感情距离……。所以茶与人民的生活休戚相关,无处不在,人的生活是离不开茶的。
(一)客来要敬茶
中国人认为,客来敬茶是常礼。在一杯茶中,既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又充满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气息。“柴米油盐酱醋茶”,指出茶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不可缺少;而“琴棋书画诗酒茶”,指出茶是人们精神生活和艺术文化的享受。路边一角钱一碗的大碗茶,固然受到过往行人的欢迎,而在茶艺馆中高达百元以上的一杯茶,同样为爱茶人所喜爱,心甘情愿掏钱,两者价值相差千倍之多,这里虽然有物质投入的差别,但主要还是因为后者包含了众多的茶文化内容的艺术品味。
客来敬茶,它在包容物质和文化的同时,更汇聚着一般情谊,这种精神的“东西”却是无价的。这一传统礼仪,在中国流传,至少已有一千年历史了。据史书记载:早在东晋时,中书郎王蒙用“茶汤待客”、太子太傅桓温“用茶果宴客”、吴兴太守陆纳“以茶果待客”。唐·虞世南《北堂书钞》还记载了晋惠帝用瓦盂饮茶之事。据史料记载,惠帝司马衷,是武帝次子,为人愚蠢,即位以后,贾后大权独揽,毒死了太子,引起了“四王”(即赵王伦、齐王同、长沙王义、成都王颖)起事,惠帝避难出逃时,近臣随侍,即黄门散骑官用瓦盂盛茶,敬奉惠帝,被惠帝视为患难之交。
又据记述南朝史实的《宋录》载,居住在安徽寿县八公山东山寺的昙济道人,是一个很讲究饮茶的人,宋朝宋孝武帝的两个儿子去拜访昙济时,昙济道人设茶招待“新安王子鸾,鸾弟豫章王子尚”。唐代颜真卿的“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宋代杜来的“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清代高鹗的“晴窗分乳后,寒夜客来时”等诗句,更明白无异地表明了中国人民,历来有客来敬茶和重情好客的风俗。
从这些诗句中,人们不难看出,中国人不仅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而且还有用茶留客之意。因此,客来敬茶,实际上是中国人的一种礼俗。客人饮与不饮,无关紧要,它表示的是一种待客之举。所以,按中国人的礼俗,敬茶是不可省的。
(二)奉茶讲礼仪
客来敬茶,要讲究文明礼貌,即通过敬茶,体现出文明与礼貌。有条件的应做到饮茶的客厅窗明几净,整洁有序,桌上铺好台布,插上鲜花,使环境显得更加幽雅可亲。
按中国人的饮茶习惯,客来敬茶时,如果家中藏有几种名茶,还得一一介绍。如果是特别名贵的茶,主人还会向客人介绍一下这种茶的由来和与茶有关的故事。当然,也有的会同时拿出几种茶,让客人品尝比较,以引起客人对这些茶的兴趣与好感。从中,也增添了主客之间的亲近感。
至于泡茶用的茶具,最好富有艺术性,即使不是珍贵之作,也要洗得干干净净。倘有污迹斑斑,则被视为是一种不文明的表现,是对客人的一种“不恭”。如果用的是一种珍稀或珍贵的茶具,那么,主人也会一边陪同客人饮茶,一边介绍茶具的历史和特点,制作和技艺,通过对壶艺的鉴赏共同增进对茶具文化的认识,使敬茶情谊得到升华。
敬茶时,无论是客人坐在你的对面,还是坐在你的左边或右边。按中国人的礼节,都必须恭恭敬敬地用双手奉上。讲究一些的,还会在饮茶杯下配上一个茶托或茶盘。奉茶时,用双手捧住茶托或茶盘,举至胸前,轻轻道一声:“请用茶!”这时客人就会轻轻向前移动一下,道一声:“谢谢!”或者是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并列弯曲,轻轻叩击桌面,表示“双膝下跪”!同样是表示感谢之意。倘若用茶壶泡茶,而又得同时奉给几位客人,那么,与茶壶匹配的茶杯,其用量宜少不宜大,否则无法一次完成,无形中造成对客人有亲疏之分,这是要尽量避免的。如果壶与杯搭配相宜,正好“恰到好处”,那么说明主人茶艺不凡,又能引起客人的情兴与共鸣,实在是两全其美。
(三)沏茶重技艺
客来敬茶,在注重礼节的同时,还要讲究泡茶的技艺。在泡茶时,最好避免用手直接抓茶,可用金属、瓷器、角质、竹木等制作的茶匙,逐壶(杯)添加茶叶。如果客人是体力劳动者,或是老茶客,一般可以泡上一杯饱含浓香的茶汤;如果客人是文人学士,或无嗜茶习惯的,一般可以泡上一杯富含清香的茶汤;倘若主人并不知道客人的爱好,又不便问时,那么,不妨按一般要求,泡上一杯浓淡适中的茶汤。这种根据来客需要而进行泡茶的作法,用茶学界的行话来说,叫做“因人泡茶”。
泡茶用水必须是清洁无异味的。泡茶时,不宜一次将水冲得过满。也可分两次冲水,第一次冲至三分满,待几秒钟后,茶叶开始展开时,再冲至七八分满。无论用茶壶泡茶,还是用茶杯直接泡茶,切不可将壶盖或杯盖口沿朝下放在桌子上,而必须将盖沿朝上,以免玷污盖沿。送茶时,也切不可单手用五指抓住壶沿或杯沿提与客人,这样做既不卫生,又缺少礼貌。
如果是宴请宾客,那么,还得敬上餐前茶和餐后茶。餐前茶一般选饮的是清香爽口的高级绿茶或花茶,以清淡一些为宜,目的在于清口;餐后茶一般选饮的是浓香甘洌的乌龙茶或普洱茶,以浓厚一些为宜,目的在于去腻助消化,还可起到解酒的作用。不过,在饭店和宾馆,用得最普遍的是餐前茶;在家庭,用得最普遍的是餐后茶。
在中国,对饮茶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施茶”的说法。认为在工作之余,约上一二知己,一边饮茶品茗,一边促膝谈心,自有情趣在其中。中国有句俗语,叫做“酒逢知己干杯少”,饮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老朋友在一起,细啜慢饮,推心置腹,无所不谈,自然有“饮不尽的茶,说不完的话”之趣。如果七八人在一起,大杯喝茶,那只好天南地北、高谈阔论,要相互交心,则难以办到。明人冯可宾在《岕茶笺》中写道:“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所以,那种大碗急饮,通常只有在经过强体力劳动,口渴唇干时才会见到。
中国人遇到喜事常以一醉方休为快!有趣的是:茶喝得过多过浓,也会“醉”。这一是因为茶叶中含有较多的咖啡碱,它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精神兴奋。如有的人与老友重逢,促膝长谈,频频饮茶,毫无倦意,“莫道清茶不是酒,情到浓时也醉人”,这种超乎寻常的兴奋状态,其实就是一种“茶醉”的表现;二是有的人平日不甚饮茶,一旦饮茶多了,或是在空腹时饮了浓茶,身体一时适应不过来,产生恶心、头晕,甚至冒虚汗等,也是“茶醉”的表现。遇到这种情况,只要吃上几块糖果,再喝几口白开水,就可以解醉了。
客来敬茶,在做到技熟艺美的同时,对敬茶者来说,还要有良好的气质和风姿,一个人的长相是天生的,是父母的遗传因子决定的,并非自己可以选择。但自己可以通过努力,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即使自己容貌平平,客人也可从他(她)的言行举止,甚至衣着打扮中发现自然纯朴之美,甚至变得更有个性和魅力,从而使客人变得更有情趣,很快进入饮茶的最佳境界。
一个人的气质,对客人敬茶也很重要,倘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得体的行为、举止,以及对茶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做到神、情、技动人,自然会给客人以舒心之感。一般说来,敬客的是女性,则以素静、整洁、大方、淡妆为上,切忌浓妆艳抹,举目轻浮失常。如果是男士,则以仪表整洁,言行端正为好,切忌言笑粗鲁。总之,客来敬茶,要体现出以茶为“媒”,使主客之间焕发出自内心的情感,而最终达到亲近有加。
(四)送茶为敬客
中国人不但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而且还有送茶敬客的做法。倘若“有朋自远方来”,主人敬茶时,发现客人对冲泡的茶情有独钟时,只要家中藏茶还有富余,一定要分出茶来,当即馈赠给客人。或者是:亲朋好友,常因远隔重洋,关山阻挡,不能相聚共饮香茗,引为憾事,于是千里寄新茶,以表怀念之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宋代梅尧臣的“忽有西山使,始遗七品茶”;明代徐渭的“小筐来石埭,太守尝池州”;清代郑板桥的“此中蔡(襄)丁(渭)天上贡,何期分赐野人家”等诗句,都充分表现了亲朋间千里分享新茶佳茗的喜悦之情。其实,这种远地送茶寄亲人的风俗,时至今日,依然如故。它通过送茶这一形式,使远方的亲朋好友,能体察到朋友的情谊,进一步增加亲近感,最终达到敬客之意。
二、斗茶习俗
斗茶,又称茗战,它是古代以饮茶的形式,用战斗的姿态,品评茶叶优劣的一种方法。斗茶时,既要讲究茶品,又要注意水质,还要重视技艺,可谓是中国古代饮茶的集大成。这种品饮茶的方式,一直流传至今,仍常为民间采用。
(一)斗茶的兴起
斗茶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推行的贡茶有关。贡茶是指古代进奉给包括皇帝在内的皇室饮用之茶。晋代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载,周武王伐纣时,巴国已将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给周武王。但据宋代寇宗奭《本草衍义》载,贡茶始于晋代,说:“晋温峤上表,贡茶千斤,茗三百斤。”南朝宋时,山谦之的《吴兴记》则记有:乌程县二十里有温山,出产御茶。
不过,在唐以前,虽有贡茶之说,但并未形成一种制度。而唐时,不但各地名茶入贡,而且还于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在浙江长兴顾渚山设贡焙;至会昌中,贡额达18400斤。《新唐书·地理志》中提及唐代贡茶产地达17州之多,最有名的是江苏宜兴的阳羡、浙江长兴的紫笋茶和四川雅州的蒙顶茶。宋代贡茶更盛。入宋以后,宋太祖首先移贡焙于福建建州的北苑。据《宋史·食货志》载:“建宁腊茶,北苑为第一。其最佳者曰社前,次曰火前,又曰雨前,所以供玉食、备赐予。太平兴国始置。大观以后制愈精,数愈多,胯式屡变而品不一。”明洪武初,明太祖朱元璋罢团茶改贡茶。据明代谈迁《枣林杂俎》载:明代有44州县产贡茶。这种贡茶制度一直承沿到清代。
由于贡茶制度的出现,它在带给人民群众深重苦难的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名茶的开发和茶采制技术的提高,甚至还为一部分人投机取巧、讨好皇上提供了机会。北宋·蔡襄在《茶录》中亦谈到:斗茶之风,先由唐代名茶、南唐贡茶产地建安兴起。于是这样就出现了斗茶。用斗茶斗出的最佳产品,作为贡茶。所以说,斗茶是在贡茶兴起后才出现的。
(二)因何斗茶
因何斗茶,北宋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说得十分明白:“北苑将斯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为了将最好的茶献给皇室,达到晋升或邀宠,斗茶也就应运而生。北宋·苏东坡《荔枝叹》诗曰:“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这里的“前丁后蔡”,说的是北宋太平兴国初,福建漕运使丁谓和福建路转运使蔡襄。自唐至宋,贡茶的进一步兴起,茶品愈益精制。再通过斗茶,将最好的斗品,充做官茶。据北宋·欧阳修《归田录》载:“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庆历中,蔡君谟(襄)为福建路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绝精,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直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每因南郊致斋,中书、枢密院各赐一饼,四人分之。宫人往往镂金花于其上,盖其贵重如此。”
宋时,贡茶称之为龙凤团饼,又有大小之分,还镂花于其上,精绝至止。大龙团初创人为丁谓,曾在北苑督造贡茶。而其后的蔡襄,为了博得皇帝的喜欢,在督造福建贡茶时,又在大龙团的基础上,改造小龙团。大龙团原本已是8饼1斤,小龙团却是20饼1斤,其目的正如苏东坡所说,为的是“相宠加”。结果丁谓终于官至为相,封晋国公。蔡襄召为翰林学士、三司使。
不仅如此,而且还有因献茶得官的。为了博得皇上欢心,更有到处斗茶搜茗,掠取名茶进贡,为此升官发财的。据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载:“郑可简以贡茶进用,累官职至右文殿修撰、福建路转运使。”后来其侄也仿效郑可简“千里于山谷间,得朱草香茗,可简令其子待问进之。因此得官。”其时,又遇宋徽宗赵佶好茶,宫中盛行斗茶之风。为迎合皇室,郑可简还督造“龙团胜雪”(茶),他儿子将朱草(茶)送进宫廷,走升官捷径。这件事,一直被后人讥讽:“父贵因茶白(宋代茶以白为贵),儿荣为草朱。”
(三)斗茶的方式
如北宋的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专门有一段写斗茶情景的:“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问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这里明白无异地告诉大家:因为斗茶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的,所以茶的品第高低都会有公正的评论。而斗茶的结果,胜利者得意“如登仙”,而对失败者犹如“降将”一般,则是一种耻辱。对如何斗茶,宋代唐庚在《斗茶记》中写得十分清楚:斗茶者二三人聚集在一起,献出各自珍藏的优质的茶品,烹水沏茶,依次品评,定其高低,表明斗茶是评定茶叶的一种方法。
综合宋代有关茶著斗茶的方式,其方法大致如下:
1、灸茶:陈饼茶用“沸汤渍之”,去除膏油,再用微火灸干。新茶,则可免去灸茶。
2、碾茶:用纸包住茶饼,槌成小块,再用茶碾碾成细末。
3、罗筛:即过筛,粗粒重新碾后再筛,直至茶全部过筛。
4、候汤:要掌握烧水程度,汤嫩则“沫浮”;汤老则“茶沉”。
5、烘盏:加热茶盏,以发挥“点茶”的最佳效果。
6、点茶:先投茶,后注汤,再调膏。
7、品比:按宋代对茶品的要求,斗茶胜负的标准决定于两条:一是比茶汤的色泽,以白为上;二是比汤花紧贴盏壁“咬盏”时间的长短。
斗茶不同于唐代以陆羽为代表,以精神享受为目的的品茶。在宋代斗茶都是饮茶大盛的集中的表现,上达皇室,下至百姓,都乐于此道。宋徽宗赵佶,他以皇帝之尊,写就《大观茶论》一册,开创了世界以一国之尊,撰写茶书的先河。他在书的“序”中写道:“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竞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校箧笥之精,争鉴裁之妙,虽下士于此时,不以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清尚也。”在这种情况,不仅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斗茶,骚人墨客斗茶,市井细民、浮浪哥儿同样也爱斗茶。宋代的李嵩、史显祖,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唐寅均绘有斗茶图,这些画卷,均展现了斗茶的风采。
与此同时,一些与斗茶有关的轶事,也为后人传闻,最为人传颂的,就是有关“苏蔡斗茶”的故事。这里,苏是指北宋福建路提点刑狱苏舜之,即才翁。“蔡”是指北宋福建转运使蔡襄,即蔡君谟。苏蔡两人均爱斗茶。宋人江休复《嘉祐杂志》记有蔡襄与苏舜之斗茶的一段故事:蔡襄斗试的茶精,选用的水是天下第二泉一惠山泉;苏舜之所取茶劣于蔡襄,却是选用了天台山竹沥水煎茶,结果苏舜之胜了蔡襄。
蔡襄还善于茶的品评和鉴别。他在《茶录》中说:“善别茶者,正如相工之瞟人气色也,隐然察之于内。”他鉴定建安名茶石岩白,一直为茶界传为美谈。彭乘《墨客挥犀》记:“建安能仁院有茶生石缝间,寺僧采造,得茶八饼,号石岩白,以四饼遗君谟,以四饼密遣人走京师,遗内翰禹玉。岁余,君谟被召还阙,访禹玉。禹玉命子弟于茶笥中选取茶之精品者,碾待君谟。君谟奉瓯未尝,辄曰:‘此茶极似能仁石岩白,公何从得之?’禹玉未信,索茶贴验之,乃服。”北宋欧阳修深知君谟嗜茶爱茶,在请君谟为他书写《集古录目序》时,以大小龙团和惠山泉水作为润笔费。蔡襄称此举是“太清而不俗”。蔡襄年老因病忌茶时,仍“烹而玩之”,茶不离手。
(四)斗茶的影响
不过,斗茶也促进了茶类的发展,以及茶叶品质的不断提高,所以,这种做法,自宋以来,一直流传至今。近代,只是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忙于奔波,特别是在一些青少年中,难以有较多时间去享受玩味品茗的乐处。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愿意忙里偷闲,在休闲日约上二三知己,或全家聚坐,品味一下茶中极品,也别有一番情趣。当今,我国各产茶省区召开的名茶评比会,其实就是古代斗茶会的延续。所以,有的就干脆称作斗茶会,这对创制和发掘名茶,改进制茶工艺,提高茶品,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另外,斗茶对东邻日本和韩国的饮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日本,据记载,其斗茶之始,以辨别本茶和非茶为主,这可能是受当时宋代斗茶中辨别北苑贡茶和其他茶区别的影响。当时,日本斗茶有10种方法,赢者可以得到从中国产的“文房四宝”。
又据日本《元亨释书》载:在延德三年(公元1491年),还进行过“四种十服法”斗茶。就是在斗茶前,先有3种茶让斗茶者品尝一下,以后在10次品尝斗茶过程中反复出现,品有第四种茶只出现过一次。最后看谁能分辨清楚。这种方法与中国的斗茶相比,更有情趣,也更加复杂化,它对以后日本茶道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点茶与分茶
古代烹茶方式,有“唐煮宋点”之说,即唐人品茶以煮茶为主,而到宋代时,茶的品饮技艺,已由唐代的煮茶发展为点茶。而点茶是一项技艺性很强的沏茶方式。在点茶过程中,茶汤浮面出现的变幻,又使点茶派生出一种游戏,古人称之为分茶,亦称茶百戏,实是一种沏茶游戏。所以,点茶与分茶(茶百戏),可以说是一根滕上的两个瓜,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一)点茶及其要领
点茶的要求很严,技术性也很强,所以,古人有“三不点”之说,即点茶时,泉水不甘不点,茶具不洁不点,客人不雅不点。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载:
“六一居士(欧阳修)《尝新茶诗》云: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佳。东坡守维扬,于石塔寺试茶,诗云:‘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坐客皆可人,鼎器于自洁’。正谓谚云三不点也。”
至于点茶技艺要求很高,苏东坡有诗云:“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说北宋杭州南屏山净慈寺中,高僧谦师妙于茶事,品茶技艺高超,达到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言传可以学到者。因此,人称谦师为“点茶三昧手”。
北宋史学家刘贡父也有赠谦师诗一首,曰:“泻汤点茶三昧手,觅句还窥诗一斑。”明代韩奕亦有诗曰:“欲试点茶三昧手,上山亲汲云间泉。”表明点茶比唐人的煮茶,更加讲究技艺。虽然宋代品茶方式也有采用煮茶的,但凡“茶之侍者,皆点啜之”。这种技艺高超的点茶方式,是宋代品茶大成的集中表现。
点茶时,先要选好茶饼的质量,要求“色莹澈而不驳,质缜绎而不浮,举之凝结,碾之则铿然,可验其为精品也”。也就是说,要求饼茶的外层色泽光莹而不驳杂,质地紧实,重实干燥。点茶前,先要灸茶,再碾茶过罗(筛),取其细末。再候汤(选水和烧水)尔后将细末入茶盏调成膏。同时,用瓶煮水使沸,把茶盏温热。认为“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调好茶膏后,就是“点茶”和“击沸”。
所谓点茶,就是把茶瓶里的沸水注入茶盏。点水时,要喷泻而入,水量适中,不能断续。而点沸,就是用特别的茶筅,形似小扫把,边转动茶筅,边搅拌茶汤,使盏中泛起“汤花”。如此不断地运筅、击沸、泛花,使点茶进入美妙境地。时人称此情此景为“战雪涛”。这是因为宋人崇尚茶汤白色,所以,“战雪涛”其实就是通过点茶和击沸,使茶汤面上浮起一层白色浪花。凡盏内茶汤表层白色有光泽,且均匀一致,而汤色保持时间久者,当为“上品”;若汤花隐散,茶盏内出现“水痕”的为“下品”。
据蔡襄《茶录·点茶》载:“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沸,汤上盏可四分则止。”按晚唐称量1钱约4克计,则点茶的用茶量约为7克。点茶的茶器有茶焙、茶笼、砧榷、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等,在整个点茶过程中,其中候汤最难,据罗大经《鹤林玉露》载:“汤欲嫩,而不欲老。”“盖汤嫩,则茶味甘,老则过苦矣!”而最为关键的则是点茶。据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载,点茶要做到:“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追求茶的真香、本味,不掺任何杂质;注重点茶的动作优美,协调一致。但凡精于点茶者,称之为“善点茶”或“点茶三昧手”。
(二)分茶及其影响
分茶,在唐及唐以前,原本是一种烹茶时的待客之礼。到了宋代时,斗茶大行。斗茶融入了分茶技艺,使茶汤表面变幻出各种纹饰,于是又出现了一种点茶游戏,这就是分茶,又称茶百戏。茶百戏的影响,几乎波及全国,而且还影响到东邻日本等国,可谓影响深远,名声远播。
1、何谓分茶
分茶一词,最先见于唐代韩翊《为田神玉谢茶表》:“吴主礼贤,方闻置茗;晋臣好客,才有分茶。”表明分茶是一种待客之礼。宋初,沿袭唐人习俗,煎茶用姜、盐,不用者则称分茶。以后,又逐渐将分茶演变成为一种游戏。
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语》载:“分试其色如乳,平生未尝曾啜此好茶。”进行时,表明分茶结合点茶同时进行。“碾茶为末,注之以汤,以筅击沸”,使茶汤表层浮液幻变成各种图形或字迹。陶谷《荈茗录》载:“近世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就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
这表明分茶是宋人点茶时派生出来的一种茶艺游戏,原先主要流行于宫廷闺阁之中,后来扩展到民间,上至帝王下至庶民都玩。据宋代重臣蔡京《廷福宫曲宴记》载:宴会上宋徽宗亲自煮水点茶,击沸时运用高超绝妙的手法,竞在茶汤表层幻画出“疏星朗月”四字,受到众臣称颂。不过,分茶虽出自斗茶中的点茶,着重点不在于斗出好的茶品,而通过“技”注重于“艺”,这个“艺”,就是使茶汤表面显现出变幻的纹饰。但又不同于纯艺术的游戏,似乎两者的因素都有,即游戏中进行沏茶,沏茶中包含有游戏。
2、分茶造成的影响
分茶,主要流行于宋、元时期,也可以说是一种茶艺术。分茶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给佛教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相传,古时有一名叫福全的和尚,善于点茶注汤,能使茶汤表面变幻出诗句来。倘若四盏并点,则会使四盏汤面各现一句诗,最终凑为一首绝句。一次,有人求教,他当场分茶,结果在四个茶盏中,各现诗一句,凑起来即是:“生成盏里水丹青,巧画工夫学不成。欲笑当年陆鸿渐,煎茶赢得好名声。”他笑人间“学不成”此等工夫,还暗自讥讽了唐代“茶圣”陆羽。也无此工夫。表明分茶虽以点茶为基础,不过其“技”应在点茶之上。
宋代杨万里曾在《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一诗中,记述了宋代高僧显上人的高超分茶技艺。他说:
分茶何时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
二者相遭免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
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
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漂姚。
不须更师屋满法,只问此瓶响作答。
紫薇仙人乌巾角,唤我起看清风生。
京尘满袖思一洗,病眼生花得最明。
汉鼎难调要公理,策勋茗碗非公事。
不如回施与寒儒,归续《茶经》传纳子。
表明佛教对分茶有更深的了解和掌握。
不仅如此,佛教还将分茶加以佛化。就是将分茶时茶盏内茶汤表面出现的泡沫景象和特异情景,与佛教的意念融洽在一起。最富灵验的是浙江天台山的“罗汉供茶”。
宋景定二年(公元1261年),宰相贾似道命万年寺妙弘法师建昙华亭,供奉五百罗汉。分茶时,供茶杯汤面浮现出奇葩,并出现“大士应供”四字。后来,众多诗人吟咏这一“罗汉供茶”奇事。宋代诗人洪适称:“茶花本余事,留迹示诸方。”元瑞曰:“金雀茗花时现灭,不妨游戏小神通。”
这种“罗汉供茶”出现的神灵异感,传至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连仁宗皇帝赵祯,也感动不已,认为这是佛祖显灵,下诏:“闻天台山之石桥应真之灵迹俨存,慨想名山载形梦寝,今遗内使张履信赉沉香山子一座、龙茶五百斛、银五百两、御衣一袭,表朕崇重之意。”表明分茶的声誉影响之深。
北宋天台山国清寺高僧处谦,还将天台山方广寺内的分茶灵感,带到杭州,给时任杭州太守的苏东坡察看,苏氏大为赞叹,赋诗曰:“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卢仝)风腋今安有?东坡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苏东坡也感为观叹!
天台山分茶,也影响到东邻日本。宋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日本佛教临济宗创始人千光荣西法师来天台山学佛,对石桥“罗汉供茶”作了考察记录。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荣西第二次来天台山,师从天台山万年寺虚庵怀敞法师,在长达2年多的时间里,每年总要深入万年寺和石桥茶区,考察茶事。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荣西回国,后经精心研究,写成日本国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他对天台山石梁“罗汉供茶”亦有记载:“登天台山,见青龙于石桥,穆罗汉于饼峰,供茶汤现奇,感异花于盏中。”
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日本高僧道元来天台山万年寺求法,回国时又将天台山石梁“罗汉供茶”之法,带回日本曹洞宗总本永平寺。据《十六罗汉现瑞华记》载:“日本宝治三年(公元1249年)正月一日,道元在永平寺以茶供养十六罗汉,午时,十六尊罗汉皆现瑞华。现瑞华之例仅大宋国天台山石梁而已,本山未尝听说。今日本数现瑞华,实是大吉祥也。”
日本佛教界,把中国天台山分茶法带回日本的同时,在分茶时,茶盏茶汤表层浮现的异景,称之为瑞华(花),誉之为吉祥。所以,分茶的影响,不仅波及全国,而且还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
四、茶宴、茶会与茶馆
茶宴,本是朋友间品茗清淡之举,在此基础上,又演绎出茶话会,这是一种“以茶引言,用茶助话”的习俗,至今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时尚的集会方式之一。茶馆与茶摊都是指用来专门饮茶的场所。不过,茶馆有固定的场所。坐茶馆是人们休闲、议事叙谊、买卖交易的好去处。而茶摊往往没有固定的场所,是流动式的或季节性的,主要是为过往行人提供解渴之便。更有甚者,由民间出资,专为过往行人提供免费饮茶的施茶会,这在中国,它们都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受到人们的喜爱。
(一)古今茶宴
以茶为宴,首见于唐代。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有一首茶宴诗,名曰《与赵莒茶宴》。诗载:“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诗中说的是钱起与赵莒一道举行茶宴时的愉悦情感,一直饮到夕阳西下才散。这表明茶宴,原本只是亲朋好友间的品茗清谈的聚会形式,这在其他一些唐人留下的墨迹中,也可得到印证。
唐代鲍君徽的《东亭茶宴》诗曰:“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幽篁映沼新抽翠,芳槿低檐欲吐红。坐久此中无限兴,更怜团扇起清风。”在唐代李嘉祐的《秋晓招隐寺东峰茶宴送内弟阎伯均归江州》诗中,也写道:“幸有茶香留稚子,不堪秋草送王孙。”都写出了与至友茶宴时的快慰和令人留恋的心境。
至于茶宴,参加的人数可多可少。如果说钱起和赵莒茶宴只限于二人的话,那么,唐代白居易诗《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则是一次盛大的欢乐茶宴。诗中写道:“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这首诗的前半部是写新茶品评,常州的阳羡茶和湖州的紫笋茶,互相比美;后半部写歌舞之乐。作者因伤病在床,不能亲自参加这次盛大的茶宴,不胜感慨,遗憾万千。又如唐代吕温写到的三月三日茶宴,它是一篇以茶代宴的聚会形式。他在《三月三日茶宴序》一文中提到:
“三月三日上巳,禊饮之日也。诸子议以茶酌而代焉。乃拨花砌,憩庭阴,清风逐人,日色留兴。卧指青霭,坐攀香枝,闲莺近席而未飞,红蕊拂衣而不散,乃命酌香沫,浮素杯,殷凝琥珀之色。不令人醉,微觉清思,虽五云仙浆,无复加也。座右才子南阳邹子、高阳许侯,与二三子顷为尘外之赏,而曷不言诗矣。”
吕氏在这篇序是既写了茶宴的缘起,又写了茶宴的幽雅环境,茶宴的令人陶醉。
自唐以后,茶宴这种友人间的以茶代宴的聚会形式,一直延绵不断。如五代时的朝臣和凝,与同僚“以茶相饮”,轮流做东,相互比试茶品,把这种饮茶之乐,美称为“汤社”。自宋开始,由于与这种文人雅士引茶聚会的形式相仿,但更加接近民众的茶馆业的大兴,使茶宴开始淡化,不再引人注目。
到了近代,随着人们对物质、精神和文化生活要求的提高,茶宴一词又开始较多的见诸人们的日常生活。不过,今日茶宴,大多泛指于以茶配点作宴,或以茶食、茶菜形式作为宴请客人的一种方式。与古人的茶宴相比,虽然形式大抵相同,但内容已经有所改善和提高。与茶宴平行于世,但不像茶宴那样豪华,并经常为世人所采用的还有茶话会,这也是一种以茶叙谊、联络感情的集会形式,它简朴、庄重、随和,受到大家的欢迎。
(二)茶话会
茶话会,既不像茶宴那样隆重显富,又不像日本茶道那样循规蹈矩,它质朴无华,吉祥随和,因而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广泛用于各种社交活动,上至欢迎各国贵宾,商议国家大事,庆祝重大节日;下至开展学术交流,举行联欢座谈活动,庆贺工商企业开张。在中国,特别是新春佳节,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总喜欢用茶话会这一形式,清茶一杯,辞旧迎新。所以,茶话会成了中国最流行、最时尚的集会社交形式之一。
在茶话会上,大家用茶品点,不拘形式,叙谊谈心,好不快乐。在这里,品茗成了促进人民交流的一种媒介,饮茶解渴已经无关重要。
一般认为茶话会是在古代茶宴、茶话和茶会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而“茶话”一词,据《辞海》称饮茶清谈,方岳《入局》诗:“茶话略无尘土杂。”今谓备有茶点的集会为茶话会。表明茶话会是指用茶点招待宾客的一种社交性集会。而“茶会”一词,最早见诸于唐代钱起的《过长孙宅与郎上人茶会》:
偶与息心侣,忘归才子家。
言谈兼藻思,绿茗代榴花。
岸帻看云卷,含毫任景斜。
松乔若逢此,不复醉流霞。
诗中表明的是钱起、长孙和郎上人三人茶会,他们一边饮茶,一边言谈,他们不去欣赏正在开放的石榴花,且神情洒脱地饮着茶,甚至连天晚归家也忘了。茶会欢乐之情,溢于言表。如此看来,茶话会与茶宴一样,它的形式已有千年以上历史了。
茶话会在中国出现以后,这种饮茶集会的社交风尚,也慢慢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在欧美,根据历史记载,17世纪中叶,荷兰商人把茶运往英国伦敦,引起英国人的兴趣。当时,英国社会上酗酒之风很盛,特别是上层社会和青年中间更为严重。
公元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她把饮茶之风带到英国,推崇饮茶风尚,还在皇宫举行茶会,请群臣入席,成了朝廷的一种礼仪。其时,显贵人家都辟有茶室,用茶待客,以茶叙谊,成为主妇们的一种时尚。自此,英国人也尊称凯瑟琳为“饮茶王后”。
18世纪时,茶话会已盛行于伦敦的一些俱乐部组织。至今,英国的学术界仍经常采用茶话会这种形式,边品茶,边研究学问,其名为“茶杯精神”。
17世纪末18世纪初,荷兰饮茶成风,主妇们以品茶聚会为乐事,甚至达到了着迷的程度。当时荷兰上演的戏剧《茶迷贵妇人》说的就是这件事。在日本,特别推崇茶道;在韩国,讲究茶礼;在东南亚各国,时尚以茶敬客。在这些国家里,商界和社团,也常喜欢用茶话会形式,进行各种社交活动。
由于茶话会廉洁、勤俭,简单朴实;又能为社交起到良好的作用,所以很得人心。在中国目前仍很流行,已被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普遍采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茶话会已成为中国,以及世界上众多国家最为时尚的社交集会方式之一。
(三)坐茶馆
茶馆,又称茶楼、茶坊、茶肆等。中国的茶馆遍及大江南北,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几乎随年可见。在这里,不分职业,不讲性别,不论长幼,不谈地位,都可以随进随出,广泛接触到各阶层人士。在这里,可以探听和传播消息,抨击和公断世事,并进行思想交流、感情联络和买卖交易;在这里,可以品茗自乐、休闲。所以,坐茶馆,是人们生活的需要,符合中国人历来的风习,这也是中国人喜欢坐茶馆的原由之一。
在中国,茶馆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晋时,已有在市上卖茶水的。南北朝时,品茗清谈之风在中国兴起。当时已出现茶寮,是专供人喝茶歇脚的,这种场所,称得是中国茶馆的雏形。而真正有茶馆记载,唐时,在许多城市,已开设有许多煎茶卖茶的店铺。这种店铺,已称得是茶馆了。
宋代时,茶馆业开始繁华兴盛,当时北宋的京城汴京,除由白天营业的茶馆外,还有供仕女们吃茶的夜市茶馆和人们进行交易的早市茶馆。此外,在汴京还有从清晨到夜晚,全天经营的茶馆。
至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有“大茶坊张挂名人书画,在京师只熟食店挂画,所以消遣久待也。今茶坊皆然。冬天兼卖擂茶,或卖盐豉汤,暑天兼卖梅花酒……茶楼多有都人子弟占此会聚,习学乐器,或唱叫之类,谓之挂牌儿。人情茶坊,本非以茶汤为正,但将此为由,多收茶钱也。又有一等专是娼妓弟兄打聚处;又有一等专是诸行借工卖伎人会聚行老处,谓之市头。水茶坊,乃娼家聊设桌凳,以茶为由,后生辈甘于费钱,谓之干茶钱。”
由此可见,南宋杭州的茶馆,形式多样,在“都人”大量流寓以后,较北宋汴京的茶馆更加排场,数量也更多了。
南宋时杭州“处处各有茶坊”,“今之茶肆,列花架,安顿奇松异桧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敲打响盏歌卖。止用瓷盏漆托供卖,则无银盂物也……大凡茶楼,多有富室子弟、诸司下直等人会聚。”接着,《梦粱录》还对“花茶坊”和其时杭州的几家有名茶店,也特别作了详细介绍:
“大街有三五家开茶肆,楼上专安著妓女,名曰‘花茶坊’,如市西坊南潘节干、俞七郎茶坊,保佑坊北朱骷髅茶坊,太平坊郭四郎茶坊,太平坊北首张七相干茶坊,盖此五处多有吵闹,非君子驻足之地也。更有张卖面店隔壁尖嘴蹴球茶坊,又中瓦内王妈妈家茶肆名一窟鬼茶坊,大街车儿茶肆、蒋检阅茶肆,皆士大夫期朋约友会聚之处。”
这表明当时杭州的茶馆,自宋室南渡后,由于王公贵族、三教九流云集临安,为应顺社会的需要分别开设了供“富室弟子、诸司下直等人会聚”的高级茶楼;供“士大夫期朋约友会聚”的清雅茶肆;供“为奴打聚”、“诸行借工卖伎人会聚”的层次较低的“市头”;更有“楼上安著妓女”,楼下打唱卖茶的妓院、茶馆合一的“花茶坊”。
总之,在杭州城内,各个层次的人都可以找到与自己地位相适应的茶馆,开展各种各样的较为广泛的社交活动。
明代,茶馆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当时茶馆对茶叶质量、泡茶用水、盛茶器具、煮茶火候都很讲究,以精湛的茶艺吸引顾客,使饮茶者流连忘返。与此同时,京城北京卖大碗茶兴起,列入三百六十行中的一个正式行业。
清代,茶馆业更甚,遍及全国大小城镇。尤其是北京,随着清代八旗子弟的入关,他们饱食之余,无所事事,茶馆成了他们消遣时间的好去处。为此,清人杨咪人曾作打油诗一首:
胡不拉儿(一种鸟)架手头,镶鞋薄底发如油。
闲来无事茶棚坐,逢着人儿唤‘呀丢’。
特别是在康(熙)乾(隆)盛世之际,由于“太平父老清闲惯,多在酒楼茶社中。”使得茶馆成了京城上至达官贵人,下及贩夫走卒的重要生活场所。
当时北京茶馆,主要的有二类:一是“二荤铺”,大多酒饭兼营,很有些广东茶楼的味道,品茶尝点,喝酒吃饭,实行一条龙经营。著名的有天福、天禄、天泰、天德等茶馆。这种茶馆,座位宽敞,窗明几净,摆设讲究,用的茶多为香片,盛具是盖茶碗,当属上乘。二是清茶馆,它只卖茶不售食,但多备有“手谈”(即象棋)和“笔谈”(指谜语),下午听评书大鼓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茶馆还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发祥地。
茶馆在京城如此,其他城市也相继效仿。在广州,清代同治、光绪年间,“二厘馆”茶楼已遍及全城。这种每位茶价仅二厘钱的茶馆,深受广东人特别是当地劳动大众的欢迎。他们常于早晨上工之前,泡上一壶茶,买上两件美点,权作曰早餐,这种既喝茶又进餐的“一盅两件”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广东人所特有的。
在上海的茶馆,兴于同治初年,早期开设的有一同天、丽水台等。清末,上海又开设了多家广州茶楼式的茶馆,如广东路河南路口的同芳居、怡珍居等;在南京路、西藏路一带先后又开设有大三元、新雅、东雅、易安居、陶陶居等多家,都天天满座。除普通市民外,商人在这里用暗语谈买卖,记者在这里采访新闻,艺人在这里说书卖唱,三教九流,无所不有。
在杭州,《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在乾隆年间游览西湖时,对杭城茶馆的描述着墨颇多,说到马二先生步出钱塘门,过路圣因寺,上苏堤,入净寺,四次到茶馆品茶。一路上“卖酒的青楼高扬,卖茶的红炭满炉”。在吴山上,“单是卖茶的就有三十多处”。虽然这是小说,不能据以为史,但清代饮茶之风,茶馆之盛,暴露无遗。
现代,在中国,东南西北中,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或集镇,几乎都有规模不等的茶馆。特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茶馆业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有饮茶文化发源地之称的中国成都,有茶馆3500余家;京城北京和大都市上海,茶馆已超过千家;羊城广州的早茶楼遍及城市的每个角落;有茶都之称的杭州,目前已有茶馆700余家,遍及大街小巷和西湖各处景点。在杭州的南山路、少年宫、曙光路一带,茶馆鳞次栉比,形成了茶馆一条街。在西湖之滨盛产龙井茶的龙井村和梅家坞,家家都开设农家茶馆,成了茶馆村。它们既是交流叙谊、经贸洽谈之处;也是休闲、文化娱乐之地;如今又成了中外游人旅游的一个好去处,构成了茶文化的一个新景观。
目前杭州的茶馆,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一是历史悠久的老茶馆,还保存有较多的旧时风貌,多开设在社区内,乡土和生活气息比较浓厚,是普通百姓、特别是老年人的天地。
二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建筑风格奇特,四周辅以假山、喷泉,室内陈设考究,有鲜花、字画相托,文化性强,讲究茶艺,适合业界人士光顾,是朋友叙谊,商贸洽谈和节假日小憩的好地方。
三是陈设简朴,配合象棋、扑克、麻雀等娱乐用品;除饮茶外,还配有各种茶食、点心之类,是普通百姓娱乐聚集地。
四是露天茶室,多设在湖滨绿阴丛中,摆的是砖瓦小桌,用的是细瓷或透明玻璃杯,在此饮茶,既可品茶休息,还可远眺湖光山色,特别受到游人的喜爱。
此外,还有一类与茶馆相类似的供茶场所,也有人称之谓野茶馆,习惯上称它为茶摊。它们多见诸于城市的车船码头,或郊外乡镇,或车道两旁,通常凉棚高搭,或索性在绿阴树下,在那里,一张桌子,一块白台布,二根条凳,盛的是粗砂陶碗,喝的是大口大口的凉茶。在这里喝茶的,大多是过往行人,饮茶多为解渴而已。不过。细细体验,也别有一番野趣。
(四)施茶会
施茶会,也称茶会,它主要流行于中国江南农村,多是民间慈善组织所为。一般由地方上乐善好施、或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人士自愿组织,民间共同集资,在过往行人较多的地方,或在大道半途,设立凉亭,或建起茶棚,公推专人管理,烧水泡茶,供行人免费取饮。大凡出资者的姓名及管理实施公约,刻于石碑上,以明示大众。这种慈善活动,在中国江南民间,旧日极为常见。
中国旧时多建有茶庵,它大多建在大道旁,其实是作施茶或作供茶用的佛寺,这类佛寺以尼姑庵居多。暑日备茶,供路人歇脚解渴,是茶庵的主要任务之一,性质与茶亭基本相同。浙江江山万福庵就是众多茶庵之一。
旧时,在中国,特别是江南一带,茶庵很多。据清乾隆《景宁县志·寺观》载,浙江景宁全县有四个茶庵:“惠泉庵,县东梅庄路旁”;“顺济庵,一都大顺口路旁”;“鲍义亭,一都蔡鲍岸路旁”;“福卢庵,在三都七里坳”。明、清时,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亦载:河南之洲,“有茶庵,每岁春分前一日。采茶者多寓此庵。”江山万福庵茶会碑,碑记的就是当地僧尼与民间集资施茶行善之事,它对研究中国江南民间茶俗有着重要的作用。茶会碑现珍藏在江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内。